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局發展作風建設規范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們以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的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按照國家《風景名勝區條例》貫徹執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十六字方針,緊緊圍繞著市委、市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結合單位實際,科學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以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工作為中心,創建國家“AAAA旅游區”為重點,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為載體,促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樹立單位新形象
我們圍繞著市委市政府《關于在全市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實施意見》精神。成立*管理委員會“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并制定“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實施方案。從3月開始至12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宣傳發動、提高認識,第二階段查找問題、邊整邊改,第三階段建章立制、總結提高,第四階段開展督查、接受評議。聘請了十六位市、縣兩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風景區行風監督員。向轄區行政村、下屬企業及游人分發《*管理委員會作風建設年活動征求意見表》300多份,回收率達27%。主要意見與建議有五方面內容:一是景區總體長遠發展規劃,二是完善旅游接待設施建設,三是景區入口形象建設,四是景區資源保護與開發,五是景區規范性管理。對收集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認真進行了整理將在工作中予以落實。
二、加強宣傳促銷力度,擴大*旅游影響力
今年我們的宣傳促銷計劃仍是“以浙南地區為主,省內為輔,全力開拓長三角地區”。共投入資金70多萬元用于市場開發及宣傳促銷,參加各地旅游交易會,讓更多游客了解*,熟悉*。今年參加*年長江三角洲旅游交易會、西安*年中國旅游資源博覽會、參加省第六屆旅交會、*市首屆商務旅游交易會、*國際旅交會、第五屆中國(*)國際旅游商品交易會等。投資15萬元拍攝全新的風光VCD及DVD,通過風光片的宣傳更好更全面地讓游客了解*蕩的秀麗風光,現已制作完成。投資20萬元制作了大型廣告宣傳牌(22米*5米)設立在高速公路*東入口處;與*電視臺經濟科教頻道合作拍攝廣告片,在《百曉講新聞》欄目前播出;通過各種方式與新聞媒體的廣泛合作宣傳*,在游客中提高*知名度。強勢推進和諧旅游在*的活動工程。今年被評為浙江省50個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20*年1至12月份共接待游客68.*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其中國內旅游人數為67.14萬人次,同比增長17%;海外旅游者為1.12萬人次同比增長18%。旅游總收入為3.72億元,同比增長19%。游客面越來越廣來自*、*、*、*、*、*等省外及*周邊地區的客人對*風光贊不絕口。
三、搶抓旅游發展機遇,塑造*旅游形象
*蕩景區在20*年被評為3A旅游區,20*年初開始創建4A旅游區結合樂清市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共投資170余萬元從入口形象整治,臺帳建設,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設,廁所改造,標志標牌的建設,停車場的建設,垃圾處理系統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于20*年11月15日順利通過省旅游局的評定組的初評。今年8月11日順利通過國家旅游局AAAA級旅游區(點)驗收組的總評驗收,塑造了*景區旅游形象。為樂清市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挖掘*資源特色,強勢推進農家樂發展
*景區原有兩家農家樂,陽光山莊和*農家樂,幾年來依靠*景區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陽光山莊和*農家樂日均接待達1500多人,特別是陽光山莊在*地區知名度越來越大。今年我們挖掘*特色資源鼓勵農戶創辦了以灰天鵝養殖品嘗天鵝肉為特色的龍山山莊;以品嘗*、鐘前水庫野生包頭魚和鯰魚為特色的*農家樂及幾個小型農家樂。通過各種途徑培訓農家樂經營專業與服務專業人員30多人,有力地保障了農家樂健康發展。不僅解決了*景區的游客餐飲問題,同時也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增加收入提供了路子。
五、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
(一)在景區基建方面共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完成:構建龍山湖清水平臺1個、玉屏棧道的休息平臺2座;下馬嶺生態公廁1座已投標簽訂合同;加固維修了八折瀑游路護欄、十二盤石板路、八折瀑游路、玉屏棧道游路、建設外圍景點通往茗山頂公路;對*外露的水管進行了地埋;改造十二盤橋護欄、劉公谷入口護欄。。
(二)、投入50萬元加強綜合整治工作:對核心區界樁與標志進行設置與安裝,制作安裝景區北部入口標志并對南入口標志進行改造;完善監控系統,安裝3個全球眼監控系統5個間斷式圖片監控系統;初步完成衛星定位監管系統并試用;加強違章行為的查處,有效地保護了風景資源。
(三)投入60萬元加強規劃編制:在總規修編的基礎上加快了各景區的祥規的編制工作;對*與東漈景區規劃進行了評審后的調整現已上報國家建設部審批;對北大門與楊八洞景區進行詳細規劃編制已拿出初步成果;*村的村莊規劃正在編制中;對水簾洞改造進行了設計并開始建設;對下馬嶺購物街的建設立面進行設計。
(四)完善景區內服務設施建設,投入20萬元對景區內的標志及標牌進行更新,力爭做到形象統一、標識清晰、規范設置。制作一批符合國家標準的道路指示牌20個、景點介紹牌39個、安全警示牌12個、森林防火牌21。
(五)綠化景區環境,在*景區龍山湖周圍兩旁山林中,種植雷公竹500株,在泄洪道堤壩沿岸種植胸徑十公分以上的樟樹近百株,在百丈巖種植紅玉蘭30株,另還種植山杜櫻200株,椋樹200株等。
六、加強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旅游“零”事故
我們把安全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為搞好景區的旅游安全,與*派出所加強聯系,配備安全保護人員12名,流動安全人員22名;建立健全了旅游安全工作制度,制定完善了旅游高峰期和特殊時段游客安全處置制度與措施,實行了安全責任制,做到了職責明確,措施可行有效;在景區危險地段(玉甑峰頂等)增設了安全防護欄,通景區公路坡設置鋼質防護欄,轉彎處設立交通凸角鏡確保交通安全。水上運動項目配備了救生圈、救生衣等。在各危險地段、有關場所設置安全警告標志、標識、安全須知、說明等,時刻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與景區內宗教寺院及下屬企業簽訂森林防火安全生產責任書。在*、玉甑景區邊緣砍伐10公里長的生物防火帶,栽種防火樹木木荷20000株。適時安排森林防火隊員到景區森林防火巡邏,保證能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在景區設置全球眼監控系統,全面維護游客安全。
實行了定點醫院救護機制,與*中心衛生院簽訂了專門的救護協議書,景區醫務中心配有日常藥品和急救箱,備急救擔架等救護設備,提供規范醫療救護服務。景區安全零事故發生。
今年通過*市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檢查組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