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化與廣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傳統文化;廣告設計;結合;文化發展
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廣告宣傳作用在社會中受到了廣泛認可,利用商業廣告為企業經營提供支持成為企業重要的經營手段。正因如此,我國的廣告產業成為了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廣告設計研究,利用良好的設計工作提高廣告宣傳質量就成為了我們廣告研究的重要內容。實踐研究中我們發現,我國傳統文化在當前的廣告設計中,特別是設計創意的啟迪中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結合傳統文化在現代廣告中的實踐應用經驗,開展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廣告設計的結合研究,為現代廣告設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當前傳統文化對廣告設計實踐影響分析
在當前的現代廣告設計中,傳統文化的應用對于廣告創意和整體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實踐研究中我們發現,這種促進作用主要集中在文化與藝術因素兩個內容中。
1.1傳統文化因素對廣告設計影響
在當前的現代廣告設計過程中,良好的宣傳創意一直是廣告質量與宣傳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在這一過程中,廣告制作人員積極地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有的文化因素,開展了創意研究。在實際的廣告設計中,設計者采用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道德文化。在我國的文化傳承中,道德性因素是文化組成的重要內核。在當前的廣告設計過程中,利用愛國、守信、敬業為主題的創意理念,開展廣告設計工作是當前廣告設計中經常采用的設計創意理念。這種創意理念在實際的宣傳過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青島海爾集團的廣告設計中,宣傳者提出了“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宣傳口號,將產品、企業宣傳與愛國敬業的傳統文化理念進行了結合,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二是倫理文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倫理文化內容也是文化的主要特點與組成部分。廣告創意設計過程中,利用倫理文化中的良性因素,開展創意工作也是當前廣告設計中經常采用的設計方式。例如,在徐福記糖果的電視廣告設計中,經常采用家庭倫理文化因素,利用家庭和睦、孝順父母等倫理文化因素,開展廣告設計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產品宣傳效果。三是習俗文化。我國的各類民族習俗與傳統習俗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習俗文化因素開展廣告創意宣傳,我們經常采用的廣告設計方式。如在食品宣傳中,經常與春節拜年、節日聚會等傳統民俗進行結合,開展廣告創意設計。四是歷史文化。我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歷史傳承的文明古國,歷史文化是我們文化傳承中重要組成部分。在一些國有品牌的廣告宣傳中加入歷史文化因素,是當前較為常用的廣告設計手段。例如,在牛欄山二鍋頭的廣告設計中,一句“百年牛欄山、精品二鍋頭”很好地提升了商品的文化品位。
1.2傳統藝術因素對廣告設計的影響
在當前的現代廣告設計中,除了傳統文化中的文化性因素對廣告設計起到了影響外,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性因素也對廣告設計質量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在廣告設計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廣告構圖、色彩、音樂等藝術元素的影響。在當前的廣告設計中,利用傳統藝術元素提供廣告中的藝術特點,是我們廣告設計中經常采用的設計方式。這種藝術元素影響主要表現在廣告構圖設計中采用寫意性的國畫藝術風格;平面廣告中采用大紅、金色、黑色等傳統色彩構成;在電視廣告中采用傳統民族音樂作為配樂等,都屬于這種文化形象的表現。二是藝術表達方式的影響。在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經常采用較為含蓄的藝術表達方式,進行藝術性創作。這也是我國戲曲藝術與西方戲劇藝術的重要區別。在當前的廣告設計中,廣告設計者特別是電視廣告設計者經常采用這種較為含蓄的戲劇理念進行廣告設計,以適應我國社會群體的文化認知。
2傳統文化與廣告設計結合以及發展趨勢研究
正因在當前的廣告設計過程中,傳統文化中的文化與藝術因素對廣告設計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在廣告設計研究中,我們開展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廣告設計結合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幾點:
2.1以發展性眼光做好結合工作
廣告設計工作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的創新性特點是其產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在實際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廣告設計創新中以發展性眼光為核心開展創新工作,對于廣告設計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這種發展性眼光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廣告結合中,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以發展性要求開展傳統文化研究。在傳統文化中不僅包括了大量的良性文化因素,也包括了許多糟粕性的文化內容。在實際的文化研究中,我們結合社會發展過程將傳統文化進行提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傳統文化與廣告設計結合的開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就當前的廣告設計過程而言,這種糟粕的傳統文化內容依然存在,是我們設計中應盡量避免的問題。二是傳統文化的再發展眼光。對于傳統文化而言,將傳統進行科學性的研究,進行文化再發展并將其與廣告設計結合,是廣告設計質量提高的重要模式。例如,在廣告設計中,改良傳統的戲曲文化,是指可以更好地為現代社會群體接受,進而提供廣告的宣傳作用,就是很好的廣告發展性創新方式。
2.2注意文化地域性區別
在實際的文化創意過程中,地域文化區別一直是我們創意工作必須注意的主要問題。現代的廣告宣傳工作是一項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商業活動,其對地域性文化差異的注意是我們廣告設計與文化結合中必須注意的問題之一。這種地域性文化差異,在廣告設計工作中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國內地域文化差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地域性的文化差異較為嚴重。而廣告設計作為一項全國性的商業行為,必須注意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例如,在食品廣告中,我們必須考慮民族文化內容,避免因民族習俗等問題造成廣告宣傳問題的出現。二是國際性文化差異。隨著我國經濟國家化的不斷推進、國際大型企業的進入以及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成為了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嚴格注意我國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地域性差異,是我們做好廣告設計的重要保障。這一問題較為明顯的案例是麥當勞在我國的廣告宣傳中,很好地利用春節團圓為廣告創意點,在中國的春節期間開展了一系列的廣告宣傳工作,提高了廣告宣傳質量。三是在文化跨越中尋找設計創新理念。地域性的文化差異不僅是我們在廣告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可以為廣告設計提供新的創意空間。例如,在廣告設計過程中,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與西方文化精髓,進行新的文化創新并將其利用在廣告設計中,對于廣告設計質量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結束語
1.1文化價值
文化價值有兩層含義:首先,通過提取中華民族文化當中的精華元素,將其靈活的運用到平面廣告設計當中,這自然會提升平面廣告的文化內涵,使得平面廣告體現出其獨特的文化特質,提升其文化品位。其次,平面廣告設計中民族文化元素的應用實際上是對民族文化的具體化和形象化展現,是對文化傳統的一種審美再現和傳承發展,是將傳統文化特色、風俗習慣等于現代時代氣息有機結合創造出來的新型的文化形式;平面廣告除去商業價值之外,在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這正是民族文化元素應用于現代廣告設計中所展現出主要的文化價值所在。
1.2美學價值
從審美角度而言,中國民族文化有著獨特的美學價值,它反映著中國歷史發展、社會風貌等眾多方面,同時也展現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將民族文化元素應用到平面廣告設計當中,實現文化元素與廣告設計的完美契合,從多角度、多層次探尋和創造民族文化的審美特質,讓現代平面廣告能夠符合人們的審美取向,是平面廣告應當追求的美學價值。事實上,廣告設計是一種藝術創造性活動,雖然與現代商業活動息息相關,功利化氣息較重,但是也不能掩蓋其美的創造;而且只有通過迎合大眾的審美情趣,平面廣告才能夠真正發揮其價值。
2中國民族文化元素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運用體現
中國民族文化元素包含十分豐富的內容,在平面廣告設計運用中往往有如下幾個方面的體現:
2.1色彩搭配
作為一種視覺傳達的方式,平面廣告對于色彩的運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色彩通過直觀的視覺沖擊,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的顯著外在特征;同時也能夠給予消費一定的文化體驗和精神享受。在平面廣告設計中,設計者通過運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色彩搭配能夠恰到好處的傳達產品的理念和魅力,吸引并引導消費者。青、黃、赤、白、黑五色,為中國傳統的“五色觀”,這些顏色在平面廣告設計中會經常用到,而且往往是以兩種及其兩種以上顏色的搭配進行運用,例如:紅與黃的搭配,麥當勞平面廣告就采用了這樣的色彩搭配;黑與白的搭配,凸顯強烈對比,舍得酒的平面廣告就運用了這樣的色彩搭配。再如:藍與白的色彩搭配。代表藍與白色彩搭配經典風格的莫過于中國的青花瓷,在外國人看來,青花瓷白如玉、藍如天,正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富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藍色給人以寧靜,白色則彰顯純潔之美,兩者結合給人典雅靜怡、超凡脫俗之美,獨具濃郁的中國文化神韻。
2.2形的演繹
在平面廣告設計當中,對于中國民族文化元素行的運用方面,不少設計是直接運用文化元素,即將文化元素進行簡單的拼湊,直接表現表現設計作品的含義。但是必須看到,民族文化尤其是傳統的民族文化距離現代社會有較長時間,而且商業的需求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傾向性,所以必須在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礎上,通過運用簡化、錯位、夸張、強化等方式對民族文化元素進行形式的轉移、演繹,對其進行在此處理或重新組合,是為人們所熟悉的視覺文化元素產生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向人們呈現出全新的而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的設計作品。奧運會海報的設計就是在傳統京劇臉譜則以原有文化元素的基礎上,進行了形的演繹,在臉譜上繪制出一個個運動員的形象,完美的將奧運會的運動主題與中國傳統京劇臉譜結合起來,一方面體現出了北京與奧運會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展現了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2.3神韻傳承
《蘇寧電器問路篇》也在創意上運用了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廣告影像是這樣的:在上海的石庫門弄堂內,一位老人因為找不到“四川北路”而焦急徘徊。正在路邊安裝空調的蘇寧工作人員見狀,走上前去熱情地和老人打招呼:“大爺,您好!”并告之:“四川北路啊,筆直走,右轉就到了。”老人聞聽后豁然開朗,頻頻致謝,滿意而去。這篇廣告只字不提蘇寧電器的品質,而是在創意上通過對中國人“急公好義、熱心助人”的傳統美德的表現,讓整篇廣告片始終洋溢著“尊重老人,和諧互助”的人世溫馨。讓“溫馨的情義”成為巧妙宣揚“蘇寧,值得您信任”的載體,不露痕跡地實現了品牌的訴求。“重情”還表現在對家庭和故鄉的眷戀上。孔府家酒的那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當年不知牽動了多少在外拼搏的游子心。今天,雖然酒已風光不再,但“煽情”的廣告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講義”更體現在對祖國的熱愛上。如中華牙膏的廣告語:“四十年風雨歷程,中華永在我心中。”樸實的一句話,真切地揭示出“中華”老字號的牙膏長期被國人選用的事實,其中諧音、雙關的“中華”二字,又巧妙地激起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熱愛祖國的深情。還有中國聯通的“情系中國結,聯通四海心”;娃哈哈集團的“非常可樂———中國人自己的可樂”;海爾集團的“海爾,中國造”[1]。透過這些富有感染力的廣告語,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廣告在創意上都利用了中華兒女的“民族大義”,喚起了廣大消費者愛民族品牌、選用國貨、關心民族工業的發展,把個人的消費行為與祖國的經濟崛起緊密相連的責任意識。因而,廣告創意深深地打動了消費者“重情講義”的內心情感,引起消費者對廣告的注意、重視,成功地讓消費者接受了廣告的傳播,實現了有效的信息溝通。
二、中庸從眾
“中庸從眾”的傳統文化因素也在廣告創意中被廣泛地運用。“中庸”是儒家的一種處世主張,一般是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中國人言行深受中庸思想的影響,為人處世力求穩妥,強調適度,不走極端。在這樣的人文大環境中,廣告的創意就應該不求嘩眾取寵、驚險刺激,但求潛移默化、深入人心。對商品性能優點的表述,不能夸大失實,美化失度。合理適度、把握好分寸至關重要。如雀巢咖啡就經常運用日常生活情景來傳播廣告信息,一句平常而中庸的“味道好極了”,猶如夏天里的一縷涼風,吹拂了被套話廣告包圍已久的厭倦心靈:新鮮、涼快、神清、氣爽———真是味道好極了!然而,有些廣告創意卻是一味地求新出奇,過分前衛,甚至呈現出荒誕怪異的情節,用這些手法傳播商品信息,由于不符合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人的欣賞認知習慣,反而招致消費者的反感,損害商品形象,甚至會導致消費者認為是商家在招搖撞騙。消費者合群意識強烈,從眾心理普遍存在。所謂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在知覺、判斷、認識上受到群體行為的影響,放棄自己的個人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沒主見”、“隨大流”。大家都這么認為,我也就這么想;大家都這么干,我也就跟著這么做,這些都是十分典型的從眾現象。許多企業都在廣告創意上加強對品牌形象的宣傳,竭力將自己塑造成深受大眾喜愛的名牌。目的就是要利用消費者的從眾心理———選大家都買的品牌、用大家在用的商品。前幾年,娃哈哈集團推出了一種飲料———啤兒茶爽。它是不含酒精而帶有綠茶味道的啤酒型飲料,以年輕時尚人群作為目標消費者。它的廣告就是通過一群年輕人用流行語言,向畫面外的人們調侃道:“還不知道啤兒茶爽?你已經out啦。”造成好像所有的年輕人都在喝啤兒茶爽的假象,形成一種群體意見,造成消費者的從眾行為。隨著廣告的播出,這種飲料迅速擺進了超市、商場和街邊零售店,甚至拿在了小學生的手中。由此可見,廣告創意對消費者個體從眾心理的利用,是行之有效。再如,在任天堂DSSEGA游戲機廣告《頑皮的孩子們篇》中,一位美女帶著一群孩子在玩游戲機,大人、小孩其樂融融的氣氛貫穿廣告的始終。其創意也是在利用從眾心理,運用快樂的、火爆的流行場景來俘虜孩子們的心。可以預見,這部廣告片的反復播出將會對更不理智、易于盲從的孩子們產生多大的誘惑啊!
三、求真務實
中國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反映到日常行為中體現為一種求真務實的生活態度。“求真”要求不虛無,“求善”要求不欺詐,“求美”追求合理適度,其核心在于“真”與“實”。中國人視“誠信”為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質之一。因此,廣告應該負責任地向消費者傳播商品信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說服勸導消費者認可接受的目的明顯。這就要求廣告創意力求真實,不能用虛構的事件、場景、資料來做傳播商品、觀點、服務的信息載體,否則說服力會很微弱。唯有真實才能打動人心,使人深刻記憶、誠心接受。近來,有一則廣告很感動人:女兒給我買了個手機\我每年只回家一次,但電話都會天天打……就想知道媽媽在干嘛\哎,有一次我沒帶手機啊,她急壞了。畫面:一位白領女孩,在火車上著急的打著電話。電話的另一頭,是一個普通的江南鄉鎮小院,小院靜謐而又純樸,桌上的手機在嘟嘟的響著。媽媽進屋,連忙接聽。喂,媽你干嘛不接電話。(女兒地說)我去買了點菜啊,哎呀,離開手機就不能活了?(母親寬慰女兒說)不是離不開手機,是我離不開您……(女兒深情地說)這是一段源于真實生活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場景畫面。簡單、純樸、真實感人的故事情節和平實、耳熟的對話準確清晰地傳達出廣告訴求:給父母買個手機帶在身上,隨時問候父母。這種對真、善、美的傳統文化因素的傳揚、真實樸素的常人俗事的運用、真情實感的傳遞,更容易讓人感到真切,更能讓人長時間地記憶和默默回味,廣告信息也就悄然潛入了消費者的記憶中,中國移動的這部廣告片因此大獲成功。由于受重農輕商的傳統思想影響,很多人認為商人往往多是欺詐和不誠實的。有句俗話:“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就反映了消費者對企業的廣告真實性持有懷疑態度。面對這種現實情況,在廣告創意與表現上就應該“以觀眾的接受認可標準為本”,堅守“誠實”二字。廣告創意上要迎合消費者“求真務實”的心理,開誠布公;表現上應該運用源于生活的真實素材來承載廣告信息,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感到有根有據,合情合理。切忌胡吹亂捧,無中生有地亂說,讓消費者感到不實在,擔心被欺騙愚弄。有些廣告中宣稱的“百分之多少多少的選用”、“百分之多少多少的治愈率”、“多少多少的含量”等,這些消費者不易知曉的不對稱信息,也常讓人感到不實在,進而產生反感。廣告信息的傳達可能會應用比喻、夸張等表現方式,這時應該做到《文心雕龍》中所提倡的“夸而有節,飾而不誣”。至于有些廣告過于虛浮甚至杜撰情節、資料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結果使本來就心存戒心的消費者更加堅信廣告是虛假的。因此,在廣告中信息表述要真實,語言表述應適度,創意要努力迎合消費者在認知心理上對“求真務實”的傳統文化因素的喜好。
四、自強進取
Abstract: Brand force should rely on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brand, and is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operation, it represents the interest cognition of businesses and consumers and their emotion attribution, is the summation of the brand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rporate personality image. Enhancing the brand force by brand culture can not only better achieve the business purposes of business promotion, but also effectively carry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corporate. Shaping brand culture helps to develop brand loyalty group, it is an important brand barrier.
關鍵詞: 廣告;品牌;廣告文化
Key words: advertising;brand;advertising culture
中圖分類號:F71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5-0151-02
回顧從1979年中國最初的廣告到現在這二十多年來,中國廣告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國廣告產業實現了整體量的增長和擴大,卻沒有實現質的升華,中國優秀廣告人的形象正在發生改變。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廣告界處在高漲的學習極端;活躍的廣告創意和涌向戛納國際廣告節的龐大中國代表團、京滬穗等大中城市多種廣告評獎項目的設立、中國更趨密切的廣告界交流、1999年中國廣告人開始不斷贏得國際廣告獎等等,這些都顯示出中國廣告界的實質進步和上升趨勢。
現代廣告是中國社會中最年輕而又最蓬勃發展的一種文化形態,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廣告文化學就是站在新舊世紀的交匯處,在整個全面開放的大背景下,在完成中國廣告的又一次痛苦的蛻變的進程時,用文化的理論來審視現代廣告。這種審視,并非是以看圖說話的形式對現代廣告給以淺顯的解釋,而是力圖進行理論的闡發,給現代廣告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運作提供一種新思路,注入更多的文化力。
廣告致勝的靈魂在于必須具有優秀的文化內涵。文化概念不是狹義的,是內涵豐富,外延廣闊。中國是具有世界上最悠久和最燦爛文化的國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以及秦俑、唐三彩、剪紙、布老虎等等,匯成了一條多么絢麗的文化長河,這蘊含了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營養和靈感。聰明的廣告人總是能將文化的意蘊傾注在自己的廣告作品上,使自己的廣告作品具有一種難以抵御的藝術魅力。廣告文化就是用文化學的理論,從文化的角度去觀察廣告,探討廣告活動和廣告事業發展中的規律性。
通常人們對現代廣告藝術的文化分析,往往是從表現風格、品味的“雅”與“俗”著眼的。透過詩歌、文學和藝術的視角。從共時性的角度去看,現代廣告是現代整個社會文化體系中的子系統,也就是整個文化體系中的亞文化。正如雷蒙德·威廉斯所說:“我們正在根據經驗重新擬定我們的方式,因為我們逐漸了解到,孤立的利用自然環境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愚不可及的。我們正在逐漸學習注意我們的整體環境,從那個整體,而不是從它的零碎部分汲取我們的價值——從這些零碎的部分汲取價值,會很快取得成功,但會帶來長遠的浪費。與這種學習緊密相連,我們終于也慢慢地認識到,只要支配的氣氛擴展到人類自身,人類也被孤立地利用、剝削,無論暫時獲得什么樣的成功,最終的結果將會在精神上喪失物質的收獲所提供的全部機會。”很顯然,這里告誡人們的是:要從整體中把握局部,否則貌似成功,最終卻證明是一種失敗。廣告文化就是要超越廣告自身從整體上,即從社會與時代中把握廣告;從現實存在中,即從民族、地域、亞文化體系、藝術形式等等的區別聯系中認識現代廣告。這是廣告人的共識,也應該成為廣告人的創造活動和自我完善、升華的選擇。
廣告文化是整個文化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繼承,是現實社會政治文化和經濟的折射,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廣告文化和其他文化樣式相同,是一種復雜的文化存在。廣告文化與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關系構成了廣告文化與其他文化相區別額相對獨立的一面。從廣告文化的結構來看,廣告文化與社會整體文化盤根錯節地聯系在一起,而廣告文化本身又是眾多文化要素的有機體。廣告文化集美術、音樂、舞蹈、雕塑、攝影攝像、影視等等藝術形式于一身;廣告信息以報紙、雜志、電臺、電視、燈箱、車身、POP電子屏幕及計算機網絡等各種媒介為載體。這促使現代廣告文化成為一種力,一種文化張力,對現代廣告活動是有制約作用的。廣告品牌宣傳活動是廣告文化的具體體現,廣告文化又是整個廣告品牌宣傳活動的有機構成。二者是水融的關系,構成了二者的相互制約。例如美國廣告創意人伯恩巴克為金龜汽車作廣告時就因發揮了廣告的引導功能而取得了成功。美國公眾在二戰以后由于經濟上的成就,奢靡成風,追求豪華氣派。在這個背景下,伯恩巴克提出了“簡樸才是財富”的文化理念,取得了廣告上的成功。廣告成功首先來源于對廣告的正確理解,而這種富有意義的理解直接產生于一定的廣告文化。人們的生活經驗、管理經驗、經營意識、消費意識、思想觀念等等屬于文化內涵的范疇,共同地影響著人們對廣告事業和廣告活動的理解。
廣告的品味就是廣告的藝術和美。廣告的品味,決定了廣告品牌的可持續性。從創作角度說,關系到廣告主題的提出、廣告媒體的選擇、廣告技術技巧的運用以及廣告藝術風格的形成。每則廣告都是按照創作者的藝術品味和風格去創作的,由此構成了風格迥異、多姿多彩的廣告作品。現代廣告對市場文化有不同的促進作用:促進市場信息品牌化,促進市場交流廣泛化和市場品牌競爭活躍化。現代廣告文化增強著人們民族文化觀念中的市場意識。消費者已經走出了清教徒式生活誤區,生產者已經跳出了保守的小生產的藩籬,愈來愈關系瞬息萬變的市場,廣告品牌的脫穎而出正適應了現代社會的需求。
我們相信,中國現代廣告品牌和與各種文化創意活動是可以互動共贏的,在有重大事件的時候,新聞媒體拼的是創意策劃。媒體創意策劃的核心是故事、感動和爭議。無論是一項活動、一次討論,還是一個事件,創意意識強、策劃水平高的媒體總是力求把它演繹成一個精彩的故事。中國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文明歷史的的文化大國,但卻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創意文化產業,這無疑是產業發展的一大遺憾。力求振興中國的創意文化產業,正是中國現代傳媒發展的大背景。社會化媒體的出現無疑打破了傳統媒體單調的形式,豐富了信息的載體。傳媒產業意在打造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無論新舊媒體,競爭中最重要的是明確各自的定位與分工,進而提升傳媒行業的整體水平。高質量內容是傳媒的核心競爭力,傳統的媒體是高質量內容的擁有者,也擁有最專業化的隊伍。為提高中國現代傳媒業的在文化市場化的進度,新聞出版署已經建立了動漫游戲,數字出版,版權產業等21個產業基地。現代中國傳媒業的發展與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目前,“數字技術正在成為支撐所有傳媒的存在基礎、技術標準與發展取向,正在改變不同形態傳媒的邊界”,正在成為廣告文化發展的方向。
廣告的品牌創立從本質上是西方文化的產物,中國人做廣告,應先認真吸收西方廣告文化中的精華,再結合本土文化而創新。品牌力要依托于品牌的文化內涵。是品牌在經營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積淀,代表了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認知、情感歸屬,是品牌與傳統文化以及企業個性形象的總和。通過品牌文化來加強品牌力,不僅能更好地實現企業促銷的商業目的,還能有效承載企業的社會功能;品牌文化的塑造有助于培養品牌忠誠群,是重要的品牌壁壘。品牌文化一旦形成,就會對品牌的經營管理產生巨大影響和能動作用。它有利于各種資源要素的優化組合,提高品牌的管理效能,增強品牌的競爭力,使品牌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楊軍.淺談中國廣告業的管理問題[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9(07).
(1)物質層面———是消費文化中的物質文化,包括各種物質消費品和精神文化產品。
(2)觀念層面———是消費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包括消費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和目標追求等。
(3)制度層面———是消費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包括消費環境、行為、具體方式的規范力量等。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文化”對廣告的包圍已經形成,廣告、時裝、各種時尚物品和信貸消費鋪天蓋地而來,消費文化已成為社會經濟與價值觀念變遷的動力。今天,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一種物質財富和服務所構成的過渡消費和豐盛現狀;現代商業廣告及各種媒體,每天都在宣傳所謂的現代化生活方式,如何住得舒適、吃得健康,如何把自己打扮得靚麗,它們不斷告訴大眾,這樣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現代化的生活”。人們在把物質需要作為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后,已經把商品作為自己魂牽夢縈的中心;當今,有些商人為了賣出更多的商品,獲得更大的利潤,采取縮短商品的使用期限,使很多產品因為不能緊跟時尚潮流而被拋棄,并不斷地強行推出新產品;同時消費文化也激起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購買活動成為很多人的樂趣,新奇的物品也不斷吸引著大家去消費。消費社會的出現伴隨著消費文化的出現,人們消費不僅僅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與服務,而是它的符號象征意義,可以說,商品符號意義的生產對于促進消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商品的外觀設計、包裝、廣告設計策劃等在商品生產中的位置也越來越重要;事實表明,商品的符號意義不僅為大眾提供了精神和情感的滿足,它也給消費者提供一種社會想象,使大家在符號世界中得到心理的滿足,同時也掩飾了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缺失,構建了這種“融洽”的社會關系。因而,在我們所生活的消費社會,并不是消費者作為主體的社會,而是各種消費符號作為主體的社會。現代人當下生存的喜怒哀樂、人生感受、欲望需求始終是消費文化關注的重點。廣告設計與策劃是商品和消費者之間的一種中介物,商品符號的意義通過廣告的加工和渲染而放大,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它通過圖像、聲音、符號、語言等諸多元素的相互協作將商品的符號意義傳遞給大眾,從而為刺激消費打下堅實的基礎。
2廣告設計藝術與消費文化互動的啟示
現代社會的消費已經不再依賴于人們的“需求原則”,而是取決于人們的“欲望原則”,這也使得占有欲望將取代需求原則在現代消費觀念中的地位。因此,消費的動力也隨之由生產轉為刺激消費者的占有欲望。毫無疑問,廣告設計是功臣,現代生活中廣告在傳遞商業信息、開拓市場、促進商品的銷售以及樹立廣告主形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無論平面廣告、影視廣告、網絡廣告及其他形式的廣告每天都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構成大眾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廣告可以激化社會需求,推動消費社會的再生產,日常消費是自我生活品位的一種展示,也是我們內心生活的外化,這也就是消費文化,“消費人”作為廣告的對象,本身就充滿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廣告正是利用了文化的夢想在開拓消費領域,廣告不僅是大眾由節儉走向奢侈的催化劑,而且還使大眾的奢侈擁有了合理合法的外包裝。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新媒體廣告的不斷涌現,廣告設計與消費文化的關系必將呈現新的情景,它們之間的關系,首先是共生共榮的關系,他們在統一中對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即使時代滄桑巨變,這種有如孿生姊妹的血緣關系將繼續保持。以廣告在推行消費文化過程中的現象為例,它一方面承載和擴散一些消費文化,另一文化也要以消費文化的方式維持其生存、發揚其威力;廣告作為媒體最有效的傳播手段是消費文化所依賴的因素,同時也要順著消費文化本身的發展才能生存,以至廣告本身在推廣消費文化的互動中也轉化為消費文化。總之,消費文化是時代的產物,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將在與廣告傳媒設計的融合超越中發揮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媒體廣告通過各種技術把浪漫、奇異、欲望、美麗、滿足、科學進步和好生活“粘”到他們要推銷的商品上,這些不同的文化特性和商品聯系在一起時,人們的消費就變成一種文化活動。消費文化與廣告設計上的互動,給了消費者和用戶以新的認識,現代廣告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地點使消費者產生對產品或服務的欲望;同時廣告也是溝通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利用廣告手段打入并占領市場,以獨特的廣告創意和廣告形式贏得消費者的直觀心理印象,達到開拓潛在市場的目的,從而喚起消費者對企業的關注和信賴。因此,廣告在向社會傳播信息,倡導文化生活方式,引領流行時尚的同時,在城市環境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美化作用。在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我們要確立“為消費者而設計廣告”的基本理念,根據特定的信息,將其主題內容通過創意策劃和構想形成獨具特色的圖形、文字、色彩等基本的視覺語言元素,巧妙地組合在一定的表現空間里,并找到藝術性和商業性最恰當的結合點,這樣的廣告通過藝術的表現使受眾在接受傳播信息的同時,也享受到設計藝術帶來的視聽美感。同樣使受眾在理解了商業信息和創意內涵后產生自覺的消費行為,并通過受眾的互動,擴大傳播面,讓更多人了解商品從而促進產品銷售。
3廣告設計藝術展望與消費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