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愉快的一天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充電”。說到充電,你要說了人又不是手機,怎么充電?其實這個“充電”不是一般的充電,是去看書長知識。
到了揚州的新華書店,我們上了三樓,去看教科書,看著看著,我發現爸爸不見了,我抬頭眺望看見爸爸在那邊,我跑過去一看原來爸爸在看關于宇宙的書,我看見旁邊有一本變魔術的書,我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看了一會我又覺得沒意思 ,又跑到媽媽那邊,沒想到媽媽已經選了好多書,媽媽叫我坐在那邊看書,我沒辦法,只好去看,我隨手拿起一本書,一看是關于馬小跳的,我就看了起來,沒想到還挺好看的,不過一會,我就看完了,媽媽說我還節省了不少錢呢!我和爸爸又去了五樓看電腦書,看了一會兒,我們離開了新華書店又去了大眾書屋,到了四五點鐘我們回家了。
今天真是有趣的一天!!!
我們隨著人流陸續往前走,在一片草坪上看見巨大的坦克,小型軍事機械…河上停泊的輪船巨大無比。
“嗚嗚…”一聲長笛,震耳欲聾。“船開了!”不知誰喊了一聲,我抬頭一看,輪船往后迅速地向斜坡河岸駛去。這時,船尾的水忽然翻起滾滾的浪花,向后急速流去,就像水燒開似的。我們站在船尾,向遠處望去,只見耀眼的陽光照射在翻騰的波浪上,閃爍著點點金光。“嗚…”輪船又長鳴了一聲,駛進了河里的盡頭,好像要掉進萬丈深淵。這時,有些同學嚇得心驚膽戰,有些尖叫著,有的卻大笑;有些瞇上眼睛,有些揮著手....輪船過了盡頭,緩緩前進,江面上掀起了層層微波。
接著,我們進行了水上活動,有的踏著木頭,抓著繩字,搖搖晃晃地走過去;有的屁股坐在一個像水桶一樣的東西上,滾來滾去,多有意思呀!有的興致地潑潑水,游游水;多過癮啊!在這時候,有些同學也情不自禁地哼起歌來,在這喜氣洋洋的環境下,有的蹦來跳去,高興極了。
餃子皮買回來了,餃子餡也已經做好了,他們要開始包餃子了。我和弟弟也趕緊洗手,坐到桌子前,一起加入包餃子行列。你們看,奶奶包餃子包得很快,皺紋是對齊的,幾秒過后,她的手上了就出現了一只小巧的餃子。外婆和媽媽包餃子也很厲害,先把一塊餃子皮放在手上,之后用筷子夾肉餡,就合起來包。再看我和弟弟的,我們對這簡直就是摸不找頭腦。只見弟弟包餃子不是包得爛了,就是餃子餡放少了。而我也不好到哪里去,跟弟弟的狀況一樣,還成了“大花貓”.爸爸回來了,他也來包.我想他一定跟我一樣.但出人意料,爸爸包得非常好……餃子出籠了,我盛了一碗給爺爺吃。他們都稱我乖。
吃完餃子后,我們告別了外公外婆.接著,我們就去了圖書館挑書。回到家,我就去了同學家玩。
今天真是一個愉快的星期天啊!
書是我的知己,它能把我帶入到一個奇幻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我能知道人間冷暖、祖國風光……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我為什么這么喜歡書呢?這還得從三年級說起。
上了三年級,就開始學寫作文了。老師要求我們多買一些作文書來看,把好詞好句摘錄下來。我就試著用老師的方法去寫作文。寫做時,我把平時積累的詞句運用到自己的內容。沒想到,老師在班上表揚了我,說我寫的作文還真寫出了真情實感,并且有許多優美詞句。念給全班同學聽以后,個個都稱我的作文寫得太精彩了。從此,我一有空就看書,因此我的作文成績一直很穩定,這都要歸功于我那些書啊!
書不僅能在學習上幫助我,而且還是一位“和事老”呢!一天,我和家人頂嘴,爸爸恨不得要打我巴掌。我心情不好,就躲在房間里拿起一本書來看。因為書上的內容太精彩了,我看得入迷,把剛才不愉快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看完書以后照樣跟家人有說有笑,搞得家人瞪著大眼睛看著我:“怎么,知道錯了?”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么知道錯了呀?”這時我才想起剛才的事。于是,一場不愉快的家庭風波就這樣被化解了。
瞧,這就是我和書之間的故事。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與快樂,書真是我的知己啊!
巧的是,中國的高考和法國高考的第一個科目都是作文,中國是語文作文,而法國是哲學作文(philo)。當去年中國學生在為“摔了一跤”、“有句話常掛在嘴邊”、“提籃春光看媽媽”、“必須跨過這道坎”等題目信筆發揮的時候,法國學生則面對“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對于思想桎梏的解脫”、“藝術品是否與其他物品一樣屬于現實”、“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比較有什么意義”、“解釋休謨在《道德原則研究》中有關‘正義’的論述”這樣的題目陷入冥思苦想(參見2007法國高考作文題)。
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由拿破侖于1808年3月17日下令設立,今年正是200周年的紀念。不論是文科(文學、經濟、社會)還是理科考生,哲學作文都是必考的科目,所以法國每個人在中學時代都有為應付考試而“背哲學”(類似我們中國學生“背政治”)那樣的經歷。哲學課的地位與法語、數學和物理這樣的主課不相上下。
讓我們看看法國高考作文的題目:
文科:
題1:感知能力是否可以來自教育?
題2:對于活體的科學認知是否可能?
題3:評述薩特《倫理學筆記》中的一段文字。
理科:
題1:藝術是否改變我們的現實意識?
題2:演示是否是確認現實的惟一手段?
題3:評論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經濟社會科:
題1:人們是否可以不受磨難而滿足欲望?
題2:認識他人是否比認識自己更容易?
題3:評述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中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