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水土保持監理總結

水土保持監理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土保持監理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水土保持監理總結

水土保持監理總結范文第1篇

1.1監理資料的收集

水土保持工程監理工作有其一定的技術性、專業性。監理檔案的收集應以監理工程師為核心,以項目合同為依據,在進行現場監理工作的同時,也要重視監理資料存儲工作。一般來說從監理工程師人駐項目區到工程竣工驗收整個過程的監理資料,都應當及時收集存儲。如監理合同、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等指導性文件必須認真存檔,以備查閱。在監理工程師實施監理工作過程中,會形成許多中間過程監理資料。如現場記錄、現場檢測資料、單元及分部工程質量評定資料、單位工程質量評定資料、季報、年報、總結報告、施工設計方案和進度計劃等。對這些資料實行事中控制、事后核查的方式,使監理資料的積累滲透到監理項目的每個階段、每道程序、每個工作環節之中,將監理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貫穿于監理工作的全過程,確保監理過程中的資料都保存完好,為業主提供翔實、完整的檔案資料。

1.2監理檔案的歸檔和立卷

每當一項水土保持工程監理工作結束后,檔案管理人員在開始立卷之前,對監理工程師提交的監理資料都要按照監理檔案接收細則的要求進行認真、細致的核查。主要審查監理檔案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規范性、系統性,找出文件資料的形成時間,遵循文件的形成規律,保持卷內文件的有機聯系,然后對這些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最后進行立卷,監理檔案的立卷可分為4個部分,即分成4卷進行裝訂。

(1)綜合材料。監理工作開始之初都會形成很多綜合材料。如監理合同、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監理指令等文件。

(2)監理工作過程中的文件。現場記錄、現場檢測資料、單元及分部工程質量評定資料、單位工程質量評定資料、季報、年報、總結報告、施工合同、施工設計方案和進度計劃等監理過程中的全部詳細資料。

(3)圖片資料和影像資料。圖片和影像資料配有文字說明。圖片要求統一進行編碼,數碼大小在600k以內,普通照片要掃描成JPG格式影像文件,為VCD格式。

(4)監理項目驗收資料。本卷內容主要是監理項目驗收時的相關資料,包括工程特性表、單項工程驗收單、年度驗收資料、工程竣工驗收資料和竣工圖及相關驗收資料。

2監理檔案的作用

2.1提高了監理工作的效率水土保持工程監理開展的時間較短,通過監理檔案的不斷積累,監理工程師可以隨時調閱存檔的監理過程中不同監理項目的檔案資料。若有成型的水土保持工程監理檔案作為參考,可以很快地出具驗收時需要的相關資料。

2.2促進水土保持監理事業的發展通過建立監理檔案,監理工程師完成監理報告的質量不斷提高,同時也為探索水土保持監理的內容、標準、程序積累了一些經驗。

3結語

水土保持監理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風電;項目;水土保持;防治

Abstract: Zhangjiakou City since the "eleven five" since, the use of wind energy resources, wind power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vigorously, the wind power project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ork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other similar projects to maintain soil.

Key words: wind power; projec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TV5

一、張家口市風電建設現狀

張家口是全國風能富集區,風能資源優勢十分明顯。全市風資源儲量達2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達1170萬千瓦以上,占全省陸上風資源的71%,占全國陸上風資源的4.6%。其中,壩上地區風資源儲量達17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在1030萬千瓦以上;壩下地區儲量約300萬千瓦,可開發量約140萬千瓦。壩上地區2007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2009年,又被確定為全國首個雙百萬千瓦級風電開發基地。在此基礎上,又成功引進了總投資120億元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項目,將建成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世界最大的風光儲試驗中心和全國首個風電研究檢測試驗基地、全國首個超百萬千瓦風電集中輸出檢測基地。截止2013年2月底,全市已全部建成的風電場71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了572萬千瓦,并網容量達到491萬千瓦;續建和新開工的風電項目共27個,總容量148萬千瓦;2013年底累計裝機突破600萬千瓦。通過不斷加大風電項目建設的力度,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800萬千瓦。

二、張家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現狀

張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北京的上風上水地區,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地,為國家水土流失防治的重點地區。總面積3.69萬km2,總人口460萬。境內共分為永定河、潮白河、灤河、大清河、內陸河五大水系,除內陸河水系外,其他四大水系均屬海河流域。全市劃分為北部壩上高原與南部壩下丘陵山區兩個地貌單元,壩上為風力侵蝕區,壩下為水力侵蝕區,壩頭(接壩地區)為水力、風力交錯侵蝕地區。地形、地貌復雜,海拔高度相差懸殊,生態環境、氣候條件惡劣,水資源貧乏,年均降雨量約400毫米,人均水資源總量不足全省的四分之一。據全省第二次水土流失遙感調查結果,全市2000年底水土流失面積20942km2。2000年以來,相繼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水利項目”、“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水土保持項目、“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及“中央預算內投資水土保持項目” 等一大批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項目,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068km2,完成投資17.06億元。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及農業生產條件,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三、風電建設水土保持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十一五”以來,張家口市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風能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風電場規劃面積約占張家口地區總土地面積的17%(六分之一),占風能資源地區面積的26%。由于壩上地區的風電場集中度非常高,施工建設對壩上地區的生態環境的影響范圍廣、影響程度大,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必要和緊迫。

按照《水土保持法》規定和國家相關規定,在我市建設的風電項目全部依法履行了水土保持方案報批程序。大部分建設單位能夠充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嚴格按照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認真落實水土保持各項防護措施,通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與臨時措施的有機結合,有效地防治開發建設造成的人為水土流失。但在日常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中,通過與建設單位的溝通交流與水土保持方案的檢查落實,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有待將來進一步改進完善。如:

1、項目前期工作與后期施工建設脫節,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后管理信息不暢通,導致部門監管指導不及時。

2、水土保持后續設計缺位,施工管理不嚴格。在土建施工組織設計和監理設計中未將水土保持納入工序進行監督管理。導致施工過程中的臨時措施不到位、浪費表土資源、棄渣不按要求處置、植被恢復不及時等。

3、水土保持監測、監理工作落實不及時。要求在施工準備階段通過招標等方式落實監測單位、聘請水保監理人員,進行施工過程監測和監理。但有的單位水土保持監測、監理工作嚴重滯后,失去了監測、監理的意義。

4、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力度不夠。風機點位高、土層薄,一般都是水土流失嚴重部位,后期植被恢復任務艱巨。水土保持方案一般都要求選擇棄渣場集中堆放棄渣,但有的將棄渣直接回鋪在吊裝場地(或箱變、塔基周圍),覆土量不夠、植物措施不及時,嚴重影響了植被恢復。同時,由于棄渣回鋪,增加了吊裝場地占地面積,易形成高陡邊坡,加劇沖刷流失,增加了防護難度。

四、建議及措施

1、加強項目前期與后期工作的對接和信息傳送。

項目核準后,項目前期工作人員負責將建設階段的負責人員及時告知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機關,與建設階段負責人員辦理好工作交接,移交水土保持方案與初步設計,告知水土保持相關要求。項目建設準備和施工階段,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便于水利部門介入指導,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2、加強水土保持后續設計和施工監理、監測。

水土保持監理總結范文第3篇

回顧五年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努力實踐新時期治黃新思路,調整水土保持發展戰略

經過半個世紀堅持不懈的努力,黃河治理開發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黃河情況復雜,治理難度大,目前洪水依然威脅下游兩岸;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已成為黃河治理開發和管理所面臨的三大難題。為此,水利部黨組提出了“堤防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水質不超標、河床不抬高”的黃河治理目標。黃委通過對《黃河的重大問題及其對策》研究,確立了水土保持在實現“四大目標”中的基礎地位,把治理黃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作為實現“河床不抬高”戰略目標的根本措施。并結合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點和規律,確立了“防治結合、保護優先、強化治理”的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思路。這一基本思路的提出,對今后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總體部署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根據這一基本思路,認真總結流域水土保持幾十年經驗,黃委提出了“圍繞兩大目標,抓住兩個重點,實現兩個轉變”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新的發展戰略。“兩大目標”即實現千方百計減少入黃泥沙、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兩個重點”即以黃河中游7.86萬平方公里多沙粗沙區為治理的重點區域,以治溝骨干工程為主體的溝道壩系為建設的重點措施;“兩大轉變”即由分散治理向集中規模治理,由低標準平均安排向高水平重點扶持的轉變。圍繞這一新的發展戰略,黃委組織編制了《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劃》,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步驟;完成了《黃河中游多沙粗沙重點區域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項目建議書》,近期正組織編寫《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淤地壩建設規劃》;啟動實施了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形成了由重點支流治理、示范區、治溝骨干工程專項、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貸款項目等構成的相互支撐的工程格局,使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步入規模化治理、區域化發展的新局面。

在這期間,各省區積極轉變觀念,調整思路,把水土保持作為振興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大事來抓,狠抓精品工程建設,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全面駛入西部大開發的快車道。

二、以“數字黃河”工程建設為契機,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宏觀決策水平

“數字黃河”工程是黃委為全力推進治黃現代化建設而啟動實施的一項宏偉工程,它的建設將有力地推動新時期治黃理念和技術創新。作為該項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字水保”工程,是全面實現水土保持管理現代化,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程。黃委在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數字化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水土保持工作的特點,編制完成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綱要》、《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規劃》,提出了監測網絡建設和數字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目標和關鍵技術,為今后全面建設現代化監測系統和數字水保工程提供了總體框架和宏觀指導。目前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項目(第一期)已正式在水利部立項。為了全面摸清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基礎信息,歷時三年,順利完成黃河流域水土保持遙感普查及水利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生態農業技術引進項目(948項目),獲得一系列基礎數據和成果,信息總量達206千兆,初步建立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庫,為“數字水保”及“數字黃河”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依據水利部要求,流域各省區也圓滿完成了第三次遙感普查工作。山西省還啟動了“數字水保生態”工程,完成了《山西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統總體設計》。該工程目前已投資80萬元,完成了硬件的配置,整個數字化輸入工作已開始進行。陜西省在全省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建設規模上繼續擴大,覆蓋面更廣,已建成市縣級監測分站31個,泥石流滑坡預警監測點3個。這些工作的開展,為全面提高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宏觀決策和監控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大力實施封禁治理,充分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恢復植被

為貫徹落實中央治水方針和水利部黨組的治水新思路,黃委在黃河流域和黑河、塔里木河等12個縣率先實施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工作,2002年共完成封育治理面積79900公頃。同時在青海、四川兩省啟動了黃河源區水土保持預防監督項目,目前項目正在有序進行,已完成了人為水土流失普查和“三區”劃定等前期工作。水利部也在全國106個縣(市、旗)啟動實施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工程”。各地為了使封禁治理真正做到封得住、綠起來、能致富、不反彈,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山西省充分考慮農民的實際利益,采取了“以建促封”等五項舉措,保證了封山禁牧、生態修復的順利實施。省政府還專門出臺了《關于在水土流失防治區實行封禁治理的規定》。陜西吳旗縣1998年在全國率先作出了封山禁牧、退耕還林還草的決定,經過四年多時間,境內林草覆蓋率從1998年前的18%增加到49.6%,水土流失逐步減少,農民收入穩中有增,創造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奇跡。內蒙古烏蘭察布盟,積極實施“進一退二還三”戰略,全盟有一半耕地退了耕,林草覆蓋度也由原來的20%提高到40%,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31%,貧困人口提前兩年基本解決了溫飽。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全流域全面開展生態修復積累了寶貴經驗,對加快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步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以全面實行工程建設監理制為突破口,在全國率先推行了水土保持“三項制度”改革

一是在黃河水保生態工程等重點項目中全面推行工程建設監理制,成立了西安黃河監理有限公司,對黃河水保生態工程項目進行了全面監理;頒發了《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施工監理暫行規定》,對監理的有關程序及實施細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山西省有11個地(市)成立了水土保持監理機構,在湫水河重點治理區、國家財政預算內專項資金水土保持項目、汾河上游項目中實行了工程建設監理。寧夏、內蒙、河南等省區也在一些國家重點項目水土保持項目中推行了工程建設監理制。

二是在水土保持治溝骨干工程建設中進行了招投標試點。山西在項目執行中,對于較大投資的治溝骨干工程大都采用招投標的辦法,公開、公平、公正地擇優選定施工隊伍。青海西寧市對谷坊、淤地壩、溝頭防護工程實行招投標,選擇技術力量強的工程隊進行施工,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青海互助縣對水保治溝骨干工程還實行了議標制。

三是為強化項目管理,明確項目責任,首次將黃委的西峰、綏德治理監督局作為示范區項目的建設法人單位。五年來,通過推行“三項制度”改革,流域內水土保持項目的建設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五、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

為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效益,黃委和流域各省區業務部門在規范工程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根據國家對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要求,全面規范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要求水土保持工程項目要嚴格按照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四個前期工作程序進行操作。并按此開展了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項目。二是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和規定,從項目的立項、審批、設計、施工、驗收和管護等都有嚴格規定。出臺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溝骨干工程建設和管理規定》、《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年度檢查辦法》和《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竣工驗收辦法》等一系列管理辦法。三是改革資金管理辦法。為管好用好中央資金,黃委下發《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中央財政資金報賬制管理暫行辦法》,要求設立專門的資金報賬賬戶,明確了資金報賬程序。耤河示范區在黃河水保生態工程建設中率先實行了報賬制;山西省在總結世行貸款項目和汾河上游重點治理項目報賬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省水土保持項目中全面推行了報賬制。項目管理的規范化,促進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從計劃經濟和行政指令的管理方式向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代化管理方式轉變。

六、水土保持關鍵科學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基礎工作得到明顯加強

開展的《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區域及產沙輸沙規律研究》課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確定了黃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的重點區域,為下游防洪減淤、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還組織開展了《黃土丘陵溝壑區小流域壩系相對穩定及水土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山坡地生態穩定與經濟持續發展技術研究》、《黃土高原不同類型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關鍵措施與組合研究》和《水利水保工程對黃河水資源的影響研究》等一批水土保持科研課題。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為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基礎工作也得到了加強。在完成流域性宏觀規劃的基礎上,先后編制了《黃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區治溝骨干工程建設規劃》和《黃河流域坡耕地治理規劃》等專項規劃和《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窟野河規劃》等11條支流的規劃報告。完成了《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窟野河榆林項目區可研報告》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這些前期工作開展,儲備了一批項目,提高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的技術含量。

七、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成效顯著

五年來,在流域機構統一協調和督促下,流域內300多個縣組建了監督執法機構,組建率達92%。230多個縣(市)制定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規和政策,基本實現了預防監督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目前,全流域縣級預防監督規范化建設已經完成,并于2001年進行了全面驗收。同時黃河上中游6省區開展規范化建設的10個試點地(市、盟),174個國家重點防治區的規范化縣(市、區、旗)也全部驗收合格。城市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也逐步深入,蘭州市西固區、太原市、韓城市三個全國水土保持城市試點順利通過國家組織的驗收。各級人大也加大了水土保持執法情況的監督檢查。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

一是水土流失面廣量大,治理難度愈來愈大。

二是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公路、鐵路、能源等基礎設施都在大規模地進行建設,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強度不斷增加,使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明顯加大。

三是流域水土保持監測系統雖已開始啟動建設,但還不能滿足流域水土保持各項工作的需要。還存在信息的時效性得不到保障、信息的準確度難以核實、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利用程度不高,尚未建立規范的信息機制等問題。

今后一個時期,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國務院批復的《黃河近期重點治理開發規劃》為依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按照“防治結合,保護優先,強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方略,以多沙粗沙區為重點,加快以治溝骨干工程為主體的小流域溝道壩系建設,促進退耕還林還草;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采取封山育林、封坡禁牧等措施,加快林草植被恢復和生態系統的改善;通過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實現由傳統水土保持向現代水土保持轉變,調整產業結構,節約保護,優化配置,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展區域經濟,減少入黃泥沙為目標,建設黃土高原地區生態屏障,為治理開發黃河,實現區域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順利實施提供支撐和保障。

在治理的戰略布局上,將以水土流失最嚴重、對下游淤積影響最大的黃河中游7.86萬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區為重點,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治理。在治理的措施安排上,把溝道壩系工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近期將認真落實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前期工作座談會精神,抓緊完成《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淤地壩建設規劃》。積極組織協調流域各省區完成本省區淤地壩建設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在前期工作順利完成后,全面啟動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工程。同時啟動建設一批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安全穩定、效益突出、管理規范的示范小流域壩系,為黃土高原大面積進行溝道壩系建設提供示范和樣板。組織淤地壩建設管理體制研究,在廣泛調研黃河流域淤地壩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形勢要求,探索淤地壩建設新的管理體制和機制,為大規模淤地壩建設做好準備。

在生態建設中,繼續抓好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重點圍繞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在項目前期工作、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監測、機制體制運行等方面作進一步加強。近期著重抓好黃河水保生態工程重點支流治理項目的中期調整、耤河示范區建設和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

在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同時,繼續推進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組織搞好監測系統設計工作,盡快建成水土保持監測系統西安中心站和鄭州終端站,積極協調流域各省區開展省級監測總站和重點監測分站的建設。通過5~10年的建設,在全流域建立自上而下的水土保持監測網絡體系,使水土保持監測基本實現網絡化、智能化和現代化。

水土保持監理總結范文第4篇

你為什么關注格桑花不關注玫瑰花?

因為,格桑花不但有著牡丹和玫瑰也有的美麗, 還有著牡丹和玫瑰所沒有的堅韌與執著。

“格桑花開滿山谷,金珠瑪米來修路……”對于中國的大多數人來說,第一次聽到“格桑花”這種花,還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全國的這首歌里。當然,大多數人也是只知道“金珠瑪米”指,卻不知道格桑花究竟是一種什么花。

筆者最近采訪了西安黃河工程監理有限公司青海項目部。由于這個項目部成立十多年來一直奮戰在青藏高原,并且在這個地理最偏遠、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取得了不俗的業績,為西安黃河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成為全國水土保持工程監理的行業品牌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因而被人們譽為“高原上的格桑花”。格桑花是一種生長在海拔3000米高原上的花。3000米以上屬于高寒缺氧地帶,一般的植物都難以生長了,嬌艷的鮮花就更難生存。唯有格桑花漫山遍野開放。

格桑花是一種堅強的花

西安黃河工程監理有限公司青海項目部是于2001年成立的,開始承擔青海省小流域治理工程的監理任務。當時公司派宋軍任青海項目部總監理工程師,項目部只有3個人,在西寧、互助、平安3個項目區之間奔波。當初,公司經濟實力有限,項目部租不起房,也配不起車,宋軍3人只有在青海水利水電設計院招待所的一間客房里住宿并辦公。平時,他們都是搭乘長途汽車,到工地所在的縣城后再找水利水保部門請求派車。后來,水土保持工程監理項目逐漸增多,工地也從西寧附近擴大到青海全省境內,他們在工地間來往仍然得依靠長途汽車。有的工地附近找不到房屋,他們還得搭帳篷,在這樣的“家”里一住就是幾個月。

2008年,青海項目部開始承攬其他工程項目,監理工地的海拔也越來越高。特別是2010年9月中標的格爾木至拉薩直流輸電線路水土保持監理項目,總長達600余千米,絕大部分都位于海拔近5000米的可可西里無人區,位于唐古拉山口的工程工地海拔已達到5000多米,高寒缺氧,氣候干冷且復雜多變。這對青海項目部的監理人員來說,可謂是一種心理、生理和意志上的嚴峻挑戰。青海項目部在格爾木設立了項目組,派王斌、張春等5個人常年在該項目的6個標段間來回奔波。可可西里的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人空手行走相當于在平原負重25公斤,水燒不到60℃就開了,不使用高壓鍋做不熟飯,加上大風、強紫外線輻射、鼠疫等,生存條件十分惡劣。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里開展工作,每天要乘坐100多千米的汽車,還要步行十余千米。為了不發生意外,項目部要求他們必須隨身攜帶氧氣瓶,必須每天服用“紅景天”以保持體力。可可西里地區溫差極大,天氣瞬息萬變,是特別容易感冒的地方。項目部卻又特別要求他們絕不能感冒,因為在平原幾乎不算病的感冒,在可可西里很容易要人的命。

到今年,宋軍在青海項目部已經11年了。這11年間,每年宋軍都要在青海待300天以上,在青海轉戰的行程有萬里之遙。長年在高原上折騰,今年已是知天命之年的宋軍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身體漸漸地受不了了。海拔4000米以下他還能挺住,若是高出4000米,特別是可可西里這樣的海拔,宋軍已經無法堅持,需要上人時就只能讓項目部其他人上。但是,宋軍并沒有撤離高原,4000米以下高原的溝溝壑壑,依然每年都閃現著他那瘦高的身影。還有這個集體的另外8個人,他們都沒有撤離、都沒有退縮。他們的身上,透射著格桑花般的堅韌與執著。

格桑花是一種樸實的花

2007年,國內監理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由于各地監理企業的快速成長和水土保持計劃管理體制的變化,行業監理業務逐步減少,優勝劣汰、能者生存成了水土保持工程監理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監理任務的承攬難度與日俱增。形勢逼迫著西安黃河工程監理有限公司作出改變。宋軍從公司了解到這些情況后,和同事們把眼光投向青海水土保持專業之外的監理市場。

2008年,青海項目部聽說要有一個海西灣到西寧的鐵路復線項目,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宋軍就找到建設單位。四顧茅廬,宋軍的真誠和樸實終于打動了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同意把這一項目交給青海項目部。這次在青海項目部的監理下,水土保持工程完成的質量非常高,一次通過水利部、鐵道部的聯合驗收。

青海項目部里年齡最小的就是2011年7月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的李樂,只有22歲。他是7月4日到公司報到的,8日就踏上了通向青海格爾木的旅途,來到格爾木至拉薩直流輸電線路水土保持監理項目組,在格爾木和唐古拉山口間轉戰了80多天,直到“十一”長假才回了一趟陜西安康老家。長假結束后他又回到格爾木,直到12月10日才隨外業撤回西安。李樂屬于那種面目清秀的男生,在學校時愛好文學和體育,最喜歡寫詩和打籃球。但是,來到格爾木后,一是工作忙,二是條件不具備,這兩大愛好他都放棄了。聽李樂說到這些,看著他那還略顯稚氣的面孔,筆者心中一動,便問他哭過沒有,猜想他為了面子即使哭過也會說沒哭過。想不到他竟然老老實實承認哭過,還不止一兩次:當他開始吃半生不熟的飯的時候,當他氣喘心慌走不動路的時候,當他那次在可可西里生病被師傅們送到格爾木治好之后。當然,那都是偷偷在被窩里哭的。青海項目部的同志們,每個人都如同他們奮戰的那片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樣樸實。

格桑花是一種無私的花

青海項目部是西安黃河工程監理有限公司下屬各部門中離西安總部最遠的,也是監理工作轉戰距離最長的項目部。每年,他們都要有10個月以上的時間在青海,每個人對于自己的家庭基本上都照顧不上。

項目部總監宋軍,由于長期不能在家里,家中所有的家務都壓在妻子柔弱的肩上。對女兒的學習,他過問得更少。有次女兒不慎患上急性腸胃炎,當時病情很重,妻子給他連打幾次電話要他回家,他都沒有顧上。曾有人說,世間所有的親情中,父親對女兒的情感是最深切的。宋軍何嘗不是如此!可是,當時正是承攬海西灣至西寧鐵路復線項目的關鍵時刻,這是青海項目部承攬的水土保持專業之外的第一個監理項目,也是項目部走向西部國家重點工程的第一步,這不但是項目部的大事,也是公司甚至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的大事!宋軍硬是忍著對女兒病情的擔憂沒有回家,妻子后來在電話里哭著對他大叫道:“你難道是鐵石心腸嗎?”宋軍聽了淚在心里流,但是外表卻像一塊巖石一樣漠無表情。

而宋軍在項目部卻對“家里家外”料理得無微不至。平時每送一個項目組上路,宋軍都要反復檢查裝備用品,千叮嚀萬囑咐。每當一個項目組返回,他又會燒好熱水、備好熱飯,無論多晚,都要坐在辦公室等著迎接。王斌說:“我到青海項目部6年多來,每次回到項目部,不論是什么天氣,也不論時間有多晚,項目部里總會有一盞燈亮著,總會有一杯熱茶等著,讓我感到家一般的溫暖,感到親人般的關懷。”

王斌的家庭負擔很重,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在天津上大學,小女兒還在慶陽上小學,而他的妻子十幾年前就下崗了。他的父母和岳父岳母又都在甘肅鎮原農村,全家的開支只靠他一個人的3000元月薪,稍稍一算就會得知他家的生活有多困難。他這個在外面吃官飯的,不但沒有幫濟上他和妻子雙方的父母,反而經常是雙方的父母給他們隔三岔五送來一袋面或一籃菜。記者問他怎么不讓妻子再找個工作,他答道:“一是妻子文化不高,找工作不太容易;二是妻子在家照顧好小女兒的學習和生活,不讓自己在外面分心,也是劃算的。”王斌確實沒給家里掙上多少錢,更沒給家里幫過什么忙;但他到青海項目部工作7年來,沒有請過一天假。這個臉色黝黑、稍有謝頂、看上去比其46歲的年齡要顯得老氣的監理工程師,心中有一種什么樣的境界?

青海項目部的這些人、這些事,令人油然想起那猶如群星般點綴在天邊的格桑花,把自己的每一份清雅的美麗、每一縷淡淡的幽香,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那片遼闊的青藏高原。

格桑花是一種開遍高原的花

2011年12月26日,在青海超高壓電網建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直流業主項目部召開的2011年工作總結會上,西安黃河工程監理有限公司青海項目部青藏線路工程水保監理部被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進行表彰。青海項目部將“海拔高,追求更高”作為工作精神,克服了高寒缺氧等多種不利因素,圍繞提高工程建設效益和環境保護目標,在工程建設期各項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有成效地實施,達到了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水土保持高度統一的建設要求,實現了預期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目標。近年來,青海項目部承擔的國家重點工程水土保持監理項目曾多次獲得各種獎項,為黃河水保監理贏得了榮譽。

2012年是青海項目部成立的第11年。青海項目部承攬的項目,已由成立之初的小流域治理,發展到后來的小流域壩系、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程、基本口糧田建設等多種水土保持工程監理項目,再發展到今天的公路、鐵路、輸氣管道、輸電線路等其他行業工程的水土保持監理項目,工地已經遍布青海全境。而在海拔5300米的鐵塔基上,也插上了西安黃河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的旗幟。世界海拔最高的輸電線路的鐵塔,將鐫刻上黃河水保監理人達到的精神高度。

水土保持監理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總結

一、前言

北京市主要的水源涵養及供給源地是北京山區,對生態涵養和水源進行保護是目前北京山區治理的主要目標。所以,要加強北京市山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作,積極進行清潔生態小流域建設,制定并實施多樣化生態建設措施,推動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生態環境可持續維護的長遠目標,使北京山區綠色生態屏障以及水源涵養供給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土地石化,農民失去了生存條件。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農業生產的最根本資源,水土流失使有限的土地資源遭受嚴重的破壞,尤其是陡坡耕地,遇上暴雨時,大量泥沙即隨水流下泄,造成地形破碎,山上“石化”,山下“砂化”,群眾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2、水源枯竭,灌溉面積減少,人畜飲水困難。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壞,林草覆蓋率低,水源涵蓄能力差,每年冬春季節,不少山溪、小河水源枯竭,河水干涸斷流,影響農業灌溉用水,造成農村人畜飲水困難。

3、肥力降低,糧食產量低而不穩。項目區出露地層多為碳酸鹽巖,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隨著水土流失程度的加劇,土層變薄,土壤養分流失,肥力降低,中低產田土所占比例不斷擴大,土地日益瘠薄,保水能力變差,造成糧食產量低而不穩。

4、生態環境惡化,水旱災害頻繁。“小雨大澇,無雨則旱”是本項目區氣候特征的真實寫照。由于森林植被大幅度減少,水土流失加劇,導致光山禿嶺遍布,每小時10mm 以上的降雨就會造成洪澇災害,同時造成區內小氣候變化明顯: 地表溫度升高,蒸發量加大,降雨地面匯流加快,洪澇和干旱災害加劇,山洪暴發,山體滑坡,良田好土被水沖砂壓,房屋被沖毀,人畜死亡,群眾生命財產沒有保障。

5、淤積水庫、河道,抬高河床,降低防洪標準。由于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暴雨季節,山洪攜帶大量的泥沙流入河道、水庫、渠道,降低了現有水利工程的效益,嚴重影響到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縮短水利工程的壽命。河道泥沙的淤積抬高了河床,使過水斷面減少,削弱了河道行洪能力,降低了防洪標準,直接威脅到河道兩岸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山區坡陡,樹木需要很長時間方能恢復。因無法涵養水源、山洪暴發,加大下游防洪壓力,大量泥沙、塊石抬高河床,造成水位升高。

四、如何山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作

以大流域為骨干,以小流域為單元,按照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的思路,山、水、林、田、路、村統一規劃,攔、蓄、灌、排、節、治(污)綜合治理,生物措施結合工程措施,因地制宜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處理設施,防治污染,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重點做好山前丘陵崗地、河道沿線和水庫周邊及上游人為活動較為頻繁地區的清潔生態小流域建設工作,涵養水源,改善環境,推動山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生態修復措施

在山高坡陡、人煙稀少地區實施封禁治理工程,通過封禁培育,充分發揮植被特別是灌草植被的生態功能,在各小流域最上游形成第一道生態防線,以達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之目的。主要在封山育林范圍和出入封山育林區的路口設置防止家畜進入的路障和警示牌,杜絕在封山育林范圍內從事放牧等人為活動;在植被狀況較差的地區,實施人工播種、栽植等措施,以促進植被恢復。

2、生態治理措施

在人口較為密集的山麓、坡腳等農業生產區域,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加強對化肥農藥使用的控制,積極推動符合水源保護要求生態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發展,降低面源污染。積極建設小型水利水保設施,對生產條件進行改善,因地制宜在村莊及旅游景點等人類活動和聚居區加強農村污水垃圾處理,提高人居環境水平。

3、生態保護措施

以河道兩側及湖庫周邊為重點,保育植被,恢復濕地,清理河道垃圾、障礙物,恢復景觀生態,有效發揮灌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質凈化功能,維護河道及湖庫周邊生態平衡。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復,在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治理的同時要尊重自然規律,通過封山禁牧、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枋修復措施進行生態自我修復,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復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種新理念、新舉措,其核心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概念為指導,充分發揮生態自然修復的力量,建立良好的生態防護體系。

4、加強水土保持管理力度

要以現代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全面創新水土保持管理體制、機制與制度;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有效集成水土保持法律、行政、技術、經濟等各方面的管理手段、方法和措施,建立起水土保持科學管理體系。

(1)全面、辯證地統籌水土保持管理戰略,堅持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大效益并重,把改善生態環境與發展區域經濟、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制定一系列促進水土保持發展的法律法規、優惠政策和措施。進一步創新水土保持管理體制,堅持和完善流域管理相相結合的體制,進一步理順關系,加強配合與協調,提高管理水平。既要充分發揮流域管理的作用,強化水土保持的管理,又要充分調動區域管理的能動性,實行各級地方政府、水土保持部門與農、林、水、牧、科等多部門合作機制,按照“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各投其資、各記其功”的原則,共同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

(2)加強水土保持管理。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實行項目管理。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水土保持項目前期工作、計劃管理、財務管理、中期調整、監測評價、竣工驗收等管理辦法、制度和標準。嚴格各項工作程序,確保項目規范、順利實施。全面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種監理制等基本建設三項制度和中央資金報賬制,加強水土保持項目的動態管理和全過程監控,提高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

(3)利用現代高新技術,大力推進“數字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建成實用快速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監測網絡系統、水土保持數據庫和決策管理信息系統,為水土保持的決策和精確到位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加強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和監測預報工作,大力推進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管理規范化建設,采取遙感監測和現場觀測;大面積宏觀監測與小范圍重點監測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水土流失監測預報工作,為更好地實施預防保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有效遏制人為水土流失。

五、結語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能夠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加強北京市山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作,將能夠使全市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治理,進一步鞏固和完善生態治理成果,以推動北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羅木城:《山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研究》,《綠色科技》, 2012年08期

李元慶 武玉成 張希明 李長青:《丘陵山區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規劃方法探析》,《治淮》, 2007年05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宁津县| 黄陵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万年县| 韩城市| 富民县| 祥云县| 乌鲁木齐县| 旬邑县| 大关县| 田林县| 开平市| 广饶县| 建湖县| 乐亭县| 佛教| 伊吾县| 普定县| 钟祥市| 汝南县| 云霄县| 大名县| 安福县| 大宁县| 扎囊县| 天等县| 宁海县| 湾仔区| 辉南县| 泾阳县| 廊坊市| 饶平县| 建湖县| 随州市| 北京市| 汕头市| 广宗县| 广南县| 华池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