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水庫供水工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省水利廳:
××縣水務局自推行水務一體化改革工作以來,為了實現“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目標,局黨政根據《水法》和省政府、省水利廳關于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本著有利于促進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有利于充分發揮水資源效益,有利于統籌解決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惡化等水事問題,全面推行水務體制改革,目前已基本實現了對縣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打破條塊分割,變“多龍管水”為“一龍管水”,積極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
在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了××縣水務局。從水利局到水務局,這標志著大竹水利沖破了條塊分割、畫地為牢的計劃經濟舊體制,為實現城市與農村、地下水與地表水、水質與水量、供水與排水、用水與節水等涉水事務的一體化管理,為建立高效協調的水務管理體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設立了給排水管理股(縣節水辦)。原創:在我局向縣委、縣政府提交的“三定”方案中(已上報待批),將原來分散在建設、環保等幾個部門的管水職能交由水務局統一承擔,通過將排水、排污、污水處理等方面的職能統一劃歸水務部門,進一步增強了水務部門對水資源的宏觀調控,強化了水資源的統一調度、行業管理與資產管理的有機結合,克服了過去部門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龍管水、辦事效率低下的弊端。
二、推行體制改革,變“政府管水”為“群眾管水”,充分發揮各類水利工程效益
一是在××、××兩座中型水庫全面推行以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為基本內容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事業單位原有的干部、工人個人身份終身制,解除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固定人事關系,引入競爭機制,在事業單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起政事職責分開,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類管理體制;形成一個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實現本單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學化。
四九鎮人民政府,市府直屬有關單位:
為確保北峰山聯庫專管供水工程方案的順利實施,保障臺城地區近、中期自來水水源供應安全,經市政府同意,現對工程實施涉及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要單位的責任和義務
市建設局作為城市供水的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和監督北峰山聯庫專管供水工程方案的實施并抓緊推進;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是北峰山聯庫專管供水工程的投資者和建設者,要抓緊進行工程立項、勘測設計、招標投標、資金籌措和與水源地主管單位簽訂原水供水合同等工作,積極推進工程建設;市水利局、四九鎮政府作為水源地的行政主管單位,要積極支持和協助市自來水有限公司開展工程建設,并按照水源供水方案及與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簽訂的原水供水合同的具體約定,認真做好水源地的水源保護、水量調蓄和原水供應等工作。除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或不可預見的特殊事件外,務必要保障臺城地區自來水水源的正常供應。
二、加強水資源費價格管理
北峰山聯庫專管供水工程竣工并正式投入運行后,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取水應繳交的國家水資源費仍按現行標準(即每噸0.03元)執行。在塘田水庫直接取水應繳交的水源費按現行塘田水庫高渠供水水價標準(即每噸0.**元)執行。在四九鎮政府管轄的水源地經發電后取水應繳交的水源費按現行在合水水閘取水水價標準(即每噸0.05元)執行。以上價格今后若需調整,由市物價局負責按法定程序辦理;臺城地區自來水價格的調整,由市物價局負責對工程造價及運行成本作出詳盡、客觀的調查核實后,按法定程序辦理。
1水利工程經濟評價及費用分攤
水利工程項目中經濟評價是對工程項目在計算期(包括施工期、運行初期和正常運行期)內投入產出等經濟因素進行調查、預測、研究、計算和論證,比選方案的一系列過程,以對項目的經濟合理性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評價。經濟評價是評價項目可行與否,進而決定工程能否立項建設的一個重要依據。而一些多目標、多用途的綜合利用水利工程在作經濟評價時往往會涉及到不同受益部門(如灌溉、發電、工業供水、城鎮生活供水等)或不同受益地區。因此,對這類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的投資和年運行費,通常要在各受益部門或地區之間進行費用分攤的分析計算,以確定工程合理開發目標,并為方案提供各種費用及計算依據。
2費用分攤的計算
水利工程項目的費用分攤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分攤和年運行費分攤,費用分攤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按各功能利用建設項目的某些指標的比例分攤。如按水庫各功能的庫容或用水量等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攤,可用單一指標、也可用幾個指標綜合計算。②按各功能最優等效替代方案費用現值的比例分攤。采用此法時,一般應按替代方案在經濟分析期內的總費用折現總值的比例分攤綜合水利工程的總費用,然后再進一步分解到各部門分攤主體工程投資和年運行費用的比例和數額。③按各功能可獲得的效益現值的比例分攤。采用此法時必須遵循被分攤費用與計算分攤比例所采用的經濟效益計算口徑對應一致的原則,合理計算和劃分各部門的經濟效益和被分攤的費用。④按“可分離費用—剩余效益法”分攤。計算時,先分析計算可分離費用,再根據各受益部門或地區的剩余效益的比例,分攤剩余費用,兩者之和即為各受益部門或地區應承擔的份額。⑤按受益部門或地區獲得效益的主次地位分攤。當項目各功能的主次地位明顯時可采用此法。費用分攤后,還應該對分攤結果進行合理性檢查,以使各功能分攤的費用公平合理。
3案例
某水庫工程是一宗具有防洪、工業供水、生活供水及灌溉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為6814萬m3,其主要建筑物有大壩、溢洪道、生活供水隧洞、導流輸水隧洞、工業供水建筑物和灌區建筑物等。工程施工期為三年,正常運行期為40年,則工程計算期為43年。由于水庫涉及到防洪、工業供水、生活供水及灌溉等不同的受益項目,因此在做經濟評價時需要對以上不同的受益項目分別進行評價,以確定各受益項目的經濟合理性,同時便于安排投資計劃,籌措建設資金和年運行費。這就需要對工程的費用進行分攤。本案例從投資方面談談費用分攤的計算情況。本工程總投資11163.09萬元(項目建設時間為2000年),其中各項目單獨的投資為:工業供水工程投資523.65萬元(導流輸水隧洞及工業供水建筑物);生活供水工程投資449.05萬元(生活供水隧洞);灌溉工程投資606.44萬元(灌區建筑物)。合計各項目單獨投資1579.14萬元,則剩余公共部分9583.95萬元需要各受益項目進行費用分攤。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加快發展戰略的啟動年,新興縣水務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及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十六大精神為動力,以實施省委省政府“十項民心工程”為契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切實抓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城鄉供水建設與管理等水利工作。深入開展水務體制改革,加快水利現代化建設步伐,促進水務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協調健康發展,不斷開創水務工作新局面,水務經濟社會實現了加快發展的目標,三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年已投入水利資金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安排萬元,省級預算安排萬元,縣及群眾自籌萬元。完成工程量:土方萬方,石方.萬方,砼.萬方。年發電量萬千瓦時,完成計劃的%;年供水量萬立方米,實際回收萬立方米;全系統年總收入萬元,完成計劃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見附表:
一年水務工作的全面回顧
(一)以實施“十項民心工程”為契機,切實抓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與管理
06年,我局以實施“十項民心工程”為契機,切實抓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
繼續抓好縣城防洪工程建設。該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已于年下半年正式動工興建,至年月已完成堤圍加固公里,投入資金萬元。二期工程位于新興江干流西河縣城段左岸支流大南河右岸及共成河集成河船崗河縣城河段一河兩岸。按照年一遇防洪標準,結合城市開發公路建設,新建或加固河堤.公里,其中加固河堤.公里,新建河堤.公里。同時充分開發利用水力資源,計劃新建三挺水電站,增加發電量穩定河床蓄水美城。年以實施省“十項民心工程”為載體,以實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為契機,主要抓好縣城防洪工程一期未完成項目的施工及二期工程的設計報審等前期工作。
抓好合河水庫改建工程的前期工作。經努力,該工程年月被省計委立項,初步設計已于年月經省水利廳批復,概算投資萬元,上級補助萬元,現已作為“十項民心工程”之一列入年省水利基建計劃,計劃工期年。土壩項目包括大壩加高前坡砼護坡等項目的施工將于年正式動工。當前正在做好測量技施設計基層施工計劃報審招投標等前期工作,爭取如期完成任務。
2021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水利廳的指導幫助下,市水利局牢固樹立“走在前列”的工作理念,統籌做好水利各項工作,努力提升支撐保障能力。現將我局2021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2021年工作總結
(一)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穩步推進。2021年我局重點項目共6項。一是縣城基礎供水設施建設工程(縣城備用水源),工程投資1.36億元,今年2月份已竣工通水試行,可滿足縣城12萬人生產生活用水。二是牛田茶園攔河壩工程。屬小(一)型水庫,本工程設計洪水標準為10年一遇,總庫容為171.2萬m3,工程等級為Ⅳ等,工程總投資2582.02萬元。該工程位于茶園攔河壩工程位于牛田鎮千年古樟林索橋上游250處,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攔河壩一座及護岸工程等建筑物組成。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年底前完成驗收。三是水系連通工程。工程總投資5.89億元,項目建成后,可改善農村河道水質,提高防洪能力,增加生態景觀功能,通過水美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推我縣全域旅游縱深發展,目前完成總工程量85%,預計年底竣工。四是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建成后可滿足縣域內人民群眾喝上干凈、安全、放心水,項目總投資5.2億元,今年4月份完成專家審查,目前已完成總投資20%。五是中小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將對我縣130余處小一型以上水庫渠道進行改造,項目總投資3.08億元,項目8月份已完成批復,目前已完成前期測量,將于年底前開工實施。六是江下水庫擴建工程。工程總投資約3.18億元,水庫為Ⅲ等工程,設計洪水重現期為50年,校核洪水重現期為500年。擴建江下水庫有利于發展水庫下游農業,保證水庫下游0.25萬畝灌溉用水需求,年均灌溉供水量約140立方米。本工程現處于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階段,項目可研報告正在送省發改委評審,下一步將進行初設報告編制及批復。
(二)水利扶貧項目扎實有序開展。2021年共安排水利脫貧攻堅鞏固拓展項目70個,總投資2030萬元,覆蓋全縣16個鄉(鎮),惠及40多個脫貧村,新增水庫山塘蓄水量81萬方,改善農田灌溉面積2860余畝,保障了4.6KM河道堤防的行洪安全,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資金撥付率達93%。
(三)防患未然,全力以赴抓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下發防汛防旱目標任務書,落實了140座水庫行政、主管、管理、技術、巡查五個責任人并予以公示;落實了領導帶班24小時水旱災害防御值班值守制度;完善了度汛方案和防御預案,進一步強化防汛責任落實和工作職責;落實防汛搶險機動隊896人;組成了6個防汛檢查組,對我縣水利工程防汛準備情況進行了檢查,并對存在的問題于汛前整改完成。全面保障了汛期各類涉水工程的安全度汛。
(四)農村飲水工作長效開展。一是對600余處農村供水工程開展隱患排查,共排查出各類隱患1000余處,并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對脫貧戶每月開展飲水安全動態監測,截止目前,無飲水不安全情況。三是開展千噸萬人規模水廠標準化建設,投入510萬元對9處千噸萬人水廠進行標準化建設,提升水廠制水工藝,改善水廠生產環境。四是落實農村供水三個責任人制度,加大水費收繳力度,截止目前千噸萬人集中供水工程水費收繳率為98.9%,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水費收繳率為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