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航測遙感技術

航測遙感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航測遙感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航測遙感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航測;遙感;裝備;技術;發展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推進與發展,航空攝影測量學也歷經多重變革,其中航測制圖的技術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模擬、解析與數字化。在不斷的變革中航空攝影測量儀器、相關設備、生產形式、構造理論、使用方法都在不斷革新。

1 航測裝備與技術

1.1 新型航測傳感器

1.1.1 面陣傳感器DMC

主要產品有Z/I公司的DMC和VEXCEL公司的UCD(U1traCAM-D)。以下是二者的特點優勢:

(1)Z/I Imaging與Carl Zeiss二者合作,提供鏡頭部分零件,其自身獨特的性能是畸變小、分辨率高以及勻質響應。

(2)DMC在部分零件尺寸限制上,采用了新的技術,將八臺CCD連接安置于光學光架結構內,這樣能夠有效的減少干擾,從而提高了影響的成像質量。

(3)DMC具有FMC功能,能夠在較少的光照環境中保持高分辨率,在飛機航拍的使用中不會因為速度的變化影響到成像的質量。

(4)分辨率高達12bit、彩色模型采用四頻段,在此基礎上DMC能夠完成一次性排設,同時能夠存儲影像兩千張。

1.1.2 不線陣和多線陣傳感器

瑞士LH公司與德國宇航中心DLR共同合作制成的、最具代表性的一款傳感器為ADS40,其中結構是航天傳感器材,全色波段三條、彩色波段三條以及CCD陣列傳感器,具有紅外線波段,在操作過程中能夠獲取三點影響,分別是前視、底點以及后視,其成像的特點是百分之六十的三度重疊以及連續性的立體成像。自身的儲存器是MM40,存儲能力非常雄厚,而且能夠在航測過程中記錄四個小時的數據影響信息。

1.1.3 航空三維激光掃描與成像技術(LIDAR )

LIDAR技術中綜合了GPS、IMS以及激光測高計這三中技術,在操作過程中使用激光測距以及航空攝影測量的技術原理,在飛機上安置航空攝像機以及三維激光掃描儀器,這樣能夠保證在航測過程中盡可能多的獲取地球表面的三位信息以及影像數據。

1.2 低空航測平臺

1.2.1 超輕型飛機低空遙感平臺

超輕型飛機中安置低空數碼遙感系統時,是要滿足遙感系統操作基本要求的,超輕型飛機自身必須輕便靈活、操作簡單、運行穩定、可以不使用專用飛機機場,能夠滿足在公路、草地以及任何空曠場地降落的要求。這種遙感系統在操作過程中能夠保持航測工作連續進行三個小時,而且運輸性能非常好,遙感系統的投入成本與后期的檢修維護費用非常低廉,在操作過程中支持無遮擋垂直攝影,同時可以忽略振動以及油煙的影響。

1.2.2 無人飛行器低空遙感系統

無人飛機設備的特點:投入成本低廉、運行安全、行動敏捷、維護簡單。應用范圍:以一種理想的平臺模式被應用在軍事與民事中。新型傳感器的特點:設備體積較小、整體機具重量較輕、操作精準度較高。

1.2.3 GPS/IMU輔助航空攝影測量

GPS/IMU技術中有機融合了DGPS ( Differential GPS)以及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技術,在航測過程中能夠對移動物體進行監測,并及時獲取其空間位置以及三軸姿態的數據信息。于航空影像技術來說,這是一種更加快捷、方便的測量方式。

2 高分辨率遙感

表1列舉了幾種載有高分辨率光學傳感器的遙感衛星系統

衛星類別 EROS-l ARS-1D IKONOS-2 QuickBird-2 SPOT-5 OrbVIew3 Cartosat-1 ALOS

發射時間 2000-12- OS 1997-09-30 1999-09-24 2001一10-18 2002-OS-04 2003-06 2005-OS-OS 2006-01-24

國家 以色列 印度 美國 美國 法國 美國 印度 日本

主遙感器 CCD PAN+LISS DI 全色/多光譜 CCD 全色l多 光譜

CCD HRG/ HRS 全色l多光譜 CCD 2臺全色

CCD PRIS-MAVNIR-2 PAISAR

Pan波段

Ms波段Swir波段 /m 0.50-0.90 0.50-0.75

0.52-0.59

0.62-0.68 0.77-.0.86

1.55-1.75 0.44-0.90

0.450.52

0.520.60

0.60-0.69

0.760.90 0.44-.0.90

0.45-0.52

0.52-.0.60

0.600.69

0.76-0.90 0.51-0.73

0.50--0.59

0.61~ 0.68

0.79-0.89

1.581.75 0.45-0.90

0.45-0.52

0.52-0.60

0.6250.695

0.76 -0.90 0.50-0.85

0.520.77

0.42-0.5

0.52-0.69

0.61~ 0.69

0.76-0.89

量化等級/bit 11 7 11 11 8 11 10 8 8 5/3

地面 分辨率//m 1.8( Pan)

5.8 (Pan ) 23(Ms) 70( Swir ) 1.0(Pan ) 4.0(Ms) 0.61( Pan )

2.44( Ms ) 2.5/5.0( Pan )

10(HRS) 10(Ms) 20( Swir ) 1(pan) 4(Ms) (8) 20 2.5 2.5

幅寬/km 12.5 142 13 16.5 60(HRG) 120( HRS ) 8

8 30 70/35

自主定位精度水平 100 m 10 m 12 m

10 m 23 m 10-15 m

10m 小于220 m

平面/ 立體成像 前后傾擺

掃描洞軌

立體成像 左右側擺

掃描/異軌

立體成像 左右側擺

掃描/異軌

立體成像 左右側擺

掃描/異軌

立體成像 左右側擺

掃描洞軌

立體成像 左右側擺

掃描/同軌

立體成像 同軌

立體成像 同軌

立體成像

高分辨率遙感衛星的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1)高分辨率遙感衛星中光學傳感器在操作中的分辨率升至一米之內,測繪選用比例尺可以是1:10000。

(2)在遙感技術中被廣泛使用得是傳感器類型是線陣列掃描式的,這種設備自身能夠發揮較強的指向功能。

(3)技術中立體成像能力被強化,同歸立體能夠憑借單一傳感器進行獲取。

(4)操作過程中影像的精準度被提高。

3 微波遙感與高光譜遙感

微波遙感技術在操作過程中可以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形式。高光譜的形式是由電磁光譜范圍內多窄波段傳感器獲取的圖像而構成的。在監測過程中,這種技術帶來的信息不僅僅是信息量與光譜空間信息的增加,同時對于地面環境的監測提供了更多的數據信息,也就是實現了遙感監測目標質量上的升華。

4 結論

綜上所述,是集中對新型航測遙感技術與裝備的分析,不斷發展這種檢測技術、完善設備質量與功能,用以獲取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時空信息,從而為航測與遙感工作人員提供更縝密的工作環境,使之有效發揮科學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航測遙感技術范文第2篇

1 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工作原理

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以及其自身攜帶的程序控制系統組成。無人機遙感控制系統是具有高分辨率以及具有高精度遙感影像的獲取和處理的一種全新的技術樣式。它通過無人機機為其載體,上面安裝有數碼攝像機,和數碼錄像機等設備,并通過遙感衛星處理技術在進行數據的同步傳輸,來實現對地理位置信息的掌握。無人機通過自身的遙感系統來獲得較高分辨率的數據信息,其中通過3S技術在遙感系統中的應用,從而達到對土地或者其他地理環境的快速處理。而對于遙感傳感器來說,其控制系統要要能夠根據事先設置好的拍攝點、攝影比例尺以及飛行速度和高度等參數進行自動計算以及對遙感傳感器工作進行有效控制,從而使獲得的技術數據等達到準確詳細的目的。

2 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工作流程

無人機遙感技術對農村土地承辦經營權確權登記項目采用的是真彩色攝像,影像的分辨率達到了03米。

獲取影響資料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的作業流程(如圖1)。

圖1 土地經營確權登記發證作業流程

3 無人機遙控技術在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中的應用的優點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

3.1 無人機遙控技術的優點

無人機遙控技術作為現在比較流行的技術在世界上受到了廣泛應用。無人機航測作為一項空間數據采集的一種重要方法,其具有較長的續航時間以及成本低廉,能夠將影像適時的進行傳輸,并且可以對那些高危地區進行有效探測,還有就是它和其它遙感技術相比就有激動靈活的優勢。而正是無人機航測的自身優勢可以對那些衛星遙感以及有人機遙感形成一個很好的補充。

3.2 無人機遙感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1)起降技術和抗風性較差。從無人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同,其在自身的設計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對于那些需要滑降的飛機來說,在有些地方難以找到適合降落的區域,而在一些不滿足起降的地方實施飛機的起降工作,對機的自身來說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還有可能造成飛機的嚴重事故的發生。如果在航測的過程中使用那些體型較小的無人機的話,則由機自身重量較輕以及航程不足等原因,則不能達到航測的應用要求,使用較小型的無人機還會因為飛行高度低,而在低空作業時受到風速以及風向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較好的完成航測任務。因此,對于那些比較大型的無人機來說,如何將其起降技術進行改進,對于那些小型無人機來說如何能夠有效的提高它們的抗風性將會是現在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也是無人機能否較好使用的關鍵。

(2)傳感器的有效控制以及在具體姿態上的控制技術,遙感設備所傳輸的大量數據的儲存技術以及遙感設備在后臺的一些處理技術等都是在現階段乃至以后實際應用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4 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實際應用及前景

我國的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應用的范圍上也比較廣泛,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城鎮的具體規劃、新農村建設、礦山測量以及國家的國土資源調查等。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實踐中得到了較好的檢驗,通過實踐證明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可行性即應用廣泛性。實踐證明,利用無人機航測技術拍攝技術拍攝的圖片,無論是在清晰度上還是在分辨率是哪個都能夠較好的滿足以上的工作任務。在今年五月份我國運用多旋翼無人機來獲取視頻資料,而這項技術還處在探索和實踐環節,并通過與央視的合作,通過多旋翼無人機技術來對新業務進行擴展,而這也是利用多個多旋翼無人機在較高海拔和氣候狀況復雜多變的環境下進行業務的測試,這樣不僅使我國無人機技術水平得到較好的提升,而且也為無人機技術的服務領域和范圍提供了技術支撐。在以后的應用中,可以將無人機技術運用到電力線路的檢測上,從而達到簡便、安全和效率的提升。無人機技術還可以運用到森林的防火偵查以及在危險區域的地質勘查等環節,從而降低人為操作所造成的危險的發生。無人機應用還可以在空中的指揮救援、環境的遙感監測、地理國情的勘測以及數字城市的建設等。因此,無人機技術在現在的實際應用以及今后的應用前景上都是非常廣闊的,而無人機技術現在還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如何在今后將無人機技術進行創新及完善,并探索出一條適合無人機發展需要的作業流程也是現在人們所要迫切考慮的問題。

航測遙感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無人機航測;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 X703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無人機航測遙感技術是繼衛星遙感、大飛機遙感之后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型航空遙感技術,在應急測繪保障、國土資源監測、重大工程建設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它是一種不失機動靈活、可以實現快速響應又低成本、精度高的一種航測技術。但也存在影像航向重疊度和旁向重疊度不規則、像幅小像片數量多、影像的傾角過大且傾斜方向沒有規律、航攝區域地形起伏大、高程變化顯著,影像間的比例尺差異大、旋偏角大,影像有明顯畸變等,這些情況都對現有航測技術提出了挑戰。目前國內無人飛行器航測遙感技術在測繪行業有了很大的推廣應用,但大都是生產制作DOM及DEM,對于大比例尺DLG的生產只是進行過小面積實驗,很少進行實際的生產應用。從生產案例出發,以目前最先進的航測技術為主線,對生產過程中無人機航測與大飛機航測的不同、無人機航測的一些特殊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和解決。

1、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的發展現狀

隨著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技術的成熟和經濟建設的需要,無人機測繪已經逐漸滲透到多個領域。美國航空航天局也將多種無人機應用于森林火災監測、精確農業、海洋遙感等研究項目。澳大利亞也利用全球鷹搭載成像SAR進行海洋監測研究。在可見光遙感方面,國外的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通常加載高精度的POS,自動化程度高,大大減少了地面控制的數量,但是造價昂貴,國內的無人機航測尚無加載高精度POS的先例。在國內,多家單位在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技術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西安大地測繪有限公司自主設計了多套無人機遙感系統,該系統由無人機攝影硬件系統和無人機攝影軟件系統組成,實現了城市地區高分辨率彩色影像的獲取。青島天驕無人機遙感技術有限公司研制了我國首個50kg級“TJ型無人機遙感快速監測系統”,是我國首套用于民用遙感監測的專業級小型無人機系統,可為海洋遙感服務。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于2003年完成了“UAVRS-II型低空無人機遙感監測系統的研制”項目,實現了無人機遙控半自主和自主兩種控制方式,利用獲取的影像制作了數字正射影像和線劃圖,開創了國內無人機應用于測繪領域的先河。當前國內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技術逐漸成熟,自2009年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陸續為國家測繪局航測遙感院和多個省市測繪局配發UAVRS-10B等型號的無人機,該型無人機任務載荷5kg,續航時間1.5h,航攝相機多為佳能5DMARKⅡ相機,已基本具備實現大比例尺基礎測繪和應急保障的能力,為實施區域測繪、目標定位和應急保障提供了全新手段。隨著智慧城市建設任務的進一步推進,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必將為城市建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測繪保障。

2、無人機航測技術應用分析

2.1、無人機航測技術在地質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2.1.1、像控點布設

像控點的布設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在四等GPS控制點上布設地標,二是利用航片進行刺點。

2.1.2、像控點測量

采用單基站RTK方法進行,在已知點上設站,采用原有四等控制點求取整測區七參數,求取七參數時,對選用的已知點的可靠性進行了檢核和優選。平面的轉換殘差均小于3cm,高程擬合殘差均小于5cm。移動站采樣間隔為2秒,直接測出像控點的三維坐標,取兩次測量的平面坐標中數和三次高程中數為最后成果。

2.1.3、內業數據處理

利用無人機航空攝影資料和像控成果,在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PixelGrid軟件中進行空中三角測量計算;將空三成果導入Virtuozo攝影測量工作站,恢復立體模型,對影像進行判讀,按照相關規范及要求,對地物、地貌要素進行了采集,輸出符號化的分幅采集數據;參照已有成果及正射影像,依據項目設計、相關圖式、規范等技術要求,在基于AutoCAD平臺的圖形編輯軟件CASS上對立測采集數據進行圖形初編、圖廓整飾,形成DWG格式的DLG數據成果。

2.1.4、數字高程模型(DEM)制作

此次DEM的制作是用采集數據(先對采集數據進行編輯,刪除無用數據)直接反生出來,保證精度和DLG數據一致。作業流程是先收集DLG的三維數據,轉換成DXF格式,利用專業軟件進行內插生成DTM,最后生成DEM。

2.1.5、數字正射影像圖(DOM)制作

利用Orthomosaic正射影像制做軟件。

2.2、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在城市測繪保障中的應用

目前,專業的測繪型無人機低空航攝系統具有長航時、寬視角、高分辨率等技術特點以及低成本、自動化水平高、操控方便、機動靈活等優勢,能夠承擔高分辨率的低空近景攝影測量,能夠承擔高危區域和重點區域的遙控航攝,是承擔百平方千米量級測區1∶500~1∶10000大比例尺測圖任務最經濟化的技術手段,也是唯一能夠滿足用戶提出的準實時、高分辨率、高效率測繪應急保障任務需求的航攝方式。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具有高清晰、大比例尺、小面積、高現勢性的優點,是衛星遙感與普通航空攝影不可缺少的補充。可為城市中心和規劃區域的大比例尺影像地圖生產、正射影像制作、數字高程模型的生產和DLG產品提供高分辨率清晰影像數據源,可對重點區域和設施實施應急保障和三維數字建模,同時,可對重點關注區域進行動態變化監測,滿足城市信息化建設對各類型尤其是大比例尺高分辨率基礎地理空間數據的需求。以下將從高分辨率測繪產品支持、應急測繪保障、三維數字建模和重點區域動態檢測等方面對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在城市測繪保障中的應用前景進行詳細論述和展望。1)為城市規劃區域提供高分辨率的測繪產品隨著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深入,目前新規劃以及實施改造的城區非常缺乏所在區域及影響范圍內的現勢性強的大比例尺、高分辨率、高精度格網的數字測繪產品。目前,已經發射的高分辨率衛星影像分辨率已經達到了約0.5m,盡管如此仍然難以滿足1∶500~1∶2000這種大比例尺的成圖要求。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可為重點區域提供高分辨率航攝相片、正射影像DOM、高精度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柵格圖DRG和數字線劃圖DLG等測繪產品。

2.3、測量區域控制網建立方式

在無人機飛行的過程中,必須要在測量區域中建立好控制網,控制網的大小依據測量區域的大小建立,同時,還要設置好相應的GPS控制點,并保證點位分布的均勻性,根據相應的要求設置好坐標系,以便保證各個控制點均可以獲取到最為準確的位置,這樣也便于后續的圖像處理。測量區外控點現場調控方式將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應用在電力工程中時,必須要保證其測量數據與影響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為此,一般使用野外布置像控點方式,在選擇控制點時,需要將影像清晰作為首要原則,這樣也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更好的判斷測量的方位,此外,在布置外控制時,要保證控制點設置的均勻性,這樣拍攝到的影像才不會存在瑕疵。

3、結語

建議利用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進行地形圖生產,盡可能在載人機不便或無法完成的情況下,由無人機來完成。如多塊小面積、危險場所、遠離機場或沒有可供其起降場地的區域。總之,目前無人機航測技術應該體現在載人飛機航測技術的補充方面。

參考文獻

[1]楊永平,段學云,段德磊,徐春,陳鴻興.無人機航測技術在輸電線路中的應用實踐[J].城市勘測,2013,01:29-32.

[2]薛阿亮.無人機航測技術的應用與實踐[J].陜西煤炭,2013,06:70-72.

航測遙感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現代科技發展、攝影測量、遙感

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攝影測量學,特別是航空攝影測量是我國傳統測繪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地、航測和制圖三大組成部分中,航測是測制地形圖的最基本手段。由于高科技的發展,攝影測量正受到史無前例的影響,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本文主要介紹現代科技發展對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的影響,目前發展方向,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計算機發展對攝影測量的影響

1.1攝影測量的回顧

攝影測量經歷了發展的三個階段,即模擬、解析和全數字測圖。在計算機水平發展還不高時,測圖無法用計算機來實現,只能用機械模擬的辦法,例如多倍儀和各種精密全能測圖儀,還有為了降低造價,利用簡化公式設計的模擬儀器。這些儀器由于精度要求極高,因此制造困難,價格昂貴。這些儀器在測繪事業中起到了一定的歷史作用。

1.2計算機發展對攝影測量的影響

航空攝影測量是傳統地形圖的基本手段,通過測量航空像片計算地面真實坐標。航空攝影測量工作者早就關注計算機在該領域中的應用,但是由于這種計算極為復雜,因此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在攝影測量中的應用才逐步深入。

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攝影測量中最困難的測圖部分用計算機來解決,從而使攝影測量步入計算機處理的新時代,使得攝影測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該變化可從下列四個方面得到反映。

(1)測量儀器的徹底改變

傳統攝影測量儀器主要分二大類,一類用于測量像片的坐標,用于加密,提供測圖時控制點坐標。第二類是用于測圖,通常為機械模擬方式。這些儀器由于精度高,制造比較困難,過去大部分從德國、瑞士進口,價格自然昂貴。而現在只要有高精度像片數字化儀和基于計算機的處理系統,便可實現航測生產的全過程。這些儀器與原來儀器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效率高等特點。如果將來航空攝影采用數碼像機,直接得到數字影像,到那時像片數字化儀都不要,利用基于計算機的一些處理系統便可實現地形圖等測繪產品的生產。由此可看出,計算機的發展對航測儀器帶來了徹底變革。

(2)產品形式的改變

由于計算機的發展,測繪生產的產品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由過去的模擬表達方式改為全數字形式,即4D產品。在數字測繪產品生產中,首先應重視數據的格式,即制訂數據生產標準。目前各國的標準不一致,因此在用數據前,必須先了解數據格式,否則無法應用。在數字測繪產品中,另一重要轉變是產品的管理,在模擬圖時代,利用倉庫儲存,用戶親自領取的方式。在數字時代,利用計算機管理,公用數據可以上網,用戶從網上直接下載數據。在管理上更為科學,使用更為方便。

(3)生產工藝的改變

由于處理方法和產品形式的改變,使得生產工藝流程也產生重大變化,朝著簡單、高效方向發展。模擬產品生產中一個重要缺陷是繪圖結果不能有效利用,從生產原圖到出版須重復標描多次,而在數字產品生產中該問題就不存在。由此也導致航測與制圖無明確分界。現在的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下列部分:航片數字化,把模擬圖像變為數字影像;影像處理和信息提取,包括影像幾何糾正及產品信息的提取與編輯;建立數據庫,實現數據的有效管理和應用。

(4)理論方法上的改變

在過去,攝影測量主要著重模型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提高測量精度,而現在計算機的水平,對攝影測量計算而言,已根本解決,可以用最嚴密的公式計算,解算精度能得到完全保證。攝影測量幾何模型已不再是研究的重點,而轉向影像匹配與信息自動提取方面。影像匹配是數字攝影測量的核心,數字攝影測量的效能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影像自動匹配的水平。影像匹配不僅在數字攝影測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計算機視覺目標自動識別的核心,為此影像匹配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經過多年研究,結合計算機發展水平,影像匹配已從理論研究走向實際應用,這是攝影測量取得的重大進展。由于地面影像極其復雜,影像匹配尚不能做到完全成功,目前當匹配失敗時尚需人工干預。在信息提取方面,已進行了大量研究,有些進展,但距實際應用尚有較大距離,這方面是今后應努力研究的方向。

2 空間技術發展的影響

20多年來,航天遙感得到了較大發展,獲得了大量衛星影像,并在許多領域已有成功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航天遙感不僅走向成熟,同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有二個特點,其一是地面分辨率愈來愈高,美國在南斯拉夫所用軍事偵察衛星地面分辨率為0.1m。在衛星發射計劃中,許多國家或公司將要發射地面分辨率為1m的衛星。美國在“數字地球”計劃中,分辨率為1×1m的全球影像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這些高分辨率影像將來主要靠航天遙感來獲得。

其二是面向全球變化監測,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正在發生不斷變化,許多自然現象及變化規律尚不清楚,為了進行研究,必須獲得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各種數據,須對地球表面的陸地、海洋及大氣層進行全面監測,為此美國提出了地球觀測系統(EOS)計劃,衛星上傳感器共有19種。

雷達衛星也是以后發展的重要方向,信息獲取不受氣候影響的特點吸引著人們的普遍關注,雷達衛星的特有特性為應用開辟了廣闊前景。我們在這方面研究尚不夠,有待進一步加強。

為了應用需要,必須對航天遙感影像進行處理和分析,鑒于航天遙感影像具有數據量大、分析復雜等特點,因此對處理設備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對許多相關領域引起重要影響。

利用衛星遙感獲取各種信息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在實現數字地球的今天,衛星遙感更顯示出它的重要性。數字地球可以看成是一個虛擬地球,把地球上的各種信息以數字形式表達,實現多分辨率、三維形式的地球的描述。要把整個地球上的信息數字化,進入計算機管理,其工作量極大,在開始階段,可以從已成圖的資料提取部分信息,但是從長遠觀點、從信息更新角度,衛星遙感是提供信息源的最有效手段和保證。

航測遙感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第二次土地調查;3S技術;航測法

一、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漸推進,市場對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而我國的土地面積較為固定,且進一步開發利用土地的可能性成本較大,因此,對土地做好保護和有效率利用工作是極為必要的,其中,對土地進行調查時保證我們有效利用土地、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能夠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社會的進步提供強大的后備資源支撐。

二、3S技術的應用

1、遙感技術在土地詳查中的應用

獲取工作底圖是土地調查的基礎工作,而遙感圖像是土地調查的基本信息源,因此,RS技術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中得到充分應用是一個必然。第二次土地調查的技術路線就是以糾正好的航片為工作底圖,參考其它相關資料進行室內解譯,再以影像為基礎對圖上的各種要素進行全野外調查核實,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實現圖、數、地三者的一致性,并按照《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技術規范》和《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TD/T 1016-2007)對已經形成的外業調查成果進行集影像、圖形、地類、面積和權屬于一體的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及管理,最終形成土地調查的正式成果。

RS技術的應用,大大改變以手工操作為主的第一次土地詳查速度慢、周期長、精度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狀況。多年來國家已經開展的土地資源概查、全國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耕地后備資源調查、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土地利用更新調查等一系列土地調查工作,對RS技術的應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新一輪土地調查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寶貴經驗。

2、全球定位技術在土地詳查中的應用

隨著實時動態測繪技術的發展,快速獲取地面數據模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二次土地調查中,GPS、RTK(包括網絡RTK、CORS)技術應用主要體現在城鎮地籍測量、農村地類補充調查或變更調查、城鄉土地利用專題調查等方面。

利用GPS建立調查區的平面控制基準。一般地,城鎮地籍測量通過靜態GPS測量方式,建立調查區的三、四等平面控制網,作為控制測量的骨架;當調查區域不大時,采用RTK技術可以快速建立區域內的一、二級控制點及圖根控制點。也可利用GPS測量方式,求取多個基準之間的平面坐標的轉換參數,從而將某一基準下的測量數據轉換到調查區要求的基準上。

在地類調查方面,利用遙感影像進行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室內解譯不可避免的存在著誤差,并且有些圖斑在圖上難以判斷是否變化及變化前后的面積,或其位置無法在圖上直接標出,必須進行實地的野外測量,利用RTK的快速動態定位原理,對區域內全部或部分線狀地物、零星地物、地類、權屬進行數據采集,獲取補測點的三維坐標,作業效率提高,準確地將新增地物標繪在DOM底圖上。

3、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土地詳查中的應用

GIS是以分析處理具有地理坐標的空間信息為主要目標的計算機系統,用于處理調查成果數據分析與數據管理,如室內解譯、土地面積量算(含線狀地物和零星地類面積扣除)、田坎系數測定、坡度圖制作與耕地坡度分級、成果圖件制作與表格數據統計輸出等。

(1)土地調查遙感解譯:利用DOM影像顯現的土地利用信息,將原1:1萬土地利用現狀圖與1:1萬DOM影像圖疊加套合,全面審查DOM與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信息的一致性,將不一致的土地信息直接在DOM上進行勾繪。

(2)土地調查面積量算:在GIS中進行面狀圖斑的量算,只要建立多邊形拓樸,即可獲得含有每個圖斑面積的多邊形屬性表。利用GIS量算面積,無需用地形圖圖幅進行控制,量算結果也無需進行平差,可一次性獲得圖斑的最終面積和調查區域的總面積。克服了常規方法繁雜的手工操作,消除了各種誤差,極大地節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

(3)城鎮地籍數據庫:首先進行地籍變更調查區域的宗地歷史庫建設,檢查地形空間數據,完成后通過程序轉換至MAPGIS平臺下,建立相應的拓撲關系。再把初始地籍數據轉換至MAPGIS平臺下(屬性含地籍號、地類號),建立面拓撲關系。然后把已錄入的宗地屬性數據庫通過地籍號與地籍空間數據進行關聯,同時重新生成、編輯宗地圖,形成地籍歷史數據庫。對于補充調查區域而言,通過數據轉換,導入外業采集的界址線數據,在MAPGIS平臺下通過建立拓撲關系、屬性數據錄入、宗地圖生成及其它報表輸出形成。對于變更地籍調查宗地,首先將變更后的宗地數據導入MAPGIS平臺,建立拓撲關系,錄入屬性數據。再在MAP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統下通過“外業數據更新地籍數據”功能進行地籍圖的更新,同時生成宗地圖及其它報表。系統自動記錄宗地變更動作。以后即可無限制的追溯單宗地的歷史,包括最原始的狀況及每次歷史的圖形信息。

三、航測法在第二次土地調查中的作業流程

航測法是充分利用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的特點,進行先內業后外業,優化土地調查工作的作業流程、降低外業工作的強度和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進程, 保證了二調工作按時完成和數據質量、精度要求。

1、數據準備

目前數碼航攝技術已得到比較普遍的應用,它是利用數碼航攝儀直接獲取高清晰, 全數字真彩色的數碼影像信息,影像的地面分辨率可達 4.3 cm。

2、制作工作底圖

工作底圖的制作方法是新技術方案應用于土地調查業務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本文強調的重點。首先,從土地詳查作業的需要入手,將在立體模型下能夠準確分辨和定位的各種地類的邊界線以及能夠分辨清楚的各種線狀地物,如溝、渠、路、林帶等測繪出來,形成地類圖斑界線圖,為外業的地類調繪和標注提供良好的條件。 然后,將測繪的圖斑界線劃圖與制作好的正射影像圖疊加,形成帶有圖斑地類界線的影像圖,通過繪圖儀繪制輸出在圖紙上,作為外業調繪的工作底圖。外業調繪時,一是要核對內業所測圖斑界線的正確性,同時調查各圖斑的地類類別,將地類代碼標注在相應的圖斑內; 二是對內業沒有測繪完全的地類圖斑界線進行現場調查標注, 將圖斑界線直接描繪在工作底圖上,此外還需進行線狀地物寬度丈量、零星地類調繪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二調工作的深入, 利用航測法制作調查底圖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具有突出的先進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夏先麗,韓明,文廣,趙俊華1∶5000 地形圖的試驗[J]測繪通報2010年01期.

相關期刊更多

鐵道勘察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音響改裝技術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

福建地質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福建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方城县| 台山市| 乌兰察布市| 玉溪市| 灵台县| 汝州市| 乌恰县| 台江县| 上栗县| 广丰县| 固阳县| 无棣县| 霍山县| 吉水县| 东安县| 通山县| 普格县| 辽源市| 大悟县| 邹平县| 舞钢市| 栾川县| 贵州省| 鹤庆县| 建水县| 金湖县| 霍山县| 曲松县| 中江县| 大关县| 分宜县| 沁水县| 福贡县| 铅山县| 苍梧县| 商城县| 陆川县| 南开区| 汾阳市|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