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美術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現代教育背景下,教育領域應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尤其,在藝術領域,更應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去更好地傳播優秀文化。而針對電腦美術教學與傳統繪畫教學的研究,相關人員應以更客觀且全面的視角,去對其進行分析與比較。能看到其優勢與不足,并能借助現代教育理念與技術,最大化發揮其教育優勢,有效彌補其不足。
關鍵詞:現代教育;電腦美術;教學;傳統繪畫
現代教育背景下,更注重借助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手段,去不斷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針對于電腦美術教學與傳統繪畫教學的比較與研究,其都具自身特征,吸引著不同的群體。其中,電腦美術教育在現代素質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一新藝術表達形式,更符合當前青年人的認知習慣。同時,對培養現代化新型人才,都具有一定的意義。同時,傳統繪畫,因其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所體現出深遠的歷史傳統、豐富的風格流派等,充分地展現出我國濃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也十分的重要。基于此,相關教師在開展繪畫專業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根據其不同的教育屬性,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模式等。令無論是電腦美術,還是傳統繪畫,都能充分發揮其優勢與價值,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
1電腦美術與傳統繪畫簡析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下來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藝術。而傳統繪畫作為藝術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給予人們一定的藝術熏陶及精神享受。傳統繪畫藝術領域中,相關專業人士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需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蘊及歷史淵源之上,并具備一定的繪畫技藝。在當代,因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人們在學習傳統繪畫時,缺少了過去古人所獨具的匠人精神,其藝術造詣目前也很難超越先人。而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被滲透到各行各業。無論是在藝術領域,還是在教育領域,都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表現形態,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而針對美術繪畫領域中,又誕生了一個新的學科,即電腦美術。為當代年輕人的繪畫創作,帶來了新的表達形式。與傳統繪畫形成強烈的對比,并各自展現出自身的優勢與不足。
2現代教育背景下,電腦美術與傳統繪畫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作用
一、培養興趣,調動電腦繪畫情感
大家都知道學習任何一種技能首先需要培養興趣,電腦繪畫作為新生事物走進教室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小學生電腦操作技術不高,信息課學習的只是基本的文字輸入法、簡單的網絡搜索,對比較專業的電腦繪畫接觸并不多。部分不愿意迎接挑戰的學生在電腦繪畫時總是說“我不會做!”,分小組繪畫活動時總喜歡置身事外,不愿主動實踐操作。不愿意學習的結果是對軟件功能不了解,畏懼情緒越來越強烈,從而形成惡性循環。老師針對這部分學生的心理,首先要排除他們的畏難心理,跨出實踐操作的第一步。老師要讓學生通過軟件操作,創作繪畫作品,看得見自己的成功,從而激發學生電腦繪畫的積極情感。在學生剛剛接觸電腦繪畫時,老師要給學生選擇有趣的、容易操作的繪圖軟件,讓學生在操作時可以直接運用模板,用鼠標在模板上點擊時就可以長出草,開出花,給學生帶來足夠的新鮮感,讓學生對電腦繪畫產生興趣。老師要給學生演示電腦繪畫的撤銷功能,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讓學生明確畫錯了也沒有關系,可以重新操作。學生操作繪畫時,老師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調動學生電腦繪圖的欲望。
二、注重基礎,訓練信息操作技能
電腦繪畫與手工繪畫有很大區別,需要學生熟練運用鼠標。老師在進行電腦繪畫教學時可讓學生先感覺鼠標,控制鼠標的靈敏度,能夠準確點開繪畫軟件的界面,并能準確找到繪畫工具。熟悉繪畫軟件中各種工具的位置,可以“單一”操作練習,在選擇與撤銷之間熟練操作。所畫的作品可以是模板中的花草樹木,學會簡單的繪畫與配色,為以后繪畫創作打好基礎。老師要教給學生基本的電腦操作快捷鍵,如復制:Ctrl+C;粘貼:Ctrl+V;保存:Ctrl+S;剪切:Ctrl+X;撤銷:Ctrl+Z等。基本技能的操作老師可以集體教學,在實際操作時,老師要及時跟進,巡回觀察學生在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電腦繪畫靈敏度較高,學生在操作時要仔細認真,如果遇到錯誤操作要知道如何撤銷和修正。如五年級教材中《有趣的重復》一課,老師要教給學生運用大量的繪圖工具和編輯命令,先自行設計一個簡單的圖形,然后用復制、粘貼就可以完成重復構圖,簡單快捷。學生從中可以感受到電腦繪圖與手工相比的優勢。老師先演示一遍,然后讓學生進行操作練習,鞏固操作技能。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軟件中的美術字庫,在圖片中插入,并對字形進行拉伸、縮放和位移,進行立體化編輯處理。學生可以隨心所欲選擇美術字的字形格式,根據自己圖片的需要進行橫向或豎向插入自己編輯好的美術字,并運用軟件簡單的色彩編輯命令進行色彩構成。學生在自主操作中會有更多的發現,只要學生明確撤銷命令,就可以大膽嘗試,體現了電腦繪畫的優勢。
三、引導創新,體驗電腦繪畫樂趣
學生掌握電腦繪畫技巧后,要進行繪畫創作。學生在繪畫時會從自己的角度審視題目的要求,然后展開聯想和想象,大膽構思。學生的作品在成人眼里也許很幼稚或者毫無邏輯,但是里面包含著學生的童真。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在表達內心世界時通常喜歡用圖畫的方式。老師教給學生電腦繪圖的技法后,學生便可以用軟件中豐富的繪圖工具以及各種各樣的顏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像Photoshop軟件中的濾鏡,可以為色彩的處理增加特效,給人一種真實而玄幻的感覺。如在《快樂的圣誕夜》的繪畫創作中,學生為了表現飛速奔跑的圣誕老人的雪橇,運用了濾鏡菜單功能。學生還可以運用軟件工具把圖片按比例進行縮放,然后運用復制粘貼工具,把圖片排列起來,像是搭成的一串橋。在以“世界杯”為主題的繪畫創作中,有學生的作品為《足球將世界連在一起》,其中就運用了這種方式,畫面為一名足球運動健將在天安門前一腳踢飛一個足球,足球一直飛往大洋彼岸。圖畫就是運用了復制粘貼的方式表示連續的足球飛走的動作。濾鏡中還有發光效果,在《我的魔法小天使》的圖畫創作中,就可以用濾鏡表現魔法棒的閃閃發光。學生不斷挖掘電腦軟件的工具,在嘗試與創新中體驗電腦繪畫的樂趣。電腦繪畫可以存儲對比,學生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繪畫技能的提高、繪畫作品的完善。電腦繪畫可以為學生的個性張揚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材料。軟件中的繪圖工具應有盡有,平面圖片的繪畫之后是動感立體畫的創作,這是手工繪畫沒有的功能。電腦繪畫給學生帶來廣闊的想象空間,實現了美術教育的創新目標,為美術教育增光添彩。
學科交叉式的美術繪畫教學
美術是一門沒有界限的藝術,美術在任何一個學科中都有所體現,反之,其他學科也可以服務與美術繪畫教學。傳統的美術教學都是按照教材大綱,按部就班地進行美術繪畫,這樣的課堂過于呆板,學生的思維難以得到擴散,在藝術上缺乏創新精神。引進其他學科,來輔助美術教學,是美術繪畫教學的一大創新。例如,將語文與美術繪畫相結合,教師可以從語文老師那里收集一些資料,稍加整理后,變成一個美術素材,讓學生發揮其想象,將語文素材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學科交叉式的美術繪畫教學,可以引起學生很大的興趣,同時也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發散學生的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古詩《天凈沙秋思》作為繪畫主題,讓學生發揮各自的想象做出一副畫。學生對這首古詩非常熟悉,用熟悉的題詞作為美術繪畫素材,形式新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靈感也會隨之而來。
開放式的美術繪畫教學課堂
藝術是需要釋放天性與靈魂的,需要在自由的環境下去捕捉生活中的美。美術繪畫同樣需要提供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因此,美術繪畫教學,可以選擇開放式的教學課堂。例如,在下雪的冬季,如果在室內進行美術教學,給予學生限定的美術素材,但學生內心期待著下課,可以出去賞雪玩雪,這時,教師不妨隨了學生的意,將課堂搬到室外,在雪景中展開教學。美術教學可以無處不在,繪畫對象也不必受到限制,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去發現美,并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每一個美的畫面。素質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開放式的美術繪畫課堂,則提供給了學生一個創新的平臺與環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美術繪畫教學方式創新的意義
素質教育下,美術繪畫教學方式的創新,是一種打破傳統的舉動,這種創新教學方法,對于美術教學和學生本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美術繪畫教學方式的創新,更加適應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是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其次,美術繪畫教學方式的創新,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一個有利環境。最后,美術繪畫教學方式的創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以學生為主,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學習參與率提高了,進而,美術教學的效果也有很大的改善,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藝術涵養與美術素養。
孩提時,當面對展開的一張白紙,拿起畫筆的孩子們興奮地、想象著、涂抹著自己心目中最美的畫面,他們的每幅畫面都有自己的主角,小狗、大樹、白云等,每一幅畫面都不盡相同。當我們提筆作畫時,自然而然地依照自己對世界、對美的理解進行安排、布置,也就開始了對創作構圖進行思考。人類在生產勞動中創造了語言用以表達感情、傳遞文化,繪畫的創作與發展也是人們辛勤勞作、冥思苦想的智慧成果。從史前文明至今以及東西方繪畫的發展史中不難看出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類藝術發展史。當今的高等學府藝術教育不僅要給學生們教授完整的專業理論與技能,讓學生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的專業工具、技法及歷史流派與風格,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一定水準的藝術審美素養及藝術創作表現能力,為他們樹立優秀的生命理想,喚醒他們自身的生命價值實踐力,讓他們能自發地規劃自己的專業學習和生活方式。對于接受專業繪畫訓練的本科生來講,進入專業的學習是漫長而艱苦的、是孤獨而興奮的,為他們提供有體系的繪畫創作規律法則是十分必要的。
一、構圖是優秀繪畫作品的基石
掌握繪畫造型藝術的創作法則,其中“構圖”對于藝術專業的學習是尤為重要的。法國攝影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深有體會的強調:“藝術創作的構圖是我們永遠要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務。”東方藝術的中國畫論里也有相關創作的精辟論述,南朝著名繪畫理論家謝赫提出了鑒別美術作品的評判標準“六法論”,即“謝赫六法”其中“經營位置”就是繪畫創作時要考慮的“章法”與“構圖”,將繪畫構圖提升到一定的認識高度。針對本科生創作課程的整體設置與實踐,可以圍繞自主性創作表達,嘗試不同的途徑讓他們認識到構圖能力的訓練在創作有意味的作品中起到的整體框架和支撐作用。對于不同的繪畫題材我們首先要精心構思、嚴謹布局,方才能大膽落筆、深入刻畫,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在他的畫論《竹》篇里就精彩提出了“胸有成竹”、“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理論。對于繪畫創作,我們是有話要說的,正如文學家借以文字故事抒發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歌唱家將自己沉浸于鐘愛的旋律來標榜自己的審美個性,美術創作也正是借用不同的題材、不同的圖示、不同的色調等要素來展現自己的審美追求和個性態度。這里我們可以在璀璨的藝術繪畫史的長河了輕取一粟即可體悟。我們熟識的東方藝術“元四家”中以野逸、空靈著稱的倪瓚(倪云林)就將大家不足為奇的山石描繪出雅致至極的、自成一派的繪畫風格,以至于在明代董其昌在梳理、總結中國繪畫時將倪瓚歸為元四家,替代了原有的元四家里成就卓著的趙孟頫,不得不說倪瓚透過自己的作品真正取得了“獨樹一幟、個性鮮明”的藝術地位。
二、創作的學習離不開借助巨人的肩膀
“取法上而得乎其中、取法中而得乎其下。”我們生活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教師在平日課堂上就要推薦和引導學生們能積極收集素材,書籍、網絡都是觸手可及,我們應該充分運用這些工具,培養他們自主性學習與思考。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從宋元時期到現當代,我們既要大量的閱讀還有學會閱讀,閱讀不僅僅是翻閱還有方法將好的作品進行記錄與分析。在講授了關于創作思路與構圖法則后,第一時間要求學生查閱世界名作,將作品進行繪畫語言抽象化、簡化為小稿速寫,以抽象形態的點、線、面語言替代原始作品中的各種具象的不同形態對象,整理出畫面最單純的“圖”與“地”形式,再賦以不同灰階的黑、白、灰來感受畫面層次的明度節奏,進而加強對構圖法則的理解。對于渲染整幅畫面氛圍的色彩也是需要嚴格的分析和理解的,在這里可以借鑒包豪斯設計教學體系的色彩構成,繪制一條長方形,將其分割為依據每個顏色在作品畫面里所占比重關系,分成數個不同大小的方格,再將對應的色彩調配填涂至相應大小比例的方格內。完成后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所有這幅名作中運用的顏色及其在畫面中所占有的比例,有效的幫助學生們對色彩搭配進行學習,為他們的創作提供專業色彩的范本。通過一系列這樣的梳理與分析,可以快速掌握繪畫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經營的各個環節與要素,借以大師不朽作品引領他們進入專業的繪畫創作。
三、教學實踐確定題材進行創作
摘要:美術教學不同于其它的學科教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一些直觀的形象教學來完成美術教學目標。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美術知識與技能。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而言,向學生傳授繪畫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是美術教學的重點內容,而“范畫”教學一直以來都是美術教師所采取的主要教學手段。
關鍵詞:美術;范畫教學;技能技巧
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開展的繪畫教育與專業的繪畫教育,在教育的目標上是有所不同的。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在美術教學中充分運用“范畫”教學中的教學手段,在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加以創新與推廣,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與技巧,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美術教學之中開展“范畫”教學呢?
一、在美術教學中啟發與引導學生的繪畫思路,開展啟示范畫教育
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的技術教育,特別是基層學校的美術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為主,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之中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正確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在美術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美術教材之中的古今中外著名的美術作品與當代名家優秀的美術作品都縮得非常小,導致學生對這些作品中的一些繪畫細節根本無法辨認。也正是因為如此,學生在美術教學中對于這些作品的鑒賞也感覺很無味,常常在課堂教學中對這些作品一眼而過,從來沒有真正地對其繪畫技能與作品所表達的思想進行細細地品味。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導學的教學手段,加強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欣賞范畫、臨摹的引導,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真正感知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作者的構圖造型。通過這些教學手段,我們的美術課堂不但能有效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繪畫意愿,還能使學生產生美的向往。
另外,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之中結合自己的美術作品,根據美術課堂教學的目標與教學內容自己設計創作范畫。然后把教師自己在范畫創作的體驗與繪畫技法等詳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創新自己的繪畫構思方法,引導學生在美術教學活動之中不斷創新、舉一反三,把教師的范畫創作構思擴散成新的繪畫創新思維,讓學生在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創作思維與繪畫設計方法。在現階段我們的美術教材之中,很多優秀的美術作品印得非常少,而且印刷的作品畫面在教材中所占的頁面還十分小,作品中有些細節的地方印刷還不夠清晰,這樣的作品給學生的美術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教材中的畫面給學生講授這些繪畫知識,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是很難理解相關繪畫知識的。在這種繪畫教育的模式下,我們在美術教學往往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了一大堆,學生在課后的作業過程之中面對作業還是無從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