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獸醫管理體制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由于市場經濟和經濟貿易的迅猛發展,人、物流動頻繁,以SARS、禽流感、口蹄疫等為主的人畜共患重大疫病不斷發生,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成為公共衛生安全的重大隱患。全面加強獸醫工作,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提高動物衛生及動物產品安全,既是發展縣域畜牧特色產業的需要,也是加強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舉措之一。
*畜牧獸醫管理體系現狀
*地處秦嶺南麓東段,全縣轄25個鄉鎮,204個行政村,3個社區,73646戶,28.6萬人。其中農戶64860戶,占87%。*畜牧下設縣畜牧獸醫工作站、縣動物檢疫站、縣肉牛產業辦3個縣級畜牧技術推廣單位和25個鄉鎮畜牧獸醫站。全縣現有在職工作人員90人,其中縣畜牧局12人,其余28個縣鄉畜牧獸醫事業單位78人。全縣畜牧干部中專以上學歷的70人,占90%。
存在問題
一、現有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嚴重不足
近十年來,全縣特別是鄉鎮畜牧獸醫技術隊伍減員嚴重。1996年機構改革前,鄉鎮有畜牧獸醫技術干部109人,近年來,累計減員達52人?,F在全縣25個鄉鎮在職的畜牧干部有57名,每個鄉鎮畜牧獸醫技術干部服務半徑達62.09平方公里,承擔著1200戶、2.8萬頭(只)畜禽的技術服務,遠遠高出國家農業部規定“鄉鎮畜牧獸醫人員人均承擔40平方公里、700農戶、1.8萬頭(只)畜禽疫病防治和技術推廣任務”的標準,全方位的畜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很難到位,群眾反響很強烈。
二、畜牧技術人員年齡結構偏大
在縣鄉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現有90名職工中,年齡在35歲以下的有26人,占28%,36-45歲的有28人,占31%,46-60歲的有34人,占41%,年齡結構趨于老化。
三、畜牧技術人員知識老化
鄉鎮在編的57名人員中有28人系改革前招進的亦工亦農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學校系統培訓。而從畜牧專業學校畢業的人員,多數在縣級和較大的鄉鎮工作,由于缺乏進修和技術更新,知識嚴重老化。目前,25個鄉鎮防疫技術力量薄弱,很難承擔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務,堵、防、檢、控等綜合措施的落實,缺乏應有的人員和技術支撐。
四、鄉鎮畜牧站管理體制不順
目前全縣25個鄉鎮畜牧獸醫站均屬縣、鄉鎮共同管理,由于鄉鎮政府有時拉用畜牧技術干部從事行政工作,重大動物疫病防治、畜牧技術推廣難以得到全面有效開展。
五、村級畜牧獸醫基礎體系極不健全
全縣206個行政村,都沒有設立專門的村獸醫站,縣、鄉、村三級畜牧防疫體系基礎缺失。
畜牧系統現有的技術力量遠不能滿足新形勢的要求。特別是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防治的非常時期,畜牧技術力量不足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對策和建議
一、改革縣級
加強縣畜牧局建設,增加編制,實行公務員管理,努力建立健全*縣畜牧獸醫行政執法體系、畜牧獸醫技術支持體系和畜牧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建議設立*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縣動物疫病防控中心、*縣畜牧技術服務推廣站。
要確保改革后的縣屬畜牧單位更好的發揮職能作用,應對縣級畜牧獸醫單位人員和資產現狀,根據單位性質、崗位設置、工作職能、個人工作能力和專業特長等,進行合理調配和資產重組。
二、加強鄉鎮級
根據實際,建議將原有的25個鄉鎮畜牧獸醫站從鄉鎮農牧站分設出來,并更名為鄉鎮動物防疫檢疫站,人員按2-5人設編,財政全額供養,人員、業務、經費等由縣畜牧獸醫局統一管理。所需人員從原鄉鎮畜牧獸醫站人員編制中調整和通過統一招考,擇優錄用,不足部分可在畜牧獸醫類大專以上畢業生中公開招考或招聘。鄉鎮動物防疫檢疫站受縣畜牧獸醫局和鄉鎮政府雙重領導和管理,以縣畜牧獸醫局為主。主要職責是承擔所在鄉鎮的動物防疫、檢疫和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等職能。原由鄉鎮畜牧獸醫站承擔的診療服務等經營性業務與公益性職能合理剝離,逐步走向市場。
三、健全村級
在加強鄉鎮畜牧防疫體系改革的同時,要創新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鄉、村級動物防疫。對取得執業獸醫資格的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聘用為村級獸醫防疫員,本著有償服務的原則,主要從事行政村范圍內的具體畜禽免疫預防工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村級畜牧獸醫站的建設,建立健全村級畜牧獸醫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