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藥學專題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畢業論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階段,是本科生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環節,是培養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未來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對畢業生綜合能力的檢驗,是對學生實踐活動的全面總結,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與科研能力的全面檢驗。畢業論文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是衡量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評價內容。本科畢業論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本科教育的整體質量,尤其是對于臨床藥學這樣理論性、應用性和服務性很強的專業來說,本科生畢業論文環節控制對于完善教學體系、培養高質量畢業生和高水平的人才更加重要。
藥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包括很多環節,如選題、文獻調研、開題報告、實驗研究、中期檢查、論文撰寫、論文答辯評優等[1]。各個環節都很重要,全方位的加強管理才能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作為一名藥學教師,每年帶教2~3名畢業生,對近年來我校臨床藥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情況十分關注。既希望能夠選擇優秀的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又希望有合適的課題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促進他們的發展。選題環節是一個重要的開始,本科生畢業論文時間緊張,幾乎沒有更換課題的充裕時間,一旦確定題目就要勇往直前的完成[2]。本文從畢業論文選題環節師生遇到的問題闡述自己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的一些體會,為不斷推動論文質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養質量的提升進行有益的探索。
1 以興趣為導向,通過網絡雙向選題
通常情況下,以什么研究方向為題,有導師指定,也有自己選擇,不管怎樣,都要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由導師指定的課題,導師也要介紹需要查閱參考資料;導師如果給予學士更大的自主性,由學生自己選擇,導師要把握方向,隨時提出建議和指導。總體來說,選題按照藥學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選題。要真正做到把學生的興趣和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結合起來,必須做到雙向選擇。目前,我校利用教務處網絡系統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最終達到課題資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化配置。對于網絡雙向選題,首先要求指導教師根據教學實際和承擔的科研項目,兼顧本科生的實際情況,擬定若干題目。對這些題目是有基本要求的,學校先要初步審查才能讓學生來選擇。比如要保證課題難度合理,工作量與預定時間匹配,避免課題太簡單、研究范圍過大、研究內容太多等。然后召集畢業學生一起探討、交流,由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期間,教師和學生要多次交流,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興趣愛好;學生要了解題目的內容、方法和要求,進度計劃等,讓學生對所做的課題初步形成清楚的認識,如果發現不合適的情況,取消第一次的選題,重新再選。最后,教師同意選題,學生才能開展課題研究。
2 注重創新能力培養,設計結論開放性的選題
目前大多數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研究范圍過于寬泛,針對性不強,畢業論文內容空洞。藥學專業下細分包括五大學科方向: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物化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結合臨床藥學實際,還應該包括以及醫院藥房、臨床藥學等[2]。所以考察近幾年藥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題目發現,覆蓋面非常廣。如此多的研究方向,如何集中實現我們的培養目標?我覺得一個最根本的關鍵是要保證所選課題的創新性。大家都知道,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的靈魂與基礎。提高藥學專業本科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成為我國醫藥學教育事業的重要使命。藥學專業的創新意識就是在實際藥學的領域中敢于嘗試、推陳出新。學生創新意識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如何增強大學生創新意識,鍛煉并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大學的首要任務。研究課題不能因為本科生實驗時間短,基礎底,操作能力差就降低要求。能夠得出明確結論的驗證性課題只適合學習基礎知識的時候來用,而畢業論文不同。畢業論文的研究結論應該是開放式的,得出的結論應該是有啟發和可以探討的[3]。部分藥學畢業生需要到醫藥生產、營銷、使用、服務和管理等環節的醫院藥劑科、藥廠、醫藥公司、藥檢所(藥監局)等部門實習,這些校外實習基地帶教老師水平參差不齊,他們教學科研水平差距較大,有部分單位僅能接收學生實踐但根本不具備本科生論文寫作指導能力,急需加強管理和指導。
3 調整集中式進行的畢業論文,改為全程式培養
關鍵詞:藥用植物學;實踐性;多重教
實踐性教學在《藥用植物學》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多角度、多層次地提高實踐性教學的效果,徹底改變學生“記不住,易混淆,聯系不上,不會用”的尷尬現狀,我院創建了藥用植物學實踐性多重教學平臺。
精心設計課堂實驗
畢業實習中暴露的問題及畢業生信息反饋的情況使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實驗教學不僅僅是鞏固和驗證學生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受到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意識,為將來進一步研究、整理、發展中醫藥學以及開發新藥打下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增加實驗課時,應適當減少理論和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機能性實驗,將植物顯微結構部分與中藥材或中成藥的顯微鑒定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操作、基本實驗技術和基本實驗技能。在此基礎上,還特別強調課堂實驗的規范性,從實驗準備、學生操作、疑難問題解決、實驗評價與考核等全過程進行監控,從根本上保證實驗的效果。在講植物解剖時,我們將其與顯微實驗相結合,讓學生通過鏡下觀察,將觀察到的物像描繪成較準確的顯微結構圖。課內實驗常采取個人操作、小組討論、典型指導、教師指導與學生介紹經驗等方式。
我們努力提高實驗室的開放程度,成立了“本草社”,鼓勵熱愛藥用植物學的學生加入到該社團中。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行設計實驗,自己解決問題。例如,無花果的雌雄在不同的工具書中描述差異較大,學生發現后對資料進行了檢索,并動手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
校園實習,現場講解與實踐
我校內有豐富的藥用植物物種,達三百余種,其中藥圃是藥用植物最為集中的地方。我校理論內容與實習內容同步進行,并用理論指導實習教學。例如,講到唇形花冠和二強雄蕊的概念時,要求學生找到校園中哪些是唇形科植物、哪些植物具有二強雄蕊。
教師現場可講解植物的名稱、所屬科屬、拉丁學名以及藥用部位。如在講解杜仲時,折斷枝、葉,讓學生看到銀白色膠絲,其藥用部位為樹皮,為補陽藥,能補肝腎、強筋骨、安胎。藥圃內一些藥用價值小但觀賞價值大的植物,我們將其與實際聯系起來,進一步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習過程中,我們還要求學生對校園植物進行拍照,最后制成“中醫藥大學校園藥用植物”課件,供學生學習參考之用。
登山采藥,標本大賽
為配合我校舉辦的校園文化節,也根據藥用植物的生長規律,一般在五六月間舉行一次登山采藥活動。之前舉辦專題講座,使學生先初步掌握采藥及制作標本的原理與技巧。本著“廣泛參與、增加知識、普及科學、發展興趣”的原則,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登山采藥活動中來。
在采藥過程中,指導教師對每種中草藥的生長習性、功效、使用方法、注意事項以及現代中醫藥研究價值作詳細說明。對有代表性的植物進行攝影拍照,隨后還舉辦了標本制作大賽,并對參賽獲獎作品進行展示。
快樂的植物園實習
學校與植物園距離很近,園內名木花草上千種,且多為藥用植物,是現場教學的良好場所。我校的植物園實習一般安排在綠樹成蔭的六七月份。植物園有豐富的現場教學資源,如講授葉和莖的形態和類型時,學生可以現場觀察。這樣,教師講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再如,講到植物分類內容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牡丹的特征,而且還要學會區別牡丹與芍藥,懂得牡丹園里為什么有芍藥這一獨特的景觀。在牡丹園里,師生不僅會產生“俯瞰四時景,坐觀國色香”的感覺,更會嘆服“山的凝重與水的輕靈”和諧統一的自然蘊味。另外,植物園里還有觀賞溫室、水上世界、日本園、音樂廣場等休閑娛樂場所,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師要努力使全體學生都能觀察到教學對象,并盡可能地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去感知,以加深印象。
現場觀察后,要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做好總結討論。在師生共同探索的過程中,雙方都獲益匪淺。
野外實習,能力提升
我校每年都要組織為期一周的野外實習。通過這次系統且集中的野外實習,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通過廣泛接觸自然環境中的藥用植物學資源,認識藥用植物與生活環境的關系;利用各種各樣的活材料使課堂所學的抽象分類知識具體化,提高學生對藥用植物科、屬、種的實際鑒別能力。
教師要有重點地引導學生注意藥用植物及其生態特點,不要讓學生因野外景致多樣、植物種類繁多而分散精力。在組織教學中注意啟發學生多看、多問、多記、多動手。每天我們都會帶著標本夾上山,遇到好的植物大家都如獲至寶,小心地制成標本保存起來。山上野果很多,每到一個地方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小小的驚喜,也給他們勞累之余帶來一些樂趣,使其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學習興趣。
野外實習臨近結束時學生易出現松懈情緒,因此要注意防止實習虎頭蛇尾,認真做好實習的最后一項工作——實結。實結包括業務和思想兩方面,主要是討論野外實習的收獲和體會,肯定成績,指出不足,給出改進意見。還可舉辦報告會(報告實習中取得的科研成績)和展覽會(展出學生的專題論文、植物標本及豐富多彩的實習照片等)。這樣,不僅可充分反映實習成績,還可使學生系統地復習和鞏固知識。通過此次活動,大部分學生的實踐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總之,通過建立上述全方位、多層次的《藥用植物學》實踐性教學平臺,對傳統藥用植物學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實施等進行改革,為最終建立《藥用植物學》課程開放性、多媒體、立體式教學新模式提供了實踐參考。
參考文獻:
[1]黃寶康,高越,柴逸峰,等.藥學專業野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6):1081-1082.
[2]鄧雪華.《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實驗課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6,19(2):237-238.
[3]袁王俊,韓遠記.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初探[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9,18(24):24.
[4]錢彥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優化藥用植物學教學[J].藥學教育,2001,17(4):59.
[5]秦曉群,曾志成,張新平,文建國.綜合性大學基礎醫學教育中心化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與思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4,6(5):525-527.
[6]許亮,王冰.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教學特色[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1): 155-156.
[7]王捷頻,王劍波,謝艷華,等.淺談《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的興趣教學[J].西北醫學教育,2008,16(3):527-528.
[8]秦民堅,余國奠,王旭紅.加強直觀教學 提高藥用植物學教學質量[J].藥學實踐雜志,2003,21(5):310-311.
[9]詹若挺,潘超美,黃海波,王宏.《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組織和實施[J].藥學教育,2002,18(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