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監測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市、縣(市、區)環境保護局:
環境監測是環境監督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質量和水平高低直接影響環境保護工作大局。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明確提出“要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全面反映環境質量狀況的趨勢,準確預警各類環境突發事件”。為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工作,推動全省各級環保部門按照數據準確、代表性強、方法科學、傳輸及時的要求,加快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體系,特提出意見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強環境監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全局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是環境管理的重要依據和手段。各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務必充分認識環境監測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切實加強對轄區內環境監測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協調,落實責任,分工負責,全面加強環境監測工作,加快推進先進的環境監測體系建設。要積極為環境監測工作創造條件,在人、財、物各方面給予保障,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在人、財、物方面對監測工作的支持,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部分環境監測站“以副養主”和工作“錯位”的現象。
二、進一步明確各級環境監測機構的職責和定位
各級環保部門要按照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的要求,對環境監測工作進行統一部署,明確各年度的工作目標、任務和重點,細化各級環境監測站的職責和義務。各級環境監測機構必須進一步明確各自的職責,不斷提高全省環境監測系統的綜合協調和管理能力,提高環境監測服務環保中心工作的能力。上級環境監測機構要切實加強對下級監測機構的業務指導,省環境監測中心要強化對全省環境監測機構的業務指導和技術培訓,各設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要加強對轄區內各三級站的業務指導,加快形成統一高效的全省監測工作運行機制,切實增強全省環境監測工作的合力。
全省環保系統要以“集中有限財力,堅持功能建站”為宗旨,以全省環境監測綜合能力全國領先為目標,按照“做強省級站、配全市級站、配套縣級站”的原則,切實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要根據國家和省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合理確定各級環境監測站的功能定位,實現監測資源的優化配置。要做強省中心,圍繞建成國內一流環境監測機構的目標,著眼于做強做大,加快把省環境監測中心建設成為全省的環境監測網絡中心、應急監測指揮中心、技術中心和培訓中心。要配全市級站,全面加強市級環境監測能力建設,重點抓好持久性有機污染、金屬形態、生物毒性等復雜疑難污染物的監測能力建設。要配套縣級站,將縣級站作為市級站監測能力的補充和延伸,著重加強監測能力配套建設,使其能承擔環境要素的常規監測、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的運維,并在環境應急監測工作中發揮先頭作用。
三、建立健全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拓展環境監測領域
要以及時說清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為目標,加快建立功能完整、運轉高效的全省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各級環境監測站應當根據相關技術規范及環境管理需要設定、調整所轄區域內環境質量監測點位,進一步提高監測點位的代表性和覆蓋面。要立足監控環境安全,構建完善的空氣、地表水、飲用水源地環境質量常規監測和自動監測網絡;圍繞推進污染減排,加大重點污染源廢水和廢氣自動監控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構建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配合生態省建設,充分利用國內外現有的衛星遙感技術,建立生態遙感監測網絡。
各級環境監測機構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拓展環境監測領域。要根據“811”新三年行動的部署,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質量監測,提高飲用水源地生物監測能力。根據國家環境監測總站有關要求,積極向當地司法部門申請司法鑒定許可證,主動承擔環境監測司法鑒定業務。按照省局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加強對國控、省控等重點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工作,扎實開展建設項目土壤環境監測工作。要積極落實企業污染信息制度,充分發揮我省環境監測技術優勢,大力開展污染源監測。要按照環保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全面實施環境監測證制度,提高監督性監測的時效性和突擊性,有效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四、構建先進的環境應急預警和響應監測體系
各級環保部門要把加強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構建先進的環境監測應急預警和響應監測體系,作為我省環境監測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充分發揮省環境應急監測中心的指揮協調作用,建立并完善以11個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為應急監測分中心的環境應急監測網絡。省環境監測中心要制定全省環境應急監測培訓計劃,對各級監測站應急監測人員進行分類培訓。各市級監測站要制定轄區內的應急監測演練計劃,并根據本市《應急監測預案》定期實施應急監測演練,努力在全省范圍內形成多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環境應急監測隊伍。
各級環保部門要加強對自動監測站的運行管理,充分發揮我省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的預警作用,盡快形成以自動監測監控為主要手段的自動監測體系,確保數據合格率、質控合格率均不低于80%。要加快推進飲用水源地等關系民生重點領域的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全面開展全省有毒有害化學品重點危險源調查,建立有毒有害化學品信息庫、危險源地理信息系統,建立全省統一的固體廢物應急監測信息平臺,及時、準確預測可能產生的危害影響程度、事態發展趨勢,為及時妥善處置提供決策依據。
五、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
監測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各級環保部門必須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報告制度、數據質量評估制度和監測質量考核制度,將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貫穿于日常監測工作的各個環節,著力加強對監測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各級環境監測機構要要進一步加強監測機構內部的質量管理工作,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等相關要求,制定本站管理體系文件,并保證體系的正常有效運行,全面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切實加強對環境監測質量的監督考核,嚴格按照《浙江省環境監測合格證考核制度》的要求開展各級監測站的合格證考核,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省環境監測中心要不定期對下級站進行質控考核,組織各站之間開展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的交叉檢查。設區市環境監測站要組織好對轄區內縣級環境監測站的質控考核工作。
六、加快提升環境監測信息化水平
各級環保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全省監測信息網絡建設,不斷提高全省環境監測信息化水平,加快實現環境監測信息的安全、可靠、及時傳輸。要在全省范圍內建設以環境質量、污染源監測以及自動監測等為數據源的環境監測信息采集系統。以先進的數據庫、聯機分析處理、數據挖掘等技術為依托,建立健全全省環境監測數據庫。要依托現有光纖傳輸網絡,加強各級站的網絡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高效暢通的環境監測信息傳輸網絡。在各級環境監測站之間建立以全省環境監測信息網絡和GIS數據為基礎,以語音、視頻傳輸為途徑的全省環境質量綜合分析會商平臺。加快建立環境監測信息平臺,做好環境監測信息工作,為公眾及時了解環境質量提供方便、快捷的途經。
七、扎實開展監測科研,大力培養監測人才
各級環境監測站,特別是省、市級環境監測機構要結合環境質量現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科研工作,通過科研促進監測機構技術水平的提高,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監測服務。各級環境監測機構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研工作計劃,并按計劃實施科研工作。要制定內部科研激勵機制,鼓勵技術人員積極勇躍地開展各種監測科研工作。
人才是加強環境監測工作的關鍵,必須大力加強環境監測人才的培養力度。各級環保部門要把監測人才培養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制定、實施環境監測人才計劃,建立監測人員培訓制度,加強對在職監測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要進一步加強人才與隊伍的管理,嚴格把好各級監測機構新進人員準入關,保證新進人員符合環境監測專業素質要求,形成科學的環境監測人才任用制度。要加強監測站上下級的雙向交流制度,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方式,盡快提高各級環境監測機構的管理和技術水平。省環境監測中心作為全省環境監測人才培訓中心,要根據需要加強全省各類監測技術、質量管理人才的培訓工作。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