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防震減災的科普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以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宣傳黨和國家有關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大力普及地震科普知識,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目標
在全縣普及防震減災知識,著力推進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家庭,努力建立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協調運行機制,實現防震減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日?;?、制度化。
三、主要任務
堅持主動宣傳、正面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防震減災宣傳,切實提高廣大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提高宣傳覆蓋面和宣傳社會效益。
(一)、突出主題,豐富防震減災宣傳內容。
1、加強防震減災法制宣傳教育。
通過宣傳貫徹《防震減災法》、《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化全社會防震減災法制意識,形成全體公民自覺履行防震減災法律義務,自覺依法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的氛圍。
2、強化地震科普知識宣傳。
要將地震科普知識和自救互救知識作為日常宣傳的重點,讓社會公眾掌握地震科普知識和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3、注重防震減災工作宣傳。
圍繞我縣防震減災工作實踐,加強宣傳報道,不斷加深社會公眾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與理解。
(二)、注重效果,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1、抓住重要時段,集中開展宣傳活動。
充分利用5.12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周、7.28唐山地震紀念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重大節日和各種有利時段,積極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活動。通過設立宣傳咨詢臺、設置宣傳圖片展、懸掛標語、發放資料、舉辦知識講座等形式,弘揚防災減災文化。
2、充分發揮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區作用。
要重視利用現有的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的資源,鞏固和擴大學校和社區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宣傳櫥窗、科普講座、地震應急疏散演練等活動進行地震知識和避震自救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社區、更多的居民了解地震科普知識。
3、充分發揮公共媒體和網絡的作用。
要充分運用電視、報刊等大眾媒體優勢,通過開設專版或專題節目,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要加強防震減災門戶網站建設。以政務信息公開、社會服務為出發點,結合防震減災工作實際,建立健全服務性強、互動程度高的防震減災門戶網站。
要積極利用微信等網絡資源,開展地震知識宣傳,密切注意輿情,及時解答疑問。
一、積極爭取領導重視,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御與減輕地震災害中處于特殊的地位,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做好工作,積極向鎮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匯報請示,爭取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為我鎮防震減災應急工作提供堅強的領導保證,通過努力地震應急工作擺上鎮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適時修定鎮《地震應急預案》,調整領導組,并聘請各村主任為鎮群測群防信息站信息員,建立以村支部為領導的村級防震減災災情速報網絡,負責本村內地震知識的宣傳和解疑釋惑;同時還協助、督促轄區內各單位做好本單位地震應急預案的修編,調整單位的地震應急工作領導組,明確責任,完善機制,為我鎮地震應急和群測群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加強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地震群測群防信息站工作是防震減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責任重大,要想做好此項工作,必須要有過硬的業務知識,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牢記責任意識,把關糸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實事抓緊抓好。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平時堅持自學信息站的各項規章制度和信息員職責,學習《防震減災法》、《省防震減災工作條例》,學習省、市地震局領導講話、地震知識和防震減災等相關的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逐步掌握了地震宏觀異常觀測速報、災情速報、防震減災社會宣傳的要求和技能;同時利用鎮會議期間,開展只是講座,培訓村級信息網絡成員的業務知識,提高他們的履職能力,更好的推動我鎮防震減災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認真做好宏觀觀測點的測報工作
地震前兆的宏觀觀測是信息站的一項重要職責。為做好宏觀觀測工作,聘請觀測員定時觀測,設立觀測點工作的長效機制,明確觀測點的工作責任,做到每天觀測,每天記錄,從不間斷。及時捕促前兆信息,對出現的異常反映,及時核實、識別、分析原因,排除疑問,并及時上報。信息站不定期深入觀測點督查觀測的工作,確保觀測點工作正常開展。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省防震減災條例》有關“防震減災宣傳周”的規定和“7·28”唐山地震紀念活動,從7月23日起,集中一段時間,在全區大規模、密集地宣傳地震科普知識,進一步加大全區防震減災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增強廣大群眾應急自救能力。
二、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專人負責。為加強對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的領導,由區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副總指揮、區地震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全區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和區教育局、衛生局、經貿局等部門要成立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領導小組,負責本鄉鎮、本系統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的日常工作;區直其它部門要指定一名分管領導,負責本部門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工作。各鄉鎮、區直各單位的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領導小組名單或分管領導名單及聯系電話,于8月8日前上報區地震辦公室。
2、齊抓共管,各負其責。各鄉鎮、各單位要把這次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工作,作為關心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切實抓緊抓好。各鄉鎮要抓好本轄區內的各村(居)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的工作;宣傳部門要為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大造輿論聲勢;教育、衛生、經貿等部門要組織好各自系統的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的工作;財政部門要為防震減災集中強化宣傳提供必需的經費保障;地震部門要按省政府的要求盡快創建政務網站,提供《地震知識百問百答》、《地震來了怎么辦》以及《應對地震災害----公眾自救互救常識》、《蟾童》等各類科普材料和音像資料的下載等。
三、時間安排
1、宣傳準備階段(7月23日----8月8日)。各鄉鎮、各單位要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學習領會上級有關集中強化宣傳的文件精神,制訂本系統、本單位的實施方案;準備必要的學習材料等。
2、集中講座階段(8月1日----9月8日)。各鄉鎮、各系統要主動邀請市、區地震科普宣傳員,大規模、密集地進行地震科普知識講座,使全區干部、工人和農民普遍受到一次地震科普知識教育。
3、演練與補漏階段(9月8日----9月28日)。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區教育局要組織所有中小學在9月份新學年開學后,將地震安全教育納入中小學安全教育內容,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每個班級貼一套《抗震救助知識》掛圖并分發若干本《地震知識百問百答》、《地震來了怎么辦》讀本;每所學校舉行一次地震應急避險演練,舉辦一次防震減災知識競賽活動。
四、材料保障
一、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現狀
1.思想認識不足、領導重視不夠。
有些領導認為短期內可能不會發生地震,思想麻痹大意,對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認識出現偏差,對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指導思想模糊,缺乏通盤謀劃,沒有真正納入學校安全建設重要議事日程,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檢查,造成學校防震減災教育的薄弱或空白。
2.部分校舍建筑破舊、老化。
校舍是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校舍安全直接關系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校舍建設應成為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還需要校舍安全的支持和保障,校舍建筑必須符合國家抗震設防標準。
3.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方法形式簡單、缺乏吸引力。
當前有些學校不注意根據社會發展變化和當前中小學的心理特點,豐富科普宣傳教育內容,創新宣傳教育載體,以增強教育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硬件建設上,沒有添置必要的科普宣傳器材等硬件設施,還停留在“墻上掛”的、“板上畫”的、“電視放”的,即把防震減災的各種掛圖掛在墻上,再把一些防震減災小常識畫在板上,然后再組織學生看防震減災錄像的簡單化模式;在教學方法上,還比較落后,采取灌輸、我說你聽的教學方法,沒有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聲、光、電、數碼技術、實物模型、場景再現、情景模擬、地震體驗、互動平臺等進行科普宣傳教育,讓學生在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的感受中獲得直觀體驗。在實際效果上,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
4.沒有真正進入課堂,沒有配套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校本教材。
目前大多數學校除了地理教師外,其他科目老師對防震減災知識沒有系統的掌握,因為教學任務繁重,所以很多人無法兼顧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更不用說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納入課堂。另外,部分學校的防震減災教育教材大多自行搜集整理或編印成冊,存在教學內容不規范、衡量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5.地震應急疏散演練疏于開展或效果不佳。
多數學校缺乏組織大型應急疏散演練的經驗,擔心組織應急疏散會出現人員踩踏等意外傷亡事故,存在畏難情緒。
也有部分學校組織了地震應急疏散演練,但學生在疏散過程中沒有足夠重視,嘻嘻哈哈、勾肩搭背,慢吞吞地走下去,疏散演練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6.沒有形成防震減災教育的長效機制。
由于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缺乏相應的考核制度,學校沒有把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納入學校宣傳教育計劃,沒有達到時間、內容、人員、效果的“四落實”。一些學校存在應付思想,一旦遇到上級檢查,就突擊準備,做一些表面工作,只要能頂過去就行,檢查一過又是老樣子,這些學校感覺沒有壓力,工作隨機性大,活動不能經常開展,缺乏教育的長效機制。
二、加強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幾點建議
1.領導重視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
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和地震主管部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各級學校領導要深刻認識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意義,增強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把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真正納入學校安全建設工作中,必須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要求做好以下幾點:①健全完善組織領導機構。如學校防震減災避險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分工,確保責任和措施到位。②編制地震應急預案,甚至每個班級也要編制地震應急預案。③加強師資力量的教育培訓。要把防震減災知識的培訓列入教師業務培訓計劃,有條件選送教師參加地震部門組織的防震減災專業知識的培訓。④定期組織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以上的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2.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加強對防震減災教育的考核、檢查和督導。
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學生學習考核內容,將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作為考核評價標準,督促學校提高防震減災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防震減災教育質量。
3.校舍建筑必須符合國家抗震設防標準。
各級政府及教育、地震部門要大力推動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將每所學校都建成最安全、最堅固的地方。政府教育建設預算中要增加學校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必要成本。國家抗震設防標準要求教學樓盡量設計建設為架空層,便于學生緊急避險疏散。學校在抓好校舍建設的同時要十分重視大操場建設,使整個校園成為集教學、舉辦各種活動與避險功能于一體的多用途場所。
4.創新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形式。
創新主要體現在科普作品的創作形式和科普活動的開展形式。目前地震科普作品匱乏,盡管有不少科普讀本,內容豐富,但形式陳舊、品種單一、質量不高,主要以傳統理論性圖書為主,缺少亮點和新意。所以提高科普作品的吸引力,必須改變傳統創作形式,可傾向于動漫電影、漫畫書的創作,增加趣味性,以通俗易懂、新穎活潑的形式展示深奧的地球物理知識和簡便易學的自救互救知識,打造系列科普精品。
加強防震減災科普活動開展形式的創新,需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廣播電視渠道的傳播優勢,開展一些集互動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科普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寓教于樂中實現防震減災知識的消化吸收。
5.創造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載體。
學校要積極豐富教育資源,增強教育效果,努力構建防震減災實踐基地。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和地震局等實踐基地,參觀融科學、教育、文化、模擬地震平臺為一體的新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展廳,在參觀和體驗中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地震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增強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地震夏令營活動,邀請一些經歷過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師生參加,使夏令營活動內容更豐富、更有吸引力。
6.讓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進入課堂。
建議教育部門與地震部門聯合制訂中小學防震減災教育指導性教學計劃,使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學校課堂教學內容。建議學校將防震減災知識融入地理、自然、語文、計算機等學科教學之中。利用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地震知識,滲透防震減災內容。通過組織教師參加培訓,邀請專家共同編制防震減災校本教材,突出地震成因、監測預報等科學內容,結合計算機教學開展防震減災課件制作,播放防震減災科普片,學會自救互救基本知識,加強防震減災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
7.開展好地震應急演練。
學校要把災害安全教育作為一種系統教育形式對待,改變防災教育以認知為主,與實踐嚴重脫節的現象,使防災教育貫穿學生學習全過程。防震減災教育不僅是一種科普教育,還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一個非常好的載體。學校要適時組織地震應急演練,開展地震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模擬演習。通過應急演練檢驗學校的地震應急預案,提高學校的抗震救災能力,增強學生的自救互救技能。
8.發揮學校防震減災教育的輻射作用,增強社區、家庭的防震減災意識。
一、開展演練活動
1、在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及重點消防單位集中開展一輪次的防災應急援演練活動。我局借助第三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和“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紀念活動,協調市安委會下發了《關于集中開展防災應急演練活動的通知》(見圖1)。
要求相關單位在5月8日至5月25日期間,分為準備、演練和總結三個階段,對各單位的防災及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制定和完善,精心籌劃演練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并進行評價和總結,對于成功的方面形成制度加以固定,并對不符合實際情況、操作性不強的預案內容及時進行補充和修改。
此項活動的總結信息正在收集中。
2、在全市中小學校中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為了緬懷逝去的同胞,培養師生突發地震時的逃生技能。5月12日前后(各校自由安排時間),全市各中小學校紛紛動員廣大師生參與開展地震應急、逃生疏散演練活動。在演練中,隨著警報拉響,學生們迅速做出反應,頭上頂著書本、書包等物進行應急避震,然后迅速安全有序地從教室撤離到操場,班主任老師清點人數后向分管安全校長匯報,確?!耙粋€都不能少”。(見圖2、3、4)
在演練結束后,各校還進行了細致全面的總結,并表示這種演練活動在以后的日子里還將經常舉行,以確保在災難來臨時,學校、師生能快速、高效、有序地做出反應,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
二、積極參與科普宣傳周活動
5月15日至21日,市舉辦了201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市第23屆科普宣傳周活動。為配合此次活動,市地震局預先制定科普宣傳周活動方案,編寫活動項目表,并積極參加科普周系列宣傳活動。
一是參與“創新促進發展,科普惠及民生”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周啟動儀式和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咨詢活動。16日上午,在新店鎮舉行的科普活動周啟動儀式上,作為聯辦單位之一的市地震局向新店鎮政府捐贈價值1000元的防震減災科普讀物。在之后舉行的科普宣傳咨詢活動中,市地震局圍繞本次活動主題,根據鄉鎮實際,通過展出《農村民居抗震知識》系列圖,發放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畫冊、宣傳單和現場咨詢的形式,舉行了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咨詢活動。活動中,共發放各類地震應急畫冊、宣傳單3000余份。(見圖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