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經濟社會完善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工作思路: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任務要求,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走“生態立縣”的發展路子,根據上級環保部門下達的工作目標任務要求和省、市、縣年度環保目標責任制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每年削減指標的剛性任務,努力提高全縣環境質量,“確保一個目標,落實二大任務,突出三個抓手,加強四項建設”,立足新起點、再創新舉措、謀求新發展,攻堅克難,做環保衛士,努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確保一個目標:以力爭完成國家級生態縣創建達標和切實提高全縣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
環境質量量化指標如下:
(1)、水環境質量指標
水環境質量總體與20*年持平,通過生態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控制水質惡化,確保縣域范圍內地表水水質不劣于上游來水水質。
(2)、空氣環境質量指標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力爭部分天數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3)、聲環境質量指標
城區建成區噪聲達標區覆蓋率≥90%。
(4)、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上級下達給我縣的指標內。
(5)、環境保護投資指數
環保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在2.0%以上。
2、落實二大任務:一是要繼續抓好對全縣生態建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加快推進全縣生態建設;二是要進一步加強環境執法監管,深入開展全縣環境污染源整治,確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促進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突出三個抓手:一是以全縣生態建設為抓手,進一步發揮縣生態辦的職能和作用,會同各鎮和各有關部門,加強聯系,加強督查,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加快推進全縣的生態鎮村創建工作;二是以環境執法為抓手,進一步發揮縣整治辦的職能和作用、協調各方,分解任務,加強檢查考核,堅持依法行政,加強環境管理,開展好全縣環境污染源整治;三是以科技強局、數字環保為抓手,圍繞完成省“縣級環境監控系統集成示范重大科研項目”,加快推進全縣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監控和監視安裝建設,做好全縣重點污染源的在線監測、監控、監視的下端設備安裝工作,充分發揮環保科技監管的作用。
4、加強四項建設:即要進一步加強環保隊伍的“思想、組織、作風、廉政”等四項建設。
二、工作重點:
1、加快推進全縣生態建設,努力爭取國家級生態縣創建達標。
按照《*生態縣建設規劃》,20*年我縣要創建成為生態縣,這一目標的達成將進一步提高我縣生態環境質量,使廣大老百姓有一個更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為此,今年縣生態辦、環保局要繼續以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為主線,以達標為抓手,會同各鎮和各有關部門,加強聯系,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全力推進全縣生態建設。
一是要圍繞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目標任務要求,重點突出生態縣建設七大重點領域和五大工程建設。要繼續認真履行縣生態辦和環保局工作職責,抓好對全縣生態建設的指導、協調、督促和服務,要制定好工作計劃,努力做到指導檢查經常化、督促考核制度化。要按照《*生態縣建設規劃》,根據生態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與要求,認真督促檢查,落實各鎮和各有關單位生態縣建設年度目標責任書。要全面掌握全縣生態建設的進展情況和生態縣建設的工作動態,繼續辦好生態縣建設簡報,做好領導的決策參謀。
二是要會同各鎮和各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全縣的生態鎮村創建工作,努力督促爭取完成明年我縣魏塘、姚莊、丁柵、天凝、干窯、楊廟、陶莊等7個鎮的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和惠民鎮的省級生態鎮創建工作任務。要根據我縣新農村建設要求,以創建生態鎮、村為抓手,著重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與處理、生活垃圾處置等方面的試點工作。努力培育好生態建設亮點工程,以點帶面,整體推進。
2、加強環境執法監管,深入開展全縣環境污染源整治。
*年是全省“811”環境污染整治的決勝之年,根據上級的要求,要進一步發揮縣整治辦、環保局的職能和作用,按照《*縣環境污染源重點整治方案》,進一步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形成合力,以努力改善全縣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水環境整治為重點,深入開展好全縣工業污染、城鎮環境污染、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的專項整治行動,繼續抓好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的依法整治,進一步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違法排污行為,確保全縣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
要在*年完成“環保鑄劍工程”的基礎上,建立起對全縣現有工業企業和新建工業建設項目的環保長效管理機制。要切實抓好建設項目“三同時”環境管理,規范各類項目驗收程序。對在實施“環保鑄工程”中發現的企業環保突出問題,要作為環保執法“亮劍”的重點。要根據上級要求,建立縣級環境重點監管區制度,制定實施管理辦法。要在我縣水泥電鍍等重污染行業近年來基本完成治理任務基礎上,根據我縣水污染問題突出的環境狀況,著重抓好對全縣約50家左右水污染重點企業的日常監管,確保其長期達標排放。在大氣污染監管方面,要繼續抓好全縣公路沿線和城鎮煙塵控制區以及水泥粉塵污染企業的日常執法監管。要進一步抓好全縣化工企業污染事故應急預防工作,在去年工作基礎上,著重抓好企業應急預防設施建設和配備,進一步落實企業內部管理要求。要加快推進全縣電鍍、造紙、植絨行業等重污染企業的限期治理工作,督促企業在*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治理驗收。要繼續抓好環境信訪處理工作,著重抓好環保信訪突出問題和難點問題的處理,進一步建立完善局快速反應的信訪處理工作機制。
要按照我縣魏塘鎮城區污水管網和洪溪、丁柵、西塘、姚莊四個污水處理廠為一體的全縣污水統一收集處理規劃建設布局,加快推進全縣污水收集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污水處理城網入網企業的監管,嚴格執行污水入網排放標準。
3、加快推進全縣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監控和監視安裝建設。
要以科技強局、數字環保為抓手,完成好省“縣級環境監控系統集成示范重大科研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全縣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監控和監視下端設備安裝工作,充分發揮環保科技監管作用。
一是要繼續抓好全縣重點污染源的在線監測、監控、監視的下端設備安裝工作。在去年基礎上,全縣再完成10家企業的在線監測和40家企業的在線監視設備的安裝工作任務,完成西塘城區煙氣視頻安裝及魏塘環境監控分中心的建設工作,全面建成全縣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
二是要切實發揮好*縣環境信息監控預警中心的監測預警功能,通過“環保電子警察”監管手段,準確、迅速反映全縣環境質量、各類污染源排放現狀,準確預警突發環境事件。要發揮好中心的信息匯總、信息智能化作用,使各類環境監控信息更好地服務于環境執法和環境管理。完善監控中心CDMA手機自動報警功能改造,完成污染源智能化監控試點。
4、加強建設項目環保審批管理,提高環境管理和監測水平。
一是要抓好各類環保許可事項的法制化建設,嚴格依法獨立履行環保審批職責,適應建設項目審批程序轉型改革要求,探索建立業主環保審批承諾事項的社會公正機制。
二是要按照上級環保部門要求,進一步抓好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使環境管理從定性管理上升為定量管理。要把好項目的環保引進關和審批關,配合有關部門,堅決依法關閉和淘汰污染嚴重、效益差的“小低散”企業和落后生產工藝,要加快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有效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按照國家和上級環保部門統一部署要求,開展好污染源普查準備工作。要加強對環保產業培育、指導和管理,嚴格督促企業按照標準治理設計建設規范化治污設施,確保治理設施長期達標排放。
三是要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環境管理,積極貫徹《清潔生產促進法》,督促企業加快污染治理,實施清潔生產審計,引導更多的企業和行業重視并參與各類環境體系的認證,推進環境標志產品、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四是要抓好環境監測工作,提高環境監測水平。要健全環境監測技術體系建設,抓好環境監測人才培養,加強縣環境監測站監測能力建設。要將傳統的人工環境監測和自動化監測相結合,確保數據準確。要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數據的提供、和上報制度,使環境監測更好地服務于環境管理。
五是要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放射源監督管理。力求建立科學、有效的危險廢物長效管理機制。要對危險廢物產生、收集、運輸、利用、存放、處置的各個環節進行調查,力爭在電鍍污泥的無害化處置上有新的進展。認真貫徹實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加強現場檢查,做好全縣放射源申報登記工作,摸清我縣放射源的使用狀況,繼續做好廢棄放射源的收貯工作,力爭在放射源管理上取得明顯成效。
六是要抓好飲用水源管理。進一步加強水源區環境管理,實施水源區村級工業園區的環保工作巡視制度,積極探索水源區內污染防治對策,動態掌握飲用水源區水質及上游來水質量情況,保證全縣人民飲水安全。做好新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定、創建等工作。
5、進一步加強環境法制建設和環保宣傳教育。
一是要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強環境法制建設,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健全完善環境執法內部監督和稽查機制,規范各項環保執法工作程序,提高環境執法水平。要加強環境法制教育,建立和完善環境法制教育培訓網絡,增強社會各階層的環境法治意識。
二是要按照《*縣“十一五”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行動綱要暨第五個五年環境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規劃》,進一步加大環保宣傳力度。要進一步強化生態縣建設宣傳教育工作,突出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建設宣傳主題。要圍繞環保中心工作,加強新聞宣傳和警示教育,繼續抓好環保政務宣傳,抓住世界環境宣傳日等重要宣傳活動契機,全方位、多層次開展生態環保理念、知識宣傳教育,加強農村居民的生態環境意識教育。要充分發揮*縣環境宣傳教育基地的輻射作用,要面向廣大中、小學生和廣大市民,廣泛開展生態縣建設知識宣傳教育。要進一步重視抓好環保綠色系列的創建和宣傳,深化綠色系列創建活動,通過繼續加大綠色學校、社區、企業、賓館等的創建和宣傳教育力度,在全社會弘揚生態文化、生態德育和綠色消費等生態環保理念。要努力開展生態環境文化建設,挖掘和創新多種藝術形式和手段,營造健康向上的環境和生態文化氛圍。
6、繼續抓好加強環保隊伍建設。
要教育干部職工始終堅持把環保工作放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中來思考,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探索、主動尋找環保和經濟“雙贏”的結合點,努力在關節點上下功夫,提高環保部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當好發展的“助推器”。要以進一步加強環保隊伍的“思想、組織、作風、廉政”等四項建設為重點,以我縣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質量的提高為標準,以努力達到“四滿意一提高”即人民群眾滿意、企業滿意、領導滿意、自身滿意和提高全縣環境質量為環保工作目標,抓好環保隊伍建設。堅持每周一次的政治理論學習、每月一次的繼續教育業務學習和全年1至2次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全局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營造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堅持群眾觀點,努力為群眾著想,為企業著想,不斷完善豐富服務工作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在實踐中進一步樹立環保部門黨員干部隊伍的良好形象。加強局總支和各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要高度重視環保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按照“努力使每一名環保干部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小,業務工作能力水平越來越高”的標準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加強監督和教育,切實提高部門廉政建設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業務扎實的環保隊伍,做環保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