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預案。
一、基本原則。
建立應急救援預案是為了熟練掌握行動方案,在遇到突發事故時,真正做到臨危不亂、指揮有方、救援有序,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減少事故傷亡。
(一)、積極預防,常備不懈。各村民委員會、各單位部門要堅持對各類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預測、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采取積極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遵循政府統一領導、各村各單位分級負責組織實施的原則,各村、單位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由各村、單位負責,鄉政府組織實施應急救援。
(三)迅速反應,果斷處置。事故發生后,各村、單位要立即行動、采取果斷措施,進行搶險救援。
二、事故劃分
(一)、輕傷事故;
(二)、一般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至2人或一次重傷9人。
(三)、重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至9人或一次重傷10人以上;
(四)、特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及其以上。
三、事故報告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及時、準確地報告。
(一)、事故報告的內容
1、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類別;
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財產缺失的初步估計;
3、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定;
4、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6、事故的報告單位、報告人、報告時間、聯系電話。
(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的要求
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以最快的方式向鄉政府報告事故情況,同時向110、119或120緊急報警,鄉政府事故報告的時間要求是:
1、一般傷亡事故在事故發生后6小時內報縣政府辦公室和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重大傷亡事故在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報縣政府辦公室和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3、特大傷亡事故在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報縣政府辦公室和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三)、事故報告電話
鄉政府辦公室值班電話:
縣政府辦公室值班電話:
四、應急救援指揮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鄉政府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長由鄉長(肖毅)擔任,副指揮長由分管副鄉長(肖中印)擔任;成員由鄉政府辦公室、鄉安監所、鄉船管站、綜治辦、鄉紀委、鄉財政所、鄉衛生院、事故發生地村主要負責人。
應急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
(一)、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按規定動作時限和程序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和縣安監局報告事故及搶險救援工作進展情況;
(二)、組織有關人員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四)、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訂和補充;
(五)、根據事故災害情況,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進行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六)、緊急調用各類救援物資、設備、人員和場地,保證救援所需,事后應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七)、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及家屬的安撫工作;
(八)、負責事故調查處理、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九)、適時通告,將事故的救援情況、原因、責任、處理意見等公布于眾。
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搶險救災、警戒保衛、醫療救護、后勤保障、善后處置五個指揮組。
(一)、搶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警戒保衛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醫療救護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后勤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五)、善后處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五、救援保障體系
(一)、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整合消防、醫療等救援資源,建立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調度,快速反應的救援體系,加大投入,完善設備,提高應急救援的整體水平和能力。
(二)、搞好物資儲備,保證應急救援所需,明確物資供應渠道,一旦發生重特大事故,能夠迅速組織貨源。
(三)、建立應急救援準備資金,鄉財政要將重特大事故應急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以備救援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