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年的來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有健康才有將來”這句廣告詞早已經成為了所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口號,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順利地接得上下半句――安利紐崔萊。安利紐崔萊在過去十五年間已經成為了體育營銷的代名詞,作為全球營養保健食品的領導品牌,安利紐崔萊擅長用最好的方式來提升品牌。在安利中國營養與家居產品品牌管理總監童晶菁看來,安利成功的法寶是創新。面對體育產業大發展的洪流,現在安利正在張開雙臂,擁抱挑戰。
體育營銷的經驗是創新
安利紐崔萊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20年的時間,體育營銷從2000年牽手中國奧委會開始,已經走過15年的歷程。在整個紐崔萊的營銷過程中,體育營銷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童晶菁告訴記者:“我們進入中國20年的時間,一路以來最重要的競爭力就是創新。”
無論是在研發生產,還是品牌建設市場營銷,安利都是秉承著創新精神,因為只有在不斷的創新理念的帶動下,才可以在不同時代的環境中永遠立足于潮頭。這15年安利公司一直和中國奧委會合作,童晶菁向記者透露,“盡管我們整個合作的關系沒有變化,但是每一年、每一屆奧運會推出的合作形式都會有所不同,而每個舉措都是滲透或者是適應于當屆奧運會所在時間、時期整個社會環境和消費者環境發生的變化,我們所做的一些不同的創新舉措。這也是我相信紐崔萊一路以來能夠不斷的占領市場的原因。”
從2001年開始,安利紐崔萊開啟體育代言人戰略,選擇最具影響力的奧運明星,由明星影響力切入展開產品、公關、廣告甚至是公益的整合營銷。安利先后選用伏明霞、田亮、易建聯,再到劉翔、中國體操隊,都是當時當刻最受關注的體育人。由最優資源切入后引發全流量追隨關注,幫助安利紐崔萊在廣泛消費者中建立了優質品牌印象。市場調研機構AC尼爾森2009年曾在中國部分城市的抽樣調研表明,安利中國的知名度從2002年的34%上升到2009年的100%。
同時,安利紐崔萊認識到,里約奧運會正值傳播巨變的時代,媒體資源的高度發展和極大豐富都在考驗品牌的判斷力。為此,安利紐崔萊建立了以優質內容為導向的廣告投入策略,優選奧運黃金資源,不僅看中奧運內容的首次觸達率,更深挖投入資源的二次傳播效力,尋求投入的聚變效應。
新奧運新創意
今年又適逢奧運年,這一年安利將把握新的奧運熱點,為這次奧運期間的品牌營銷準備了一系列的新舉措。
首先,是安利品牌形象的創新。和騰訊合作的在線節目《金牌時刻》、攜手樂視體育聯合打造里約奧運頻道,帶動億級人群的覆蓋。紐崔萊的產品包裝也會煥然一新,還會推出限量版的奧運包裝,從這個角度讓消費者更加深刻地認知安利和奧運情緣關系。
第二,安利和中國奧委會合作升級,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支持力度,助力代表團在巴西圣保羅的奧運賽前訓練營,安利將在訓練營里為運動員提供紐崔萊產品及個人護理用品,為奧運健兒提供運動營養指導和個性化運動營養解決方案,為代表團膳食營養專業人員提供運動營養培訓,幫助運動員們克服時差、氣候、環境等諸多挑戰。
第三,2016年5月開始,安利紐崔萊推出“圓夢奧運、跑向里約”線上線下打通的跑步活動,動員全國跑友組建跑步社群,以自身實際行動踐行奧運精神,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加油助威。活動累計已經吸引近20萬的跑友參加。這個活動迎合了消費者對跑步的熱情,激發消費者對于“運動+營養=健康”的品牌理念主張的滲入,引爆全民健身熱情,倡導大眾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體育產業大發展,是機遇也是挑戰
如今是體育產業大發展的時期,在童晶菁看來,這帶來了很多機遇:“縱觀整個體育產業,在未來既有政策紅利又有消費潛力,所以體育產業應該說在中國的潛力是相當蓬勃的。這樣一個趨勢下,全民健身又是從國家到民眾都在推廣的理念。”在這期間,很多品牌都在推出自己不同的體育營銷的策略,而很多體育IP平臺都涌現出來,“我們面臨的資源也很多,而我們本身15年來積累的優勢也是我們的機遇。”
同時,安利紐崔萊也面臨著挑戰,在遇到這么多激烈的品牌的競爭下,怎么樣可以脫穎而出?童晶菁表示,“紐崔萊有了創新的核心精神,在未來挑戰一定會有,但是我們很堅信我們一定能在這個挑戰中脫穎而出。挑戰來自于體育品牌的增多,來自于我們競爭對手的增多,消費者眼光更加獨到,更加挑剔,需求更加個性化。紐崔萊在未來的路上也看得非常清楚,也會秉持我們一路以來創新的理念,會做得更好。”
全面轉型年輕化
進入中國市場20年,安利紐崔萊在品牌形象上非常統一,但是在傳遞品牌的信息上會有一些變化,這種變化是順應著品牌定位和消費者的發展以及市場成熟度而發展的。比如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主要宣傳口號是“有健康才有將來,安利紐崔萊”,因為在那個時間安利紐崔萊剛剛進入中國,主要宣導的是一個教育健康的理念。
現在,安利紐崔萊更加注重講“自然的精華,科學的精萃”,對此,童晶菁解釋道:”當你已經知道紐崔萊的時候,我現在要告訴你紐崔萊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我們非常非常重要的是講我們自己品牌的故事,以及幫您去分辨紐崔萊和其他品牌的不同。這是我們現在獨特的品牌主張。“
【關鍵詞】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壓;療效;安全性
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同時老年病人多有不同程度血管硬化,由此引起的心、腦血管病變很常見,有較高的病死率與病殘率。目前大多數學者主張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最好服用服用方便,作用持久的長效降壓藥物以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有助于患者全天平穩降壓,延緩患者靶器官損害,減少猝死、腦卒中和心臟病發作1。
本研究以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釋片兩種臨床常用的長效鈣離子拮抗劑為研究對象,分別治療輕中度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觀察并比較兩藥的臨床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病例選擇所有患者均為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診的高血壓病患者中隨機產生,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選擇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8例,測坐位血壓3 次,取3 次讀數的平均值,收縮壓(SBP)140~179mmHg,舒張壓(DBP)91~109mmHg。將病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組)49 例和對照組(硝苯地平控釋片組)49例。其中,男性56 例,女性42例。年齡51~74歲,平均為(64.2 ± 6.1)歲。入選者均無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甲功能、血糖檢測無異常、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組治療前2周均未服用其他降壓作用的藥物,開始治療之前檢測其24 h 動態血壓。
治療組服用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玄寧,石家莊歐意藥業有限公司產品,2.5mg/ 片),每次2.5mg,1 次/d,晨起口服,治療兩周達到目標血壓者維持原量至試驗結束,未達目標血壓者(坐位血壓
對照組服用硝苯地平控釋片(商品名拜新同,德國拜耳公司產品,30mg/ 片),每次30mg,1次/d,晨起口服,治療兩周達到目標血壓者維持原量至試驗結束,未達目標血壓者加倍至60mg/d,直至試驗結束;
治療期間不用其他降壓藥物,療程8周,療程結束后再次檢測24 h 動態血壓。
1.3觀察項目
1.3.1血壓與心率監測:所有受試者均于早8:00 在左上臂佩帶無創性便攜式動態血壓監測儀,袖帶縛于左上臂,(如兩側血壓相差>10 mmHg,則縛于血壓高的一側) 。袖帶自動充氣,24h 監測動態血壓,以6:00~22:00 為白天,間隔30min 檢測一次;22:00~次晨6:00 為夜間,間隔60min檢測一次。心率監測記錄24h 心率。儀器自動記錄儲存數據,有效血壓讀數標準:收縮壓70mmHg~260mmHg,舒張壓40mmHg~150mmHg,脈壓20mmHg~120mmHg。24 h有效數據≥90 %應得數據,每小時區間有效讀數無缺漏,方可入選。心率監測為24h記錄其心率變化。
1.3.2不良反應及實驗室指標:囑患者注意治療期間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頭痛、面紅、心慌、頭暈、足背、腳踝水腫、便秘及牙齦腫脹等不良反應,記錄其發生和終止時間,并判斷與藥物的關系。入選時與服藥治療8周后測定血常規、尿常規、血鉀、血鈉、血氯、血鈣、肝功能、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電圖。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治療前后用配對t 檢驗,組間比較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計數資料用X2 檢驗,P<0.05 有統計學意義。
2研究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與心率變化比較經過8周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相似( 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心率的改變均無顯著性差異( P>0.05) 。結果見(表1) 。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血壓及心率變化情況
治療組 對照組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24hSBP 150±10 127±7
151±9 127±7
24hDBP 92±8 82±5 92±7 82±6
白天SBP 154±8 132±8
154±9 131±8
白天DBP 94±6 85±5 94±7 84±6
夜間SBP 145±9 125±9
146±7 126±7
夜間DBP 91±5 79±8 91±6 79±9
24h HR
(次/ min) 82±10 79±8 80±9 79±6
注:為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為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不良反應治療組不良反應僅見踝部輕度浮腫1 例;對照組可見踝部輕度浮腫2 例、輕度頭痛2例。所有病例均未見明顯面紅,心慌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均發生在治療開始兩周內,隨治療持續進展而消失,均不影響正常治療。
所有患者生化檢查及心電圖在治療前后均無明顯改變。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病在中老年群體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些患者往往存在大動脈彈性減退,順應性下降,故血壓升高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脈壓差大,而單純收縮壓升高也是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險因素。且其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對血壓的調節能力降低,易造成血壓波動及直立性低血壓。多數中老年高血壓患者還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并且老年人代謝和內環境平衡功能呈生理性退化,可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分布、代謝和排泄,故在選擇降壓藥物時,應盡可能選擇降壓效果好、平穩控制血壓、不良反應小的藥物,尤其應選擇長效降壓藥物,應從小劑量開始應用,并根據血壓情況調整劑量。
鈣離子拮抗劑是臨床上治療高血壓和冠心病的重要藥物之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外周水腫、心悸、面部潮紅等。硝苯地平控釋片(拜新同) 具有推―拉滲透泵功能,可使藥物恒定釋放16~18h,一次給藥后6h達血藥峰值,并可使血藥濃度平穩維持24h。由于藥物緩慢釋放血藥濃度恒定、無普通制劑給藥后的波峰效應,故廣泛應用于老年高血壓病患者2。而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鈣離子拮抗劑,因氨氯地平具有較高的親脂性和受體結合力,故可長時間儲存于細胞膜脂質深層和作用位點,故作用時間較長,本研究中應用的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壓作用強去掉了無活性的右旋氨氯地平,不良反應輕微,幾乎無反射性興奮心臟和交感神經活性等缺點3,且腎功能受損者和老年患者無需調整劑量,不導致低鉀血癥、血糖和尿酸增,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氨氯地平4。
本研究結果證明,口服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和硝苯地平控釋片30mg/d 8周均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血壓,兩組研究的治療效果都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兩藥的治療效果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由于兩藥均為長效藥物,具有起效慢、作用溫和、持續時間長,正好克服了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易致血壓驟然降低的缺點。比較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釋片的不良反應可以發現,雖然兩者不良反應均較輕,且可隨療程進展慢慢消失,但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的不良反應較后者更少,這可能與其化學結構有關,且未發現其說明書中陳述的減少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不良反應。由于觀察樣本數較少,本結論尚需更大規模臨床觀察證實。
增上所述,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釋片均可有效治療中老年高血壓病,特別是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因其安全性高、副作用較少,是降低老年人血壓的理想藥物。
參考文獻
[1] 許玉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釋片長期降壓療效比較[J].臨床醫學雜志,2007,27 (9):222231
[2] 邊平達,李秀央,丁進軍,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釋片和非洛地平緩釋片長期降壓療效的比較[J].心血管病防治雜志,2005 ,5 (5) :392411
[3] Kario K. Morning surge and variability in blood pressure.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J ] . Hypertension,2005,
除,是除去的意思;夕,是夜晚的意思。所謂除夕,就是送走舊年的最后一個夜晚,迎來新年的第一個清晨,辭舊迎新,萬象更新。在除夕夜那晚很多地方都有吃餃子的習俗,但是吃餃子的由來嗎?
除夕吃餃子來歷
1、吃餃子的來歷
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除夕吃餃子來歷
2、除夕吃餃子的推薦
立冬養生推薦胡蘿卜羊肉餃,其主要是有著改善胃病,治脾胃虛冷是很有幫助的。胡蘿卜性溫,可調補中焦和腸胃等。而羊肉補氣養血,溫中補腎。非常適合氣血虛、胃寒的患者。
做法:胡蘿卜和蔥姜清洗干凈備用,花椒沖干凈后用開水泡30分鐘左右;洗好的胡蘿卜用擦絲器擦絲后剁碎,蔥和生姜剁碎備用;泡好的花椒水(用來去羊肉的膻味)逐次加入羊肉餡中,攪打至羊肉上勁;加入蔥末和姜末攪拌均勻;加入剁好的胡蘿卜碎,加入上述各種調料攪拌均勻;搟皮,包餃子。包成自己喜歡的形狀,下鍋煮熟開吃。
3、白蘿卜豬肉黑木耳餃的做法
做法:肥瘦豬肉剁成細泥;木耳剁成末;蘿卜擦成細絲用開水煮透,過晾后擠干水分,剁成細末。豬肉放盆中加蔥姜末、醬油、鹽、味精、胡椒粉攪勻,再加蘿卜末、木耳末、海米末、雞蛋、植物油和鹽、味精攪勻成餡。餃子粉加水和勻,醒1個小時后,下成60個劑子,搟成薄皮,分別包上餡,放開水中煮熟,食用時帶大蒜汁。
餃子皮的做法
餃子皮的原料:餃子專用面粉。
餃子皮的配料:水。
方法/步驟:在和面盆中放入適量面粉,加入一小勺鹽。
再在面粉盆中加入一個雞蛋清,加入雞蛋清的餃子皮,包成餃子,煮熟后撈在碗里不容易粘住。
用一小碗放入涼水開始和面,先加入少量水,用手或者筷子,將面粉和成面疙瘩。
除夕吃餃子來歷
然后再用手把面疙瘩用力按壓到一快兒。
再把面團上面用手蘸有點水,再繼續揉,反復蘸水揉面2-3次后,用鍋蓋蓋住,醒30分鐘。
面醒好后,取一小塊,搓成長條,用刀切成小劑,或者用手拽也行。
用小搟面杖將小面劑檊成圓形,就可以包餃子了。
餃子餡咸了怎么辦
如果是已經包好的,那么調湯汁的時候,多放點醋,蘸著吃。不會感到那么咸。
如果拌好餡了,還沒包。可以加點糖,可以中和咸味。
在煮的時候可拿一個洗凈的土豆切成兩半放入湯里煮幾分鐘。
用摻有白酒的水浸泡,有明顯的去咸效果。
除夕吃餃子來歷
再加點餡進去,剩下的餃子餡包好冷凍起來,下次再做也可以,但是如果是素餡的餃子餡這樣做可能會影響口感。或者包的時候餡小一點。如果餡里能擠出水分,擠出點水分。
附帶餃子做法:豬肉剁餡,加入鹽、姜粉、色拉油、香油攪拌上勁兒,放入切好的韭菜,再放入一個雞蛋攪拌均勻。面粉加水和成光滑面團,將面團揉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壓扁,搟成圓片。將餡料包入面片中即可。
除夕夜的來歷與吃餃子的蘊意
農歷中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其中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為臘月最后一天往往是三十日,所以除夕又稱為“大年三十”。
但是,如果趕上農歷臘月是小月,就會出現沒有“大年三十”的現象,譬如20xx年的除夕就是臘月二十九。下一次這種情況還要到20xx年。
在民間傳說中,“夕”是一種食人惡獸或者是會帶來瘟疫的惡獸,所謂“除夕”就是消滅“夕”這種惡獸。
但是“夕”這種惡獸是無法真正消滅的,只能想辦法嚇跑它,所以除夕夜12點一過,家家戶戶都要燃放鞭炮,將“夕”嚇跑,迎來無病無災的新年。
對了,據說大年和小年也是一對怪獸……明天聊聊?
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漢族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一般都是在臘月二十四。
這一天必須打掃庭院,進行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干干凈凈迎新年。
除夕夜要吃年夜飯,南北風俗不同,北方一般吃餃子,南方有吃餛飩、湯包、年糕、元宵的,不過現在南北風俗逐漸混同,也不那么刻意了。
按舊俗,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餃子與“交子”諧音,“交”是交會,“子”是子時,“交子”指舊的一年與新的一年交會于零點。
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也就是新舊年更替交于子時,即新的一年到了。
另外,餃子外形象元寶,意蘊“新年發大財,元寶滾進來”。
包餃子的時候,會將幾枚硬幣包進去,如果誰吃到了,就會在新年交好運。
除夕還有守歲的習俗,也就是“熬年”,除夕夜不睡覺,一直熬到新年到來。
我以前是家里的孩子王,每年除夕夜帶著一幫堂弟堂妹表弟表妹們在午夜12點快來臨的時候將所有的燈都關了,然后在零點剛過的時候,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將所有的燈光都一起打開。
從漆黑中重回人間,大家一起歡呼……
不知道是因為這社會變了,還是自己老了,這年味是越來越淡了。
冬至又稱為冬節,依照我國傳統的歷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十五日為一節或一氣,在一年里又分為十二節與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這就是擇日學上所用的節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來歷和注意事項,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冬至的來歷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后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于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桿,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后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因此,后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于漢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哪些事情不能做一、冬至這天忌諱回娘家
冬至是民間傳統大節,部分農村地區有冬至這天出嫁閨女忌諱回娘家的說法,民間俗語說:冬至回娘家,彷死老公公;冬至是交九的'第一天,也有諺語說:不忌數九,跟魂走的說法。
二、冬至時節忌諱嫁娶
在農村部分地區,冬至時節是民間祭奠先祖祭拜亡親的節日,民間認為,冬至前后忌諱嫁娶,農村俗語說:冬至嫁娶,自取其辱;說明冬至婚嫁與冬至祭奠的氛圍不符。
三、冬至時節忌諱喬遷
四、冬至這天忌諱開行納市
冬至這天,是緬懷先人思念亡親的日子,民間充滿悲傷思念的氛圍,因此,在冬至這天開行納市是不合時宜的,農村老話說:冬至開市市不興,冬至納財財不旺。
五、冬至這天忌諱探望病人
老輩人的講究說法,冬至這天忌諱探望病人;因為在民間冬至是給先人上墳祭奠的日子,如果冬至探望病人,會被認為有詛咒的寓意。
六、冬至這天忌諱串門
部分地方農村,忌諱冬至這天別人來串門,特別是守孝期間的人更不要串門,否則會引來別人家的不滿,民間有俗語說:冬至路過人家門,輕抬腳步別驚人。
七、冬至祭奠忌諱晚歸
民間老話說:冬至忌遠行,黃昏忌不歸;意思是冬至這天,早上出門不要遠行,如果非要出門,以黃昏為界,太陽落山之前要歸家。
八、冬至忌諱同房
冬至忌諱同房的說法從古代傳襲至今,傳統觀念認為,冬至陽氣尚微,陰陽不調,不利于后代的繁衍,還會產生禍端,因此,冬至行房需謹慎。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一、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冬至時節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避免損傷陽氣。可選擇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動靜結合的運動。
二、壯不競時,精神滅想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三、固先天之本,護后天之氣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這個階段,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四、審慎調食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冬令時節飲食調理,要針對不同的個體,相應選擇適宜補益的食品,這樣才能達到真正養生的效果。以中醫學的角度而言,不同時間里出生的人,性格不同,因而對飲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根據我國古代五行形相學認為,人可以分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每種人的體質不一,食補也各異。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五、進補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一、選擇合適的節日課程,注重幼兒的全程參與
一年中大大小小的節日有很多,對于幼兒來說,不是所有的節日都適合他們開展活動,這需要我們幫助他們進行選擇。有三種節日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是法定放假的節日,如“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元旦、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一種是與幼兒活動聯系緊密的節日,如“六一”兒童節、“三八”婦女節、植樹節、教師節、畢業典禮等;還有一種是幼兒園自創的節日,如閱讀節、環保節、風箏節等。對于幼兒園自創的節日,每年的主題都會有所不同,由此生成的節日活動也會有所不同。總之,我們會本著尊重幼兒、貼近幼兒生活、促進幼兒發展的原則,通過主題教學活動、日常生活活動與區域活動、親子活動以及幼兒園大型節日活動等途徑構建整個節日課程的框架。由于節日活動涉及面廣,我們從活動的設想、籌備、開展,到活動的反饋與評價等過程,都注重幼兒的全程參與。一般來說,有關節日活動的相關資料都很豐富,在設計、組織活動時,不能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參與活動的設計,如中秋節,它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節,讓幼兒理解、感受中秋節的傳統風俗顯得特別重要。我們可以讓幼兒與父母一起搜集與中秋節相關的圖片、故事資料、實物(如月餅包裝盒)等,然后與教師討論如何過中秋,最后定下活動方案。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以年級組為單位,讓幼兒親自參與到活動中,而不是活動的旁觀者或看客。通過參與活動的設計、活動過程中的親身體驗、活動后的交流,幼兒對活動的體驗與感受會更深刻,收獲也更大,開展這樣的節日活動,才是有價值的。
二、以節日為基點,設計不同風格的節日課程
無論是哪一個節日活動,其形式可以多樣化,如集中教育活動、游戲活動、生活活動,融合性表演活動等。不同的節日,它們的內涵不一樣,因此設計的節日課程也應該有所不同。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節日,設計不同風格的節日課程。例如“六一”兒童節對兒童來說是快樂的、幸福的,充滿歡歌笑語的。因此,“六一”兒童節中的娛樂是首要功能。為了助興,我們為參與表演或獲勝的幼兒適當準備一些小禮品、獎品。當幼兒得到一份自制或花費很小的禮物時,其意義遠比禮物重要。但清明節、端午節等就不能這樣開展,需要體現文化功能,可以結合節日的民族性、歷史性、地方性開展活動。如開展端午節活動時,教師、幼兒和家長可以共同搜集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來歷、有關故事等,也可以發動幼兒和家長對節日創編兒歌,甚至可以開展親子活動“包粽子”――家長與孩子共同包粽子,在體驗中感受節日的氛圍。有些節日必須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需要利用家長、社區蘊藏的優質教育資源。例如過風箏節時,我們邀請社區中的老人為孩子們講解制作風箏的工藝;過環保節時,我們帶領孩子在社區里做“環保小衛士”的宣傳活動;過重陽節時,我們組織孩子們到敬老院和老人們聯歡……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也逐步吸引了家長的關注和積極參與,并用其自身擁有的不同資源豐富了我們的節日課程。
三、合理安排補充課程,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滲透節日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