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高產種植技術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分析了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提出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選用優良品種、精細整地、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以供油菜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直播油菜;生育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直播油菜是近年來被大面積應用的一種栽培模式,它是不通過育苗移栽,直接將油菜種子播種到大田的一種植方式。一般在晚稻收割后1~2d直接播種栽培,操作簡便,深受種植農戶的歡迎。直播油菜因不需育苗和移栽,既節省了秧田,又減少了勞動力投入,其省工節本效果明顯,可有效地解決勞動力緊張問題[1,2]。直播油菜在南京地區主要采取撒播和穴播2種播種方式。近幾年的油菜直播示范種植情況表明,直播栽培能獲得3000kg/hm2左右的產量。現將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直播油菜生育特性
1.1前期出葉快,總葉齡少
直播油菜是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的潮田內直接播種,避免了移栽油菜傷苗和緩苗。前期出葉速度快,營養生長快。另外,直播油菜比移栽油菜遲播20d,其總葉齡僅比移栽油菜少2葉以上。
農作物種植技術篇1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高,而糧食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需要特別重視。這需要在不斷完善農產品優質優價政策的同時,采取系列措施來滿足人們食用無污染、無殘留安全健康食品的愿望。本文就渠縣綠色水稻種植技術,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綠色水稻;種植技術;安全綠色食品
隨著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并且更加關注安全、營養、綠色、無公害的農作物。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符合人們對健康食品的期待,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并得到快速發展。
1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含義以及特點
綠色水稻種植技術與傳統種植方式的區別,主要是在要求技術規范的基礎上,不僅要確保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及品質,還需要確保整個水稻種植過程綠色、無公害,以此來滿足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有農作物抗病蟲害和抗旱能力強、降低農作物對化肥和農藥依賴性;生產產品無污染、安全、營養、健康、優質;保護周邊生態及水土環境、減少農戶在種植和管理期間的工作量、節約水資源等優勢和特點。
我鎮是一個農業鄉鎮,近年來受國家惠農政策的影響,糧食生產面積不斷增加,總產不斷增長。根據省農業廳決定將2008年作為“全省糧食生產創建活動年”的部署,為廣泛深入開展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確保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增強糧食供給能力,結合《縣水稻高產創建活動工作方案》,特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今年我鎮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的指導思想:突出基本農田建設,提高耕地質量,擴大雙季稻面積,充分利用高產品種、新技術,主攻單產,提高品質。通過高產創建推進規范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力爭我鎮雙季稻畝產全面過噸糧。
二、目標任務
1、306線、202線、華一線三線公路兩旁500米范圍內壓縮一季稻,大力發展雙季稻。
2、以202線紅蓮、柞樹、星火、官堰為主建立萬畝雙季稻高產示范區,平均畝產過1000公斤以上。
為貫徹落實《市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大力普及先進農業科技,全力推進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切實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為我市農村經濟跨越發展、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培訓方式
充分利用今冬明春農閑季節,全面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活動,通過集中辦師資骨干培訓班、農業專家電視科技講座、農業科技大集、農村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和走村入戶培訓等活動,廣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讓農業實用技術入村入戶。通過培訓讓每個農戶有一個種田明白人,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全市培訓人數要達到20萬人以上。
(一)市級師資培訓班。主要培訓縣、鄉師資骨干、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農業科技園區負責人、種田大戶,培訓200人(具體時間、地點、參加培訓人數由市農委另行通知)。
立足資源優勢做優做強棉產業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提出“一白一黑加一綠”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對產業結構進行合理調整,按照南棉北糧的格局發展壯大第一大產業。鎮黨委、政府緊緊按照縣委的安排部署,以提高農民收入為目的,立足資源優勢,加大棉花種植規模,引進優良品種,加強對棉間的管理,建立棉花加工收購點,已經形成了一條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網絡,為我縣成為棉花基地提供了保證,也加快推進了我鎮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一、基本情況
**鎮地處縣城以南,與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接壤,氣候干燥,四季少雨,適宜棉花的生長。全鎮土地總面積為912平方公里,適宜耕種面積達18.5萬畝。截止到2005年未,棉花種植面積14.5萬畝,其中畝產皮棉在130公斤以上的種植面積達13.5萬畝,棉花總產量達45萬擔,比2004年增加3萬余擔。
二、發展棉花產業的優勢
1、領導重視,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