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

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

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微課 教學設計

近年來在國內掀起一股翻轉課堂熱,通常來說翻轉課堂,就是由教師提供視頻,學生利用課外及課上觀看視頻中本節課主要的知識點教師的講解內容,然后課堂上師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的一種教學形態。翻轉課堂打破了一般的教學模式,由傳統課堂上的“先教后學”轉變為“邊學邊教”,它具有獨特優點。

目前,在地理教學中遇到兩個問題,首先在目前高考模式下地理學科不計入高考分值,很難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課堂上學生開小差的很多,即使聽講,也缺少師生合作交流、學生不愿意自主探索、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受限。地理教師上課提出的問題雖然具有一定的思考空間,但是因為課時很緊張,往往趕進度、沒能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會阻礙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培養,往往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地理的興趣。其次,就是地理教師一般難以按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開展教學,在有限的課時內不可能制訂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分層教學、分類達成也很難真正實施與開展。因此對于地理學科而言,打造翻轉教學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做法。那么,翻轉地理課堂究竟如何打造呢?

一、采用多樣形式,培養學生習慣

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實際是延伸學生預習的時間,在課前及課堂初期由學生觀看地理視頻,并適時地解決老師提出的相對簡單的問題,同時學生發現新問題,然后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與學習解決所有生成問題的過程。要完成這一步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自覺高效地按老師的要求完成看教學視頻、微課的過程,確保教學高效進行。當然,讓學生養成良好地理學習興趣和習慣,僅僅靠地理老師給學生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興趣,逐步讓他們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一)在平時備課中盡量將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如《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中,可以將臺風的旋轉方向、時差的產生、江心洲與岸的相連等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與地球自轉知識點有機相連,將這些案例制作成微課視頻進行播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經常給學生介紹我們周圍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例子,比如在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中,涉及日界線的考點,可以穿插一則姐姐先出生生日卻比晚出生的妹妹生日小的故事;另外,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生假期適當進行旅游觀光活動、適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當學生發現地理在實際生活中處處存在后,增強其學好地理的信心和決心,產生學好地理的動力。

(二)教學過程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地理老師在教學設計時課前做好地理微課視頻,讓學生按要求看完微課視頻,對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后及時表揚和鼓勵。其次在師生交流過程中滲透與地理有關的幽默典故,增加對學生的吸引,運用生動形象、富有韻味的教學手段,積極引導學生動手參與教學。比如在地球自轉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探討幾百年后,長江入海口處的崇明島有可能與南通還是與上海相連?簡簡單單地探討,不僅運用知識解釋地理現象,而且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氣氛輕松,樂意學習。

二、緊抓教學六環節,進行知識生成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翻轉課堂效率如何,是否實現老師預設目標,必須抓實六個環節。

第一環節:點明要求――教師播放《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相應的微視頻,并對學生開展微課預習情況進行評價,既讓學生明白微課預習對本節課的重要性,又激發學生微課預習的積極性。通過點評學生預習,從而了解對本節課知識點的預習情況,同理,觀看視頻是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梳理。

第二環節:一試身手――挑選幾名學生,上講臺進行微課布置的任務展示,讓學生回答問題,在完成要求中逐漸提升課堂的預習質量,同時培養學生上臺的膽量與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環節:教師點撥――教師針對課堂出現的難點重點進行答疑解惑,例如,《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中,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師應該著重講透。學生則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參與思考討論。

第四環節:現學現做――布置課堂作業,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習題訓練,目的是提升學生作業完成的效率。

第五環節:分層教學――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都存在差異性,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個別輔導基礎薄弱的學生,另外可以成立學習小組,讓學生之間、同桌之間可互相交流。

第六環節:知識梳理――本節課的最后由學生總結《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本次課堂任務總結,讓學生在回顧中掌握地球自轉的知識點。

三、精編課后習題,檢測課堂知識點

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范文第2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電子電工;實習教學

1.翻轉課堂的優勢與特點

翻轉課堂又稱“反轉課堂”,其核心理念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主要包含“前置學習―反饋分析―總結提升”三個環節,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相比有三大優勢:

(1)學習陣地多樣化。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主要在教室內完成學習,學生通常是在課堂上被動地等待老師傳授知識。而“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家里完成。學生在課前就可以主動觀看教學視頻,學習陣地進行了前移。

(2)學習資源信息化。傳統教學模式下,受實習設備有限的影響,實習教師經常“黑板上開機器”,單一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厭學情緒嚴重。而翻轉模式課堂下,教師可以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提前錄制微課。微課中可以植入電影、廣告、動畫、仿真軟件等各類元素,多元的學習資源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學習模式人性化。學生在家或課前觀看教學視頻時,可以根據自身的接受能力,控制學習進度。簡單的地方可以快進,需要思考或做學習筆記時可以暫停播放,不能理解的內容可以反復播放。人性化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自主。

2.電子電工實習實施翻轉課堂的意義

電子電工實習是技工院校機電、電子類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提升學生專業素養,使學生畢業后能與對口企業進行無縫對接的一個重要抓手。從以往的電工實習來看,任課老師講課速度過快、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或理解力較差等多種因素影響,在實習過程中,學生總是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實習材料浪費嚴重。若在電子電工實習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則可以避免這些問題。教師可將實習模塊中的重難點、易錯點和以往學生實習中發生的錯誤錄成視頻,讓學生在家或課前反復觀看,弄清實習過程中的操作步驟、技巧和發生錯誤的危害,從而改變自身不良的實習習慣,減少學校的實習耗材,快速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

3.電子電工實習推進翻轉課堂的實踐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信息化教學成為廣大技工院校教師的一種常態教學方式,在此環境下推行翻轉課堂實習教學模式也變得現實和可行。下面筆者以“MF47型萬用表的組裝與調試”實習項目為例,談談如何在電子實習中巧妙設置三個翻轉課堂,提高實習實效。

(1)實施“家中翻”,讓學生了解實習項目的基本點。由于MF47型萬用表的安裝涉及許多色環電阻。于是我將第一節微課設為“色環電阻的設別”,讓學生在“家中翻”。“色環電阻的識別”的教學視頻包含了“學一學”和“練一練”兩個環節。在“學一學”環節中,我首先介紹了MF47型萬用表的主要結構及安裝所需的各種色環電阻,然后重點講解了色環電阻區別、讀法,在“練一練”環節中,我隨機拿出幾個色環電阻,讓學生在家觀看視頻時與教師互動,讀出色環電阻的阻值標稱與偏差值,并與我隨后給出的答案進行比較。通過“家中翻”,學生初步了解了色環電阻的識別方法,為后面的實習做好了知識鋪墊。

(2)實施“校中翻”,讓學生弄清實習項目的關鍵點。MF47型萬用表的安裝的難點是色環電阻和各種插件的安裝。于是我將第二節微課設為“色環電阻和插件的安裝”, 讓學生在“校中翻”。學生進入多媒體教室,登錄教師的教學網站,點擊“色環電阻的識別”模塊,進行在線答題并將正確答案提交教師機,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家中翻”的學習效果。在學生都能熟練識別色環電阻后,再讓學生點擊教師錄制的“色環電阻和插件的安裝”教學視頻,觀看萬用表的安裝流程,最后再利用模擬軟件進行模擬安裝。多次模擬安裝無誤后,再將學生帶進實習室進行實際安裝實習。

(3)實施“課中翻”,讓學生感受實習項目的易錯點。在利用萬用表測量電壓、電流時,不少學生往往會將檔位撥錯或將表筆搭錯,從而將萬用表燒壞,因此我將第三節微課設為“MF47型萬用表的使用”,讓學生“課中翻”。微課的錄制中,我講述了萬用表的測量方法,利用萬用表進行了電壓、電流、電阻的測試演示,并利用仿真軟件將常見的幾種錯誤進行模擬,讓學生深刻感受錯誤操作所帶來的危害。

以上是我在電子電工實習教學中進行的一點探索,翻轉課堂與信息化高度結合的教學模式,要想真正與專業實習教學完美結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今后我將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繼續進行實踐探究,從而最終讓學生真正愛上翻轉課堂,愛上電子電工實習。

參考文獻:

[1]汪曉東.翻轉課堂的實踐困惑及應對策略[N].中國教育報,2014-04-24.

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范文第3篇

一、慕課及其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趨勢

大量在線課程開發模式被稱為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一門課程由一名資深教師上課,可以上萬人同時在線學習,并且學習在網上完成,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學習過程中,為保證學習質量,每講完一個知識點都有小測驗。如今,慕課已經引起了國內許多中小學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和學習理念已經被運用到中小學課堂中,并創建了翻轉課堂式的教學模式。所謂翻轉課堂,是指學生課前在家預先看教師制作的教學多媒體課件,自行掌握基礎知識,并在網上完成相應的基礎練習,而課堂變成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

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9月成立了慕課中心,并組織了全國20所重點高中、初中、小學成立慕課聯盟(C20 MOOCs),其中包括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市七寶中學等,至今已開展了30余場一系列的中小學慕課建設和翻轉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涉及的學科非常全面,包括語、數、英、理、化、生這些基礎學科,也包括音樂、體育、美術、科學、思品等學科。目前,翻轉課堂的實踐在理科方向的學科上應用更為廣泛,并且已經通過教研和評比,精選出了一些翻轉課堂精品課堂實錄和教學案例以供教師參考學習。同時,為了豐富翻轉課堂教學微視頻的資源,華師大慕課聯盟舉辦了教學微視頻大獎賽,鼓勵教師自己創作微視頻,促進教學微視頻質量的提升,并遴選出一批優質的教學微視頻作為公共學習資源。

華東師范大學陳玉琨教授表示:“慕課將翻轉基礎教育課堂”。站在慕課時代的風口浪尖上,我們的一線教師作為課堂的第一把控者,在實際教學中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和挑戰,教師要轉變固有的傳統教學思路,重新審視慕課時代下教師的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策略使用翻轉課堂模式。

二、慕課時代中小學教師面臨的挑戰分析

慕課時代,教育與互聯網的融合將形成一次新的教育改革浪潮,在這場改革中,教師不能再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將站在慕課時代的風口浪尖上,迎接教學觀念、教學目標、課程設計等一系列的挑戰。

1.面臨教學觀念的轉變――需要認可和發揮電子產品的學習意義

多年來,我們已經深刻意識到傳統教育存在著教學缺乏個性化、限制學生思維發展等弊端,為此,新課改提出了許多很好的理念,但在實踐中卻很難落實。而翻轉課堂的提出,則較好地貫徹了這些理念。但是,我國教師對于學生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學是持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就如此次TALIS調研項目的結論,我國在“學生使用ICT完成項目或作業”方面成為教學短板,其實滬上中學的網絡基礎建設、數字化、信息化硬件條件配備都比較完善,但是信息化應用卻未普及。正如上海師范大學的張民選教授所言“打個比方說,這就像我們有了高速公路,也有了車輛,就是還沒有跑起來”。其實,這與教師的傳統觀念也有很大關系,教師認為這些電子產品的學習意義遠遠不及娛樂意義,認為學生沒有自控力來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學習。

如今,慕課時代的到來,強有力地賦予了電子設備和網絡平臺以學習意義,教師應當立足于教育的長遠發展,緊跟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把對學生能否運用電子產品和網絡平臺進行學習的質疑轉變為對如何更好地發揮電子產品的學習意義,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在慕課時代的背景下,教師不能再拒絕網絡學習進入課堂,應盡快轉變學生只能利用課堂時間和課上講解進行學習的傳統教學觀念,勇于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要求,積極應對一系列如: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平臺;如何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等挑戰。

2.面臨課堂教學目標的轉變――需要指導和強化學生運用知識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課前自行學習和掌握了基本知識內容,因此,學校課堂教學的目標發生了改變。課堂教學的目標第一個就是鞏固強化知識,教師課前根據翻轉課堂網絡平臺的大數據收集和分析,了解學生在課前學習時主要在哪些地方做了停留或反復觀看,練習題中主要存在哪些錯誤,充分把握學生學情,在課堂上進行答疑解惑,鞏固強化知識;第二個是進行知識的系統梳理,因為微視頻是一個一個零散的知識點,盡管有知識圖譜,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清楚知識的脈絡。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任務就是要把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第三個是進一步拓展深化和探究創新,這也是翻轉課堂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傳統課堂由于要教授基礎知識而無法給學生充分的課堂時間進行交流研討,而在翻轉課堂中,課堂教學的重點轉變為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組織師生和生生深入研討問題,在課堂里直接完成研究性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如何根據學生學情及知識特點,設計和組織有效地課堂探究活動,將翻轉課堂模式的優勢最大化,真正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探究,勤于思考,樂于學習。

3.面臨自主設計課程的挑戰――需要研究和創新翻轉課堂課程設計

3.開發教學資源與配套軟件,建立專業的“慕課智庫”

同樣是電子白板、PPT課件,國內外教師均在使用,但外國老師的軟件庫相當豐富,可以隨堂選用合適的教育軟件,用于教學實施與作業派發。中外學生也都有電腦甚至平板電腦,但同樣是缺乏軟件支撐,而使這些電子產品的學習意義不及娛樂意義。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由教育部門牽頭,聯合各高校及中小學,共同建立一個權威的“慕課智庫”,在“慕課智庫”中擁有專業的領導和管理團隊,指導各中小學開展翻轉課堂,并且在智庫平臺上擁有豐富且優質的慕課教學資源,包括慕課微視頻、翻轉課堂教案、翻轉課堂課后練習設計等等,這些資源可以用于支撐教師的教學,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并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目前,華東師范大學已經建立了一個具有開放性、專業性、廣泛性的“華師慕課聯盟”的網絡平臺(http://.cn/mooc/),至今全國已有一百余所中小學參與了“華師慕課聯盟”,并且該平臺已經了百余個中小學翻轉課堂教學微視頻,其中基本涉及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所有基礎學科,對教師實踐翻轉課堂有很大的幫助。“華師慕課聯盟”平臺的建立為我們奠定了“慕課智庫”的基礎,慕課將以勃勃生機迅速發展,并將逐步建立一個強大的“慕課智庫”,成為“慕課時代”的標志,實現慕課教學方式的科學化、完備化、普及化。

面對“互聯網+”的挑戰,教育不能逃避守舊,也不能任由互聯網擾亂陣地。此次的TALIS調查項目讓我國教師有所反思和警醒,在慕課時代下,教師必須從教育變革的真正需求出發,與互聯網有效融合,加強課堂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抓住機遇,直面挑戰,讓教育在慕課時代下更具生命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 田愛麗.基礎教育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 陳玉琨. 中小學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10).

[3] 劉榮. 翻轉課堂:學與教的革命[J].基礎教育課程,2012(12).

[4] 魏東新.大學英語教師應對翻轉課堂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4(12).

[5] 黃金煜,鄭友訓.翻轉課堂與教師角色轉型[J].上海教育科研,2014(6).

[6] 曾明星.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

[7] 姜艷玲,國榮,付婷婷.翻轉課堂與慕課融合促進教學資源均衡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

[8] Fulton, K. (2012). 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 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39(8),12C17.

[9]Overmyer, J. (2012). Flipped classrooms 101. Principal (September/October), 46C47.

[10]S.Bulfin, L. Pangrazio and N. Selwyn, “Making ‘MOOC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digital higher education within news media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Vol. 15, pp. 290-305, November 2014.

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大學英語 翻轉課堂 微課 模式

一、引言

2010年我國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科學地確定了未來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工作方針、總體任務、改革思路和重大舉措,對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1]。《綱要》對于我國教育改革是一個宏觀戰略指導,但涉及的教育理念的轉變、體制的改革、模式的創新、方法的變革等具體操作層面,仍需要各級教育部門在實踐中制定更翔實的實施準則。

面對各大高校公共基礎課程總學時的減少,怎樣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和課外自學時間,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英語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其重要性不容忽視,怎樣在有限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及應用能力,更是每位英語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點課題。大學英語教師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微課教學應運而生。

二、微課及翻轉課堂概述

(一)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的課程活動全過程。視頻一般為5至10分鐘。微課不是課堂實錄,也不是教學成果展示,而是短小精悍的短視頻課件。

(二)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也即“反轉課堂”,其最早的探索者是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其在為侄女和侄兒輔導數學功課的過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學視頻,讓更多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享受這一輔導資源。2006年11月,他將制作的第一個教學視頻傳到了You Tube網站上,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所謂“翻轉課堂”,即教師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并就某個知識點制作5~10分鐘的微課視頻,要求學生在家或課外觀看學習,回到課堂師生上面對面交流、討論并完成作業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2]。它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并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看到了希望。

三、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英語翻轉課堂并不是完全已有的教學模式,而是在轉變師生認知觀的同時,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重構,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主導[3]。隨著學生對碎片時間學習需求的增加,通過移動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學習微課將逐漸成為這個時代學習的主流。

(一)課前準備

1.基于教師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針對某個教學知識點進行文檔編排和微課視頻制作,微課視頻要與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吻合。據統計,通過移動設備訪問移動互聯網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此在微課視頻的制作中,用戶界面(UI:User Interface)和用戶體驗(UE:User Experience)尤為重要。目前,市面上主流移動平臺為IOS和Android,占據移動操作系統95%以上,微課應用的用戶界面要求美觀,微課應用的用戶體驗要求符合受眾習慣,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要盡量做到美觀和符合受眾習慣。

微課視頻展現方式有影片式微課、動畫式微課、板書式微課和演示式微課。教師可以根據所授課程及知識點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展現方式。如進行文學作品翻譯授課時,可采用多角度、可剪輯的影片式微課;進行英語口語授課時,可采用無實景、對話配音的動畫式微課;進行英語寫作授課時,可采用模擬黑板、即時手寫的板書式微課;進行英語聽力或閱讀授課時,可采用屏幕演示、可標注的演示式微課。微課的展現方式很多,教師可以選用單一的展現方式,也可以采用混合式展現方式,目的在于更好地講授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自學興趣。

2.基于學生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成主動的學習者,在課外觀看完微課視頻后,應當對教學知識點有整體把握,并記錄在學習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同時應該完成老師布置的練習作業,鞏固所學內容。此外,學生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聊天貼吧,對所學內容進行交流討論、同伴互評,這個環節是師生容易忽視的部分,但它非常重要。

布魯姆目標分類學將識記、理解和應用歸納為低級思維階段,將分析、評價、創新定義為高階思維階段,因此,交流討論、同伴互評是高階思維階段,是學生通過編碼加工,將所學內容進行提煉、提取的過程,這種提煉提取的過程更能促進成果的產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課堂設計

在傳統教學中,一門課程講授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設計環節好壞。在翻轉課堂教學中,課堂設計很重要,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模塊時,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激發學生參與的角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內化。

1.確定論題

教師需要根據微課視頻的知識點,確定重難點并總結歸納有研究價值的分論題,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相應的分論題繼續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每個知識點可以確定3―5個分論題方向,把每個班的同學分成3-5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分論題的討論,最后每個小組整合所討論的結果,分組陳述。如果分論題涉及知識點較小,不容易進行研究方向的劃分,每組成員可以對該知識點進行獨立研究,再協作探究。

2.獨立思考

思維是人的重要特征,思維的靈魂在于它的獨立性,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獨立思考能力是每位大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在學習階段注意培養,養成習慣。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尤其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要由開始有針對性地指導逐漸轉化為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和體系。

3.協作討論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分享、協作討論的品質,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翻轉課堂的討論環節,給每位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協作分享平臺,大家可以根據所學知識點共享問題,積極討論,互評互答。這種模式是一種協作式討論,可以多維度、多方面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協作討論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填鴨式”、“灌輸式”的授課模式,使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成為學習的積極主動的“參與者”,而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習的“指引人”和“促進者”。協作討論環節可以在論壇中進行,教師可以根據每個知識點,引導設計有意思的活動,使得學生人人有話可說,人人都參與進來。

論壇的設置目標要明晰,是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與討論,教師不需要有貼必回,應當提前制定好規則,善用助教的力量。如在建立論壇之初就規定每周六晚7:00~9:00為老師答疑時間,或者教師回復每天的前三個問題,助教需要把討論最多而無定論的問題匯集起來,以便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分析答疑講解。

4.成果分享

學生就所學知識點經過獨立思考、協作討論后。必定會形成一系列成果,這些成果往往以報告會、辯論賽或展覽報的形式呈現給大家,在成果分享時,除了本班師生外,還可以要求同年級同專業其他師生一起參加,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成果分享也可以采用錄制視頻的方式上傳至網絡,以供更多同學觀摩學習。成果分享是翻轉課堂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成果分享可以發現更多的問題,以便在課程上進一步分析和討論。

(三)課后總結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翻轉課堂的課后總結尤為重要,總結以反饋評價的形式展現,這個環節由老師觀看完學生的協作討論、成果分享之后,總結歸納章節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并對重點內容進行強調,難點內容進行分析解說,以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并運用所學知識。

四、翻轉課堂的優點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翻轉課堂在教學手段現代化、學生學習自主化、時間把控自由化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改善與提高。

(一)教學手段現代化

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經歷了口頭語言、文字和書籍、印刷教材、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絡技術五個階段。翻轉課堂利用微課視頻等網絡技術,體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使課堂教學轉化為課外學習,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二)學生學習自主化

翻轉課堂教學將教師授課的知識點錄制成微課視頻,學生可以自主學習,重復學習,直到把知識學透徹。不像傳統教學,老師講授課程都在課堂,不可重復學習,不懂的知識點也沒有及時消化。微課視頻的翻轉課堂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記錄、總結、歸納教學知識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學習的獨立自主化。

(三)時間把控自由化

翻轉課堂利用微課視頻真正體現了全面學習、終身學習、隨時隨地學習的宗旨,一臺平板或手機可把自己感興趣想學的要學的知識盡收眼底,真正把碎片時間合理利用了,也真正實現了網絡資源共享化、精品課程共享化的教學理念。

五、結語

翻轉課堂不僅翻轉了課堂教學順序,還翻轉了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師生角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思維模式,翻轉課堂使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了學習自[4]。以微課視頻為主要媒介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面學習、終身學習、隨時隨地學習的教學宗旨,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學習和解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7):1-6.

[2]張渝江.翻轉課堂變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124-127.

翻轉課堂的目的和意義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小學英語教學 課堂活動 評價與反饋

1.引言

英語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學中,翻轉課堂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任課老師的關注。通過合理利用該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下面我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對翻轉課堂的應用進行探討分析,希望為教學工作提供啟示。

2.翻轉課堂概述

2.1概念

翻轉課堂又稱為反轉課堂、顛倒課堂,是將傳統的教學與學習過程翻轉過來,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相關概念和知識點,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掌握教學內容。同時,教師角色發生轉變,與學生平等進行互動,主要解答學生學習中遇到的疑惑,組織學習進行課堂討論和學習成果匯報,從而促進教學效果強化。

2.2意義

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教學課堂互動。小學英語教學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促進課堂互動,讓整個教學氛圍變得更活躍,增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任課老師講課時間減少,為學生組織活動的時間增多。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更容易觀察學生的活動,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采取有效措施組織課堂活動,促進師生之間密切配合,營造更好的課堂活動氛圍,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每個學生的愛好與興趣不同,學習方法也存在差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任務,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加快學習進度和難度,基礎差的學生可以掌握好基礎知識。同時該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3.翻轉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課前學習

第一,觀看視頻或學習材料。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制作相應的教學視頻,課前讓學生觀看視頻,學習視頻中的相關內容,并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檢測,從而完成教學任務。課前任課老師提供視頻,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習內容包括掌握課文生單詞正確讀音,較流利地朗讀課文。以前常用老師領讀方式開展教學,而翻轉課堂則與之相反,讓學生借助生詞音標和課文錄音,自己把握學習節奏,對不認識的單詞、句子反復朗讀和聽,直到掌握為止。這樣學生就能根據實際情況學習,采用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朗讀課文,獲取信息。以前由任課老師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而翻轉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任課老師主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解答學生的疑問。

第二,課前評測。學生課外自主學習效果怎樣,是否滿足教學要求,任課老師要進行檢測。例如,檢測學生單詞發音情況、課文朗讀情況,老師檢測學生朗讀視頻、音頻時一邊聽一邊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進意見,進行輔導。為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完成填表、判斷、填詞等任務。例如在教完“extreme sports”之后,讓學生完成沖浪、蹦極、山地自行車等表格的填寫。這樣既能全面檢測學生學習效果,還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促進教學效果強化。

3.2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是提高小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關鍵環節,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更多表演機會,將活動重點轉移到英語知識應用方面。

第一,確定任務并組織指導課堂活動。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任務。例如,在教學“college”這個單詞時,讓學生談談自己理想的大學,對未來的大學生活進行展望。又如在教學“sports”的時候,讓學生列出不同體育項目的名稱,談談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通過這些教學任務設置,讓學生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為完成這些任務,通常將5~7名學生分成一小組,設置組長,分工配合,完成教學任務。

第二、教學任務匯報及完善。可采用對話練習,視頻、幻燈片展示,小品等多種形式匯報學習成果。例如,在教學pets相關內容時,可以根據上述流程組織學生參加課堂活動,開展對話練習,并進行學習成果匯報。學生分別介紹自己的喜愛的寵物,例如dog,cat,bird等,并介紹這些寵物的外形、顏色、特點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學生匯報學習任務時會存在一些不足,要及時改進這些內容。可組織學生對新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究,或者作為探究主題融入后續課堂中。

3.3綜合評價與反饋

評價是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能全面總結學生學習情況,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促進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第一,把握評價內容,明確評價目的。在綜合評價階段,要考查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應用分析效果等,并發現教學準備存在的不足。綜合評價最主要的目的是將各要素組成一個整體,例如,將各種學習和思考活動組合為一個整體,以獨特的報告或具有挑選的任務書的形式呈現出來,并以此為依據擬訂教學計劃。

第二,強調教學模式創新、改進與完善。綜合評價和反饋最為主要的目的是強調創新,產生新的教學模式或結構體系。因而進行翻轉課堂評價時要把握“評價形式多元化”、“評價目標發展性”的特征,任課老師要以評價和學生反饋為依據,對教學活動加以改進和完善。

4.結語

翻轉課堂具有顯著特點,滿足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今后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做好課前準備、課堂活動、課后評價工作,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讓小學英語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董黎明,焦寶聰.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應用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凤台县| 柳江县| 松阳县| 清新县| 大埔县| 双峰县| 上犹县| 万源市| 鄢陵县| 二手房| 高雄市| 鄢陵县| 攀枝花市| 龙海市| 玛曲县| 志丹县| 富裕县| 民和| 宁蒗| 东兴市| 阿图什市| 加查县| 石城县| 新邵县| 南投市| 通榆县| 桑日县| 五台县| 临邑县| 延津县| 铜梁县| 鹤庆县| 宁南县| 茂名市| 门头沟区| 青川县| 新营市| 襄樊市| 渝北区|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