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世紀在科技產業化方面最重要的創舉是興辦科技工
業園區。這種產業發展與科技活動的結合,解決了科技與經濟脫離的難題,使人
類的發現或發明能夠暢通地轉移到產業領域,實現其經濟和社會效益。"建設和
發展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是落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思想,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的重要戰略
措施。
一、新形勢下高新區發展的戰略目標與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其中高新區的建設與發展是一個耀眼的亮點。高新區已經成為當地經濟增長快、
投資回報率高、創新能力強、具有極大發展前景的經濟增長點。全國53個高新區
已累計開發土地面積273.36平方公里,已建立高新技術企業1.6萬家,其中技工
貿總收入億元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78家,創造了184萬個就業崗位。*
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4839.6億元,工業總產值4333.6億元,利稅477億元,出
口85.3億美元。*年至*年,上述指標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77.5%、79.8%、
69.4%、73.5%.高新區的勃勃生機與嶄新形象給所在城市帶來了希望,成為當地
自主開發、產業發展、引智引資和對外展示的熱點。
高新區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目前,高新區有54萬科技人員,100
多家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業服務中心。高新區企業產品的主要技術來源于國內
和企業自有技術的占76%.有527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攀登計劃、"863"計劃、
國家和地方攻關計劃、國家和地方火炬計劃、國家成果推廣計劃項目在高新區實
現產業化,產生了眾多的名牌產品和杰出的企業家群體。高新區已初步具備了我
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地的基本條件。
但是,高新區的發展在全國并不平衡。某些高新區的產業特色不夠鮮明,沒
有形成支柱產業,多數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這些都是發展中的
問題,今后應當認真加以解決。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世界高
新技術產業競爭日趨激烈。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必須立足自主創新,加快高
新技術產業化,推動技術創新進程。現階段高新區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強化創新
能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步伐,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支柱產業
;用五年左右時間使53個高新區的經濟規模再翻一番,超過一萬億元,其它經濟
指標同步增長;大力提高高新區的整體發展質量,把高新區建設成為高新技術產
業化的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的基地、高新技術企
業家迅速成長的基地,技術創新的示范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帶動兩個文明建
設的新社區,使高新區的特色更加鮮明,發展更加迅速,作用更加顯著。
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進一步提高實現科技產業化的緊迫感和歷史責任
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和全國技術創新大會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要
加強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方向,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和支持高新區的發展。高新
區發展要實現重點的轉移:由注重招商引資和基本建設向注重創新質量和優化配
置科技資源轉移;由擴大建設項目向優化創業、創新環境轉移;由產業分散向集
中優勢、發展特色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支柱產
業,為我國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科教興國與可
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二、優化創業環境
營造創業環境,為科技產業化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各級政府要抓住高新技術
產業化發展的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轉發的《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
規定》,借鑒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地的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策,緊密結合高
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地方性政策,激勵科技人員、企業家創業,進一
步增強高新區創新能力,推動支柱產業更快的發展。繼續落實國家關于推進科技
產業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強制度創新,保持高新區精簡、高效、服務的體制
和機制,防止舊體制、舊觀念的復歸。要認真解決民營科技企業的產權問題,落
實并保護創業者權益,支持高新區企業建立新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大力推動企業
技術創新。
各地高新區要積極配合地方人大推進高新區的法制建設,將高新區管理與發
展納入法制化軌道。要制定和完善高新區地方性法規,使高新區的指導方針、管
理體制、創新機制、保障措施、高新技術產業化政策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
要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業者的良好風尚,形成高新區的創業文
化和氛圍。要以多種方式弘揚創業精神,鼓勵創業致富,宣傳創業者業績,樹立
創業者形象,引導科技企業建立現代企業文化,逐步形成濃厚的創業文化環境。
要按照國際環境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準,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
社區環境建設,制定政策區建設發展規劃,搞好大學、科研機構和科技街的周邊
環境,改善科技人員住房、交通、通訊條件和生活服務設施,逐步將政策區建設
成為依托大學、研究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服務完善、
社區管理優良的科學園區和文明社區。
三、進一步完善高新區創業服務體系
高新區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是將孵化服務機構、創業資本市場和信息網絡構
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實現官、產、學、研、資、介、貿的有機結合,更加有效地
推進科技產業化進程,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迅速成長。
科技企業孵化機構是高新區創業服務體系的核心。各級政府、科技管理部門
和高新區要進一步支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建設,落實有關政策;有條件的地
方要依托大學、科研機構和大型高新技術企業,辦好大學科技園、軟件科技園、
留學人員創業園、行業或專業技術孵化器、國際企業孵化器、海外孵化基地、孵
化器網絡,以更加專業化、網絡化、國際化的方式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科技產
業化的發展。要充分利用當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向企業化
轉制的有利時機,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他們到高新區興辦產業。有條件的高新區
要積極建立生產力促進中心,加強對區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服務。
建立以創業投資資金、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資金、創業孵化資金和擔保資金
等為重要內容的創業資本市場。各類孵化機構要設立必要的創業孵化資金,聯合
金融、投資機構,為科技創業者創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投融資服務。高
新區要努力開辟渠道,充分利用國內外股票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積極探索建立
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投資機制。
高新區要集中力量搞好信息網絡設施的建設,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要充分
利用現有的科研、教育、產業、金融、貿易網絡以及因特網等資源,為科技人員
和企業提供網上科研、網上教育、網上合作、網上融資、網上貿易等服務,縮小
地域差距,拓展發展空間,實現區內外、國內外產業化資源的優化組合。
四、開發人力資源,提高隊伍素質
培養創業人才,造就一支科技企業家隊伍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關鍵。
要制定發現、吸引、培養和保護科技創新人才、高素質管理人才的政策、措施和
規劃,鼓勵科技人員創業,解決吸引創業人才中的各種難題。海外留學人員是我
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寶貴資源,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有生力量,對他們
實行鼓勵回國、來去自由、多種形式為國服務的方針,制定特殊政策,提供便利
條件和優質服務,以多種方式吸引留學人員到高新區創業。
高新區要培養具有超前意識、創業精神、善于開拓、既懂技術又懂經濟和市
場的復合型高素質創業人才;善于發現和培養了解科技產業化規律、具有國際先
進管理知識的高素質管理人才;建立優上劣下、人才輩出的用人機制,大幅度提
高管理隊伍的素質。高新區要把吸引和造就現代科技企業家作為戰略性任務抓好,
扶持和培育科技企業家,建立企業家和企業經營人才的市場,逐步形成一支能夠
在國際市場上一爭高下的企業家隊伍。
五、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高新區要積極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形成特色支柱產業,
輻射和改造傳統產業。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是扶持和
發展中小企業、振興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措施。要努力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
業,提高其成功率,使其成為發展新興產業的基本力量。要支持有條件的高新區
依托"863"計劃、攻關計劃成果建立產業基地,扶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擁
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研發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
要認真調查研究在高新技術前沿陣地的外國企業知識產權的分布格局,探討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知識產權策略。對于外國企業已擁有知識產權的領域,要力
爭通過創新實現跨越發展。在外國企業尚未取得知識產權的領域,努力擴大我國
高新技術產業的知識產權空間。
要充分發揮高新區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與區域經濟發
展的融合。在改造傳統產業的過程中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集聚和優化組合,壯大
產業發展實力,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貢獻。有關省市要根據高新技術
產業發展規劃繼續抓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
六、進一步推進國際化進程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既是挑戰,又是發展機遇。各級政府要支持高新區進一
步擴大開放,努力開拓國際市場,發揮招研引智和自主創新的互補作用,形成技
術創新的國際化新格局。要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制定政策,簡化出國、出
境審批手續,放寬外籍創業人才和管理專家的居留、工作條件,形成更加開放的
環境。要繼續辦好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吸引境外金融、投資機構進入高新區開展業務,支持區
內企業與跨國高技術公司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為科技產業的國際化提供良好服務。
采取切實措施辦好中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科技工業園區,推動APEC
科技工業園區網絡的活動與發展。中國APEC科技工業園區要積極探索與APEC成員
之間以多種方式推動科技工業園區、企業孵化器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國際交流與合
作,實現共同發展。
要鼓勵與國外企業孵化器、科學園區建立各種形式的合作關系,共建國際企
業孵化器和海外孵化基地,推動中小科技企業實現跨國合作與經營。
高新區要在外經貿部與科技部共同組織實施的"科技興貿工程"支持下,認
真辦好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工區,積極采取各種得力措施振興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努力提高高新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市場占有率,提高出口創匯能力,為
優化我國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質量作出貢獻。
七、加強管理,提高整體水平
科技部對全國高新區要突出重點,抓好示范,根據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進行
動態管理,建立優化機制,實行分類引導、定期評估、總量控制、優上劣下。對
于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高新區,依據國務院有關規定限期進行整頓。整頓后改
進不大的將被取消高新區資格。
北京中關村地區是我國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要以
當年中央抓"兩彈一星"的決心和魄力,把北京中關村地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
科技園區,為全國高新區的發展作出示范。要切實抓好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
范區的建設,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作出貢獻。
當前,高新區已經進入以加強技術創新為核心的發展新階段。在黨中央、國
務院的領導下,在各省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各地要努力將高新區建設成
為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的基地、
技術創新的示范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