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省建設會議經驗交流材料三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省建設廳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市在空間規劃發展戰略研究、強化規劃編制、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做了一些扎實有效的工作,有些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一、開展空間發展戰略研究,奠定城市化發展的堅實基礎
邢臺市建國后先后做過9次總規,現在執行的是1993年—201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原總規的局限性和不足日益暴露,諸如邢臺市應是一個什么樣的空間結構?邢臺市區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性質才符合實際?邢臺市區的空間結構又如何擺布等等?上述涉及城市發展的重大問題不解決或解決的不好,就會嚴重影響城市的發展,就會使城市建設失去總的前進航向,就會影響城市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就會影響全體人民的長期利益。為此,我局立足于全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在加快新一輪總體規劃編制的同時,把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項戰略性任務來抓,請專家、聘高手、訪能人,全面歷史地分析邢臺市的發展現狀,深入地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使我市長期爭論不休的市域城鎮體系、中心城市定位和空間結構等重大問題終于有了大家比較認可的結論。市域城鎮體系確定為:一個中心(包括由市區、南和、任縣組成的“小三角”),兩個次中心(即清河、寧晉和中心城市形成“大三角”的格局),四個中小城市(沙河、南宮、隆堯、威縣),八個特色縣城(臨城、內丘、柏鄉、巨鹿、新河、廣宗、平鄉、臨西),62個建制鎮。邢臺市區城市定位為“冀南重要中心城市,以冶金、能源、建材、紡織、汽車為主導的新型工業城市,具有濃郁歷史文化特色的生態旅游城市”。邢臺市區的城市空間結構確定為“三團四帶”,即中心城市組團、任城組團、和陽組團;兩條居住帶、一條工業帶和一條生態帶。通過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的實踐,我們認識到,城市規劃應該加快從傳統的建筑實體規劃向經濟社會綜合規劃的轉變,要適應城市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新形勢,適應加速發展的城市化的新要求,充分發揮城市規劃這一生產力的作用。
二、搶抓規劃編制,建立和完善城市規劃體系
為了迅速扭轉規劃跟著建設跑的被動局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我們把規劃編制作為規劃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領導、集中資金、集中技術力量,多渠道、全方位地進行了總規修編、專業規劃和部分詳規的編制工作,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城市規劃滯后的局面終于被打破。
首先,總規綱要通過了評審。去年上半年,委托省規劃院編制的邢臺市總體規劃綱要通過了省建設廳組織的專家評審。同時,完成了與之相配套的各項基礎工作。主要有: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邢東斷裂帶和邢東煤礦塌陷區的位置測定等。
第二,邢臺市區北部新區的分區規劃和7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規及城市設計有了眉目。為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促進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實現城市空間資源的合理配置,我們委托中規院編制了邢臺市區北部新區分區規劃和7平方公里控詳規。去年12月28日,組織專家對新區分區規劃進行了意見咨詢,現正在修訂完善,預計今年四月份可拿出成果。
第三,專業規劃編制有了新進展。去年相繼完成了商業網點和農貿市場布點規劃、公安派出所布點規劃、環衛設施規劃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規劃。同時完成了中興東大街東延、泉北大街東延、中華大街西延等市政道路和“三園”建設規劃。“三園”即邢臺植物園、邢臺百果園、舊城墻遺址公園。邢臺植物園位于市區東北部,總面積5587畝,我們聘請北京林業大學進行規劃設計;邢臺百果園位于市區東北部采煤塌陷區,面積14平方公里。我們委托上海復旦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進行規劃設計;舊城墻遺址公園即原來的人民公園的規劃編制,也將基本完成。
第四,縣(市)城總體規劃和重點鄉鎮規劃碩果累累。我局幫助指導南宮、新河、隆堯、寧晉等10個縣(市)完成了規劃期至2020年的總體規劃修編。蓮子鎮、段蘆頭鎮、大陸村鎮、河古廟鎮、白塔鎮等5個省級重點鎮的規劃編制全部完成。隆堯縣蓮子鎮規劃、威縣洛州鎮規劃、寧晉縣大陸村鎮規劃分別獲省建設廳頒發的規劃設計一、二、三等獎。市區城中村改造規劃上年完成了9個,累計達39個,占應改造總數的51%。
三、嚴格規劃審批管理,積極實施規劃監督
規劃審批管理,不僅事關規劃局的對外形象,而且影響城市建設發展的大局。為此,我局在健全審批制度、完善規劃管理、提高審批質量上,出臺了十項措施:一是印發了《建設項目報建指南》,增強了規劃審批的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服務對象;二是出臺了《建設項目審批運行程序》,增加了專家評審、局長辦公會研究、市重要工程和較大公建項目上報規委會審批等環節,完善了審批運行程序,提高了審批質量;三是出臺了《市政工程批后管理及驗收辦法》,改變了市政工程審批無章可循的局面;四是起草了《規劃技術審批規定》,對紅線退離、綠地設置、交叉路口空間留置等都明確了科學的技術標準,并付諸實施;五是嚴把設計條件、設計要求關,實行了總工簽發制度。在這一環節上,變規劃滯后為規劃置前,解決了開發商在建設過程中不按要求建設等問題;六是實行了網上審批和多媒體審查。今年8月5日,我局開通了建設部推廣的目前最先進的“規管2000”信息系統,對所有報建項目都通過報建窗口進行辦理,現已通過網上辦理規劃審批手續204件,不僅實現了陽光審批,而且使審批把握的更加全面、更加科學;七是在單體建筑審批上,注重了實用、經濟和美觀的和諧統一,對重要公建、臨街工程嚴把了審批關,“脫裙戴帽”工程也初見成效;八是出臺了《放驗線管理辦法》,強調誰審批、誰放線,實行放驗線分離。這樣做既便于及時糾正審批失誤,又實現了相互制約,減少差錯發生;九是出臺了《住宅小區驗收辦法》,強調住宅和公建同步設計、同步審批、同步驗收,克服了過去只驗住宅忽視公建的弊端;十是落實了建設項目公示牌制度,在51個在建工程施工現場的醒目位置,設立了規劃公示牌,便于廣大群眾監督,確保按照批準的規劃實施。
在規劃稽查方面,我們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成立規劃稽查大隊。為了彌補力量不足,又從橋東、橋西分別抽調4人,充實到市規劃稽查大隊,借力執法。二是抓死重點治理。年內重點對迎賓大道和七里河兩岸進行了集中整治,遏制了迎賓大道和七里河兩岸的違法建設活動。三是重拳出擊,強力制止違法建設行為。去年年底,泉北東大街的違法建設蜂涌而上。為此,我局采取果斷措施,強力制止,大多違法戶都停止了施工,有的進行了自行拆除。對個別我行我素,強行施工者,及時采取了強行制止措施,受到市民的贊揚。全年共檢查在建工程344項,共80.2萬平方米。發現違章工程180項,共68.3萬平方米。其中當場進行拆除12項、1500平方米,強制拆除14項、1770平方米。
四、優化服務環境,支持工業項目建設
我局以服務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為中心,強化全體干部職工的服務意識,努力轉變工作作風,為全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打造一個寬松的發展環境。為支持工業項目建設,我局制定了《支持工業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主要內容:一是“選址不過三”。凡申報工業項目選址,在三個工作日內提出初步選址意見或給予答復;二是“審批要置前”。凡申報工程規劃許可事項,只要項目建設單位出具土地部門的供地證明,即可進入工程建設審批程序。待出具土地使用證時,再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三是“特事要特辦”。對重點工業項目或其他重要工業項目,報建窗口可直接將審批文件發送局長,由局長簽署意見,并加蓋“特事特辦”印章后,批轉有關副局長限時辦結或提交局長辦公會;四是“研究要及時”。凡需局長辦公會研究議定的工業項目選址、用地規劃、工程規劃等事項,不受例會時間的限制,及時研究議定;五是“責任要追究”。全局上下要形成支持工業項目建設的濃厚氛圍,既要嚴格科學,又要雷厲風行,發現推諉扯皮、影響項目建設的,依照工作紀律,嚴肅追究責任。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兄弟單位和廣大群眾的期望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們決心乘這次會議的東風,認真學習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努力克服自身不足,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克難攻堅的勇氣、以團結務實的工作作風,創造性地做好工作,努力推動邢臺規劃管理工作再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