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院污水處置方案

醫院污水處置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院污水處置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院污水處置方案

醫院污水處置方案范文第1篇

【關鍵詞】肺炎,病毒性;公共衛生;傳染病控制;設備和供應,醫院

2019年末至2020年初,病毒肆虐全國,并出現全球蔓延的趨勢。自2019年12月1日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我國的首例病毒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例以來,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也相繼發現了類似病例[1]。WHO最終將該疾病命名為“病毒肺炎”,簡稱“肺炎”。2020年2月11日,WHO將其英文名確定為“COVID-19”(coronavirusdisease2019)[2]。目前,國內科學精準的防控體系成效顯著,重癥病例占確診病例比例明顯下降,出院病例逐漸增多,逐步開始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而境外疫情形勢仍十分復雜嚴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擔全深圳市肺炎的救治任務,是深圳市唯一收治確診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截至2020年3月22日,深圳市確診439例,經救治后累計出院411例。在醫院全力以赴阻擊疫情的同時,醫院的后勤部門也啟動應急保障工作,在保障醫院高強度運行和院內感染控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全員院內“零感染”的優異成績。作者旨在通過總結醫院后勤部門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綜合保障體系的建設,分析醫院抗擊疫情過程中后勤工作對醫院感染(以下簡稱院感)控制的支撐作用。

一、醫院應急后勤保障服務體系的建立

自醫院確定抗擊疫情戰役正式打響,后勤部門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完善組織架構,成立后勤部門抗擊疫情應急小組,建立明確的應急反饋體系[3-4];梳理保障服務工作的重點環節,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及醫院收治患者實際情況,匯總編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病毒后勤應急指引》。其中重點收錄后勤工作對院感控制支撐作用相關的被服洗滌收送流程、膳食訂餐送餐方案、污水處置方案、電梯服務方案、空調及排風使用規定、醫療廢物收運流程、救護車洗消流程、院內車輛進出及停放方案、安全保衛巡查方案、消毒用品安全使用規范、科室安保管理方案、氧氣瓶收送流程、外來務工人員健康防護管理方案、逝者遺體轉運流程、清潔消毒工作要求等10余項內容,并隨時調整更新。通過落實以上流程指南,堅決杜絕院內感染事件發生,提供堅實的后勤保障服務。

二、主要實施方案和經驗

(一)醫用被服洗滌收送工作調整。1.肺炎患者相關衣物處理流程:按照院感指引,區分科室及常規科室,出臺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洗衣收送流程,并及時與洗滌外包服務單位溝通,制訂應對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具體方案[5]。具體調整內容包括:收治肺炎患者相關科室污染被服由科室放入科室被服存放區改為放入污物電梯間,且無需清點;所有與肺炎患者相關的被服均放入速溶袋后再放入密封箱,并對密封箱外表面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后轉運;接觸污染被服密封箱使用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以上,如發現箱內有血跡,先用10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以上。2.物資準備: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避免污染被服回收作業人員的職業暴露風險,同時避免可能出現的院內感染,先后投放130L密封箱93個,作為已套裝速溶袋污染被服的存放容器,從而避免速溶袋在轉運途中由于摩擦等原因導致的破損,盡可能降低污染物暴露出現的概率。3.被服收送人員的培訓:對被服收送作業人員進行院感培訓。嚴格按醫院病毒個人防護用品選擇指引正確佩戴及穿脫防護用品,及時、規范進行手衛生處理。4.開展洗衣收送流程培訓:嚴格按照流程對被服進行轉運作業,及對運輸工具按相應規定進行消毒處理;疫情期間,為了禁止被服收送作業人員進入病區,改變了作業流程,需要各護理單元協助對密封箱進行消毒后轉運至污物電梯。5.院內運輸車輛管理:建立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院內車輛進出及停放方案,規范醫用被服轉運運輸車進入路線及停靠區域。(二)膳食訂餐與送餐。1.肺炎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及患者均采取送餐制。2.疫情期間,所有患者用餐均采取送餐形式,使用一次性餐具。患者餐送至護士站,由科室護士轉送。3.為避免可能出現的交叉感染風險,對住院患者進行宣教,禁止接收外來飲食。4.取消自選餐,推出簡裝套餐。5.進入職工食堂需佩戴清潔口罩。6.堂食采取“高考模式”(1人1桌)。7.緊急協調采購配套保溫設施,科學簡化配餐流程,縮短配送時間。8.疫情相關一次性餐具及未食用飯、菜,作為醫療垃圾交定點專業公司處理。9.疫情期間,大部分醫護人員采取送餐模式,使用一次性餐具,這部分餐具(含未食用飯、菜)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進行滯留噴灑后按生活垃圾由專業公司進行收運。其它使用非一次性餐具的,在洗碗液濃度不變的情況下,將洗碗機溫度調至85℃進行機洗消毒。其余由食堂產生的廚余垃圾及油脂交定點收運機構統一收運處理。(三)醫療污水處置。1.醫療污水處理站管理員每日在各樓棟預處理區域及醫療污水處理站的消毒反應池投加次氯酸鈉進行殺菌消毒工作,使總排水口的余氯量達到8mg/L左右。2.每日通過在線監測系統對調節池原水的余氯量、總排水口的化學需氧量(COD值)、pH值、總余氯量、糞大腸菌群數量、日排放量等一系列數據進行監測記錄,確保數據無異常,符合排放標準[6]。3.醫療污水處理站管理員每日對進入醫療污水處理站調節池的原水及經過醫療污水處理站處理后的水樣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確保醫院醫療污水無存活(核酸檢測為陰性),做到達標排放。(四)醫療廢物管理。醫療廢物實行“四專”管理,即專人上門收運、專通道進行收運、專項人員消毒、專車來院轉運,全程進行嚴格消毒,降低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7],具體管理方案如下。1.肺炎患者相關科室后勤人員醫療廢物收集流程:科室后勤人員完成科室醫療廢物的收集、封口、稱重、貼標簽(注明“患者醫療廢物”)、登記及每袋醫療廢物的噴灑消毒工作后(對每袋高危險醫療廢物表面噴灑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放入醫療廢物收集桶內。收集完成后將桶口蓋緊封好,對收集桶表面做消毒工作(對收集桶表面噴灑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等待醫院醫療廢物暫存站回收運輸人員上門收集。2.醫療廢物暫存站收運人員醫療廢物轉運工作:暫存站收運員從固定路線進入科室醫療廢物暫存間,對醫療廢物收集桶進行交接、轉運至醫療廢物暫存站,在暫存站內對科室的高危險醫療廢物桶表面貼上“高度感染性廢物專用桶”的紅色標識用于標記,再次消毒。完成一系列步驟后,回到收運路線進行噴灑消毒工作。3.醫療廢物運送:醫療廢物專業處置單位收運員安排專車來院進行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工作。(五)電梯服務方案。設置區分醫務人員電梯、普通患者電梯、肺炎患者電梯、手術專梯等;加強標識和指引;及時進行電梯消毒;采取智能化手段,通過手機對電梯進行無接觸管控。(六)空調及排風系統。1.醫務人員區域與病房區域配備獨立新風系統,空調排水為獨立系統;每一房間均需獨立空調盤管機系統;新風系統安裝手動風閥和電動風閥,電動風閥系統有BA系統,獨立遠程控制每間房;空調過濾網定期進行清洗消毒。2.每間病房衛生間排風管道安裝電動風閥系統與排風機聯動,電動風閥斷電后閥門自動關閉;樓頂排風口安裝高效消毒排風機,以便以消毒后排放。(七)救護車洗消流程。轉運肺炎患者后,救護車沿指定路線前往救護車指定消毒點;轉運人員下車,在指定地點按要求脫摘個人防護用品,進行手衛生;消毒人員進行手衛生,做好個人防護(二級防護);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劑對救護車外部、門把手進行噴灑消毒至表面濕潤;使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劑對車廂、駕駛室等內部空間進行噴灑消毒,保持密閉30min(氣溶膠噴霧器);開窗通風,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劑擦拭消毒車內儀器設備等物體表面;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拭。使用后的擦拭布巾浸泡于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劑中30min,清洗晾干。消毒人員在指定地點按要求脫摘個人防護用品,進行手衛生。(八)院內車輛進出及停放方案。因收治肺炎患者期間需要對醫院員工及患者車輛分流,故對院內車輛管理方式進行調整:醫院員工車輛由南大門進出,就診患者車輛由東大門進出,實現醫院員工與就診患者車輛分流。地下停車場調整為醫院員工專用停車場,地面停車場為就診患者專用;救護車在住院樓附近設置固定停靠點。(九)樓宇探視陪護管理與安全巡查制度。1.肺炎患者住院區域實行無陪護管理,所有人員(除醫務人員及特批人員)不得進入肺炎患者收治區域;及時在患者電梯廳配置保安崗進行24h值守,保障病區運行安全;禁止肺炎患者離開科室,如遇患者外出應及時制止;收治肺炎患者相關科室及樓宇的保安崗要保留并熟悉崗位對應科室護士長及護士站電話;住院患者外出檢查時,協助疏散該區域無關人員。2.抗擊肺炎特殊時期內,每日開展2次全院安全巡查;其他時間隨時進行抽查和突擊檢查。對全院各重點區域的安全保障、安保人員到崗值班、院內交通組織、物資儲存等情況進行全面巡查。巡檢區域主要包括:院區各出入口、消防監控中心、地面車場、地下停車場、門急診區域、各住院樓值守門崗、水電及特種設備機房、氧氣站等。(十)消毒用品安全使用規范。在抗擊的關鍵時期,各科室廣泛使用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用品以有效滅活病毒。由于消毒用品具有易燃、毒害、腐蝕等危險特性,如果存放或使用不當,易導致火災、中毒、灼傷等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及時下發消毒用品安全使用規范。消毒用品采購部門應嚴格核查產品標簽、說明書、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等文件資料,并完成入庫手續。各使用科室負責做好各自區域內消毒用品的儲存、使用及應急處置工作,對領用數量、使用情況及物資消耗及時予以登記造冊。后勤管理部門應開展全院消毒用品專項督導檢查,記錄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向使用科室予以反饋,并督促按期整改,嚴格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十一)氧氣瓶收送規范。為減低醫療輔助人員感染風險,對醫用氧氣瓶的收送流程進行調整:2、4、10L醫用氧氣瓶由保安人員運送至科室護士站,由科室醫務人員送入隔離病房并將空瓶取出,消毒后交由保安運回;40L氧氣瓶由科室工作人員運送至隔離病房。如需保安人員送至病房,科室需提供對應的防護用品并審核穿戴合格后方可進入。(十二)疫情期間總務后勤外來務工人員健康。防護管理方案為規范總務后勤部門外來務工人員健康防護行為,避免交叉感染事件,制定總務后勤外來務工人員健康防護管理方案:擬新進務工人員,需提前申報,填寫健康篩查申請表,檢測合格后方可上崗;各外包單位人員在院工作期間,要嚴格遵守個人防護用品指引,正確佩戴防護用品;規范員工院外行為,不組織、參加聚會。如有批量人員入駐我院短期工作,盡量在醫院周邊租用宿舍,避免該部分人員長期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每日組織上崗前體溫檢測及健康匯報,如發現異常,立即通知歸口管理人員處理;盡量避免非常駐人員進入我院。如有特殊情況必須進入我院,需提前詢問擬進入我院人員健康狀況及來源信息,上報歸口管理人員備案,經同意后方可進入指定區域。(十三)規范肺炎逝者遺體轉運管理。為減少肺炎逝者遺體對貯存環境、運輸工具的污染,科室在出現肺炎逝者后立即對逝者遺體進行消毒并包裹好,同時通知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市殯儀館及家屬來院進行現場交接。交接后由市殯儀館通知專車專人帶棺木穿防護服來院轉運遺體,現場封棺并密閉轉運至殯儀館進行火化,全程不經過醫院太平間暫存。(十四)醫院保潔與消毒管理。在抗擊的關鍵時期,為提高防控工作的精準性,除科室日常的物體表面、地面等清潔消毒外,公共區域空氣消毒也是重要環節。在醫院會議室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安裝空氣消毒機,對有條件的區域采取紫外線消毒,對其他區域如內走廊、電梯轎廂、辦公區域、門診大廳等,使用ClO2進行空氣消毒密閉至少30min后用清水再次擦拭。

三、總結和思考

1.院感管理的地位:院感管理在現代化醫院運行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是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以及維護醫務人員健康利益的一項重要工作[8]。醫院抗擊疫情期間的院感控制關系到確診患者的診療效果、疑似患者的判斷篩查以及醫務和輔助人員的自身保護,因而更顯重要。醫院院感控制部門職責為專業業務指導,而院感控制部門提出的措施規范和工作要求,很多需要后勤部門予以落實完成,后勤部門任務完成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院院感控制的效果和質量。2.科學管理方法的重要性:由于肺炎主要傳染源為感染患者,且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進行傳播。因此,減少人群聚集接觸,避免交叉感染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之一。疫情以來,我院在院感控制的統一要求之下,提前建立并重新梳理疫情期間各項后勤工作規范流程,在醫用被服洗滌收送、職工訂餐送餐、污水處置、電梯服務、空調及排風使用、醫療廢物收運、救護車洗消、車輛進出及停放、安全保衛巡查、消毒用品安全使用、科室安保管理、氧氣瓶收送流程、外來務工人員健康防護等方面做出科學、合理的工作調整,在保障醫院診療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同時,也有效緩解了工作人員疫情初始的恐慌心理,從“我怕”到“我不怕”,讓患者和職工均感覺到醫院是安全的地方。3.后勤保障部門調度科學的重要性: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在此次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后勤部門及時啟動應急保障和服務工作,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后勤應急管理運行機制,并時刻關注疫情變化,動態調整應急方案,堅決避免后勤工作成為院感控制的漏洞和困擾,體現了較強的應急協調處置能力,取得了全員院內“零感染”的優異成績,也為未來應對處置衛生醫療機構突發公共事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9]。綜上所述,后勤保障是醫院醫療業務工作正常運行的堅強后盾,是醫護人員安心工作的定海神針,完善的后勤保障體系是醫院在疫情時能打勝仗,平時安全運行的前提。經實踐檢驗,我院在此次疫情中建立的應急后勤保障服務體系適用于各醫療機構在疫情期間的后勤管理,具有有效性和可推廣性[10-12]。

參考文獻

[1]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決定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EB/OL].[2020-12-28].

[2]新華網.世界衛生組織將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EB/OL].[2020-12-28].

[3]吳國安,魏麗榮,莫嫣娉,等.重大傳染病定點救治醫院醫療應急管理機制與策略[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3):1-3.

[4]李韜,楊涵淋,陳澤宇,等.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現狀及應用趨勢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5):188-189.

[5]羅玉貞.醫院被服洗滌外包服務質量標準探討[J].現代醫院管理,2011,5(27):64-66.

[6]梁晶.綜合醫院醫療污水排放及處理設計的集成化管理[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8,19(10):62-64.

[7]陳明壯,查靜茹,魯超,等.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綜合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3):47-49.

[8]崔善.醫護一體院感防控模式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02):267-269.

[9]林俊,景岷勇.基于PDCA循環理論的醫院后勤管理質量探討[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9,26(04):110-112.

[10]高全勝.加強后勤保障人員管理促進醫院規范化建設[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10):1119-1120.

[11]李系仁.堅持以人為本做好和諧醫院后勤保障工作[J].中國醫院管理,2007,27(5):60-61.

醫院污水處置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醫院污水處理;流化床工藝;廢氣處理;噪聲處理

西安市某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由于搬遷新址,因此需新建污水處理站。醫院目前共有700張床位,醫院治療區、住院區和家屬區公用一套上水設施和廢水排放管網。實際用水量700m3/d,最高用水量1200m3/d。污水主要來源于醫院門診、病房、手術室、各類檢驗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等排出的醫療廢水及家屬區排出的生活廢水。排放的污水中組分復雜,污水中除含有病原性微生物外,還含有許多無機物和有機物,這類污水未經處理排放,將對環境造成巨大損害并長期危害人體健康[1-3]。

1設計水質水量要求

1.1污水水量

經計算,確定設計規模為日平均處理量1200m3/d。1.2污水水質按照當地環保主管部門要求,出水水質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一級標準。處理站設計進、出水水質見表1。

2工藝選擇及工藝流程

根據當地環保部門的標準要求及該醫院現狀,設計方案有兩種。方案一:采用生化法-流化床處理工藝,工藝流程:污水化糞池格柵調節池好氧生物流化床氣浮池消毒池排放。方案二:采用物理法-硅藻土處理工藝,工藝流程:污水化糞池格柵調節池硅藻土水力循環設施過渡池復合過濾設備消毒池排放。兩種方案設計處理效果均能滿足出水標準要求,比較方案一與方案二在污水處理系統投資水平、日常運行費用、總投資、占地面積等四個方面(流化床技術分別為:10.419元/噸水、0.481元/噸水、455.29萬元、占地面積180m2;硅藻土技術分別為8.433元/噸水、0.560元/噸水、364.29萬元、占地面積150m2)。通過上述對比及其它方面因素考慮,雖然方案二投資費用低,占地面積小,但同時存在以下一些問題:①硅藻土價格較高,導致水處理運行費用較高;②硅藻土工藝受操作人員素質影響大,且硅藻土原料需要庫房;③硅藻土的化學穩定性不是很理想,在處理污水時會影響到污水處理效果[4]。根據上述方案主要問題,結合醫院實際情況,院方選擇方案一作為污水處理最終方案。工藝流程見圖1。污水經化糞池進入格柵,對污水中的懸浮物進行攔截,經螺旋提升機輸送、壓縮打包至收集袋定期清理;格柵井的污水進入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調節池的污水經提升泵進入好氧生物流化床,大部分有機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污水自流進入氣浮池,PAC水解后與水質的懸浮物互相作用,使SS、COD凝聚,形成較大的沉降性較好的膠團,可去除大部分的SS及COD,然后經二氧化氯消毒后達標排放。氣浮池中一部分污泥回流至調節池,污泥自流至污泥池進行濃縮,在污泥清除前投加石灰殺滅污泥中的病原菌蟲卵,最后抽吸外運。廢水處理主要構筑物、設備及參數見表2。

3工藝可靠性及設備特點

3.1工藝的可靠性

3.1.1廢水處理生物處理系統采用好氧生物流化床代替常規的生物接觸氧化,采用比表面積較大的立體柱狀空心填料代替常規的彈性填料,使填料上附著的生物膜量大大增加,從而提高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并同時具有脫氮功能[5]。曝氣系統采用充氧效率極高的管式微孔曝氣裝置,使污水與填料充分混合接觸,既提高了污水的處理效果,又節省了能耗。3.1.2消毒處理消毒采用二氧化氯作為消毒劑,二氧化氯具有高效、廣譜、安全、快速、持續時間長,不生成且抑制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三鹵甲烷等特點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A1級消毒劑[6]。3.1.3污泥處理系統污泥主要包括柵渣、氣浮浮渣、化糞池沉渣。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蟲卵。柵渣定時清理,可作為醫療垃圾處理;化糞池2~3年清理一次;氣浮浮渣排入污泥池,經曝氣后好氧硝化減容后,污泥量不大,投加石灰攪拌消毒[4],通過定期抽吸外運處置。3.1.4廢氣處理微生物在氧化,尤其是厭氧水解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CH4、H2S、NH3等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7]。該系統廢氣主要由污泥池、好氧生物流化床曝氣產生,有一定異味,廢氣采用活性炭吸附后高空排放。3.1.5噪聲處理噪聲污染主要由生化處理系統曝氣風機產生,采用安裝消音器進行處理。

3.2設備的先進性

系統采用PLC作為中央控制器,采用中央集控和分散控制相結合,方便、直觀、易操作,自動化程度高。調節池水泵采用2臺,分工作泵和備用泵,水泵的啟動、關閉受調節池浮球控制,調節池浮球分報警、正常、最低液位三只;機械格柵間隙自動運行,并在現場單位設置控制箱,根據現場運行情況可由手動控制格柵的啟動/停止;風機與原水泵聯動,自動運行,12小時切換一次;加藥泵、氣浮系統、二氧化氯發生器和廢氣引風機和進水泵聯動,自動運行。

4運行效果分析

4.1調試運行

以附近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為菌種進行培養、馴化和掛膜。污泥馴化初期采用間歇進水的方式,當好氧流化床的填料開始掛膜后,逐漸增加進水量和進水次數,然后以小流量連續進水,并根據出水情況和污泥形態逐漸提高進水量到設計負荷。在馴化過程中,好養流化床的填料生物膜逐漸成熟,床內污泥結團沉降性能增強,鏡檢發現有游動的纖毛蟲(如草履蟲)、輪蟲等。待系統穩定后,將污泥回流一部分至調節池,以恢復微生物活性并進一步增強微生物適應性。經過一個月的調試,工程運行穩定,處理效果良好。4.2運行效果廢水處理設施經過試運行,設備運行正常,整個工藝運行穩定(處理前后的水質情況見表3)。運行結果表明,處理后排放的污水優于《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一級標準,并順利通過當地環保部門的竣工環保驗收。

4.3工程運行費用與環境效益

本工程運行成本包括人工費(0.083元/噸水)、電費(0.238元/噸水)、藥劑費(0.16元/噸水)等,每噸廢水的直接運行成本為0.481元。工程運行后,醫院每年減少向水體排放COD105.5t,BOD554.2t,NH4-N6t,SS54t,環境效益十分顯著。

5結論

(1)生化法-流化床工藝具有容積負荷高、生物降解速度快,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特別適用于中、低濃度工藝廢水、生活污水的處理,且投資省、占地少、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優于《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一級排放標準。(2)該工程在確保出水水質同時,努力降低運行成本,節省基建投資;在設備選型上選用性能可靠、耗能低、效果好及維修方便的設備;充分考慮防止二次污染,噪聲低、基本無異味,不影響周邊環境;系統采用PLC作為中央控制器,采用中央集控和分散控制相結合,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管理方便。(3)運行成本低,廢水處理運行成本為0.481元/m3,在經濟上合理可行。

參考文獻:

[1]洪建功,李婉茹,潘喜平,等.綜合性醫院廢水處理工程實例[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9(14):45-48.

[2]高穎.調節池-好氧-混凝沉淀-ClO2消毒處理某醫院廢水工程實例[J].建筑與預算,2014(3):58-61.

[3]張振花.淺談中醫院醫療廢水的處理工藝[J].化工管理,2015(12):235.

[4]黃健盛,谷晉川.廢水處理中硅藻土的應用[J].礦業快報,2006(10):37-39.

[5]王興南,劉發強.曝氣生物流化床工藝處理高氨氮廢水[J].石化技術與應用,2012(6):537-539.

[6]馬玉梅,趙薇,劉紅雁.醫院污水處理方法應用進展[J].職業與健康,2010,26(10):1180-1182.

醫院污水處置方案范文第3篇

結合我區實際,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現就開展水污染防治專項活動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目標任務

完成“十五”水污染防治目標任務,針對我區當前水環境形勢。強化環境執法和監督管理,狠抓重點工業污染源的穩定達標排放和環境違法建設項目的查處工作,進一步對企業污水排放進行規范,督促企業完善環境管理制度,杜絕各類水污染事故發生。

二、重點任務

規范加工企業等酸洗項目定期排放行為,重點治理長鋁職工醫院、人民醫院的達標排放。嚴查新、改、擴建排污項目及人民群眾強烈問題。

三、具體內容

(一)強化對排放廢水工業污染源的整治工作

污染治理技術、工藝路線必需符合國家環保技術政策的規定,所有工業廢水排放污染治理設施必需與其生產能力相配套。確保穩定達標排放,排污口必需進行規范化整治,按要求安裝在線自動監測裝置。

未建成污水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不完備,對在核查中。不能夠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報請區政府責令其停產整頓。

實施限產限排或停產整頓。對處置能力不能滿足生產需求的以穩定達標排放為前提。

責令改正,對擅自拆除、閑置或不正常使用水污染防治設施的企業。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分;連續兩次故意不正常使用或擅自停運水污染防治設施,排放物嚴重逾越規范的企業,報請區政府責令停產整頓或關閉。

對主要生產設施進行查封,對停產整頓治理企業。整頓或治理時間不少于3個月,經整改確實具備達標排放條件時,要依照有關順序,申請區環保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

(二)嚴厲查處環境違法建設項目

排污指標滿足總量控制要求,所有新、改、擴建項目必需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切實做到增源不增污或增源減污,對違法建設項目要依法嚴厲制裁。

(三)繼續協調污水處置廠建設

四、組織領導

成立區“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

組長:區政府區長

副組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成員:

辦公地點設在區環保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此次專項行動的聯絡、調度、安排、落實。

五、實施方法

(一)8月10日前。逐一提出整改措施和處理意見,組織對新建項目排查、登記造冊、研究提出查處意見。

(二)8月14日前。停產整頓,停產治理,或關閉取締通知書,下達對環境違法建設項目的查處告知書。

(三)8月20日前執法查處落實到位。

(四)11月10日前對行動進行總結。

醫院污水處置方案范文第4篇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調研評估報告中存在問題整改方案》文件精神,盡快解決落實現場調研暨技術評估專家指出的薄弱環節和任務分工,進一步提升渭河、灃河段水環境質量,加強排污單位監管查處力度,促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

二、政治具體措施

(一)加強渭河、灃河流域排污企業的監管力度。對渭河、灃河流域重點排水企業西郊污水處理廠、藍馬啤酒廠加強監督,嚴查違法排污行為,配合市環保局加快南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有效控制點源的排污整治。同時加強監測巡檢,對渭河、灃河流域的污水排放進行溯源跟蹤,對污水點源發現一處解決一處。

(二)加大含重金屬污泥企業污染整治力度。對昕宇表面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西郊污水處理廠等涉及重金屬污泥處理的企業進行全面檢查清理。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建有符合環保規定的治理設施、是否建有應急處置系統、是否存在違規堆放或排放含重金屬的污染物、是否未按規定進行危險化學品登記等。并配合市污水處理籌建處做好含重金屬污泥的處置工作。

(三)加強對排污單位監管查處力度。一是對國控重點污染源,華西紙業有限公司、西郊污水處理廠。省控重點污染源,華潤印染有限公司、太西化肥有限公司。市重點工業企業污染源。列為市重點工業企業污染源。一般污染源。除上述三種污染源企業以外。要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偷排、漏排,確保企業穩定達標。全部污染企業(含工業和生活),要根據污染源監測的結果,及時對超標排污企業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或作出限期治理的決定,對不能按時完成整改和治理的企業要作出行政處罰。結合總量控制目標,加強排污許可證制度。一切直接或間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污,禁止企、事業單位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排污。二是要督促企業進一步完善污染防治設備。完成國控重點污染源水、氣污染防治設施在線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要加強對污染源的現場檢查并填好污染源日常巡查記錄表。對納入國控重點工業企業保證每月不少于一次的監察頻次;對納入省控重點源的企業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監察頻次;其他污染源每年不少于二次監察頻次。并將每家污染源記錄表裝訂成冊備查。

(四)開展重點行業專項執法檢查。對醫院、餐飲等重點污染行業以及生產工藝落后、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造紙、化工等企業,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重點進行整治。要督促各醫院嚴格落實醫療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對醫療廢物進行集中貯存并繳由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集中處理,同時對含菌廢水處理設施要進行升級改造;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采用國家明令淘汰落后生產工藝的企業,依法予以關閉;對易造成城區煙塵污染、粉塵污染的餐飲門店和建筑工地,要進行集中整治,確保城區空氣質量。同時,對偏僻地域、縣區結合部等執法中容易忽略的部位,要加強巡查,杜絕整治死角。

(五)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一是對“兩高一資”行業重污染企業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查處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準入條件、未經審批擅自開工或建成投產的企業;不符合有關環保規定、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拒不執行國家產業政策,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藝、設備的企業,嚴厲打擊已經被取締關閉后死灰復燃的企業。二是對“環評”、“三同時”執行不到位的企業進行全面檢查。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則,及時發現和解決建設項目在環境影響評價審批、“三同時”監管和驗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依法查處,并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告,對未按規定申請環保“三同時”驗收,長期以試生產名義違法排污的企業一律停產整治。三是對馬泉科技產業園規劃環評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工業園區整治要按“規范工業園區生產,實施集中分類治污”的原則,建立相應檔案,對無污染處理設施或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三同時”執行不到位的企業,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從快從嚴進行處罰,保證《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的全面落實。

三、方法步驟

整改工作從年11月22日開始至12月2日結束,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動員階段: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整治重點,安排部署整改工作。

(二)組織實施:對排污企業、重點行業的環境問題進行全面檢查,對查出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督促企業完善環保治理設施和各項制度,確保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效果。

(三)檢查驗收:局雙創辦公室對整治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迎接市雙創辦及市雙創工作特別督察組的檢查。

四、組織領導

為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整改工作按時完成,我局成立加強渭河灃河流域治理加強對排污單位監管查處力度整改工作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環保分局,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具體負責專項行動的組織、協調、督查等日常工作。

五、工作要求

醫院污水處置方案范文第5篇

湖南常寧水口山經濟開發區生態環境管2020年度自評估報告

 

一、園區概況

湖南常寧水口山經濟開發區位于衡陽市常寧市區(縣),園區代碼S437011,園區級別為省級工業園區,主導產業有色金屬冶煉與深加工產業(水口山工業園)和機械制造、電子信息、農產業加工(宜陽工業園),核準范圍面積8.7958(其中水口山工業園7.0015,宜陽工業園1.7943)km2,園區規劃環評批復(含調擴區、跟蹤評價)情況已審批,批復文號湘環評函﹝2017﹞29號。

園區經濟發展概況:水口山經濟開發區為湖南省重點開發區、湖南省發展戰略重點“一點一線”中心地帶、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主要承載地、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 、全省唯一的有色金屬化工園區  ,1994年3月經省政批準為省級開發區(湖南首批28個省級開發區之一  ),2006年9月經國家發改委公告保留為省級開發區。

2020年園區技工貿總收入330億元,同比增長16.47%;工業總產值324億元,同比增長16.07%;完成稅收7.5億元,同比增長24.6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8.9億元,完成招商引資25.6億元。

截止到年底,園區已入園企業數量42個,其中,上一年度末已入園企業數量0個,本年度內新入園企業數量     個,本年度清退企業數量0個。園區內已完成環評批復手續企業數量23個,本年度新增項目環評批復0個,無環評批復的企業有0家。園區內已完成環保竣工驗收手續企業數量17個,本年度新增環保竣工驗收企業數量0個,未完成驗收的有25家。園區內已完成應急預案備案手續企業數量13個,未完成應急預案備案的企業有29個。園區內已取得排污許可證企業數量13個,是否存在未取得排污許可證企業的情況,是。

園區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化學需氧量 593.47 t/a,氨氮 125.21 t/a,二氧化硫 899.897 t/a,氮氧化物 358.624 t/a,VOCs / t/a,鉛及其化合物 4.79 t/a,汞及其化合物 0.01 t/a,顆粒物 163.35 t/a,。

二、環境管理情況

(一)規劃環評批復要求落實情況

表1  環評批復要求落實情況

序號

環評批復要求

實際情況

是否落實

1

嚴格按照經環評優化的功能區劃進行開發建設,落實生態隔離帶的建設和控規要求,按園區管委會提出的《水口山工業園區區域環境整治方案)》,在園區規劃的三類工業用地外圍設置1km的規劃控制距離,其內不得新增建設學校、醫院、居民住宅等環境敏感型建構筑物;控規范圍內現有居民根據后續引進具體項目環評確定的環境防護距離實施搬遷安置;地方政府應協調相關部門后續進一步落實園區周邊農業規劃、農田結構、種植結構等調整工作,有色冶煉區規劃控制距離內禁止種植食用部位易富集重金屬農作物。

水口山工業園內不設生活居住區,依據周邊集鎮區統一規劃配套生活服務區和拆遷安置用地。

嚴格按照規劃環評優化的功能區進行開發建設,嚴格落實生態隔離帶的建設和控規要求,水口山園區規劃的三類工業用地外圍設置1km的規劃控制距離,區域內不設生活居住區;宜陽工業園不建氣型污染嚴重的項目。

已落實

2

嚴格執行企業準入制度,入園項目選址必須符合總體發展規劃、用地規劃、環保規劃及產業規劃要求,不得引進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發展的能耗物耗高、環境污染嚴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建設項目;管委會和地方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必須按照報告書提出的園區準入負面清單的要求做好項目的招商把關,在入園項目前期和建設期,必須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推行清潔生產工藝,其排污濃度、總量必須滿足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要求;加強對現有已入園企業的環境監管,對不符合產業定位的常寧市華駿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實施搬遷。

園區嚴格按照規劃環評批復要求審核入園企業是否符合園區產業定位,是否符合園區各類規劃要求,列出園區準入負面清單,嚴把招商引資關。入園項目前期、建設期和運營期,嚴格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加強日常監管,力推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工作,使企業排污濃度和總量達到相關要求。

已落實

3

嚴格執行《湖南省湘江保護條例》,園區不得新增涉重金屬水污染物排放量;按“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原則優化區域排水方案,水口山工業園區生產、生活廢水分別通過污水管網收集后排入園區工業、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外排湘江,對其中涉重金屬廢水按項目環評要求執行;銅鉛鋅產業基地工業廢水必須落實零排放要求,對不能直接回用的工業廢水必須經深度處理后在企業內部消納,嚴禁進入各類自然水體;宜陽工業園產生廢水通過管道收集進入到園區擬建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外排潭水;加快各分園區排水管網、宜陽工業園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進度,在管網及相應污水處理廠建成接管運營前限制水型污染企業引入;園區管理機構應對耗水量大的企業實施新水定額管理,制定有效的調節措施提高企業水資源重復利用率,減少廢水排放總量。

園區嚴把涉重金屬水污染排放企業審核關,涉重金屬水污染排放的項目一票否決。目前正在開展園區“雨污分流、污污分流”摸底調查,為后期制定優化的區域排水方案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水口山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正在實施技術改造工程,水口山園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改擴建二期工作正在實施過程中,宜陽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預計年底建成運營。

已落實

4

加強經開區大氣污染防控措施。宜陽工業園禁止引進氣型污染大的企業和項目;園區管理機構應加強管理,各分園區新引進企業必須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并對現有企業進行能源結構清潔化改造。加強企業管理,對各企業有工藝廢氣產出的生產節點,應配置廢氣收集與處理凈化裝置,做到達標排放;加強生產工藝研究與技術改進,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工藝廢氣的無組織排放,入園企業各生產裝置排放的廢氣須經處理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合理優化工業布局,并在工業企業之間設置合理的間隔距離,避免不利影響。

通過合理優化企業布局,避免氣污染對企業的相互影響。通過建設安裝空氣小微站,對水口山園區空氣質量進行隨時監控,針對空氣質量隨時開展相應環保管理措施。引進天然氣站項目,并要求園區各企業必須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加強企業監管,應用在線監控,促使企業做到達標排放。

已落實

5

做好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轉運、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建立統一的固廢收集、貯存、運輸、綜合利用和安全處置的運營管理體系。推行清潔生產,減少固體廢物產生量;加強固體廢物的資源化進程,按循環經濟要求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規范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對工業企業產生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固廢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綜合利用或妥善處置,嚴防二次污染。規范園區各企業的危廢暫存場所建設,確保滿足防風、防雨、防滲要求,防止危廢流失。

已建成園區生活垃圾中轉站,規范園區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和無害化處理。已建成園區危廢處置中心,針對園區產生的危廢進行無害化處置。加強園區固廢處置場所監管,確保穩定正常運營。

已落實

6

園區應統籌相關規劃、社會關系、拆遷、輿情等協調工作;建立專職環境監督管理機構,加強環境風險預警、防控、應急體系建設,建全環境風險防控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加強風險管理,落實防范措施。建立有效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系統和有效的攔截、降污、導流等設施以及涉重三廢的風險應急管理辦法,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裝備和設施建設,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并定期有針對性地排查環境安全隱患,有計劃地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全面提升園區風險防控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嚴防環境風險事故發生。

園區已統籌相關的協調工作;已建立專職環境監督管理機構,已完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全面提升園區風險防控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做好嚴防環境風險事故發生。

已落實

7

嚴格落實經開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措施。按照環評預測分析和地方環保局意見,至規劃期末(2020年)

已嚴格落實經開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措施。

已落實

表2  園區規劃環評要求的年度自行監測計劃落實情況(環境質量)

環境

要素

監測點位

監測時段或頻次

監測因子

落實情況

大氣

環境

朱陂村、水口山子弟學校、新華村、千家村

每半年1次

SO2、NO2、PM10、PM2.5、TSP、氟化物、硫酸霧、硫化氫、鉛、汞、砷、鎘、鉻等

已落實

地表水

康家溪、曾家溪、宜水、潭水

每年1-2次

pH、COD、BOD5、SS、氨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總磷、石油類、糞大腸菌群、氟化物、揮發酚、Cu、Zn、Pb、As、Hg、Cd、Cr6+等

已落實

地下水

金銅廠區內、

朱陂塘組等

每半年1次

氨氮、pH、總硬度、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氯化物、硫酸鹽、揮發酚、氰化物、高錳酸鹽指數、氟化物、溶解性總固體、鉛、鎘、砷、汞、六價鉻、鐵、錳等

已落實

噪聲

環境

各企業廠界、

居民點

每半年1次

連續等效A聲級

已落實

土壤

新同村、雷公塘、田州村、千家村

每3年1次

pH、銅、鋅、鉛、砷、汞、鎘、鉻、鎳等

已落實

生態

環境

由專業調查機構視具體情況而定

每3年1次

動植物資源、植被、土地利用、景觀環境、水土流失及農業植被有毒有害物質殘余等

已落實

表3  園區規劃環評要求的年度自行監測計劃落實情況(污染源)

污染源名稱

監測項目

監測頻次

落實情況

廢氣

各類爐窯煙氣

SO2、煙塵、粉塵、鉛、砷、鎘

每季度一次

已落實

鍋爐

SO2、煙塵、粉塵、氮氧化物

每季度一次

已落實

工藝廢氣

鉛、砷等

每季度一次

已落實

廢水污染源

廢水處理站排水

廢水量、pH 、COD、石油類、氨氮、揮發酚、總磷、重金屬

廢水量和COD、重金屬在線監測;其它項目每天一次

已落實

各企業的廢水排放口

廢水量、COD、pH 、石油類、氨氮、企業的特征污染因子、各種第一類污染物

廢水量在線監測;污染因子每天監測一次或排放前監測

已落實

固定噪聲源監測

連續等效A聲級

每季度一次

已落實

(二)“三線一單”落地應用情況

表4  園區環境管理與“三線一單”的管控要求落實情況

管控維度

管控要求

落實情況

空間布局約束

(1.1)水口山工業園:不得設置生活居住區。區域內嚴格控制新、改、擴建水型涉重污染項目。三類工業用地外圍設置 1km 的規劃控制距離,其內不得新建學校、醫院、居民住宅等環境敏感性建構筑物;有色冶煉區規劃控制距離內禁止種植食用部位易富集重金屬農作物。

已落實

(1.2)宜陽工業園:不得建設氣型污染嚴重的項目。

已落實

污染物排放管控

(2.1)廢水:園區不得新增涉重金屬水污染物排放量;按“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原則優化區域排水方案。

水口山工業園區:園區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分別通過排污管網收集后排入園區重金屬廢水深度處理循環利用工程、松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處理達標后外排湘江,其中涉重金屬廢水按照項目環評要求執行;銅鉛鋅產業基地工業廢水必須落實零排放要求,對不能直接回用的工業廢水必須經深度處理后在企業內部消納,嚴禁進入各類自然水體。規劃區雨水通過自然排放分別進入湘江、曾家溪和康家溪。

宜陽工業園:廢水經園區擬建宜陽工業園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外排潭水;加快園區排水管網、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進度,在管網及相應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接管運行前限制水型污染企業引入。園區雨水就近排入潭水,匯入宜水,在柏坊鎮匯入湘江。

已落實

(2.2)廢氣:加強經開區大氣污染防控措施,對各企業工藝廢氣排放節點應配置廢氣收集與凈化處理裝置,做到達標排放;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園區內工藝廢氣的無組織排放。強化末端治理,加快推進有機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瀝青攪拌等行業企業 VOCs 治理,確保達標排放。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汽車制造、工程機械制造和家具制造行業全面實施油性漆改水性漆,減少 VOCs 產生量。

已落實

(2.3)固廢:做好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轉運、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建立統一的固廢收集、貯存、運輸、綜合利用和安全處置的運營管理體系。推行清潔生產,減少固體廢物產生量;加強固體廢物的資源化進程,按循環經濟要求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規范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對工業企業產生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固廢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綜合利用或妥善處置,嚴防二次污染。規范園區各企業的危廢暫存場所建設,確保滿足防風、防雨、防滲要求,防止危廢流失。

已落實

(2.4)園區有色金屬冶煉、化工等行業及涉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應滿足《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執行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第一批)的公告》的要求。到 2020 年,全市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排放量比 2013 年下降 12%。

已落實

 

環境風險防控

(3.1)水口山工業園區應建立健全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嚴格落實《常寧市水口山經濟開發區有色金屬工業園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中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事故防范措施,嚴防環境風險事故發生,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宜陽工業園盡快完成應急預案編制和備案,嚴格落實應急預案中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事故防范措施,嚴防環境風險事故發生,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開展應急演練。

已落實

(3.2)園區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業,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的企業,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尾礦庫企業等應當編制和實施環境應急預案;鼓勵其他企業制定單獨的環境應急預案,或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中制定環境應急預案專章,并備案。

已落實

(3.3)建設用地土壤風險防控:結合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情況,根據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及現有重金屬污染場地調查結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合理確定土地用途。土地開發利用必須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要求。各部門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相關規劃時,應充分考慮污染地塊的環境風險,合理確定土地用途。

已落實

(3.4)農用地風險防控:劃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加大農用地保護力度,禁止在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礦采選、化工、電解     錳、電鍍、制革、石油加工、農藥生產、危險廢物經營等行業企業。制定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農藝調控、化學阻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產品重金屬超標風險。

已落實

(3.5)污染地塊風險防控:對于園區已確定的污染地塊,在修復前,設置標志標識圍欄,根據各地塊的環境因地制宜采取建設撇洪導流溝渠、地表覆蓋等措施減少雨水沖刷等風險管控措施。

已落實

(3.6)園區應推進有毒有害氣體預警預報體系建設,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已落實

資源開發效率要求

(4.1)能源:水口山工業園禁止燃用中、高硫原煤,燃煤含硫量必須控制在 1.0%以下。各分園區新引進企業必須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并對現有企業進行能源結構清潔化改造。園區應按“湖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工程建設項目區域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盡快開展節能評估工作。

已落實

(4.2)水資源:強化工業節水,淘汰落后的用水技術、工藝、產品和設備,開展高耗水工業行業節水技術改造, 開展水平衡測試和用水效率評估,大力推廣工業水循環利用, 推進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工業園區建設。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突出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到 2020 年,常寧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 2015 年下降 32.7%,萬元 GDP 用水量應比 2015 年下降 30%。

已落實

(4.3)土地資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節約集約程度,園區土地投資強度達到 3000 萬元/公頃。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工業項目投資強執行《湖南省建設用地指標》(2020 版)十二等區域控制指標要求。

已落實

(三)水環境管理

園區配套集中污水處理設施2個,園區污水管網覆蓋率為100%。其中第一個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名稱為常寧市松柏鎮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為10000m³/d,實際處理規模為6651.4m³/d,污水處理工藝為AAO工藝,在線監測達標率100%,園區雨水管網覆蓋率100%。

第二個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名稱為水口山工業污水廠,設計處理規模為10000m³/d,實際處理規模為2283.2m³/d,污水處理工藝為(沉砂+調節)+化學沉淀+超濾的組合工藝,在線監測達標率100%,園區雨水管網覆蓋率100%。

園區內涉及工業廢水外排企業數量4個,工業廢水總排放量2283.2m³/d,外排污水納管企業數量2個,污水集中處理比例100%(按外排水量計),涉一類污染物排放企業車間排口達標情況及在線監測情況。

園區年度水污染物總排放量:化學需氧量40.38t/a,氨氮3.954t/a,其他因子(重金屬等) / t/a。

排污口下游最近的地表水水質管控斷面名稱松柏斷面,水功能區劃 Ⅲ 類,監測達標率 100%,超標因子 / ,最大超標倍數/ 倍。

“雙源”地下水監測建設情況及監測結果自評。

園區內涉及黑臭水體數量0個,已完成整治 / 個,未開工的 0 個,修復中的0個。

(四)大氣環境管理

園區內涉及工業廢氣外排企業數量8個,大氣質量監測達標率100%,超標因子 無 ,最大超標倍數 0 倍。大氣污染物總排放量:二氧化硫 899.89 t/a,氮氧化物 358.62 t/a,VOCs / t/a,其他 / t/a。

目前,園區內已建成3個網格化監測微型站,分別位于二醫院、希望中學、經開區管委會。監測因子為PM2.5、PM10、SO2、NO2、O3、CO及基本氣象參數(溫度、濕度、風向、風速、氣壓)。根據運營單位長沙華時捷環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2020年6月-2020年12月運營月報上的監測數據顯示,各點位在此期間的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空氣質量良好。

(五)土壤環境管理

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達標率100%,超標因子無,最大超標倍數 0倍。

園區內涉及污染地塊數量 0個,已完成修復 / 個,未開工修復的 / 個,修復中的 / 個。

(六)固體廢物管理

園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企業數量9個,產生量    1062979.25 t/a,其中,自行綜合利用687180.89  t/a,自行處置 0 t/a,外委處置 375799.37  t/a。危險廢物產生企業數量 10 個,產生量214945.82 t/a,其中,自行綜合利用 54110.30  t/a,自行處置 0 t/a,外委處置 160836.52 t/a。

園區集中的工業固廢處理設施情況:處理能力 - t/a,處理工業固體廢物種類 - ,處理工藝 - 。

(七)投訴管理

本年度園區共受理各類(含各級督查、各級環保投訴等)投訴 4件,已完成整改 4件,完成率 100 %。環保督察交辦問題 0 件,已完成整改 / 件,完成率 / %。

(八)園區信用評價

表5  園區生態環境管理與信用管理辦法和細則的自評情況

序號

一級評價指標

二級評價指標

評價標準

分值(分)

園區實際情況

1

環境準入管理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產業園區有重大調整和修訂未重新開展規劃環評

-1

 

2

產業園區規劃實施五年以上未組織開展環境影響跟蹤評價

-2

 

3

建設項目環評

產業園區內有建設項目未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

-1

 

4

產業園區內有被評為黑名單的企事業單位

-1

 

5

環境基礎設施

廢水收集處理

產業園區廢水集中處理率未達到100%

-3

 

6

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執法監測不達標

-2

 

7

廢氣治理與管理

產業園區涉VOCs重點排放企事業單位未進行有效收集、未設置有效的VOCs污染治理措施或未按規定建立管理臺賬

-1

 

8

產業園區未按規定建成大氣環境監控預警系統

-1

 

9

固廢處置

產業園區未建成危險廢物監管體系

-1

 

10

產業園區內企事業單位發生危險廢物非法傾倒、轉移、處置事件

-2

 

11

環境監測監管能力

監測能力

產業園區未開展自行監測或自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2

 

12

產業園區未按規定建立與環境監測要求相匹配的環境監測能力

-1

 

13

監管能力

產業園區建立了污染源在線監控、企事業單位生產工況、電能監控、一企一管水質監控、視頻監控及環保設施運行監控、環境質量監控等產業園區數字化在線監控平臺(任意一項)

+1

本園區已建立了視頻監控及環保設施運行監控。(+1分)

14

信息化建設

產業園區未建立環境信息管理檔案

-1

 

15

環保信息公開

產業園區未及時公開年度環境監測報告或園區年度環境監測信息,園區污染物排放狀況、企業達標排放情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環境風險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等信息公開不完整的

-1

 

16

環境風險防控

環境風險排查

產業園區年度內未開展環境風險隱患和環境問題排查工作

-2

 

17

環境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產業園區設置了風險防控環境應急指揮平臺

+1

 

18

產業園區未按要求制定或修編園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

 

19

產業園區未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

-1

園區暫時未定期開展演練。(-1分)

20

產業園區環境應急救援物資配備不符合規定

-1

 

21

風險防控體系

產業園區未建立環境風險源數據庫,未落實各項風險防范措施

-1

 

22

產業園區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事件或存在被省級以上環境主管部門通報的突出環境安全隱患

-4

 

23

產業園區出現區域限批、掛牌督辦、約談、中央及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不力等情況

-3

 

24

環境綜合治理

環境第三方治理服務

采取了第三方治理服務模式

+1

園區已引入第三方檢測單位,開啟了第三方服務模式。(+1分)

園區最終得分

10分

說明:

一、初始分值為9分,滿分12分。

二、產業園區未及時按照要求上報自查報告,直接評定為環保風險園區。若自查報告中未上報某項指標內容的,此項指標按最高分進行扣分。

 

表6  園區信用等級判定表

序號

信用等級

信用分值

1

環保誠信園區

10-12分

2

環保合格園區

6-9分

3

環保風險園區

5分及以下

本園區為“環保誠信園區”

三、園區環保工作成效、主要措施做法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衡陽市和常寧市生態環境局的大力支持下,園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嚴格落實縣委、縣政府和環保部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園區各廢氣排放量較2019年均有所下降。工作廢水處理率達到100%,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環保任務。主要工作如下。

1、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群眾環保意識。為提高企業環保意識,園區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主題活動日等契機,采取多種手段,多措并舉,使入園企業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2、堅持依法行政,確保達標排放。依法對工業企業加強環境監管工作,對重點企業開展專項治理,嚴厲打擊偷排漏排行為。

四、園區生態環境管理存在主要問題和難題

1、園區環保人員不足,環保相關工作開展困難。

2、應急演練等機制還不夠完善。

3、需進一步加強監管,確保企業持續達標排放。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1、建議盡早引入環保管家。

2、不斷健全新思路,健全完善監管體制機制。

3、嚴格執法,強力推進水、大氣、土壤等三大污染防治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沁水县| 鸡泽县| 江口县| 永胜县| 芦山县| 兴化市| 岐山县| 玉田县| 桦南县| 莱西市| 招远市| 城口县| 大冶市| 怀来县| 灌云县| 永康市| 县级市| 巴林左旗| 黑龙江省| 桦甸市| 白山市| 望谟县| 深泽县| 巴青县| 崇仁县| 盐池县| 宜都市| 彰化县| 临安市| 拉孜县| 上虞市| 沂源县| 三门峡市| 麟游县| 体育| 广宗县| 盘山县| 长汀县| 营山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