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六一兒童節作文500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六一兒童節那天,我早早的來到了學校只見彩旗飄揚、鼓樂齊鳴,到處人山人海、四面八方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在天空中不時飛來幾只蜜蜂,它們也是來過六一節的吧!
2、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拉開了序幕,一位六年級的大哥哥站在舞臺中央莊嚴地說:“升國旗唱國歌”只見鮮艷的五星紅旗隨著我們動聽的歌聲緩緩上升,一陣歌聲之后,精神抖擻的陳爺爺主持并頌發了“陳有維獎學金”,獲獎者一個個容光煥發,真讓人羨慕不已,我真后悔沒有認真讀書,不然我也有可能得這個獎學金,就在我想入非非的時候,激動人心的表演開始了。
3、其中我最喜歡的那個軍式表演,解放軍叔叔的列隊表演開始了,只見叔叔們一個個像鉛筆一樣筆真的,隨著命令的下達,他們左轉、向右走、踏步走、身轉同樣快,上步伐也同樣勻稱。再聽那口號吧!也是同樣的整齊,簡直就是驚天動地,看到這里,大家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4、緊接著,叔叔們為我們表演擒拿拳術,,隨著一聲口令,他們夸出剛勁有力的一步,同時揮起了鐵拳,從下向上閃電般的猛擊,叔叔們盡管汗流滿面,但還是沒有一個擦一下汗水,仍然一絲不茍的練習著。緊接著是小朋友們的舞蹈,老師把他們打扮得花枝招展,真像一群小天使一樣可愛,把大家逗得前府后仰的。精彩的節目在一片歡歌笑語中表演完了,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回到了教室。
(來源:文章屋網 )
今天,阿姨說要帶我們去超越英語進修科學實驗校游玩,我們大家都趕快寫完了作業。吃完早飯后,阿姨帶著我和表弟、姐姐一起出發了。來到超越英語進修學校,這里的小朋友可多了。首先阿姨帶我和表弟一起去找座位,找到座位后,讓我和表弟在座位上等她們,阿姨隨后又帶姐姐們去參加課間活動,我坐在座位上看見大姐姐、大哥哥們,有的在玩吹蠟燭、有的在玩托乒乓球等各種。阿姨帶姐姐們玩了好久,我們離開學校。
我們離開學校后又來到了八一公園,我看見這里的人有許多小朋友在玩。我們在公園轉了一圈,阿姨說我們去玩點什么游戲呢?我們來到了游樂場,這里的人有很多,有的在玩過山車、有的在玩松飛鼠、還有的在給鴿子喂食……我們去玩章魚,我們坐好并系好安全帶后,機器開動了,章魚好像是在表演舞蹈一樣,只見它的腳上上下下的飛動著,我們坐在上面好像是在藍天里自由的飛翔。停止后我們解下安全帶走下章魚。阿姨帶著我們回到家里了。
我們玩得很開心,希望全國的小朋友們都和我們一樣玩得開心。
進賢門小學
六一兒童節就要來臨了,學校特意為我們奉上了豐盛的“文藝大餐”,舉辦了一次隆重的“六一”文藝匯演。為了這次的演出,每個班級的同學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努力展現出自己的藝術才華,真像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
每個班的節目都很豐富多彩,包羅萬象。其中,一年級小朋友表演的《瑞安童謠串燒》和大合唱《春曉》猶為讓我們喜歡。《瑞安童謠串燒》那朗朗上口又親切熟悉的方言,好像讓我們回到了爸爸媽媽的童年時代;而《春曉》那極富詩意的蘊味又仿佛把我們帶回到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年代,讓我們沉溺其中,久久無法自拔。
我們三年級的表演中,我最喜歡的就是《BIGBO》和《爵士芭蕾》這兩個節目。英文歌曲《BIGBO》不僅好聽,而且里面還有一只可愛的“小狗”在“配音”,他是由我們班厲業同學扮演的。他的“小狗”角色為歌曲增添了不少亮點;《爵士芭蕾》是舞蹈表演,當女生們穿著一身黑色驚艷透亮的衣服炫酷登場,引得臺下的觀眾掌聲陣陣,而她們跳得舞蹈更是獨具一格,別開生面,贏得了大家的陣陣喝彩。
這一次的“六一”文藝匯演真是精彩萬分,也給我們的節日畫下了圓滿的句號,也為我們的童年記憶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浙江溫州瑞安市瑞祥實驗學校三二班三年級:陳潼
媽媽煮的豌豆最好吃了。
但是我知道,當今年第一碗新鮮豌豆遞到面前的時候,難熬的日子也就開始了。
從吃豌豆開始算起,大概還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我都得沉浸在期末考的陰影里。
說起來我并不是學習特別差的小孩,別人會做的題目,我總覺得自己努力一下也可以。
二年級的期末考試,我得了雙百分,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媽媽捧著我的臉親了好幾下,她和爸爸說我真聰明。而那一次,班上有6個人得了雙百分。我猜,他們的媽媽都親了他們。
三年級的時候,我數學只拿到80分。
爸爸說:“喲,80分啊?”
媽媽說:“沒關系啊,80分也還不錯嘛。”
她還是走過來親了親我,但我感覺一般,心情好像也隨之低落了20分。
為什么考得不好,我心里明白。三年級的數學課本里出現了小數點。小數點是什么啊?是把1、2、3……這些原本完整的數字,分割成更多、更多的數字的東西。
就像是一整條豌豆剝開,里面還躺著1、2、3、4。豆莢里的豌豆就是豆莢的小數點,但是課本上的小數點比豌豆更復雜,更討厭,更讓人難以接受。
“2.51讀作二點五一,寫作2.51……”老師不斷重復著小數點的寫法和叫法。
在我看來,這根本沒什么不同嘛。
然后我們開始學習小數點的加減法,雖然煩得要命,但我還能勉強應付。不過再這樣下去,數學就快要成為我最怕的事情了。
四年級的時候,真正可怕的東西來了! 帶小數點兒的加減乘除全部涌現了。
隨之產生的各種應用題:“白菜”、“土豆”、“公斤”、“價格”……
我有個同學的媽媽說,如果不好好學習,以后就要去賣菜。
她騙人吧。賣菜的數學一定很好,因為他們每天都要鋪天蓋地地算來算去,每天都要做應用題。
偶爾不用上數學課,我會覺得心情很好。但通常高興不了多久,下午的時候,數學老師會突然冒出來,在黑板上寫下幾大道數學題。
數學題觸目驚心地被抄寫在黑板上。簡直就像動畫片里那種你以為消失了,結果卻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冒出來的大怪物。我看著數學老師笑吟吟地拍著沾滿粉筆灰的手,心都涼了。
默默地把數學作業本重新從書包里翻出來,我慢吞吞、慢吞吞地抄下題目。
背負著沉重的心情(其實是沉重的數學作業),我不想回家,在家附近轉悠的時候,路過了熱鬧的菜場。
看著菜場里的南瓜、冬瓜、辣椒、小蔥……我不由得想,這些菜里有無數的應用題,但似乎沒人為小數點而煩惱。小數點到底是誰的發明?小數點后面的數字就像跟在媽媽后面的小鴨子,排著長長的隊伍,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啊,好煩人!
我媽總是在一家固定的攤位上買豌豆。那家老板是個臉紅撲撲的胖阿姨。這會兒,她正對著我笑呢。
“來買豌豆嗎?一個人啊。” 她沖我嚷嚷,又眨眨眼。
她攤子上的豌豆可真好看,碧綠的,鼓鼓的。我很想拿起一個用牙齒咬住,再用手一拉,把它們全部灌進嘴里。
但是我忍住了。
“我買豌豆。”
“一斤三塊五。”
“我買30.45斤,請問要多少錢?”
“啊,要多少?”
“30.45斤。”
胖阿姨奇怪地看著我。
“我說,小朋友,你媽呢?”
“我媽讓我來買豌豆。”
“讓你買多少?”
“三十點四五斤。”我鼓足勇氣又說了一次。照著課堂上老師教的,心里把讀法改成了漢字形式。
“你聽錯了吧,你瞧,我這里也沒有那么多斤豌豆啊。”胖阿姨愣了愣,突然笑起來。
來了一個男顧客,稱了3斤豌豆。
原來3斤豌豆就有那么大袋,我要的可是他的十倍。我在一邊偷偷掂量著。
“那個——”我又喊胖阿姨,她正要坐到菜臺下面去看她的小電視。
“我剛才是記錯了。”我說,“我媽要3.45斤豌豆。”
胖阿姨從豌豆堆后面露出上半截臉:“喂,你到底要干嗎?”
“我想知道3.45斤豌豆要多少錢……”
“小鬼,你不是真的想買豌豆,對吧?”
我紅著臉點點頭。
“那告訴你就不要來煩我啦!”
“好。”
胖阿姨把頭低下去,再也沒抬過腦袋,只聽她在菜臺下喃喃自語,突然大喊一聲:“12.075元!”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出了菜場,“12.075” ,心里一直念叨著這個數字。回去就把答案填在了數學題上,還沒忘記往后移動一位小數點。
那天的晚餐是清炒土豆絲、油燜茄子和黃瓜炒雞蛋。
假設一個土豆能刨出500根土豆絲,這里有3.5個土豆,那么這盤里有多少根土豆絲呢?
我用筷子在土豆盤里撥來撥去,被媽媽狠狠地用筷子給敲了手背。
“吃飯不許揀來揀去!”
“我沒有揀啊。”
“那你在干嗎?”
“我正在驗算,這里有多少根土豆絲……”
吃豌豆的時候,平均每個豌豆莢里有3.5顆豌豆,數一數空的豆莢,就能算出一共吃了多少豌豆。
走在馬路上,一步跨兩片磚。一片磚20.5厘米,一共跨出200步,就能算出這條路有多長。
坐在前面的同學穿了一件格子襯衫,每個格子3.5厘米×3.5厘米,數清她身上所有的格子,就知道這件衣服的面積。
我的口袋里隨時裝著尺子、筆和紙。我想知道一切事物的結果,最后的那個數字。如今在我的眼里,似乎不管什么都可以互相加減乘除,什么都能得出個結果。
而我的算術永遠不會像賣菜阿姨那么好。我腦子想不過來,每次算帶小數點兒的題目,我就必須掏出紙和筆,把數字們對整齊,小數點對小數點,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一個數字架在另一個數字上面,有點像搭積木,把它們一點點加起來,如果失敗了,哪一塊錯了,就得推倒重來。
盡管每天都在練習,我依然算得很慢。在數學測驗上,我拼足力氣也沒有辦法把試卷全部做完。
眼睜睜地看著老師將我的試卷抽走又不能搶回來,那種心情,實在是難受到了極點。
放學的時候,班主任老師把我喊到了辦公室。
“這幾次數學測驗,你的題目都沒有做完啊。”
“嗯,來不及。”
“怎么會來不及呢,你看其他同學……你怎么退步得那么厲害呢?”
“不是退步!”我強調說,“我只是看見數字就頭暈!”
這種理由也說得出口……唉!
我看著班主任失望的臉色,想起得了80分以后,媽媽的那個吻,心里好難過。
數學老師曾經說,沒有什么真正難的題目,難的是你們自己。
他這話是什么意思?我后來想了半天,覺得他大概是想說,題目都是一樣的,只是有的人會比較笨。
我是比較笨的那個么?
數字像亂麻一樣放在腦袋里,怎么也理不清。什么數學題目做起來都比別人慢一拍。
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真是笨頭笨腦,我趕緊閉上了眼睛。
聽說我的數學測驗沒做完,媽媽也只是輕描淡寫地問了下。
“怎么回事啊?”
“因為我比較笨吧,大概。”我終于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媽媽,你也別安慰我了。
“你胡說什么呢!”
“因為老師說的,題目不難,難的是你們自己。我覺得算術,對我來說,真的很難。”
“我說,小妹,你喜歡吃芥末么?”
干什么啊,明明知道我聞到那氣味就想吐,還要問。
我氣呼呼地搖頭。
“媽媽我可是喜歡吃,每次大蝦蘸芥末都能吃好多。”
這個我也知道,媽媽你只要別當我面吃就好。
“這和學數學不是一個道理么?”媽媽笑嘻嘻地說,“有人擅長,有人不擅長,小朋友長大了,每個人都會對數字有不同的感覺啊。”
什么意思?
算算術和吃芥末大蝦難道是一回事么?
“不能因為不愛吃芥末大蝦就說那個人笨,對吧?”
“是的。那老師的意思,并不是說我比較笨啦?”
“嗯,不是笨,真要不擅長也沒辦法,盡力就可以啦。我要去廚房吃大蝦蘸芥末了,你要不要來一個啊?”
“才不要呢!”
“傻瓜。”媽媽哈哈笑著摸了摸我的腦袋。
傻瓜……那媽媽的意思,我還是笨啦?
作文課上,在題目為《我最喜歡的職業》一文中,我寫下了想當賣菜阿姨的愿望。理由很多,除了每天可以吃到新鮮的豌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算術好。她們都是躲在菜臺后面的算術高人。
一向拿手的作文卻沒有得到高分,老師寫了三個字的紅色大評語:“想當然!”
不管別人怎么想,我還是喜歡菜場里那位賣豌豆的阿姨。
周末中午的菜場沒什么顧客。
五月底的天很悶熱,賣菜的攤主們一個個睡得東倒西歪,只有菜鋪子上系著紅繩的電風扇在猛轉。
“那個,阿姨!”我遲疑著喊了幾聲,見賣豌豆的阿姨沒有反應,只好大喊一聲,“買東西啦!”
“來了,來了!”睡得正香的阿姨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看見是我,胖胖的阿姨似乎又癟下去一點點。
“怎么又是你啊。”她嘟囔著,沒精打采地坐正身子。
“我想向你學算術。”我說。
“啥?”
“學算術。我算題算得太慢了,可能是全班最慢的一個……”我支支吾吾。
“哈哈哈!”她大笑起來,“小孩,你怎么就覺得我算術好啊?”
因為你算得比我快啊,這有什么可笑的。
胖阿姨伸手在菜臺下摸出一個黑家伙:“它的算術才最好!”
計算器?我瞪大眼睛。
“嘿嘿嘿,”胖阿姨彎腰,“上次你那個復雜的數字,就是靠它哦。”
“不是你算的?”
“不是。”胖阿姨搖搖頭,“就算真的買豌豆,也不會有顧客要那么奇怪的數字嘛。再說,現在賣菜都用電子秤,又快又準。”她又指了指身后一個閃著電子屏的秤臺。
“所……所以,數學不好,賣菜也沒關系?”
“絕對沒問題。”
“好吧。”我呼出一口氣。
那么,我以后到底是要賣菜還是不賣菜呢?數學不好,賣菜也沒關系,可是既然人人都用電子秤,嗎又要羨慕賣菜的阿姨呢?
菜場外陽光刺眼,這個問題想得我心頭很亂。嘆口氣,我還是回家吧。
六一兒童節,我跟媽媽提出想要一個計算器,像賣菜阿姨那種黑黑扁扁的塑料計算器就好。
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太陽能計算器,我沒事就“啪嗒啪嗒”亂按。
有了計算器,好像所有的一切都能算出個結果。
也許大家都有計算器,所以他們算得比我快……明明知道不是這樣,但這樣胡思亂想真開心啊。
“小妹!”爸爸說,“計算器可以用來檢查結果,但還是要努力用筆算,明白么?”
不明白。
“明白了,爸爸。”
有計算器的日子,一下過得飛快。
還沒走出教室門,數學家庭作業就做好了。
計算器能算出小數點后面許多位的數字,我用嘴巴都念不過來的長度。
電子屏上的小數點,真好看啊。
如果能夠天天抱著計算器做生意,我仍然想當一個賣菜的。
有一次甚至夢見自己變成了計算器,曬一會兒太陽,就變得無所不能,什么數字輸進去,不管經過幾次運算,都能得出最準確的結果。
我一直想知道計算器的內部構造是怎么樣的,這么薄薄的家伙,竟然什么復雜的題目都算得出來。
在夢里,我照著鏡子,看來看去,得意洋洋,計算器,原來就是我這個樣子啊。
就那樣笑醒了,很不好意思的,這個夢也一直沒有和別人說起過。
放學前的自習課上,同學們在做數學老師留下的家庭作業,鉛筆頭在草稿紙上發出“沙沙”的聲音,不知道為什么,聽見那個聲音我有點慌。窗外的樹葉已經很綠了,我的作業已經寫好了,我打了一個哈欠,感覺有那么點無聊。
計算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那些需要寫下運算步驟的題目中,計算器就無法發揮作用。也許它腦子轉得太快了,我實在沒有辦法看清楚過程,反正我把最后的結果抄在作業本上就行了。
我以為自己能蒙混過關。結果沒兩天老師就找到我,他把我那本沒有運算過程只有結果的作業本攤在我的面前。
“這是你做的作業么?”
“是的,老師。”
“為什么沒有計算過程?”
“那個……”
“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老師只要一個結果,那你們用計算器就能算出來啊!”
就是用計算器的啊,老師果然什么都知道!
“而且,考試的時候是不可能給你用計算器的,明白么?”
我只想把頭低到兩個膝蓋之間去……
踢著地上的石子,在心里計算著它滾出了多少米。我從沒有想過那么復雜的事——
計算器是沒有運算過程的;考試的時候不能帶計算器。
就算我把大家都想知道的那個結果填在習題的最后,老師也還是不滿意……
我又一腳,偏了。石子滾出了人行道,掉進了下水道的縫隙里。
這次,我沒法計算它滾了多少米。
站在石子消失的路牙邊,我突然想到,是不是還有很多東西都沒法算清楚?
瞇起眼看天空。白云每時都在變化,一朵變成兩朵,兩朵分成三朵,每一朵的大小都不同,它們變來變去,沒個準數。
星星永遠都數不清楚,因為總是有看不見的星星存在著——自然課的老師也曾這么說過。
樓下小狗的胡須昨天看還有十幾根,今天就被剃光了。
照鏡子的時候,我發現側牙掉了一顆,另外一邊又長出了一顆新的牙。
下雨落下的雨線,長長短短,根本數不清楚。
這些事總是在不停地變著,沒有結果。不管帶不帶小數點兒,計算器它也算不了。
老師說,過程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如果認真寫下一個過程,就算結果是錯的,也沒關系么?
當時,我很想這么問老師。
計算器靜靜地放在桌子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