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略論西歐祭祀音樂的風格與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硬件形態
祭祀音樂的表現形式是基于歐洲傳統音樂的管樂隊發展而來,雖然其編制躍出了歐洲傳統管樂隊的“雙管”約束,采用了更有創造力的組合方式,但其樂器來源,聲部搭配依然帶有明顯的歐洲傳統管樂隊特征。祭祀樂隊的編制一般包括銅管組、薩克斯與木管組、節奏組三部分構成。其中銅管組作為使用頻率最高、音色特點最鮮明的樂器組處于核心地位,薩克斯與木管組的作用常用來調節樂隊音色的質感,節奏組用于強化音樂的風格特征。與歐洲傳統管樂隊不同,祭祀樂隊的人員編制并無固定化的限制,同種樂器數量也并無固定比例,因此靈活性較高,依照作品特點選擇樂器組合,并確定不同樂器數量的比例。若作品強調小號的華彩獨奏,那么一般來講,高聲部銅管樂器的規模則會相應縮減,而薩克斯與木管組的重要性則需要適當突出,以期獲得強烈的音色對比,突出小號的音色層次。2.關于配器原則祭祀樂隊的聲部分配原則與歐洲傳統管樂隊的樂器分配原則基本相同,依靠同族樂器的不同音域填充作品的音高空間。樂器使用依然依靠音色組的對比來體現音樂色彩的變化。不同之處在于首先,祭祀樂隊并不單純依靠音色劃分聲部層次,更多的層次區別依靠聲部內容的差異而體現,這與祭祀音樂的即興性有著直接的關系,這種情況使得同種樂器組內部所劃分的聲部層次多于歐洲傳統管樂隊;再者,節奏組在祭祀樂隊中的地位與歐洲傳統管樂隊中的節奏組截然不同。對比歐洲傳統管樂隊來說,祭祀音樂更加強調節奏聲部,因此,祭祀樂隊的節奏聲部配置了更多的樂器,如鋼琴、貝斯這些樂器作為節奏樂器使用的情況在歐洲傳統管樂隊中是不多見的,且僅就鼓組來說,其負責的節奏型的復雜程度遠非歐洲管樂隊中的打擊樂聲部可比。這種復雜程度不僅僅體現在每種樂器的實際重音規律上,更大規模的樂器配置,包含了被弱化的單位拍與實際強調拍的龐大樂器組也是這種特征的明顯體現之一。
二、軟件形態
雖然祭祀音樂也有著嚴謹的樂譜,但演奏家對于音樂處理的態度卻與歐洲音樂家截然不同。祭祀音樂是黑人民族張揚個性的一種體現,因此祭祀音樂家的演奏也充滿著個性的體現。通過分析任意兩個演奏家演奏的同一作品均可得到相同的答案:在他們的演奏中,雖然旋律或聲部是大致相同的,但細節的音很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可輕易地得到一個結論,祭祀音樂的演奏是在相對固定的和聲框架基礎之上,由演奏家完成即興性較強的演奏,這體現出了祭祀音樂的框架性和聲原則與非固定的旋律原則。節奏原則筆者以八個字“強拍弱起、弱拍強進”來概括祭祀音樂的節奏原則,其實也就是以重音移位的手法更換旋律所強調音的位置,營造出一種不平衡的音響效果,增強音樂的內在動力性。在實際應用中,“切分”這種手法被大量使用。如對經典的切分音進行處理,將第一個音作休止處理,或將其作為經過音進行旋律創作,將處于前一拍弱位的音延伸至后一拍的強位,進行固定音型循環作連續切分時,祭祀音樂的重音特點便會明顯出現。搖擺祭祀也是利用這一手法創造出邏輯重音與實際重音錯位的不平衡效果,不過并非使用連續切分音進而體現出搖擺的節奏特性。搖擺祭祀使用與邏輯節拍相同的節拍循環規律,并將單位拍進一步精確劃分,將邏輯強拍強位的音作微小的、近似于單位拍1/4距離的后移,而產生了更為強烈的不穩定感。這種不穩定感來自于同名的黑人舞蹈風格動作,這要追溯至搖擺祭祀風格的誕生。搖擺祭祀風格音樂也是作為為黑人舞蹈伴奏音樂而產生的一種實用音樂,因此在節奏風格上必須與舞蹈步伐相一致,進而逐步發展形成了一種獨立的器樂化音樂。
三、電子管風琴的本質特征
電子管風琴獨特的符號性標志20世紀初期的美國,電氣技術的進步使得聲音合成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電聲樂器作為一種新的樂器分支以全新的聲音不斷刺激聽眾的聽覺,電子管風琴也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并快速發展崛起的。由于電子管風琴電聲成分的影響,其發展脈絡一直有別于其他聲學樂器,演奏傳統音樂或教堂音樂并沒有成為其主要的工作內容,而演奏祭祀音樂卻成為其代表性的重要作用之一。雖然其演奏界面沿襲自管風琴這一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傳統樂器,但其重要的應用場合卻并非宗教場所,因此其電聲基因決定了其在特定年代流行音樂中的標志性地位,他的影子頻頻在流行樂隊的演出中出現,成了從屬于流行樂隊的樂器成員,流行樂器這一屬性也成了電風琴自身的符號性特征。四、電子管風琴對搖擺祭祀樂的傳承(一)從屬于祭祀樂隊前文已經說明,音色成為電子管風琴區別于其他樂器最重要的特征。但由于技術局限,早期電子管風琴的音色雖然獨特,但卻種類單一,這是單一的聲音合成技術造成的結果,這使得這一時期的早期電子管風琴大都以從屬身份出現在樂隊中,雖然電子管風琴可以用于獨奏,但使用環境受音色的局限而受到限制。獨立于樂隊之外20世紀后期,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與數字聲音合成技術的誕生,電子管風琴在聲音合成技術方面有了巨大的進步。多樣的聲音合成技術為電子管風琴帶來了多種多樣的音色,其經典的電聲音色僅僅成為其表現手段的一個層面,模擬聲學樂器、創造新的音色成為電子管風琴更為重要的表現手段。更多的音色使電子管風琴獲得了更大的表現力,在表現不同體裁的音樂方面,電子管風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種進步亦體現在演奏祭祀音樂方面,其在樂隊中的從屬地位得以根本的改變,雖然電子管風琴的進步不妨礙其依然能夠成為一個樂隊的成員,但其獨奏能力的發展使得其在伴奏之外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1.搖擺祭祀樂作品在現代電子管風琴上的移植新技術的應用
初期,嘗試往往是建立在現有條件基礎之上完成的,樂器自身完善總是早于音樂的進步速度,因此,當電子管風琴自身性能已經做好迎接更多音樂風格及表演形式的挑戰時,音樂作品對于這件樂器的習慣卻剛剛開始。作為一種獨立的體裁,搖擺祭祀樂先于現代電子管風琴誕生是一個客觀事實,因此早期二者的結合方式是以將現有搖擺祭祀樂作品移植至電子管風琴上演奏來進行的。這種嘗試使祭祀樂音樂家熟悉了現代電子管風琴與傳統電風琴在音色與創作技法上的區別,并增進了作曲家對此樂器的全面了解,為作曲家們日后以電子管風琴為基礎創作獨立的作品鋪平了道路。
2.在同樣配器原則與和聲原則框架下的新作品音樂家的創作觀念
追隨樂器性能的變化而變化,而現有觀念對作曲家創作的影響則是長期的。因此,當作曲家開始為電子管風琴創作專門作品的早期,創作依然依據原有的配器原則與和聲技法進行,銅管音色占有主要地位的配器方式依然占據重要位置,和聲框架依然使用搖擺祭祀樂的固有和聲風格。這是電子管風琴傳承搖擺祭祀樂的重要時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承接了搖擺祭祀樂的風格特點,又開始了專門為電子管風琴創作搖擺祭祀樂技法的探索。五、現代電子管風琴對于搖擺祭祀樂的發展前文中已經提到,電子管風琴音色的創新是這件樂器有別于其他聲學樂器最重要的特征,新的音色是電子管風琴音樂靈魂的重要體現。因此,新音色的使用是發展現代電子管風琴特色音樂的重要手段。新音色的使用即意味著配器手法的變革。無論是針對聲學樂器音色還是電子音色,配器原則均是根據音色的音域、特點來確定適合該種音色演奏的內容,對于電子管風琴的創作也不例外,新音色產生的目的即是被使用,使用價值是新音色最重要的價值。在作曲家為電子管風琴進行專門化的音樂創作做出各種嘗試之后,對樂器的理解也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種高度下,作曲家開始嘗試使用電子管風琴專有的音色進行音樂創作,雖然和聲框架與旋律技法并未發生原則性的改變,但音色的變革使得音樂的音響效果發生了質的改變。因此,引起配器手法的更新是電子管風琴對于搖擺祭祀樂發展最重要的影響。六、結語作為一種美洲具有代表性的音樂體裁,祭祀音樂以獨特的和聲與高度即興化的演奏技巧成為一種獨特風格,并被寫進了20世紀世界音樂發展的歷史;作為一種現代科技與傳統演奏方式相結合而誕生的新興電子鍵盤樂器,電子管風琴也以一種生命力強大的新生事物的身份被寫進了樂器發展史,成為20世紀產生的新樂器的代表。二者的契合點則在于作品上。搖擺祭祀樂作為一種音樂體裁,其有著成熟的創作原則與作曲技法,而將樂譜變為音響的途徑就是樂器。在新音色的影響下,搖擺祭祀樂的配器原則有了巨大的飛躍,新聲音的引進使搖擺祭祀樂在一個層面上延續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并且使其緊跟時代的腳步,至今依然活躍在世界流行音樂的舞臺上,而電子管風琴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以科技手段為音樂創作不斷提供新的可能,開創新的創作領域與技法,這也是電子管風琴在搖擺祭祀樂的發展中所起到的意義所在。
作者:龐渤單位:四川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