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靜脈輸液中的微粒污染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微粒污染的來源
1.1環境因素操作室干燥、塵埃飛揚,均可增加污染機會。
1.2護士不正確操作對安瓿使用方法錯誤,如用砂輪切割后再折斷等,這些錯誤操作易造成污染。
1.3輸液瓶膠塞由于加藥及安插輸液器時,針頭刺破膠塞,常可使一些橡膠碎屑進入液體瓶中,也可由針刺破膠塞內襯滌綸膜而帶入異物。
1.4纖維污染在病床周圍撕膠布,用無菌紗布過濾自血回輸時,可造成纖維污染。
1.5不正確的藥物配伍臨床輸液時大多需要在液體中加入其他藥物,特別是各種抗生素的加入及不正確的配伍而產生藥物結晶、沉淀、變質,使藥物微粒大大增加,遠遠超過藥典規定。此外溶媒與稀釋度的變化可使藥物溶解度發生改變。
1.6護士給患者輸液時,針頭內凝集的血塊回輸。
2微粒潛在的危害
2.1輸液中的各種微粒進入血管后可阻塞小血管,引起局部缺血或血腫,局部發炎腫痛,地可侵入組織,在巨噬細胞的包圍和增殖下形成肉芽腫,紅細胞積聚在微粒上,還可形成血栓。
2.2微血栓形成后,易形成較大栓子,一旦阻塞重要血管和心、腦、腎等重要臟器會產生嚴重后果。
3微粒污染的預防
3.1治療室每日加藥前3O分鐘要充分拭灰擦地(濕法),然后紫外線空氣消毒,創造一個潔凈的操作環境,有條件最好在超凈工作臺加藥。
3.2安瓿切開勿用砂輪切割,應直接消毒折斷,減少玻璃屑污染。
3.3輸液時如遇有針頭不暢或血塊阻塞,護士不應加壓推注或擠壓輸液管。
3.4在輸液中必須采用帶有終端濾器的一次性輸血、輸液器,嚴格掌握藥物配伍原則,稀釋青霉素及其他藥物時,盡量避免反復穿刺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