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團建策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國際交流部愛心橋游戲環節簡介和流程
?聚餐中的我們活動簡介:到場人數39人,游戲參與人數預計30人,將30人分為5組,每組成員將由中國留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共同組成,同時盡量將每組成員的男女比例分配均勻。每組由一個主持人作為隊長帶領組員進行游戲,各個組合可以根據情況給自己隊伍起個名字。并以該隊名進行接下來的游戲環節。
活動一共分為六個環節,才藝表演一個環節,游戲五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會設置比分,每組隊員根據隊員在每個環節的表現都會獲得相應得得分,得分將會在五個游戲環節中累積,在所有環節的游戲結束時,得分最高的隊伍將會得到相應得獎勵。同時,我們的每組都會設置懲罰環節,懲罰的對象為每組得分最低的隊伍。
活動流程:
預定主持人:
(1) 主持人致開場白
(2) 才藝表演
(3) 游戲第一環節:指手畫腳(PPT形式)
道具:PPT
游戲規則:
1)每組選派兩人進行游戲比賽,一人比劃一人猜測
2)限時3分鐘
3)比劃時可以用肢體語言和口述語言表達的形式向猜詞者傳達信息,但不能說出這個詞語中的任何一個字,否則作廢。
4)猜不出可以喊過
5)觀眾不能提醒,猜出詞語最大的隊伍獲勝
計分規則:每猜對一個詞語得分0.5,猜錯不扣分
懲罰環節:在該環節中,得分最低的隊伍里每一位成員喝一杯由此輪游戲環節得分最高的隊伍調制的特色酒水
?你好,新青年(4)游戲第二環節:兩人三足運氣球
道具:尼龍繩或者廢棄的橫幅條、足夠數量的氣球
游戲規則:
1)每組選派兩到三人進行游戲比賽
2)將相鄰兩人之間的腳踝用繩子相綁,相鄰兩人之間的手臂之間可以叫一個氣球
3)每組隊員以接力的方式將氣球運送到目的地
4)限時10分鐘,中途掉落的氣球不算數
5)運送氣球最多的隊伍獲得勝利
積分規則:每運送成功一個氣球獲得0.5分
懲罰環節:在該環節中,得分最低的隊伍需要幫助得分最高的隊伍進行身心放松,每一位成員對其他人進行按摩
(4) 游戲第四環節:大自然的搬運工
道具:一次性紙杯、飲用水、若干相同規格大水杯
游戲規則:
1)每組成員成豎狀隊形依次排列
2)由第一位隊員用紙杯盛滿水,交給第二位隊員,第二位隊員用嘴進行銜接
3)第二位隊員用嘴刁住紙杯后,將紙杯傳給下一位隊員,依次傳遞
4)最后一位隊員接到盛水紙杯后,用嘴巴將其倒入大水杯中
5)限時5分鐘,蓄水最多的隊伍獲勝
計分規則:游戲結束后,蓄水最多的隊伍得5分,其次依次4分、3分、2分、1分
懲罰環節:在該環節中,得分最低的隊伍組員之間兩人之間需要夾爆2個氣球
(5) 才藝表演環節
(6) 游戲第五環節:相親相愛搶凳子
道具:10張凳子
游戲規則:
1)每組選派兩到三人進行游戲比賽
2)10人圍著9個板凳站好,另選一個敲鼓。鼓響人轉,鼓聲隨機停止
3)沒做到板凳的人被濤談,每次濤談一人的同時,在減少一個板凳。如此循環,知道留下最后3人勝出
積分規則:游戲結束后,仍在場上的隊員獲得5分,其余隊員不得分
(7)游戲第六環節:123木頭人
道具:簡單安全的障礙物(簡易制作的泡沫板、榻榻米模型)
游戲規則:
1)每局每組選派一人參加比賽,一共1到5局
2)主持人背對選手,各位選手站在主持人背后十米左右,由主持人喊開始即開始游戲
3)開始后即向主持人方向運動,當主持人喊停后,所有隊員保持當前動作靜止不動,當主持人喊開始后,才能繼續運動
4)哪位隊員最先穿過相應障礙物后碰到主持人背部即為獲得勝利
積分規則:獲勝的隊員可以為該對贏得5分,第二位可得3分,第三位得1分
(8)游戲結果統計:
根據以上各個游戲環節的得分,從而算出每個隊伍總的得分,得分最高的隊伍可以獲得相應得獎品,并由某某主席進行獎品頒發環節,全體成員進行合照紀念。
十月金秋,嶄露頭角,亮新穎,恣歡謔
二、活動簡介
應社團活動發展的需要,及延伸學生課余生活的展示,“社團之間”聯誼活動是我院社團聯合會舉辦的一個中小型互動娛樂、極具校園特色的社團聯誼平臺。在這個活動平臺上,以社團文藝表演為主,結合形式多樣的互動娛樂游戲融入身邊,讓同學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增進友誼,使彼此感受到豐富的校園文化和優秀精粹的社團生活,構建出和諧校園,展示校園風采。青春無極限,社團之間,讓激情起航!
三、活動背景,目的和開辦方式
學生社團是校園生活所延伸的第二課堂,隨著其不斷發展和豐富出更多的新內容 ,為了使其到得到充分展示,搭建出更多與同學相互聯系的紐帶,在此背景下,由社團聯合會開創并舉辦了“社團之間”活動,建立了融聚校園文化,體現社團風采的重要平臺。積極倡導校園文化新風尚,構建和諧之家,將社團表演,互動游戲及社團特色演繹融為一體,體現了社聯以學生為本以活動交流為主的舉辦理念,充分展示班級特色,彰顯校園文化!
四、 活動細則
時間:xx-10-18 下午5:30-6:30(若天氣有變,則另行通知)
地點: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花源區體育館門前
主辦方:花源校區社團聯合會
協辦方:樂舞林
參與社團:··········
五.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
活動開展前一周,由新聞宣傳部做好前期宣傳準備
1、新聞宣傳部提前一周貼出活動相關海報,并通過校廣播站加強宣傳,提前對舞臺設計做出草案和規劃。負責活動前后期的通訊稿撰寫,以及主持人開場白的編寫,并協助宣傳部構思宣傳標語及文字內容、采集配場音樂。
2、外聯部負責尋求商家贊助,聯絡各社團,通知社團演出準備,以及主持人和社團的征選等。
3、策劃部組織活動策劃書,詳細安排可行方案,預先統計出經費和購置活動所用道具,并協助各部門完成工作,以達到活動預想進展。
(二)中期安排:
活動開展前(至少前1天),召集各參與單位的負責人開會,明確相關內容和事項,配合工作開展,再次詳細落實人員任務。
(三)活動開展
1、主持人開場白
(1)介紹參與社團,由社團代表人發言,打出社團口號。
(2)介紹嘉賓和贊助商,致開場歡迎詞,調動氣氛。
2、開場秀:樂舞林表演(限5分鐘內)
3、互動環節:本環節將分三個單元進行,將娛樂與學習相結合,第一單元:“超級大玩家”,有2個互動游戲,各社團同學積極參與,大家一起happy;第二單元:“我行我show”,各班進行精彩的才藝展示,選出班級明星;第三單元:“純娛樂”,純娛樂游戲不計時不計分,讓同學們一起輕松happy,;讓參賽同學在激情澎湃的氣氛中進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互動比拼,各展所長。游戲環節采取時間累計制,完成游戲時間的累計時間最短的班級將獲得精美的獎品!
4、活動要求:社聯各工作人員暫無具體工作或者所負責的工作完成后就坐到觀眾席前兩排或集中整齊站在一處,不要在現場散亂的站或走,以免感覺現場混亂。
第一單元:超級大玩家
(一)爭分奪秒,合作無間
目的:考驗隊員合作精神
時間:不限
道具:繩子、剪刀3把、彩紙(若干)、紙杯9個、礦泉水3瓶、膠水3瓶
游戲要求:每社團3人,3個組同時進行
游戲規則:
1. 每組3人,中間的組員與左右兩人面向相反方向,排成一直線。
2. 3人手挽手互相交叉手挽手,3人的腿相互用繩子綁起來(3人4足的形式)。
3. 3人做以下事情:
a、左、右兩人分別用一只左手和一只右手將中間組員雙腳的鞋帶解開(3人保持手挽手的形式,不能松開,中間組員不能幫忙)。
b、左、右兩人一人一只左手及一只右手,互相合作將桌上的彩紙對折用剪刀剪出一個圓形和一個心形紙片。
c、在四張裁剪好的彩紙上分別寫上隊員最想說的一句話。
d、左右兩隊員合作將礦泉水瓶打開,將水倒入3個紙杯中,左右兩人各喝一杯水,再將剩下的一杯水喂給中間的隊員喝。
e、左、右兩人再重新綁好中間組員的鞋帶。
f、在彩紙背面涂上膠水,然后3人4足走到三米外的展板處,將彩紙貼在展板上。
4.以完成以上6項任務時間最少的隊獲勝。
(二)合力吹氣球
目的:考驗團隊互相配合的默契度 時間:不限
道具:氣球、便簽紙18張
游戲要求:每社團6人,3個組同時進行
游戲規則:
1. 每組6人,每組6張便簽紙,上寫有嘴巴,手(左、右手)、屁股、腳(左、右腳)。
2. 主持人請每組每人抽簽,抽到嘴巴的必須借著抽到手的兩個人的幫助來把氣球吹起來不能用他自己的手,然后抽到手的兩個人中的任意一個把氣球扎起,然后兩人抽到腳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氣球給坐破。
3. 在最短時間內坐破5個氣球的勝出。
第二單元 我行我show
各社團才藝展示
才藝展示最精彩、最受歡迎的社團將獲精美禮品
5、根據各社團累計的時間情況,宣布時間最短的獲勝社團,并頒發獎品
第三單元 純娛樂
趣味跳繩
目的:考驗協調反應能力 時間:不限
游戲要求:每社團8人,3個班同時進行
游戲規則:
1. 第一輪:每組8人,選出兩人各握住繩子的一端,游戲開始,則不停地舞動繩子,其他6人排好隊輪流跳過繩子。第一輪沒有跳過的人將被淘汰。
2. 第二輪:經過第一輪淘汰后,剩下的人則排隊輪流跳入,但不跳出,直到剩下的人全部跳入,最后再一個接一個地輪流跳出
3. 時間最短的隊獲勝。
本環節不計時不計分,大家輕松玩游戲,在本環節歡快的游戲中結束本期社團之間活動,主持人致結束語并宣布活動結束。
6、工作人員合影,并打掃會場
六.活動道具及經費預算
道具:(游戲一)剪刀3把、彩紙(若干)、紙杯9個、未開封的礦泉水3瓶、膠水3瓶、短繩6根(綁腿)小禮品9份
(游戲二)便簽紙18張、氣球15個 小禮品18份
(游戲三)長繩3根 小禮品24份
獎品:社團表演禮品1份、“社團之星”獎狀1張、“社團明星”獎狀1張
才藝表演者禮品3份、參與社團小禮品若干(根據參與社團人數而定)
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我們書法協會又要招收心得血液了,如果你對書法有著無比濃厚的興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書法的知識,如果你想鍛煉自己培養自己的合作協調能力,那你就不要猶豫了,加入我們吧,我們協會將滿足你的所有要求,這里是一個了解書法,熱愛書法的平臺,這里也是一個能學到很多書法知識的搖籃,我們期待您的加入,書法社團招新策劃書。
二、活動簡介
1、 協會簡介
我們的宗旨是
本次納新活動分為社聯會員納新和學院部員納新兩部分。所有愛好書法的同學均可在社聯統一納新時間前來報名,成為我們的會員;我院同學還可參加院會的部門納新,成為協會的骨干人員。
2、部門納新簡介
書法愛好者協會下設組織部、編輯部、策劃部、宣傳部四個部門。
組織部:主要負責日常事務,進行活動前和活動中的組織工作。
編輯部:主要負責本學年計劃出版的《書法簡報》期刊和《書法知識知多少》一部分的編輯工作,包括前期搜集資料、內容篩選、校版、出版等工作,規劃方案《書法社團招新策劃書》。
策劃部:主要負責活動前的策劃和活動后的總結工作。在活動進行之前商討活動流程并寫出策劃書還有活動后的總結工作并以書面的形式寫出。
宣傳部:主要負責宣傳工作,在活動前出海報,及時準確的宣傳協會的活動。
三、 活動時間及地點
1、部員納新
時間:xxxx xx xx
地點:xxxx
2、會員納新
時間:xxxx xx xx
地點:xxxxx
四、 活動流程
(一)部員納新
1、前期宣傳
迎新時,我們一定要把握時機,第一時間派發宣傳單,向他們介紹我們的協會并從中挖掘對化學有興趣的新生,由宣傳部出一期海報張貼于學院07級宿舍的宣傳欄,并以傳單的形式將協會的簡介再次發放到每一間新生宿舍。同時,發行化愛的最新期刊和簡報。
2、納新點布置
在所分配的納新點墻壁上張貼書法協會納新海報,桌前橫掛協會會旗,桌上擺有協會簡介、各部門簡介、協會期刊及簡報、部員報名表、協會簡介、各部門簡介等。
3、具體流程
(1)有意參加書法愛好者協會部門工作的同學,在納新點報名,報名時需按要求填寫表格。
(2)各部門統計報名人數,整理報名表格,由部門的部長和副部組織部員面試。面試的具體時間地點由各部門自行規定并通知報名的同學。每個部門計劃吸收6名部員。如有特殊情況,各部門亦可自行酌情增減,但人數以不超過8人為宜。
(3)待所有部門確定部員后,由策劃部統一整理并張貼名單公布。
(二)會員納新
1、準備工作
社聯納新時,書法協會現會員部員面向全校同學分發傳單,內容包括書法協會基本情況介紹及上一學年的主要活動概述。在社聯指定宣傳場所張貼海報,歡迎全校愛好化學的同學加入協會。
隨著科技發展網絡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日漸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不良網路文化的影響,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的上網行為,以此為契機我校團委在全校開展創建網絡文明的班團日活動。
二、 活動主題
創建網絡文明、構建和諧校園
三、 活動目的
為了更好地創建校園網絡文明,提升大家的思想道德水平,體現當代大學生特有的風范。班團委希望借此啟動儀式,呼吁大家學習文明上網,構建和諧校園網絡文化。同時,動員同學們將活動開展到日常生活,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創建網絡文明的浪潮中。 讓我們不斷提高文明用網意識,做一個文明的網民和文明上網倡導者。
四、 活動時間
XX年5月
五、 活動地點
xx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309教室
六、活動組織及成員
外國語學院11級英語教育2班團支部全體同學
組織人員為:團支書
七、活動內容
1、 觀看關于網絡文明事件的新聞報道視頻。并圍繞新聞中出現的問題請同學發表看法,闡述解決問題的關鍵引入本次班會主題。
2、56宿舍全體同學表演小品《網上你是誰?》。
3、廖xx同學介紹目前存在的較為普遍的不文明用網行為。
4、黃同學及李同學進行主題詩歌朗誦與書法結合的表演。
5、學習委員推薦收集到的與網絡文明相關的書籍,讓同學們在書海中吸收的精髓,提升思想高度,以便落實到實際生活中。
6、宣傳委員展示宣傳“創建網絡文明、構建和諧校園”的主題海報及宣傳傳單;全班同學一同編寫“我說我做我是文明網絡公民”主題微博。
7、最后環節,由團支書陳葳思帶領全班宣誓:以身作則創建網絡文明、構建和諧校園。
8、班會結束,收拾場地。
三、 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 要求同學們有較強的責任心,積極準備和善后;
2、 要求同學們能服從安排,自主自愿參加各活動。
四、 進行活動總結
本次版團日活動在團體同學的配合下順利完成,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較為豐富。本次班團日活動較好地宣傳了創建網絡文明的重要性,調動了同學們以身作則的熱情。同樣也給予同學們一個警醒,推動此次活動的后續進行。
關鍵詞:深基坑;監測;變形分析
中圖分類號:TV55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工程監測目的是通過對基坑施工期間基坑圍護和支撐的變形、地下水位及其影響范圍內的環境變形項目的監測數據進行的分析及預測,判斷當前基坑的安全度,及時指導工程的施工,以達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保障業主及相關社會利益。同時通過現場監測結果和設計報警值的比較,驗證圍護設計相關參數,以便對設計方案或施工過程和方法進行優化。
1工程概況
本基坑開挖面積約20600m2,基坑普遍開挖深度為13.70m,局部深度達到16.05m,安全保護等級為一級。采用φ1000mm的鉆孔灌注樁作為圍護結構形式,灌注樁入土深度分為29.0m~31.5 m,止水帷幕采用三頭水泥土攪拌樁,坑內使用三軸水泥土攪拌加固。采用三道鋼筋混凝土水平向支撐,豎向支承系統采用一柱一樁,整個基坑施工平面上分為5個區域,豎面上分為4層土,第一層土-1m,第二層土-5m,第三層土-9m,第四層土-13.7m。
該地塊位于長江三角洲入海口沖擊平原,其地貌屬上海地區濱海平原地貌類型,地貌形態較單一。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地層主要有①1褐黃色粉質粘土、②2灰黃色淤泥質粉質粘土、③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加沙質粉土、④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因基坑粉性土較厚,滲透性較強,基坑開挖時容易產生塌陷、管涌、流砂等現象。基坑基底位于第④層淤泥質粘土層中,其土質相對較為軟弱,易產生流變等現象。淺部土層中的地下水屬于潛水類型,其穩定水位埋深在0.3m~1.5m之間。根據該地塊的地質勘察報告,本地塊承壓水頭埋深約為3~11m經計算,基坑不會產生突涌。根據勘察報告,基地內未發現暗浜。
本基坑面積大,離基坑三倍開挖深度范圍內涉及管線和建筑物眾多,為減少文章篇幅,這里主要介紹本基坑西側的地下管線和東側部分建筑物分布情況。離基坑西側圍護結構由近及遠依次有電力(約5m)、信息(15m)、上水(18m)地下管線;緊貼基坑東側圍護結構有已建二期、三期及連廊。
2監測點布置
監測點的布置本著“全面監測,重點突出”的原則,全面反映基坑施工過程中基坑的圍護體系和支撐體系以及周邊環境的變形情況。基坑西側布置了3排共21個地下管線沉降和位移監測點,不同管線測點間沿垂直于基坑邊線的剖面線布置;西側圍護墻頂布設了10個水平位移監測點,該側圍護灌注樁內布設了4個圍護墻體深層水平位移觀測孔及3個坑外土體測斜孔;基坑東側共布置16個建筑物沉降監測點及34個連廊立柱沉降監測點。監測點布置如圖1。
圖1基坑監測點布設示意圖(部分)
3監測數據分析
3.1圍護墻體深層水平位移
隨土方不斷挖深,圍護體向坑內最大水平位移位置逐漸下移;底板澆筑結束后,最大水平位移的深度位置不再變化。各墻體及土體測斜最大值及其所在深度如表1所示。
表1各墻體及土體測斜最大值及其所在深度
墻體測斜 位移最大值(mm) 所在深度(m) 墻體測斜 位移最大值(mm) 所在深度(m)
CX4 194.8 14.0 TX2 213.9 13.5
CX5 217.6 12.5 TX3 197.9 13.5
CX7 132.6 14.5
從表1可以看出:
(1)所有測斜孔深層水平位移監測數據的最大值均已超過報警值(30mm),且超出幅度較大。
(2)測斜的最大水平位移變形位置多數出現在基坑深度12.5m~14.5m位置,即基坑開挖深度的附近。
(3)處在基坑西側中間位置的測斜孔最大深層水平位移變化量比在該側兩頭的測斜孔的最大深層水平位移變化量相對較大。
(4)CX5、TX2測斜孔變形最大,其不同時間節點的變形曲線如圖2和圖3:
圖2CX5各階段變形曲線 圖3TX2各階段變形曲線
從CX5、TX2測斜孔的變形曲線可以看出,隨著基坑開挖的不斷加深,基坑圍護墻體不同深度水平位移曲線沿深度方向呈“魚腹”狀分布,即中間大,向上下兩段逐漸減小,且空口位移較大;澆筑墊層后,基坑圍護墻體的變形速率明顯降低;基坑圍護墻體的變形直至底板澆筑后一段時間才基本穩定。
CX5、TX2測斜孔變形最大的原因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1)地質情況,基坑開挖下部深度主要是在淤泥質粘土層,基坑圍護外側壓力大。
2)支撐情況,該處第一道水平支撐由西向東逐漸下斜連接至第二道水平支撐,該支撐形式較常規項目存在較大的差異。
3)荷載情況,CX5、TX2測斜孔所處位置為工地材料堆場,鋼筋及其他材料重量可視為在基坑圍護結構增加較大外部靜荷載。
4)周邊情況,基坑西側圍墻外為市政道路,本項目土方車等工程車輛及社會車輛較多,對基坑圍護影響較大。
5)測斜孔CX5、TX2測孔所處位置位于基坑長邊中部,且基坑開挖至底板澆筑時間持續太長,變形相對較大。
3.2地下管線和建筑物沉降
基坑西側的三排管線監測點中,各排管線監測點最大沉降量為:上水S5測點下沉36.2mm,信息X5測點下沉37.1mm,電力D4測點下沉138.4mm,電力D5測點下沉149.4mm,電力D6測點下沉147.6mm;管線水平位移最大為D5向基坑方向位移139mm。
基坑東側建筑物沉降量較大的點分別為: F14測點下沉51.2mm,F15測點下沉47.5mm,F16測點下沉38.5mm,F23測點下沉37.4mm,F24測點下沉37.6mm,建筑本身出現了多處新增裂縫。
通過參照監測點平面布置圖來分析監測數據,可以得出:
(1)西側地下管線和東側建筑物沉降都較大,主要由基坑圍護墻體變形導致的土體損失引起。
(2)S5、X5、D4、D5、D6測點處于基坑長邊中部位置,相對于其他管線監測點沉降量都要大。
(3)基坑東側建筑緊貼基坑,受深基坑的多塊分區施工等因素綜合影響,致使建筑的沉降量較大;由于不均勻沉降,使建筑產生了新增裂縫。
3.3圍護墻頂水平位移
基坑西側圍護墻頂水平位移累計最大點分別為:Q29向基坑方向位移175mm,Q30向基坑方向位移179mm,Q31向基坑方向位移180mm。
圍護墻頂水平位移遠遠超出報警值(30mm),主要由圍護側向壓力較大及第一道支撐受力較弱等因素引起。
3.4連廊立柱沉降
基坑東側已有連廊下為兩層地下室,土方卸載后,連廊出現大幅上抬,變形最大點分別為:Z15上抬60.3mm,Z19上抬70.6mm,Z22上抬75.3mm,Z24上抬65.7mm。
連廊上抬主要原因分析為土方卸載,坑底土體出現較大回彈,連廊地面與建筑連接處出現多條較大裂縫,為控制連廊變形,采取了加厚墊層,連廊地面堆沙包等一系列措施。
4結語
本基坑深度較大,施工工序合理,質量較高,圍護變形量本應較小,因而對鄰近管線等周邊環境的影響亦小,但實測數據表明本基坑圍護結構變形較大,引起周邊管線和建筑物較大沉降。因此,根據本基坑工程的實際情況,結合本次基坑工程的監測結果,得到了以下幾個初步結論和建議,作為今后監測工作的參考:
(1)深基坑施工過程中,進行圍護體系護監測是十分必要的。本基坑信息化監測中,通過將監測數據及時匯報給業主、監理、設計和施工等參建單位,參建單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和施工技術應急預案,為控制周邊環境變形急劇發展和確保周邊環境安全具有積極意義,也為優化設計及合理組織施工提供可靠的信息。
(2)基坑開挖至澆筑底板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基坑的“時-空”效應,實行分區開挖,減小分塊開挖長度,加快施工進度,及時澆筑墊層和底板,避免基坑開挖周期過長,對保證基坑穩定及減少對周邊環境影響極為有利。
(3)本基坑的第一道支撐形式較常規項目存在較大的差異,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應反復驗算,采取合理的支撐形式,保證基坑的安全穩定。類似支撐所對應的圍護點,是基坑安全的風險點,監測當中需重點關注其圍護結構和周邊環境的變化狀況。
(4)連廊立柱的上抬應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差異沉降過大導致結構開裂。
(5)在監控周邊建筑物沉降的同時,應關注建筑物的差異沉降,以免引起建筑物新增裂縫和嚴重傾斜。
參考文獻:
[1]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S].
[2]JGJ8-2007,建筑變形測量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