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齊心協力

齊心協力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齊心協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齊心協力范文第1篇

劉庚辰

2010年4月14日早晨7:49分青海大地震發生了,玉樹的人在廢墟里掙扎。

我們的武警和消防員在第一時間趕到,對玉樹人進行救援。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風尚。他們干了一天的救援工作,晚上4000米的海拔,讓有的救援人員產生了高原反應,他們也有生命危險的。

4月21日,舉辦了大型募捐活動,一晚上捐了21億多元,體現了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捆筷子難折斷。

我們齊心協力讓玉樹重建家園吧!

齊心協力范文第2篇

在地震突然降臨的那一刻,愛,迸發出了動人的力量-——親人之間,生死相依,朋友之間,相互激勵,陌生人也挽起手臂。這些動人的故事,讓我們落淚,也讓我們堅強,激勵著我們。不過我們只要咬牙挺住,不放棄,不拋棄,希望就在前方。親愛的同學們,我想問問大家,在那轟然巨響的瞬間,如果你在現場,你最想握緊的是什么?如果是我,我最想握緊的是親人的手。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在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救援人員發現一位教師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的深凹下去,血肉模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還活著學生,望著已經遇難的教師而哭泣。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位老師的名字——譚千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他心中的愛,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千秋流淌。

在綿陽的一個援救現場,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戰士們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尸體。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幾乎等于送死。但幾個戰士還是要往里鉆,這時坍塌就發生了,那幾個往里鉆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一個戰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這樣催人淚下的故事,在那片神傷的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樂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國民眾守望相助的悲憫情懷、以及傳遞著溫暖的行動,同樣令人觸動。災難后,我們看到平時的出租車司機們,放下手中生意,自發地奔赴災區幫助救災;甚至以拾垃圾為生的老婆婆都要為災區捐上自己辛苦賺來的一元幾角錢……誰說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減弱,誰說我們的國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溫總理那悲切而堅定的臉容,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充滿溫情而又堅毅性格的最好體現。有了這種性格,我們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么災難不能戰勝的呢?

請相信,只要我們心連心在一起,所有困難都會過去,災難難不倒我們,難不倒我們中華13億人民。

齊心協力范文第3篇

景龍橋鄉聯合村是縣委組織部、縣房管局的建設扶貧村。今年以來,在組織部、房管局領導的高度重視下,該村依靠鄉黨委政府、全村干部群眾和駐村工作組的共同努力,在班子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正按照年初計劃穩步實施,建扶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齊心協力,加強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組織建設。一是加強對村班子培養教育,現在村班子成員都是新近當選的,年齡在40—50歲之間,為了盡快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工作組采取了送他們到農廣校大專班學習,參加縣委組織的村黨支書培訓班等方式,不斷開拓他們的視野。二是培養發展新黨員。為解決農村黨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的現象,工作組注重從年輕、文化素質較高,特別是外出務工返鄉青年中物色對象,培養了4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了一名新黨員,為聯合村的發展打下良好人才基礎。三是開展了結對扶貧和資助家庭困難學生上學的活動。由組織部組織實施,房管局等單位參加與12戶特困戶、4名學生結成了幫扶對子,捐款捐物4100余元。

二、積極籌資,投入到點村基礎設施建設。截止到9月底,累計投入到點村資金已達150多萬元,其中國家項目資金108萬元,后盾單位投入14萬元;村民捐款、投工投勞折款28萬元。由于這些資金的投入,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建設扶貧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一是總投入61萬元,3.32公里村道已全部硬化,一條平坦水泥路縱貫全村,徹底改變了過去行路難的局面。二是農電網改造進入安裝調試階段。過去是用電難、難用電,現在投資75.08萬元,增加了變壓器,加大了功率,更新輸電線路,從此用電不再難,城鄉一個價。三是投資2.5萬元興建沼氣池10口,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四是投資6萬元興建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五是投資2.78萬元整修村小學,33m2操坪硬化,近60米長的殘裂圍墻重砌粉刷。六是組織建房資金1萬元,資助5戶殘疾困難戶建房。

三、開拓進取,調整產業初具規模。一是投資4500元,擴栽苧麻110畝,全村苧麻總面積已超過600畝,年產值可達60多萬元。二是拓寬打工渠道,增加非農收入。通過人員培訓、聯系打工單位、投親靠友等渠道鼓勵外出務工經商。目前,外出務工人員占全村總勞力的一半。三是投資14萬元,組織實施在胡家灣興建一座養魚水壩。該壩建成后,將形成100多畝養殖水面。四是投資1.5萬元,今冬明春擴栽柑桔200畝。

齊心協力范文第4篇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新疆能源有限公司五家渠電廠一期工程啟動、農十四師紅棗加工基地建設工程項目啟動、農八師143團2000畝釀酒葡萄示范基地項目啟動……6月的兵團墾區大地,激情似火,充滿希望,一個個投資數十億、上百億的“大塊頭”項目在天山南北的綠洲大地上遍地開花。

5月中旬,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成功召開。吹響了集全黨之智、舉全國之力推進新疆和兵團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沖鋒號。而5月下旬召開的兵團黨委六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則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動員大會。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在機遇面前,兵團257萬干部職工群眾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堅定不移地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努力建設美好家園。農六師、五家渠市黨委要求,各團場要以改善職工群眾基本生活條件、支持產業發展、促進職工就業、培養干部人才為重點,推進師、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農五師黨委提出必須要用超常規的精神狀態、工作方式、措施辦法,抓住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帶來的重大歷史機遇,以兵團黨委六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為指導。實現農五師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目標……

魏新元(農一師1團團長)

1團地處314國道和南疆鐵路要沖,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

“我們要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解決城鎮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速度不配套、不協調的問題,創造優美和諧舒適的人居環境,努力激發職工群眾的責任感、自豪感。”魏新元說。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兵團黨委六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召開后,該團黨委根據自身實際。將團場的發展重點放在社會民生方面,力圖加快改善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我們將圍繞市政基礎建設,完善供暖、上水、下水管網,做到科學布局,合理配套;抓緊解決城鎮及各單位安全飲水問題。”魏新元說,團場將抓好城鎮垃圾、污水處理,制定長遠規劃、滿足未來10年至15年城鎮擴容垃圾和污水處理需求。提前謀劃、未雨綢繆:高度重視利用國家政策支持發展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建設雙語幼兒園,改善教學條件和教師待遇,留住優秀人才扎根團場,提高教學質量;爭取上級支持,更新醫療設備,大力提高醫護人員、醫療技術人員的素質水平,保障職工群眾身體健康。

針對少數民族單位長期受管理體制制約,基礎設施、民生問題歷史欠債較多等問題,該團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加大了對少數民族單位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關注度,努力提高少數民族職工群眾的生活質量。黨、團組織活動做到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發揮好廣播電視的宣傳陣地作用。強化輿論引導。經常開展少數民族職工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少數民族職工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團場還將創先爭優活動堅持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與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相結合,與實現團黨委(擴大)會議提出的奮斗目標相結合,與維護社會穩定推進社會各項事業進步相結合。圍繞“加強組織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提高生活質量”的目標完善實施辦法,團結、帶領全團各族干部職工群眾共同發展。

朱維(農一師10團團長)

“我們要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為契機,對涉及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進行梳理匯總。制定專項規劃,促進團場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朱維說。

在經濟發展上,10團堅持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圍繞紅棗果品優勢做文章,打好“特色牌”,強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10團還與河北省贊皇縣人民政府簽訂了“贊新大棗”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不斷擴大紅棗種植面積,努力推動農一師紅棗產業的大發展。

同時,10團計劃投資6000萬元,辦好十件實事:一是采取有力措施,改造2連、5連、9連、13連等單位2萬畝滴灌設施,配套建設路、林、渠等項目。提高職工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二是新建15公里通營公路,改善南片區15連、18連等單位職工出行條件;三是新建廉租房不少于100戶,不斷改善職工住房條件:四是新建1個基層連隊文化站、完善1個文明生態小康連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蓬勃開展;五是繼續完善1連、3連、7連、8連改水工程,進一步改善職工飲水質量;六是搞好6個單位改廁和垃圾池建設,努力打造和諧干凈的人居環境;七是改造阿拉爾中心變電站至10團3.5萬伏輸變電線路,徹底改善團場長期供電不足的局面;八是新建民兵訓練基地,努力培養和提高職工軍事素質;九是新建南疆紅棗培訓中心,進一步加大紅棗科學栽培力度。為進一步提高職工收入打好理論基礎;十是進一步整合5所中、小學校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和師生住宿條件。

另外,10團還將繼續完善養老保險統籌,繼續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穩步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水平:鞏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好團中學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切實抓好“強基育人”工程;認真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工作,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抓好文化和廣播電視工作,加強基層綜合文化活動場所建設,提高廣播電視有效覆蓋率;進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加大對困難職工生活、醫療和子女就學等救助力度。切實改善和保障職工群眾的基本生活。進一步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努力改善職工群眾衛生保健基礎條件。進一步加大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提升義務教育軟硬件整體水平。

楊萬川(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目前,青松建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擁有10個分公司、8個控股子公司、7個參股子公司。主要生產經營的產品包括水泥、磷肥、硫酸、硫酸鉀、燒堿、鹽酸、鑄鋼件等產品。截至2009年,公司注冊資本達到3.68億元。

2010年。青松建化水泥年產能力達到850萬噸以上,建成年產240萬噸大平灘煤礦。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總資產達到35億元,凈利潤超過2億元,職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

“中央和對口支援各省市對新疆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對南疆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楊萬川說,今后公司將繼續做強做優建材,發展氯堿化工,拓展資源能源,提升綜合實力。并將以資產重組、技術進步和新建項目等方式投資60億元,打造提升新型建材、氯堿化工、能源資源等行業。力爭2010年年末,水泥產能達1500萬噸,氯堿化工產能達30萬噸,新型建材產能達50萬噸。煤炭產能達800萬噸。

公司“十二五”期間的經營發展目

標已經確定:到“十二五”末。青松建化集團的資產將突破15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利稅達10億元,職均年收入達到7萬元以上。

“這幾年,青松建化集團的建材產量和銷售量一直呈增長趨勢。但化工行業停滯不前,造成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為此,我們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化工行業的發展,扭轉現在的發展不均衡的態勢。”楊萬川說,青松建化集團這幾年發展速度相對較快,沿國道已建設了7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今后,他們還將繼續推進這種模式。

“之所以這么做,這是由新疆的現狀及水泥行業的特點決定的。水泥產業是一個同質化程度很高的產業,運輸半徑小,有效的運輸范圍在300公里以內,不能超過500公里,否則就會賠錢。”楊萬川說,公司要發展,必須得走產業結構調整的道路,這樣才能讓企業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

梅述汪(農二師27團政委)

發展是第一要務,是永恒的主題。加快發展、科學跨越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今后。27團將以啤酒花、鵝、農產品加工“三大產業”為支撐,加快推進團場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到2020年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我們要加快推進‘三大產業’發展進程。繼續堅持做精做強啤酒花產業,積極穩妥地擴大啤酒花種植面積和生產規模,不斷提高啤酒花產品質量,穩步拓展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逐步形成啤酒花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繼續堅持做大做強鵝產業。按照‘標準化繁育、飼草化養殖、規模化發展、多元化生產、現代化加工、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模式,在突破效益上見實績。”梅述江說,到2015年,27團的種鵝存欄達10萬羽,產蛋500萬枚,孵化商品鵝苗300萬羽,產肉7500噸,實現產值2億元。

同時,27團還將繼續堅持做活做強農產品加工業。依托團場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把農副產品加工業作為產業化發展的龍頭,著力培育和引進一批合作信譽好、經濟實力強、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進一步落實完善促進二、三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大力實施團場工業考核辦法,充分發揮自營經濟小額貼息貸款和擔保公司的政策撬動效應,大力推進特色林果、特色畜產品、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并形成區域特色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主導產品。調動團場、企業、職工群眾等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促進集體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帶動全團二、三產業蓬勃發展。

此外,27團將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要將屯墾戍邊新型團場建設與城鎮化發展結合起來,積極爭取兵團、師重點城鎮項目支持,抓緊做好天河鎮小城鎮規劃修編和評審工作,早日促成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加快鎮區連隊水、電、路、氣、房、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良好的城鎮人居環境和創業發展環境,搞好城鎮產業布局,引導團場人口和二、三產業向城鎮集中,逐步成為發展工業、拓展服務業、招商引資的平臺。并依托氣候優勢,立足城郊區位。瞄準焉耆縣和庫爾勒市半小時經濟圈。把27團作為庫爾勒市的“后花園”,積極發展連鎖經營、便民超市、網絡、社區服務等現代物流業和新型服務業,積極開發團場房地產業和城鎮服務業,力爭10年內形成獨具規模的、優美和諧的、人居適宜的現代文明團場。

安瑞民(農二師庫西經濟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

“十二五”,期間,庫西工業園區將把園區干部群眾的思想、智慧、力量統一、凝聚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兵團黨委六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上來,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精神,克難奮進,搶抓機遇,抓好對接,夯實基礎,勇創佳績,努力實現園區跨越式發展目標。

“園區將重點發展以果品蔬菜為主的綠色食品精深加工業、以棉紡為主的紡織產業、干鮮果品倉儲物流貿易服務業和高新技術四大主導產業。”安瑞民說。

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將以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為依托。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通過引進和培養核心企業,發展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重點扶持番茄、香梨、辣椒、甜菜、油脂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推進農產品產業鏈延伸和產業集聚。

倉儲物流業將依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疆地區果品資源,建設集商品交易、倉儲保鮮、果品加工、物流配送、檢測檢疫多功能于一體,形成能夠輻射以南疆果蔬資源為主的農副產品集散地。

紡織產業的發展將積極推進棉紡資源的整合,加快棉紡企業的改革改制和技術升級,推動棉紡織產業鏈的延伸,重點抓好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形成優質棉紗、棉布、印染和棉紡織品加工產業鏈。全面提升棉紡水平。建成兵團重要的紡織基地。

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為農林牧副服務的機械設備制造加工業。

與此同時,園區將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實施工作。結合農二師資源和園區實際,園區擬重點發展30萬錠棉紡產業化項目、20萬噸干鮮果品倉儲物流貿易產業化項目和石油精細化工建設項目。“十二五”期間,園區將重點對3個項目進行產業化和配套化招商,尋找多家有意向和實力的企業參與合作項目建設,共同開發,做好項目的集約和規模化發展。

李愈(新疆冠農果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冠農果茸將緊緊圍繞三紅(番茄、辣椒、紅棗)一白(甜菜)一果(香梨)產業化發展,進一步發揮公司在農產品綜合深加工領域的產業優勢、技術優勢和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以番茄醬、白糖和干果為主打產品,以綠原工業區的發展為重點,穩定發展喀什地區、和田地區的果蔬產業戰略布局,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企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加強與團場、地方合資合作,抓好原料基地建設。形成利益共贏的聯結機制。

目前,公司共有7條番茄醬加工生產線,日處理番茄鮮果6000噸。隨著冠農番茄公司新增日處理番茄原料3750噸生產線項目的建成,該公司也將成為全國單廠日處理能力最大的番茄生產企業,力爭3年內形成10萬噸番茄醬的產能規模。

在擴大鮮果加工能力的同時,公司將抓好南疆盛產干果這一優勢。依托“斯蘭扎克”品牌效應,重點做好核桃、巴旦木、紅棗、葡萄干、杏干等干果產品升級和銷售,以冠農鹿豐公司為主要生產平臺,冠農艾麗曼果業公司為營銷平臺。以專賣店加盟、連鎖商超和電子商務為主要渠道,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做實渠道、決勝終端。目前“斯蘭扎克”品牌運營良好,已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開發超市連鎖和專賣店600多家,力爭今年年底增加至1000家,預計年銷售額過億元。力爭3至5年內,專賣店將超過3000家。布及全國各大中城市,著力打造“斯蘭扎克”新疆高端農產品第一品牌。

“加快介入礦產資源開發,努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李愈說,公司

將全力跟進國投羅鉀300萬噸鉀肥項目和國電開都河梯級電站建設項目,保持戰略參股地位。爭取贏得更大投資回報。此外,公司還將收購儲備一些優勢礦產資源,為實現跨越式發展找到新的增長點。到2020年,逐步打造冠農股份“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真正實現公司經濟跨越式發展。

田永浩(農七師125團團長)

“2010年,團場生產總值計劃完成6億元,比2009年增長38%。力爭3年內,團場生產總值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7億元。今年力爭職工收入穩定在3萬元。團場預計實現利潤800萬元。3年內職工收入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3,6萬元,團場利潤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一番。”田永浩說。

今年,125團將與西安銀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1,5億元,整合農七師9個牛場,成立現代牧業公司,并以此爭取政策支持,加快調整,確保實現年產值1億元的目標:投資3000萬元。努力完成達子廟人飲水和工業用水工程建設,實現年產值3000萬元;投資2100萬元,建成10萬畝機采棉生產加工線。實現年利潤1200萬元:投資3000萬元,完成370戶廉租房及配套建設。改善團場職工生活條件;投資400萬元,建設農機標準化4S站,為全團農機標準化建設提供保障;投資400萬元,加大挖排清淤力度,確保全團灌排暢通,夯實農業生產基礎。

田永浩在給出團場今年發展目標的同時,也描繪出了團場未來發展的宏圖。

“我們團將以發展機采棉為突破口。建設好10萬畝‘兩高一優一低’機采棉基地。繼續完善以滴灌、新品種、超寬膜、機械采摘等高新技術綜合配套的栽培規范。進一步促進棉花產業升級增效。依托柳溝紅6.5萬噸番茄醬廠,建設好5萬畝高產高效低殘留番茄種植基地。同時帶動全團1000畝大棚育苗基地建設。依托銀橋乳業,建設好萬頭澳牛現代牧業基地,帶動飼草飼料的規模化種植和加工基地建設。以2個加工廠人股的形式,努力打造5萬畝種子基地。”田永浩說。

張勇(農七師129團副團長)

“我們將加快現有優勢資源的轉換,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以小麥種植和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為龍頭,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實現農產品市場化經營。以擬建市、工業園區、鐵路、高速公路等機遇,著力抓招商,突出抓工業,加快二產發展。”張勇說。

為了進一步推進城鎮化建設,129團將進一步做好綜合規劃,以五五新鎮為中心。按照小城鎮總體規劃建設好工業、農業兩個園區。結合連隊土壤及運距等實際情況,劃分特色種植區域,推廣以經濟圈、經濟帶聯合發展的模式。

農業發展上,129團將緊緊圍繞農七師棉紡、制糖、乳業和制醬“三白一紅”產業化龍頭企業,優化農業內部發展結構,加快林業、牧業發展速度,形成農林牧三足鼎立的發展格局。

“通過政策引導,在發展適度規模專業經營基礎上,實現職工身份田+大棚+枸杞種植+庭院種植+養殖+農機經營+滴灌設施經營+三產服務等綜合性經營,形成職工增收的多元化格局。”張勇說。

新疆五五酒廠是一個有幾十年釀酒生產歷史的老字號白酒生產企業,生產的“五五”、“天池”兩大系列十余個品種的白酒深受消費者青睞。然而,由于市場等多種原因,五五酒廠于上世紀90年代一度陷入困境,被迫停產。

“團黨委經過多次實地調研,認為“天池”系列白酒品牌具有較好的市場潛力,決心把五五酒廠的生產車間和白酒釀造設施重新利用起來。恢復白酒釀造生產,振興白酒產業,帶動團場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團場工業。”張勇說。

此外,129團將圍繞油葵、棉籽、番茄等,發展植物油加工、番茄醬加工:圍繞小麥基地建設。發展面食制品深加工;圍繞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發展凈菜、脫水蔬菜等。圍繞玉米基地建設,發展蛋白加工。依托農產品資源,引進一個龍頭企業,建設一個基地,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步伐。

李儒平(農七師130團政委)

“我們要依托龍頭企業胡楊河番茄醬廠,擴大番茄種植面積,做強紅色產業。引導職工大力種植玉米、苜蓿,為發展農區畜牧業提供飼草料。扎實抓好退耕還林3000畝枸杞高產高效示范園建設。積極推廣番茄育苗移栽技術、麥后復播技術、機械采棉技術、棉花一膜兩行稀植技術。全團2萬畝地實現復播,實施機采棉3萬畝。努力實現農業生產‘4578’目標,即:籽棉單產400公斤,小麥單產500公斤,番茄單產7噸,玉米單產800公斤。”李儒平說。

130團將大力發展畜牧業作為拓寬職工增收渠道的突破口。到2010年年末,130團力爭奶牛、肉牛存欄2680頭,豬存欄5900頭,羊存欄1萬只。

“我們積極落實畜牧業發展規劃,建立了畜牧業發展責任考核機制,通過典型示范。政策引領。調動職工發展種養結合農區畜牧業的積極性。籌建各類養殖專業合作社,為職工發展畜牧業提前、產中、產后服務。”李儒平說。

目前,130團已成立了10連養殖小區天明養牛合作社,下半年計劃將建成養豬、養禽和7連養殖小區合作社,發展養殖示范戶67戶。完成萬只奶山羊基地建設。首批引進5000只奶山羊,以此帶動畜牧業發展。

同時,130團積極加快園林業發展步伐。以實施林業標準化建設示范團場建設為契機,進行老林改造,進行3000畝退耕還林枸杞示范園改造及1萬畝補植。擴大園林規模。當年新植林帶750畝,新增庭院果樹145畝。“這樣,我們的農業內部結構就由種植業‘一業獨大’變成‘三足鼎立,’有利于團場的長遠發展。”李儒平說。

此外,130團將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強灌區配套水利工程建設,維修、新建奎三支等防滲渠:對5個連隊的1.03萬畝滴灌實施改造:改良土地整合條田中夾荒地3000畝:增加退耕還林枸杞種植滴灌面積3000畝:繼續做好10個連隊的挖排工程;實施6個連隊的土地治理渠系防滲工程。

嚴桂華(農八師143團團長)

“我們將依托兩園(工業園區、科技生態園區)一區(旅游區)一鎮(花園鎮)。到2015年實現生產總值24億元。”嚴桂華說。

近年,143團實施“人口向城鎮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業向產區集中”戰略,使團場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工業向兩園區集中。花園鎮工業園定位為發展綠色食品、棉紡、種子加工、飼料加工。

“對招商引資來的民營企業,團場采取參股不控股的辦法,放手讓這些企業自主經營、做大做強。優惠的政策使1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人駐工業園區。這些項目從動工建設到投產,時間短、見效快、無污染。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日漸凸顯。”嚴桂華說,今年,在花園鎮工業園區建滿的

情況下,143團抓住石河子新一輪城市規劃中明確提出“北進南拓”的機遇。在石南農場規劃了2萬畝“科技生態工業園區”,力促26家規模工業企業達產達效。

人口向城鎮集中。143團圍繞小城鎮建設。著力打造煤炭交易、交通運輸、蔬菜批發、活畜交易、陶瓷交易、花卉批發“六大市場”,帶動了第三產業發展。同時,團場不斷完善城鎮規劃、搞好城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了人口向城鎮集中。目前,這個總人口接近4萬人的團場,已建住宅樓100幢,今年這個團還將新建1500套住宅樓,使團部花園鎮入住人口達到2萬人。

農業向產區集中。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中,143團堅持發揮區位優勢,宜棉則棉、宜菜則菜、宜果則果,使優勢產業形成規模。今年,我們團將3萬多畝籽棉單產在300公斤以下的棉田全部退了出來,讓位于市場前景較好的小麥、制種玉米、飼料玉米、制醬番茄、飼草、蟠桃、葡萄和蔬菜,非棉花種植面積11.8萬畝,占總面積的54.1%,形成了大區域多樣化農業產業的新模式。

同時,143團積極推進為工業發展構筑原料基礎的農業產業化。著力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建設,挖掘農業產業增收潛力,持續延伸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143團與浙江寧波五洲星集團簽訂了3萬畝制醬番茄種植合同。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在工業企業對各類農產品原料需求達15萬畝,143團80%的農田成為加工企業的“原料車間”,為團場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張景旺(新疆天富電力集團公司黨委書記)

新世紀以來,天富電力集團公司獲得了較快發展。到2009年年底,公司資產總額由2002年上市前的15億元增加到目前的76億元,增加了5倍。裝機容量由上市前的157兆瓦增加到565兆瓦,增加了3.5倍,成為新疆唯一一家熱電聯產,水、火電并舉,發、供、調一體化的能源工業企業。

按照農八師、石河子市黨委“天富電力發展如何保障師、市國民經濟發展、招商引資需要”的要求,在未來的發展中,天富集團將全力搞好基礎能源建設工作,搞好煤礦建設和電力建設。

“天富集團的煤業將在120萬噸的基礎上,謀劃建設240萬噸甚至300萬噸的礦井,使天富集團的煤炭產能達到400萬噸以上。”張景旺說。

與此同時,天富集團還將大力發展電力建設,在2年到3年時間內,使天富集團的總裝機容量由60萬千瓦時達到180萬千瓦時。最終達到300萬千瓦時,進一步優化石河子220千伏等級電網的建設。

“水利水電是天富發展的又一個方向,瑪納斯河哈熊溝項目的開發不但能增加天富集團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更對整個石河子墾區下游300萬畝農田的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張景旺說。天富集團的定位雖然是能源產業,但并不意味著不發展其他產業。在今后的發展中,將著力發展房地產業,把天富房地產培育成天富集團的一個支柱產業。

此外,天富集團還將進軍高科技產業,對天富集團現有的一些高科技項目進行梳理、改造和調整,使天富集團的產業更趨完善和合理。推動天富集團持續、健康發展,為師、市新型工業化建設,率先在兵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

孟憲鋒(農八師石河子總場場長)

“我們將充分利用場鎮合一的體制優勢、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以及工業發展的良好基礎。重點推進城鎮化建設和新型工業化進程。”孟憲鋒說,石河子總場將依托石河子市北進南擴、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機遇。全面系統地做好地域形態、城鎮布局、產業布局、人口聚集、空間結構模式等領域的統籌規劃,使城鎮充分發揮區域管理中心、服務中心、經濟增長中心的功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和團場發展一體化,以城鎮化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化。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方面,石河子總場將全力打造“兩個園區”,拓展兩個經濟增長極。一是把兵團石河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成兵團現代農業示范區。依托國家級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大石河子總場北泉鎮工業園區,建成規劃面積為24平方公里的農八師團場工業園。

“在建設兵團現代農業示范區過程中。我們將利用2400畝土地。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種植蘑菇等菌類作物,并對其進行深加工,生產后的廢料可以制造飼料和有機肥,形成循環經濟。在建設農八師團場工業園過程中,石河子總場將發揮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吸引其他團場前來投資發展,團場免費給他們提供平臺和相關配套設施。”孟憲鋒說。

齊心協力范文第5篇

雄飛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從并不被看好到成為澳門數一數二的汽車服務機構。在三位合伙人的齊心協力之下,短短五年時間,就成為業內翹楚。這其中自然有其成功的理念和方法,但主要的還應當歸功于三位合伙人團結的精神,專業的技術,周到的服務,使得雄飛公司有如它的名字般,越飛越高。

三劍客共闖事業

高鴻飛先生,六十多歲;陳迪加先生,五十多歲;李家順先生,三十多歲,這三個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因為對汽車的熱愛,組成老中青“三劍客”,攜手組建雄飛有限公司,共同拼搏,闖蕩澳門汽車服務這個行業。

在大仲馬的小說中,三劍客俠肝義膽,為著共同的信念與目標,憑著過人的膽識與智慧,譜寫了一曲傳奇人生,至今他們堅貞不渝的友誼還常常被人樂道。高、陳、李三人雖然不是大仲馬筆下的三劍客,也沒有主人公那般的傳奇人生,但卻同樣有著穩固的友誼,誓闖天下的勇氣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雄飛有限公司前身是一家機械工程公司,始建于1989年,是以機械制造為主,有扎實的工業根基,并擁有符合資格牌照的汽車改裝公司。后經高鴻飛、陳迪加、李家順先生合伙改建,現發展成為一間汽車全方位服務的汽車翻新公司。目前主要經營汽車翻新、h油、加工機械零件,車牌制造及汽車座椅翻新。同時,雄飛有限公司也是澳門幾間大型品牌汽車商指定的外判機構。

在公司,高鴻飛先生有著扎實的機器維修技術,主要負責汽車的修理服務等技術工作,而陳迪加先生對管理很在行,負責公司的內部管理,李家順先生則是IT高手,負責公司的對外宣傳、推廣策劃。三個人各有所專,各有所精。高鴻飛先生的老練穩重,陳迪加先生的精明睿智,李家順先生的活力進取,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人生閱歷,使他們能夠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問題,看到事物不同的方面,為公司的良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公司的發展,拍檔的合作非常重要。所謂兄弟齊心,其力斷金,他們三人雖然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合作五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沖突,遇到問題,三人共同討論,共同商量,總能找到對公司最為有利,同時三人也都能接受的方案。三個合伙人的團結一致,也帶給公司員工的團結奮進精神,都說“家和萬事興”,內部的團結為外部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憑著這樣的友誼和為汽車行業服務的共識,三個人齊心協力,沖破創業道路上的重重阻礙,克服道道難關,雄飛有限公司終于獲得廣大客戶的依賴和同行業的贊揚,發展成為澳門汽車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

讓利顧客 樹立口碑

在公司成立之初,有人嘲笑他們說:汽車服務滿大街都是,撐不了多久肯定關門。然而他們并沒有失去信心,本著一股不怕吃虧、不怕吃苦的精神,苦心鉆研經營之道。

公司開張,為了吸引顧客,他們想出一招“賠本的方案”。打出口號:前十輛來廠維修的車,無論是全車h色抑或是修理,都只收五千塊澳門幣,如果是第一輛車,還將更便宜。陳迪加先生說:“這個價格比澳門任何一家都便宜,當時就有人說我們傻,但我們不怕吃虧,我們相信我們的服務能夠留住這前面十位顧客,并且能夠帶來很好的口碑,從而吸引更多的顧客。而事實證明,我們是對的,這十個客人現在是我們的常客,還經常介紹客人到公司來。我們這樣做既優惠了顧客,同時也宣傳了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色达县| 台湾省| 修水县| 长治县| 盱眙县| 古田县| 阳谷县| 英吉沙县| 娄底市| 佛冈县| 托里县| 井研县| 长子县| 仪征市| 临沭县| 得荣县| 吉木萨尔县| 易门县| 永清县| 晋江市| 汝阳县| 申扎县| 深州市| 吕梁市| 南靖县| 明光市| 九龙坡区| SHOW| 滨海县| 襄垣县| 旅游| 镇安县| 金塔县| 时尚| 涞源县| 教育| 南木林县| 阿合奇县| 温泉县|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