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加快普高教育會講話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市“兩會”剛結束,市委、市政府馬上組織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暨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優先發展教育,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大力推進教育強市工作。剛才,四會、高要、懷集等地的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如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提出了很好的設想和措施,都講得很好,值得各地學習借鑒。黃玲同志傳達了全省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年度全市教育工作,并對*年教育工作特別是推進我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目標明確,措施扎實,我完全同意,希望各級各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會議還印發了《中共肇慶市委、肇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會后將根據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作進一步修改完善,爭取盡快下發。下面,我就全市教育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立足全局,均衡發展,教育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加快發展教育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來抓,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重點抓好“強師振教、示范高中、布局調整、骨干職校、高等教育、素質教育”六大工程,全面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教育事業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有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各類教育迅速發展。學前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全市萬人口在園幼兒居全省第4位。“普九”鞏固居全省前列,其中初中三年保留率排全省第3位,九年義務教育按時完成率排全省第7位。高中階段教育迅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躍居全省第9位(比上年前進了2位)。職業教育加速發展,成為我市教育的品牌和全省職教的新亮點,中職在校生規模連續三年排全省第3位,其中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和校均規模躍居全省首位。高等院校由2所增加到6所,辦學規模大幅擴大。
(二)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五年來,全市共投入近30億元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和老區山區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并成為全省的先進典型,全面消滅農村義務教育學校C、D級危房,加快普通高中新建擴建和職教基地建設。全市共新建、擴建或改建1400多所學校,擴大校園面積450多萬平方米,新建校舍建筑面積156萬多平方米。全市三分之二(約40多萬名)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進入新教室上課,新增高中階段學位7萬多個,增長近一倍。
(三)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制定和完善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和教育工作評價辦法。普通高考連年創新高,*年與*年比,考生人數增長了76%,上省線總人數增長了205%,其中本科上線率排全省第10位。
(四)隊伍素質明顯增強。*年以來,全市共選送近1700名中學校長和骨干教師到知名高校培訓,1.8萬人次參加學歷提高培訓,18萬人次參加職業崗位和課程改革等專業培訓;新引進本科以上學歷教師6000多人。目前,全市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分別比*年增長6.37倍、1.61倍和1.44倍。
(五)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近年來,我市把解決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作為解決重大民生問題來抓,一是全面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減輕農民負擔,改善辦學條件,促進了教育加快發展。二是全面實施教育均衡發展工程,縮小義務教育階段城鄉、區域和校際辦學條件的差距,促進了教育公平。三是完善資助體系,落實助學政策,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積極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教育工作,確保了群眾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四是切實解決端州城區學位緊缺問題。由于較好地解決了群眾子女“能上學”、“上好學”的需求,近年來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大幅提升,對教育的投訴大幅降低。
近年來我市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開拓進取、勤勉敬業的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長期奮戰在我市教育戰線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向長期關心支持我市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慰問!
二、突出重點,開拓創新,推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作為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的事業對一個地方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抓好教育,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集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是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發展戰略,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地方綜合競爭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素質和技能,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市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教育事業得到較快發展,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高。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教育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發展水平與群眾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教育經費保障水平還比較低,教師素質和教育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教育發展還不夠協調,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高中階段教育還相對滯后,特別是普通高中在全省處于靠后位置,是我市教育發展的“瓶頸”。所有這些困難和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決。
當前,我市正處在經濟社會全面轉入科學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市委十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要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以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新要求引領肇慶新發展,努力走在全省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前列,為廣東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作出肇慶應有貢獻。新形勢為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對此,我市教育工作要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十屆四次全會工作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把握我市教育事業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教育大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繁榮活力、文明法治、和諧安康、生態環保肇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為肇慶走在全省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前列作出積極貢獻。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義務教育。要大力促進義務教育的鞏固提高,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建立和健全農村義務教育四項保障機制。今年重點要抓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維修長效機制的建立,同時要把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點工作。要穩定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保證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國家公務員的平均收入水平,切實改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調整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教育培訓,提高整體素質。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進一步改造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統籌城鄉教師資源,合理配備每一所學校的教師,進一步促進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校際之間的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推進教育公平。
(二)推進高中教育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九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關系到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高中階段教育恰恰是我市教育的“短板”,全市普通高中教育總體規模偏小,萬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為167人,遠遠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只有63.5%,要在2011年達到省要求85%以上的目標任務艱巨。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增強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按照目標要求,制定措施,落實責任,努力做好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各項工作。一是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階段辦學規模。普及全市高中階段教育要堅持質和量的有機統一,當務之急是要擴建、改建和新建普通高中學校,擴大辦學規模。普通高中要向縣政府所在地和經濟、交通發達的中心城鎮集中發展,重點支持規模較大、生源較充足的普通高中學校的建設。二是進一步擴大職教基地的規模和品牌效應。職業教育要堅持全市“一盤棋”,打破區域界限,積極探索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在繼續抓好“一園多點”職教基地建設的基礎上,集中力量做大做強骨干學校,發揮示范和龍頭帶動作用,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條件的縣(市、區)可通過整合當地職業技術教育資源,著力辦好一所既開展學歷教育又面向社會開展技能培訓的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三是進一步創新高中階段教育體制機制。要堅持以公辦高中階段教育為主的基礎上,扶持發展民辦高中階段教育。各縣(市、區)要切實擔負期統籌規劃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建設的責任,加強對民辦高中階段教育的扶持、管理和引導,形成以政府公辦為主、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四是進一步調整優化高中階段教育內部結構。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要協調發展,使兩者在校生規模大體相當。
(三)促進高等教育特色發展。高等教育擔負著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專業技術人才的重任。要科學定位、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加強重點學科建設,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市委、市政府將大力支持高等學校開展重大科研項目和重點研究課題,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加大力度統籌解決制約我市高等教育進一步發展的規劃、用地等問題。
(四)大力實施“強師振教工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設一支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是促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證。面對當前日趨繁重的教育發展任務,面對人民群眾對提高教育質量更加迫切的愿望,我們必須更加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真正把教育事業辦好。一是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建設,形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師德師風。二是加強教師的配備,確保按省定編制標準配足教師,同時要向農村中小學傾斜,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目前,我市還有2413名代課教師,其中懷集1438名,占全市代課教師的60%。各地要高度重視,落實工作責任,制定具體方案,爭取三年內基本解決代課教師問題。三是加強教師的培養培訓和引進力度,嚴格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健全教師考核評價機制,積極引進重點院校本科以上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五)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工程”。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這是教育工作的主題。實施素質教育,一是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二是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基本權利,同時要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三是要端正教育思想,用科學的人才觀、評價觀和教育方法教育引導全體學生,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每個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
(六)加快推進“安全文明校園工程”。深入開展安全文明校園建設,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對于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保證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維護社會穩定至關重要。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以對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堅決排除各種危害師生安全和影響學校穩定的隱患,著力解決校園周邊治安、交通、食品衛生、疾病預防等影響安全的問題,妥善處理各種突發性事件,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確保廣大師生的安全,確保教育系統的持續穩定。三是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環境。四是要提高政治敏銳性,切實加強學生特別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維護學校穩定。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一方面要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通過科學發展來滿足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堅持教育公平,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基本教育政策,使廣大人民群眾都能學有所教,享有良好的教育。我們要加強對教育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努力開創教育事業新局面。
(一)各級黨委、政府要落實“三個優先”,強化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地位。要繼續大力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把發展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繼續堅持好、落實好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方針,大力倡導尊師重教,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面落實“三個優先”。一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優先安排教育發展。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教育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重要發展目標,并從資金、措施上加以保證。在規劃經濟社會發展時,把教育作為重點領域,強化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在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措施時,把優先發展教育的任務落到實處;在教育發展和其他發展發生矛盾時,要以是否有利于教育事業發展作為衡量標準,真正把教育發展的問題解決好、落實好。二是財政資金要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各級政府要繼續把對教育的投入作為公共財政的重點領域,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提高教育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保證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生均教育經費要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公用經費要逐步增長)。教育行政部門也要積極爭取多方面的支持,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同時,要高度重視教育領域民生問題,使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三是公共資源要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各級黨委、政府乃至全社會都要為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提供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公共資源服務,有關職能部門要在土地規劃、水電供應、道路交通、項目審批、政策優惠、安全保障、社會輿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
(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到“三個堅持”,促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是黨委、政府發展教育事業的參謀助手,也是貫徹落實黨委、政府關于教育決策部署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要以對事業高度負責、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做到“三個堅持”,促進教育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堅持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要按照市委部署,認真組織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深刻反省思想精神狀態,把思想從不適應、不利于科學發展的認識中解放出來,加強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教育科學研究和實踐,克服不適應不符合教育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激發教育發展活力,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教育大發展,努力開創教育事業新局面。二是堅持抓好教育管理,提高辦學質量。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線。要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加強依法治教工作,狠抓教育管理,規范辦學行為,改革教學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水平,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三是堅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水平。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在全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科學人才觀教育,把加強教育系統行風建設與推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各級教育部門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為教育戰線作出表率,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帶頭加強學習,帶頭奮發有為,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廉潔自律。要通過推進政風行風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提高班子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進一步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為廣大教師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努力建設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機關。
(三)各有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共同營造加快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要進一步形成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教育職能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教育工作新格局,不斷增強教育發展的合力。教育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牽頭抓總的職責,加強對教育工作的規劃、部署、協調和組織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主動與教育部門配合,促進職業教育與就業的結合。財政、規劃、建設、國土、人事、公安等部門要緊密結合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加快職能轉變和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努力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育人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宣傳媒體要大力宣傳投身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等典型,大力倡導和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師以愛教為責、民以支教為榮”的濃厚社會氛圍。社會各界要從長遠發展、從社會責任的高度,大力支持教育事業發展。
同志們,教育工作事關千萬學子,涉及千家萬戶,承載民族希望。當前,我市正處在經濟社會全面轉入科學發展新的起點,教育工作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市教育發展新局面,為建設繁榮活力、文明法治、和諧安康、生態環保肇慶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