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油畫作品滲透下的民間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民間藝術的寓意與當代油畫
民間藝術的精神源泉是想象大膽、內容豐富的古代神話傳說,因此其本質特性便是活潑熱烈的想象力和寓意性。民間藝術寓意性的表現方式便是對傳統元素的大量化用,這些傳統元素在中國人的認知中有著些特殊意義,因此能夠很容易調動中國人共有的情感標識,所以亦能夠較為完整地表現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在我國當代油畫的創作中,一些油畫藝術家亦曾借助于這些傳統表達來豐富油畫作品的內涵,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繪畫語言,這就使得民間文化的寓意在當代油畫作品中有了一定的滲透。例如,民間藝術多用鴿子象征和平,一些藝術家便借助于其簡潔而又豐富的寓意,增加作品的表現力。畫家曹力的作品《喧囂遠去》中,用白鴿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美好寧靜生活的渴望。其中還有一只黑鴿,與白鴿的展翅狀態不同,它的一只翅膀如人的手一般摸著自己的腦袋,代表了當代人一種整體的困惑與不解。再加上畫面中的各種現代元素,與畫中人物遙望淡盼的神情,作者成功地借用鴿子在人們心中的固有語素揭示出了喧囂遠去的主題。這不是簡單的語素疊加,而是通過畫家的思維邏輯與藝術創作將其自身潛意識中的主觀意象與客觀意象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是一種經過內心淬煉之后的對民間藝術元素的化用。
二、民間藝術在當代油畫作品中的滲透
1.民間藝術的各種造型方式豐富了當代油畫的內容民間藝術以觀念為中心,圍繞著這個中心進行某種事物的描述與剖析,即作品是先驗的,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自由表達。正因這種極端自由的無礙表達,使得民間藝術的造型方式異彩紛呈,給當代的油畫作品帶來了豐富的構圖元素。例如,羅中立畫作用寫意手法對事物的形態特征進行整體把握,略去細節,看似粗糙實則有意,極具浪漫夸張之感。而且他的作品不拘泥于事物原有的自然形態,而是根據想要表達的意義進行抽象的意態傳神,色彩也較為純粹。在他的《母與子》中,背景是模糊而遙遠的意象,與真實的自然景觀有很大不同,其中鳥的形象高大而魁梧,竟超過了旁邊垂釣之人的尺寸,顯然不是純粹地進行寫實,而是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觀念意象,對真實事物進行了大膽而夸張的創作。民間藝術的取材頗為獨特,能為現代藝術打開另一扇靈感之窗。例如,郭正善的作品《靜物》有很明顯的民間陶制器皿的痕跡。陶器多以泥土為材塑胚,其質地較為粗糙,且無光澤,看起來似無審美價值,但它在民間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實用價值,因而具有了一定的歷史意義,記載著人類最初的稚拙與憨厚。當它作為藝術形態融合進當代藝術作品中時,其質感便能與其傳遞的人類記憶交匯在一起,表現出一種本源性的初始藝術趣味,使當代人對自身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2.民間藝術體現本源的理念照進當代油畫由于民間藝術是伴隨著各種民俗活動產生的,因此能夠沿用至今的這些民間藝術,不僅有一定的美學價值,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留存下來的這些民間藝術,攜帶著人類最初的本源追求,是人類歷經數代而不更改的本質渴望。一些當代油畫作家在感知到現代工業的負面影響之后,開始重新審視人類的最初本性,并通過流傳至今的民間藝術來反觀當今社會的各種現象。民間藝術是歷史沉淀出的民族的智慧結晶,雖然也殘留著所經歷的時代的余痕,但人類最初的理念和渴求也得到了較好的保存和發展,使得本民族的各種傳統信息能夠為當代人所窺視并解讀。我國民間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表現手法也各有不同,內容更是精彩豐盈,但都是在原始思維結構與造型規范的基礎上述說著人類最初的純真爛漫,是在永不停息地歷史變遷中對人類固有性格的反復詠嘆。這種復調式的民間藝術以最直接的方式叩擊著人們的心靈,并在其記憶中擁著者永恒的魅力。傳統的門神畫、染織、剪紙、陶瓷等,都是在人類最初的需求上發展而來的,例如門神畫是為鎮妖辟邪,陶瓷是為最初的生存需求,等等。雖然這些民間藝術在歷史變遷中有了很大轉變,但因其都是在實用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所以形式的輪換并不影響它所要表現的內容,也正是基于此它們才能在歷史流轉中得以保存。當代的一些油畫藝術家借用民間藝術的本源理念進行了一系列的創作,使得自己的作品內涵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顧黎民的《四季平安——線板•色板》與《門神——線板•色板》系列便是采用來自民間藝術的意象結構表達方式,這些畫作在現代語境中重現民間傳統,延續著民間最單純的祝福理念,表達了對生命繁盛的祈愿。王沂東的《吉日》與《雪落無燕》則大量借用民間藝術中的染織與剪紙的圖案,與傳統的婚嫁儀式情境相結合,深化了其原有的生存繁衍、祝福吉祥等寓意。在當代油畫與民間藝術相互滲透的過程中,羅中立是其中的翹楚,他的大多數畫作直指人類最初的本質。如《農忙時節》與《母與子》便運用寫意的手法,突出刻畫出了一些頗具大地母親意味的豐產女神形象,畫作的原始生殖崇拜理念較為濃厚。這兩幅畫的背景創作直接化用民間最常見的生活情境,表現出了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氣息的和諧一致。這樣含蓄的回歸自然的創作意圖也是當代油畫藝術家們對民間藝術的一種別樣領悟與傳承,較為直接地反映了當代人返璞歸真的渴求。
3.當代油畫作品中滲透的民間藝術的哲學觀民間藝術不僅僅承載著人類最初的觀念,也蘊藏著人們的哲學觀。我國自古以來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這在民間藝術中也有體現。如陰陽即辯證的對比,在民間的主流意識中,只要具有強烈對比性的同質的事物,便可冠之以陰陽。例如,《紅樓夢》中史湘云對其丫鬟翠縷解釋的,若扇子的正面為陽,那么背面即為陰,以此類推,世間的任何事物皆可分出陰陽,即存在其自身的對立面。其實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哲學觀念,不僅能在民間藝術中發現其痕跡,在現代油畫作品中,也能尋到些蛛絲馬跡。例如,張同磊的油畫作品大膽借用民間藝術的象征色——赤青黃黑白等,《無極之一》《少陽之門》等作品中將各種物質的形態都做了特殊處理,將人們固有的日月陰陽概念顛倒轉換,又運用一些傳統的意象元素,使得畫作既具有民間藝術的傳統風味,又充分體現了當代的意識,形成了絢麗的畫面效果。這些較為抽象的藝術形態是對民間藝術深刻把握之后的創新表現,能夠充分揭示畫家所在民族的文化屬性及其根源。
三、總結
油畫雖是發源于西方國家,而后流傳于中國,但藝術是無國界的,所以其亦能在中國民間藝術的熏染下,展現出別樣的姿態。另外,油畫藝術對傳統民間藝術的繼承與發揚,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其形式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對其深層含義的探索,進而使原始的風俗文化能夠更好地與當代油畫作品相互滲透。
作者:石娟單位:西安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