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杰出班組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目的 探討左半結腸癌并腸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術的過程以及療效分析;方法 回顧分析20例左半結腸癌并腸梗阻患者,采用一期切除吻合術臨床資料,對其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左半結腸癌一期切除吻合者手術20例,術后均無吻合口瘺發生,也無手術引起的死亡。術后4~7d腸功能恢復。其中3例發生切口感染,換藥治愈;發生肺部感染者1例,經過抗生素治療后也治愈。無腹腔膿腫、腸梗阻發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結論 一期切除吻合術在左半結腸癌并腸梗阻中的應用是完全可行的。
【關鍵詞】急性左半結腸癌、切除、吻合
結腸癌的發病特征是比較慢,而且各個癌癥期的癥狀不明顯,所以經常到晚期才能夠被發現,導致死亡率極高,而且在大腸癌中晚期經常會出現腸梗阻,起病比較隱匿,所以在臨床治療中就比較棘手,一般來說是采用切除吻合的方法進行,但是預后是否良好還需要經過隨訪才能完全得到判斷。本院在2008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了20例左半結腸癌致腸梗阻,用切除吻合術處理后效果很好,所以現分析如下:
1 臨床資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結腸癌晚期患者有48例,其中診斷發現有31例存在著結腸癌合并腸梗阻現象,發病情況分期分型不明顯,這些患者中有20例左半結腸梗阻,11例右半結腸梗阻。左半結腸癌合并腸梗阻突發性疼痛和病情快速發展需要進行急診手術者1例,合并貧血者3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低蛋白血癥。在術前需要對此進行統一的治療和觀察,如果不是突發性梗阻,則可進行擇期手術。
1.2 方法
①術前準備:術前準備是對所有的患者進低蛋白的補充和治療,手術過程中的任何低蛋白現象都會導致手術失敗,所以術前的各項指癥的觀察很重要,包括有效的胃腸減壓,抗炎,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等。
②手術方法:取正中或左旁正中切口進腹,吸盡腹腔內液體,探查腹腔明確腫瘤部位,游離脾曲,在腫瘤之近側(距腫瘤10~15cm)游離相應腸管系膜,切斷腸管,將結腸近側斷端提出腹腔外,縫合固定于消毒塑料袋上端。切除闌尾,自闌尾腔插人24 F導尿管人盲腸,結扎闌尾固定導尿管,或于回腸末端切小口將24F導管置入,用腸鉗夾住末端回腸,以防灌洗液返流至小腸內,在導管上接一標準靜脈輸液裝禺,亦可用大注射器注水沖洗,注入生理鹽水2000~4000 ml,用抽吸和手法推擠法將腸內積糞和液體排入塑料袋內。然后用生理鹽水和慶大霉素注射液分別灌洗500ml和0.5%滅滴靈200ml保留腸腔,拔除導管后切除闌尾或縫合小腸插管之裂。
2 結果
左半結腸癌一期切除吻合者手術20例,術后均無吻合口瘺發生,也無手術引起的死亡。術后4~7d腸功能恢復。其中3例發生切口感染,換藥治愈;發生肺部感染者1例,經過抗生素治療后也治愈。無腹腔膿腫、腸梗阻發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討論
我們的手術結果主要是圍繞著左半結腸梗阻一期的切除吻合來進行探討,一般而言,左半結腸并急性腸梗阻的傳統手術方式為擇期手術,本組也是如此,除了一例出現急性腸梗阻而不得不立即手術以外,其他的手術一般在診斷后的5天內擇期進行,在手術進行前給予一定的低蛋白的治療,而此類治療與手術治療密切相關,所以需要在術前進一步診斷,本組進行了嚴密的蛋白指數的控制,所以能夠產生良好預后,這也是有著一定關系的。
在進行切除吻合的手術中,要先對結腸部分的阻梗處進行造口,準備后再進行切除和吻合,這樣能夠穩妥的處理好各種情況,原因有很多,本組中的手術程序基本都按照此法,由于結腸是人身體中的貯糞器官,腸腔內細菌繁多,梗阻近端結腸水腺擴張,與吻合遠端腸管口徑懸殊較大。而且在前面的治療中都沒有很好的進行過腸道準備,術后容易發生吻合口瘺,所以在術前必須做好準備。本組中進行急診手術的那例患者后期發生切口感染就是這個原因,經過抗生素治療以后得到了治愈。
左半結腸癌行一期切除吻合術的危險較之右半部分更加的大。因為左半結腸腸壁薄血供差,梗阻發生以后腸管擴張水腫,易引起吻合瘺,所以在術前要對這種情況充分考慮,對于腸管的可能發生情況進最大可能的手術準備;而且結腸癌晚期的病人的全身狀況差,如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等影響術后的愈合。如果愈合不良可能會導致并發癥,在本組中有三例有此類情況,盡管在本組手術當中已經采用了橫結腸外置造手術法,采用的是一期吻合,但是還是有此類情況的發生,說明目前此類技術還是不能充分適用于所有患者。資料顯示一期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為48%,本組資料因為沒有經過5年隨訪,所以還不能做出明確的顯示。但是術后確實沒有出現很嚴重的并發癥以及術后無法愈合而產生的手術吻合瘺現象。即使大腸癌出現梗阻,手術的預后未必比未出現梗阻者差,因此應采取積極態度行根治性切除手術。
并且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的狀態也很重要,這是有關文獻報道并且證實的。要求排除低蛋白血癥,心肺等嚴重并發病。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選擇適當病例進行術中結腸灌洗作一期吻合,在技術上安全可行,盲腸造口加術后負壓吸引,能有效降低腸腔壓力。我們對46例左半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20例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術,效果滿意,無吻合瘺出現。
參考文獻
[1]左半結腸直腸癌致急性腸梗阻Ⅰ期切除吻合13例體會 作 者:姜德昕,宮博, 期刊 基層醫學論壇2008年 第01期
[2]結直腸癌致腸梗阻59例外科治療分析 作者:康洪林,姬紅 斌,馬力群,梁輝,高廣壽, 期刊 寧夏醫學雜志 2005年 第 03期
[3]大腸癌并發腸梗阻的外科治療46例 作者:辛學永, 期刊 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7年 第02期
[4]結直腸癌合并急性腸梗阻的外科治療 作者:武林楓,劉連 新,薛東波,張偉輝,姜洪池, 中華醫學會 中華胃腸外科雜 志 2005年 第1期
[5]內鏡直視下經肛腸梗阻減壓管灌洗術的臨床應用 作者: 李俊峰,楊見權,黃衛,李海蔚,李淑珍,楊冬華, 中華醫學會 中華消化雜志2008年 第5期
【關鍵詞】 左半結腸切除; Ⅰ期; 結腸癌; 腸梗阻
中圖分類號 R73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0-0025-03
結腸癌是臨床上的常見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尤其是晚期患者易引發多種并發癥,急性腸梗阻即是其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1]。傳統手術治療中,患者主要以結腸次全切除術為主,但該種治療方法術后可引發多種并發癥。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左半結腸Ⅰ期吻合術在結腸癌并發腸梗阻治療中獲得了一定的應用。在本次調查中,筆者選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
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44例結腸癌并發腸梗阻患者為例,分析不同治療方法對該病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結腸癌并發腸梗阻患者4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n=22)與對照組(n=22)。其中治療組男14例、女8例,患者年齡為36~75歲,平均(54.8±2.3)歲;對照組男15例、女7例,患者年齡為37~75歲,平均(55.0±2.1)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常規檢查,并在術前1 d指導患者禁食、禁飲,對患者進行胃腸道減壓處理。其中對照組患者實施結腸次全切除術,患者氣管插管麻醉,解除腸梗阻后次全切除結腸,術后留置引流管,縫合手術切口[2]。
治療組患者實施左半結腸切除Ⅰ期吻合術治療,同樣行氣管插管麻醉,將結腸移出腹腔外,對近端梗阻部位作切除處理,同時對腸腔作減壓及灌洗治療。以灌洗液呈澄清為止,后插入吻合器,對患者實施左半結腸Ⅰ期吻合術。將減壓管近端越過吻合口,并將其遠端經引出,后封閉斷端,留置引流管,逐層縫合手術切口[3-4]。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指標進行觀察比較。同時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了解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其中生活質量評估量表滿分60分,劃分等級如下,(1)良好:生活質量評分≥51分;(2)較好:生活質量評分在41~50分;(3)一般:生活質量評分在31~40分;(4)差:生活質量評分在21~30分;(5)極差:生活質量評分在20分以下。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以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比較
由本次調查結果可知,治療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由本次調查結果可知,治療組患者生活質量在一般及以上的患者人數為16例,占72.7%;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在一般及以上的患者人數為12例,占54.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腸梗阻是臨床上的常見急腹癥,同時該病也是結腸癌的常見并發癥。對于結腸癌并發腸梗阻患者,不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楚,同時也增加了治療難度,且在治療過程中,極易發生結腸穿孔或壞死等情況[5]。以往,臨床上主要以結腸次全切除術對患者進行治療,但該種治療方法手術時間長,且術中出血量較多,患者恢復較為困難,預后較差[6]。而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左半結腸切除Ⅰ期吻合術在臨床上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與傳統的治療方法比較,該治療方法手術時間短,且術中出血量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手術的安全性。同時本次調查結果中提示,治療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筆者對左半結腸切除Ⅰ期吻合術的手術要點進行分析與總結,如下:(1)術前需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準確的評估,了解患者的癌灶擴散與轉移等癥狀,為手術治療作相應的準備[7]。(2)醫師需不斷地提升自我手術技巧,在治療過程中,需對胃腸道進行充分減壓,使得結腸清潔與排空,重點關注吻合口的通暢性。且對吻合口腸管兩端進行吻合過程中,需盡量的減少吻合口張力,進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利于術后引流工作[8]。
左半結腸Ⅰ期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腸梗阻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與傳統的治療方法比較,其體現眾多的臨床優勢。筆者建議以左半結腸Ⅰ期吻合術作為結腸癌并發腸梗阻的主要治療方式,但在治療過程中,需注意細節性的操作,以更好的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李祥世.結直腸癌并急性腸梗阻48例治療分析[J].廣西醫學,2011,33(2):250-251.
[2]丁冬梅,谷佃寶,江晨,等.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39例手術治療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6):4063-4064.
[3]崔小兵,姜宇朋,張偉波.左半結腸切除一期吻合術治療老年人結腸癌并發腸梗阻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8):1123-1124.
[4]劉慶偉.Ⅰ期切除吻合術治療左半結腸癌致腸梗阻的臨床觀察[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2,22(5):27-28.
[5]管來順,劉寬.急性梗阻性左半結腸癌Ⅰ期切除吻合59例治療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09,17(11):2189-2191.
[6]潘春球,周望梅,余壁湘,等.術中結腸灌洗Ⅰ期治療梗阻性左半結腸癌與常規手術臨床對比研究[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0(3):605-607.
[關鍵詞] 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Ⅰ期切除吻合術;左半結腸癌根治術
[中圖分類號] R735.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8(b)-0050-03
左半結腸癌是大腸癌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約為54%[1],多以浸潤性癌為主,患病時由于腸壁薄、供血差、腸內細菌增多及內容物呈固態,易引發腸梗阻[2]。結腸癌合并急性腸梗阻是外科常見急腹癥之一,其中梗阻部位以左半結腸多見,屬閉襻型梗阻[3],發病危急,易導致腸壁缺血、壞死、穿孔,急診手術是必須的[4]。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最關鍵,分期手術一直是治療左半結腸癌急性腸梗阻的首選手術方式,但存在費用高、住院時間長、二次手術風險大、痛苦、失去根治機會、5年生存率低等缺點。近年來,對治療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手術方式的選擇,國內外均傾向于Ⅰ期切除吻合術[5-6],被多數外科醫生接受。本文通過分析本院普外科收治的96例左半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術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患者,其中50例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術為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8~65歲,平均(55.3±1.5)歲,發病至就診時間為12 h~6 d,腸梗阻表現為停止排便、腹痛、腹脹、排氣等;將46例同期施行左半結腸癌根治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27~65歲,平均(55.7±1.7)歲,本組患者均為例行入院,大便異常但通暢,沒有腸梗阻現象。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早期應用抗生素,禁食,胃腸持續減壓,積極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及低蛋白血癥,擴充血容量;術前積極完善各項實驗室檢查。
1.2.2 手術方法 連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術,探查病灶能否切除,確定能行Ⅰ期切除吻合術后,在腫瘤的近端用鉗夾結扎,將需要切除腸段的系膜分離,充分地將結腸脾曲游離,必要時對肝曲也進行分離,將瘤體所在的腸段置于腹腔外,用紗布墊嚴密,保護好腹腔。將腫瘤段切除,近端結腸用塑料袋套住,從近向遠、輕柔擠壓小腸及結腸的內容物,并經塑料袋排到預先備好的盆桶內。然后切除闌尾,經闌尾殘端或行末端回腸造口,插入24號Foley導尿管,造口腸管近端用腸鉗夾閉,用溫生理鹽水5 L+1 600 000 U慶大霉素,快速、持續、順行地灌洗結腸,直至腸腔內流出清水為止,再灌入200 ml的0.5%甲硝唑溶液,拔除Foley管,縫合造口。灌洗30 min左右,再用甲硝唑溶液將結腸遠、近斷端浸泡5 min,接著行Ⅰ期結腸吻合術。關腹前,先在吻合口旁放置引流管,腹腔用蒸餾水浸泡和沖洗,為了減少腫瘤復發,可注入氟尿嘧啶1 g。對照組患者入院后通過檢查纖維結腸鏡明確診斷,完善術前常規檢查,進行術前常規腸道清潔,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并行規范性左半結腸癌根治術。
1.2.3 術后處理 術后持續胃腸減壓,定期擴肛,維持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全身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療和靜脈營養支持治療。
1.3 觀察指標
術后觀察淋巴結清除數、術后進食時間、吻合口瘺發生率、切口感染率、肺部感染率、平均住院時間、術后復發和轉移率,隨訪時間為28~60個月,平均46個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3.0進行數據處理,采用U檢驗和χ2檢驗,以P
某水電廠于2009年12月投產發電,并入縣網運行,到2012年09月并入省網運行。豐水期,機組額定負荷運行,加上氣溫回升,斷路器屏柜表面出現溫度異常升高,本論文針對這種現象,對溫度升高的原因、危害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機組斷路器開關柜額定負荷溫升分析解決
中圖分類號:O52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概述
某電廠裝有兩臺水輪機型號為HL(LLT68)-LJ-220,發電機型號為SF-J38-18/4800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機組并入省網運行。機組出口斷路器為某廠生產出廠的中壓真空斷路器,斷路器相關參數如下:額定電壓:12KV,額定電流:3150A,額定短路開斷電流:50KA,額定短時耐受電流時間:50KA-4S,額定雷電沖擊耐受電壓:75KV,操作電機電壓:DC220V,合閘線圈電壓:DC220V, 分閘線圈電壓:DC220V。開關柜相關參數如下:額定電壓10KV,額定電流3150A。
機組在夏季6月份-9月份運行時,來水增加,接近額定負荷運行,加上氣溫升高,開關柜溫度異常升高,用紅外成像儀測得表面局部溫度達60℃左右,最高溫度部位及溫度如下:
2、原因分析
2.1、斷路器接觸電阻過大,或真空斷路器梅花動靜觸頭接觸電阻過大引起發熱。發電機出口斷路器是大電流部件(開關額定電流3150A,實際額定負荷運行時2800A左右),如果接觸電阻不滿足要求,則很有可能引起發熱,從而導致屏柜整體發熱。按照國家過程規范要求,斷路器的接觸電阻要小于等于40μΩ;該真空斷路器幾次檢修試驗測得接觸電阻均小于40μΩ。
2.2、大電流產生渦流引起母排發熱。如果觸頭盒的安裝板采用鋁板隔斷渦流,效果就不會很好,有可能產生大的渦流引起母排發熱。但現場檢查采用的是不銹鋼材料,不銹鋼材料能很好的隔斷渦流,因此初步排除渦流原因引起。
2.3、開關柜密封效果太好,柜內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出去,熱量越積越多,從而導致屏柜溫度異常升高。
2.4、環境溫度太高,導致發熱。如果開關室通風系統不好,修建的位置布局、結構不合理,以及材料使用不當等,特別是開關室屋頂使用彩鋼瓦材料,氣溫回升后,將會導致室內溫度急劇上升,不利于開關及開關運行,從而導致開關溫度異常升高。
2.5、操作不當,或使用設備不當,特別是操作,如果在將開關由檢修位置推至工作位時,如果操作方法不當,就會導致斷路器梅花動靜出頭之間接觸不好,從而導致接觸電阻增大發熱。
2.6、開關材料選用及結構不合理,如果斷路器為復合絕緣結構,則很不利于導體(滅弧室及上下出線座)散熱。
危害
3.1開關柜及開關整體發熱,會使絕緣老化加快,從而縮減開關的使用壽命,還有可能引起電氣事故。
3.2開關柜及開關整體發熱,會引起二次線絕緣老化,從而對斷路器等設備的控制回路產生影響,可能導致開關誤動、拒動等;如果電流回路線路絕緣老化加快,在高溫下有可能短路,從而引起人身及設備損害事故。
3.3開關柜及開關長期高溫運行,在機組甩負荷等大電流變化時引起開關爆炸等事故。
4、處理
從以上分析及經濟安全生產運行角度考慮,現階段對開關柜及斷路器進行整體更換解決設備問題是不可取,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以采用補救措施改善設備現有運行不良狀況:
1)、手車室柜頂增加風機抽風,更換中插板,下門加通風孔,帶出手車室高溫。
2)、附柜柜頂開孔加風機抽風,后下門加通風孔,帶出電纜隔室高溫。
3)、拆除母線室與母線橋間的導管鋁板并擴孔,母線橋前后封板更換為帶橋型通風孔零件,改善母線室散熱環境。
4)、更換斷路器梅花觸頭,增加接觸點數,增大過流面(由原來設計3150A改用4000A觸頭代用),提高動靜觸頭接觸的可靠性。
5)、配電房安裝空調,以確保整個工作環境在一個恒定的溫度狀態下運行。
5、預防措施
5.1加強設備維護保養,遇有設備停電時,要組織清掃,及時清除附在設備表面的灰塵,確保設備好的好的工作環境。
5.2利用檢修機會,要對斷路器及整體回路電阻進行測試,如果接觸電阻不滿足規程規范要求,要及時處理。
5.3加強對斷路器重要部位溫度的監視跟蹤,及時掌握設備的變化趨勢。
6、參考文獻
[1]GB/T 8349-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金屬封閉母線
班組長是兵頭將尾,是指揮者也是監督者,起著一線的指揮工作,確保工作的質量和直接的結果。班組長要充分發揮全班的積極性,保證安全第一,提高生產的質量和效益,降低成本,防止工傷和重大的傷亡,這是一名班組長最起碼應該做到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班組長應該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注意自我反思,要輔助上級,完成生產管理職責。因此班組長影響決策的實施,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更是一名領導者和直接的生產者。
首先,作為一名班組長,我自信自己已經能與我的班組職工相處得很融洽,也能得到班組職工支持和幫助,班組的各方面工作都能順利的開展,但是這些工作是否真正能得到領導的認可,你本人是否能得到領導的歡迎卻是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我談談我的感想。
第一、讓上司作選擇題,自己作思考題。這一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也是領導最喜歡的方式。對于一個領導來說,他每天要面對許多的問題,他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來逐一思考處理來自基層班組的全部問題。這時候作為一名杰出的班組長,我們就要把班組中遇到的問題先自己仔細思考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然后在向領導匯報,讓領導來決定哪個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強。這樣,你本人的能力也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不斷提高,領導也能在“做選擇題”的過程中不斷認可你的能力,從而使你成為一個受到領導歡迎和賞識的下屬。
第二、比別人多做一步。舉一個例子:領導叫兩個人去菜場問白菜的價格,其中一個去了很快就回來了,他帶回了白菜的價格;而另外一個過了很久才回來,他不僅僅帶回了白菜的價格,也帶回了菜場上所有其他蔬果禽蛋的價格,并且為領導制定了一個行之有效的采購計劃。我想大家都能猜到誰將會得到領導的重用了吧。對,就是后者。他為什么能得到領導重用?就是因為他能比別人多做一步。今天你比別人多付出一點,明天你就能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回報。要做到比別人多做一步,重要的是自己要有積極主動的心態,要有比別人更加深入的思考,要有比別人更加迅速的行動,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相信一句話:天道酬勤
其次,在拓展訓練時,我體會到責任心的種要性。我所在的班組是一個軋鋼班,軋鋼調整工的責任心是搞好整調軋線的根本條件,一個責任心不強的調整工會搞壞一堝粥的。因此,作為班長,我認為不斷培養和加強班組職工的責任心是我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這里我簡單講講我的心得。
第一,培訓。作為班組長,要充分認識培訓的重要性,認真做好班組的基礎培訓工作,要清楚的告訴班組職工,責任心的表現是什么,他要怎么做才是對的,應該按照什么方法去做等等,這就是我們日常的技術培訓和安全培訓中都在做得事情。
第二,規程。規程就是我們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和安全規程,我們要通過“培訓”讓班組職工充分學習掌握它們,并在工作中督促班組職工按照正確的規程和方法去開展工作。這些正確的規程和方法將在工作中逐步的潛移默化成為班組職工的責任心、能力和習慣。因此,在工作中對規程的正確執行非常重要,是班長必須花大力氣去督促的。
第三,制度。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一線生產班組,制度更是保證班組安全運作的基礎。制度是一種強制力,他能很明確的告訴班組職工如果做錯了事會受到什么樣懲罰,班組職工就能按照制度的要求去做。在這種強制力的壓力下,職工的責任心會自然地增強,因為責任心不強就會出錯,出錯就會受到制度的懲罰和約束,這就要求班組職工以很強的責任心去開展工作。
第四,氛圍。氛圍就是班組的學習氛圍,安全氛圍,責任心氛圍。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任何一名職工,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都會不知不覺地被影響,從而做出與這個氛圍相符的事情。因此,我覺得班組長要致力于建立良好的班組氛圍,以帶動全體班員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