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藥方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被人們猜測了許久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終于浮出水面。從“量”的方面看,這次政府部門從29個減少到28個,而且據說總的公務員數量不會減少,改革的動作似乎不是很大。而從“質”的方面研究,名聲顯赫的體改辦撤并了,叫了多少年的“計委”改名了,管理范圍極大的經貿委“大卸三塊”,幾十年井水不犯河水的內貿、外貿兩部委合二為一了,本次改革顯然有相當深刻的內容。
人們常用“換湯不換藥”或“換湯也換藥”來形容某一改革方案的得失。借用這一說法,我們有理由認為,本次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拿出來的是“新藥方”。這可以從如下一些方面來解讀:
首先,執政黨及其政府統籌管理經濟的思路、模式發生了質的變化。與企業關系最密切的經貿委的撤裁,中央企業工委、中央金融工委的取消,“計委”中計劃職能的徹底淡化,等等,清晰地表明“黨政不分”、“政企不分”時代的結束,聚精會神搞建設要按經濟規律辦事,要有一套符合實際的辦法,已經成為高層決策者的共識。
其次,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中提出的要求,得到了充分的呼應。比如商務部的組建,不僅是原有內貿、外貿管理職能的簡單合并,更應該視作內外市場統一,擴大出口與拉動內需的任務統一以及進出口權的進一步放開,流通領域作用上升等等形勢變化的必然結果。
第三,對國有資產的管理進一步提出了明確的、系統的思路。龐大的國有資產始終是國家經濟的重要基礎,如何管好、用活國有資產事關重大。與以往那種誰都伸手,卻又誰都不負責的機構體系相比,新組建的國資委、銀監會等部門應該承擔“出資人”的角色,從而擔負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任。
最后,“專家治國”雛形初現,新機構、新職能正在要求普通公務員提高業務水準,形成一個技術官僚、或管理精英集團。比如,發展和改革委的工作重點將放在中長期的經濟預測方面,這當然不能靠亂拍腦袋行事;食品藥品監管局將從生物、基因等高科技方面把好關,沒兩下子那怎么行?
一服“新藥方”拿出來,能否藥到病除,還要看“療效”。這固然與藥方本身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關,也與具體的“藥性”有關。換句話就是說,機構改革方案即使順利實施,該摘的牌摘了,該掛的牌掛了,進一步需要做的是各個部委按原定方案履行職責,真正通過行政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設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當然,我們也不能指望一個機構改革方案就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安砣缟降?,病去如抽絲”,改革的“療效”可能是慢慢發揮作用的。
自****2年以來的5次政府機構改革,可以發現,盡管每一次的改革都不像人們期待的那么徹底,那么到位,但改革本身都成為經濟增長曲線上的一個拐點。人們希望,新一屆政府能以這一次的機構改革為契機,讓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人們自然還希望,如果一次次的政府機構改革能發揮“疊加效應”,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拿出“新藥方”來,那就更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