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委書記在安全生產會議上的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總結成績,認清形勢,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年來,全縣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以“安全生產年”活動為目標,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和各類專項整治,全面落實各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職責,為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安全工作機制得到完善。縣直各部門及各鄉鎮及時安排部署,落實責任,將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和工作職責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建立了包鄉(鎮)縣領導、政府戰線領導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各鄉鎮、各部門切實加強對安全工作的領導,把各項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逐級簽訂責任狀。通過細化、明確和落實安全責任,進一步形成了“一級對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二是隱患排查治理扎實推進。全縣組成10個督查組和9個包鄉督查組,突出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開展“打非治違”、“安全大檢查、大整治、大防控”、“百日攻堅戰”、“道路交通安全”等專項整治,加強對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種設備等領域監管整治。上級部門督辦的延河鎮萬寶村提水站老化和看守所、拘留所、武警中隊易遭雷擊等隱患問題得以解決,形成了抓安全生產隱患的整體合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三是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各部門堅持以落實責任、注重實效為著力點,加大現場安全監管,召開安委會議11次,開展安全生產“三同時”、“安全生產月”、“三項行動”、安全應急演練、創建安全社區等專項行動。組織安全綜合大檢查12次,專項安全督查18次,下達整改意見書125份、限期整改意見65條,對危化品企業進行安全評價和停業整頓,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企業進行處罰,通過嚴管嚴治,有效遏制了事故的發生。四是安全生產意識顯著增強。堅持把安全生產作為促和諧、保民生的重要內容,通過組織新聞媒體宣傳哈爾濱市安全生產、消防、交通違法行為“十個一律”規定,張貼安全標語,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法規、知識進學校、進社區等宣傳教育活動,組織企業人員及安全監察員80多人次到省市培訓,協調省市專家到我縣現場培訓,發放《交通安全手冊》、《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傳品30多種5萬多份,出動宣傳車200多臺次,張貼宣傳標語6.5萬條(面),全民安全生產意識進一步增強。去年,我縣被市政府評為安全生產工作達標單位,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縣各級各部門、各企業以及安全生產戰線廣大干部職工艱苦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安全生產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薄弱環節,雖然我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嚴峻。一是安全生產事故總量偏高,部分領域問題突出。去年,全縣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859起,同比增加66起,上升8.3%;死亡26人,同比增加1人,上升4%;傷290人,同比減少119人,下降29.1%;經濟損失229.75萬元,同比增加113.45萬元,上升97.5%。二是基礎條件滯后,安全生產壓力加大。近年來,我縣工業經濟和民生工程等項目建設提速,客貨運輸車保有量顯著增多,而企業安全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技術裝備陳舊,生產條件相對落后,現有的安全基礎和技術水平,達不到經濟發展的要求,給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三是部門重視不夠,溝通協調仍然不足。一些領導和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沒有完全統一到安全發展理念上來,存在盲目樂觀、麻痹松懈思想,對安全工作抓的不細、不實。縣、鄉安全監管人員業務能力偏低,隱患治理跟蹤問效及安全監管檔案、臺帳不規范等問題仍然存在。四是責任制不完善,行業部門督促落的不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落實不到位,安全生產源頭監管仍需加強。一些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仍然屢禁不止,道路失控漏管、運輸企業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農用車輛事故多發及車輛駕駛培訓、消防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還較為普遍。針對以上問題,全縣各級各部門務必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在思想上更加重視安全生產,在行動上更加自覺抓好安全生產,在工作上采取更加扎實的措施,為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保障。
二、多措并舉,標本兼治,實現“十二五”安全生產的良好開局
根據國家和省、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今年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總的要求是: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以安全生產隱患治理攻堅年為重點,加強基礎建設,加強責任落實,加強依法監督,繼續降低事故總量,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促進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穩定好轉。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隱患排查治理,擴大安全檢查覆蓋面。今年,要以安全生產隱患治理攻堅年為契機,繼續開展“打非治違”攻堅戰。要立足本轄區、本行業、本部門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選準突破口,找好切入點,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全縣成立的10個督查組,督查的時間由各組自行安排,牽頭單位由安監局予以明確。檢點以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等行業領域為主,堅持深入開展“企業全面自查、部門專業檢查、政府綜合督查”的“三查”活動。非煤礦山安全整治,要嚴格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制度;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要以事故多發路段為重點,嚴查車輛超速、超載、超員、酒后駕駛、農用車載人等違法行為;公共聚集場所消防安全整治,要以防火和人員緊急疏散為重點,排查整治批發市場、大型商場和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隱患;用電安全整治,要加強用電設施的規范管理,改造老化線路,嚴查用電違章違規行為;食品衛生安全整治,要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和查處力度,避免食物中毒等事故的發生。
(二)嚴格責任追究,打擊安全生產違法經營。繼續深化“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自主負責、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工作機制,把安全防范觸角延伸到村屯、社區,到各生產班組,充分動員單位、企業、群眾以及工會組織、社會輿論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安全防范體系。要強化企業安全管理,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搞好職工安全技術培訓,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經常化、規范化、標準化,從根本上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要抓好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落實,結合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安全生產特點,組織開展好一年四季、重大節日和活動期間的安全生產大檢查。特別在“兩會”、“五•一”、“十•一”、“建黨90周年”等重要活動期間,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督查檢查活動,保證重點時期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和重大危險源,要嚴格落實監控整改措施和責任,切實提高事故預防、預警和控制能力。對整改措施不力、整改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基本要求的企業和單位,要堅決予以關閉。對拒不執行隱患整改指令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要堅決予以查處,嚴肅追究責任,絕不姑息。同時,要嚴格實行事故倒查制,從嚴從快啟動行政問責制度。
(三)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識。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站、標語、過街橫幅等有效形式,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活動,重點加強對《安全生產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知識的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要把安全生產培訓作為工作重點,加大對企業法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行業作業人員的培訓力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好培訓,進一步提高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強企業職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特崗人員的操作技能。要廣辟宣傳渠道,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知識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的“五進”活動,普及安全常識,形成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和參與安全生產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強化應急體系建設,為安全生產提供堅強保障。要加強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建設,各鄉鎮、各部門、各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救援指揮組織,形成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制。要明確職責,理順關系,建立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要完善應急救援預案,按照我縣關于制定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重大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的實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應急處理突發事件預案體系。各有關部門要指導企業制定完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要加強應急救援演練,針對不同行業的應急管理和救援人員,分級分類組織開展應急知識培訓,使管理人員、救援人員、職工熟悉和掌握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程序、任務和措施。同時,要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定期組織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五)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增強安全生產保障水平。要在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行業實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發改、環保、國土等部門要及時掌握情況,加強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工作,嚴格落實新、改、擴建項目的“三同時”審查和安全生產評價、評估制度,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嚴格安全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發放和換證工作,凡隱患整改不到位、降低許可條件、新改擴建項目未依法履行審批的,一律不得發證換證。要強化許可證的動態監管,對發證后管理滑坡的,要暫扣證照,限期整改,整改仍不達標的一律依法吊銷證照。要加大部門聯合執法檢查的密度和力度,發現問題要立即督促整改,保持安全生產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
三、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當前,我縣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科學發展、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任務十分艱巨。做好安全工作,既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對各級領導干部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能力的實際檢驗。為此,各鄉鎮、各部門要扎實工作,常抓不懈,確保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一)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各鄉鎮、各部門主要領導是本轄區、本部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既要作牽頭組織者,又要作直接參與者,親臨現場排大隱患,對轄區內和本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抓好分管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要建立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定期召開專題辦公會,研究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和實際問題。特別是要對本轄區、本部門、本行業的安全工作形勢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抓好落實。要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對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單位主要領導及相關責任人,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責。
(二)進一步強化部門責任。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嚴密組織,統一行動,對本行業領域的大檢查工作進行認真研究、部署,做到有組織、有措施、有落實、有跟蹤督促。對敷衍了事、不負責任、組織部署不周密、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的單位,要在全縣進行通報批評;對因工作不到位、整改不落實而發生重大事故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將檢查整改成效納入全年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同時,要建立安全生產、政務值班值宿和信息報送以及檔案管理制度,公開曝光非法違法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
(三)進一步強化督查責任。縣政府成立安全督查組,要落實督查檢查組長責任制。各成員單位要嚴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既要認真扎實做好本部門、本系統的安全生產工作,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縣安委會辦公室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單位和重點部位的安全檢查,加強對道路交通等事故多發行業和非煤礦山、公眾聚集場所、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縣安全檢查組要定期開展督查檢查,充分運用安全生產暗訪暗查機制,督促各部門、各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各項工作措施,堅決防止走形式、走過場,務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