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脫貧攻堅工作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村總土地面積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332畝(山地8149畝、塬地3183畝),人均耕地面積9畝。**村轄9個村民小組334戶111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0戶502人,2013年貧困發生率46.75%,(2018年初未脫貧33戶105人,按照“四類人員”劃分,有勞力且有一定技術8戶29人,占24%;有剩余勞力且可輸轉16戶57人,占49%;有一定勞力在本地打零工3戶10人,占9%;無勞力預備兜底6戶9人,占18%),2019年底已穩定脫貧127戶494人,未脫貧3戶8人,貧困發生率0.71%,2019年底已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年初監測戶2戶8人,邊緣戶8戶32人。
二、脫貧指標完成情況
***村對照村、戶級脫貧指標,主動作為,查缺補漏,村級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道路建設:共修建通村水泥路1條10公里、村組柏油路3條15公里、村組砂石路4條25公里。安全飲水:解決集雨水窖103口、集流場25處、小電井49口,安全飲水率為100%;安全住房:實施危房改造項目53戶,其中維修22戶,新建31戶;實施危窯項目70戶,其中實施附屬配套設施項目36戶;全村易地搬遷戶共62戶,其中已脫貧戶49戶,未脫貧戶13戶。安全住房達標率100%。標準梯田:完成梯田整修2800畝,受益貧困戶95戶;農村動力電:依托農網改造工程,目前6個村民小組已接通動力電,剩余3個村民小組(李堡子、石拐溝、黃莊)未通動力電。教育保障:全村108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輟學。社會保障:全村參保人數797人,參保率、續保率均達到100%。醫療保障:2020年參合人數1071人,參合率98%;“健康扶貧”以及醫療費用報銷有序開展。村集體經濟: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1911元,村級互助資金入股產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收益的10%參與分紅,為村集體經濟提供穩定收入來源。
三、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村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緊盯產業發展不松勁,積極探索“331+”和村社合一產業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廣泛參與,全村基本形成了“湖羊、毛驢、苗林、小雜糧、全膜玉米”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全村建辦“331+”、“村社合一”模式合作社3個(養殖類合作社2個、種植類合作社1個),建辦湖羊養殖合作社1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全村共養殖湖羊791只、毛驢224匹、肉牛46頭、肉豬84頭、蛋雞605只、肉鴿4500只;種植全膜玉米4321畝、蕎麥、糜谷等小雜糧1525畝,栽植苗林2.3萬畝;勞務輸轉400多人次。
經歷了近期的脫貧攻堅檔卡整改規范工作,軍馬河鎮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扶貧辦的具體指導下,整改工作接近尾聲,即將迎來省市大考。這個過程困難很多,困惑也很多,但我們不畏困難,迎難而上,破解了一個個難題。通過用心工作,我鎮的檔卡整改規范工作完成了2016年的檔卡校準、2017年的檔卡規范填寫,同時提高了貧困戶的滿意度、群眾的知曉率。今天我要匯報的題目是《針對六大困惑,開出六劑藥方》。
一、六大困惑
1、檔卡整改規范填寫描述不具體,個人理解有偏差,口徑不一致。
2、檔卡整改過程只有分管領導、扶貧辦等同志心清如鏡,大多數鎮村干部處于糊涂狀態。
3、縣鄉強化對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的管理,但是部分第一書記、工作隊長依然進入不了狀態。
4、檔卡整改工作拉扯時間較長,干部感覺好似燙剩飯,改來改去都是一個樣子。
5、鎮村干部身心疲憊,部分干部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精力體力跟不上。
6、干部真投入、真付出,貧困戶沒有感覺,退出戶不滿意,非貧困戶不理解。
二、六劑藥方
1、針對檔卡整改規范填寫描述不具體,個人理解有偏差的問題,我們不憑個人理解,嚴格按照省46、47號文件要求以及縣扶貧辦指導要求,不懂就問、不懂就學,從文件中找真經、從文件中找規范,一個標準執行到底。
2、針對檔卡整改過程只有分管領導、扶貧辦等同志心清如鏡,大多數鎮村干部處于糊涂狀態的問題,我們做到培養三個明白人。對脫貧責任組組長、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村文書采取自學、現場提問、書面考試等形式,迅速為每個村培養了三名技術骨干。
3、針對縣鄉強化對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的管理,但是部分第一書記、工作隊長依然進入不了狀態的問題,黨委政府把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納入機關管理,周一統一開例會,要求和機關同志步調一致,工作要求一致,最終達到軍馬河一個標準、軍馬河一個形象。同時體現嚴管厚愛,及時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從而使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做到三個要:要當主人不當客人,要主動干不被動幫,要真融入不走過場。
4、干部緊張的工作狀態像彈簧一樣,時間長了就沒有彈性,針對檔卡整改工作拉扯時間較長,干部感覺好似燙剩飯,改來改去都是一個樣子的問題,黨委政府采取形式多樣的工作方式,從5月10日到5月底,天天召開碰頭研判會,期間進行了6輪推磨轉圈式督導和檢查,使各村相互取長補短,這樣促使工作既有壓力又有活力。
肺炎疫情的爆發打亂了脫貧攻堅的節奏,為最大程度的減少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影響,鎮黨委“八個堅持”統籌安排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工作,既要堅決打贏打勝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要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的決戰決勝。
一、堅持學習論述制度化,學懂弄通做實。鎮黨委和各村居始終把學習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講話作為開展扶貧工作的的指導思想和有力武器,堅持每周學習論述制度化,最新指示學習及時化。各村居也始終把學習重要講話作為指導引領各項工作的思想燈塔,認真筆記,深刻領會。堅持深入學,反復學,領會精髓要義,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以學促工。
二、堅持包保到戶網格化、一一明確責任。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鎮村實施最嚴最細的網格化包保,每一格每一戶均責任到人。全鎮共劃分323個網格,323名網格員具體到每一格,負責疫情防控宣傳,卡點值守,“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排查。網格員堅持每周入戶排查,每周問題上報,每月網格全覆蓋走訪。時至今日,全鎮共排查各類問186條,解決問題114條,正在解決 72條。
三、堅持幫扶形式多元化、降低疫情影響。疫情防控不放松,脫貧攻堅不能等。鎮扶貧站及時向各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發出“盡我所能,紓困解難”倡議后,各幫扶單位、幫扶人紛紛響應。村“以購代幫,以購抗疫”活動反響較好,市高新區及幫扶人紛紛來到村產業扶貧基地大棚香菇現場采購,消費扶貧;市高新區各企業直接上門招工;各村居優先聘用貧困戶擔當防疫員、保潔員等臨時性崗位,實現家門口就業;村扶貧基地萊茵生態農業園雇傭貧困群眾幫助田間管理,工資日結每人每天60元;積極開發增設光伏巡管員、公廁管理員、護林員、巡河員等公益性崗位,保證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截至今日,全鎮共介紹外出務工1419人,臨時性崗位聘用108人,扶貧基地務工358人,公益崗安排就業264人。
四、堅持特殊人群差異化、因人因戶施策。全鎮未脫貧80戶179人,邊緣戶117戶,監測戶135戶。本年度確保未脫貧戶如期脫貧,邊緣戶不致貧,監測戶不返貧。一方面加大對這三類重點人群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千方百計施策到戶,政策兜底、產業幫扶、臨時救助、種養扶持。117戶邊緣戶幫扶人全部安排到位,幫助133戶申請產業資金54.198萬元,15戶正在按程序申辦低保救助,3戶申請臨時救助,13戶申報小額貸款用于發展產業,58戶申請“博愛在江淮”紅十字會救助。
五、堅持掛牌督戰差異化,突出村居實際。鎮四個村被列為全區掛牌督戰村,各村情況不同,結合村居實際分別制定掛牌督戰方案。鎮委書記、鎮長、人大主席、鎮委副書記分別聯系包保,指導督促各村開展各項工作。楊樓村基礎薄弱,工作滯后,經鎮黨政班子會研究決定成立楊樓村幫促工作組,工作組與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一道群策群力,榮辱與共;蘆村兩委班子成員經驗不足,戰斗力不強,鎮黨委派駐經驗豐富善于處理復雜問題的副科級干部擔任駐村書記,短短一個多月,蘆村各項工作改觀較大;村、靈寺村也是周密部署,統籌制定各自督戰方案,實行目標臺賬銷號制度。掛牌督戰,鎮可謂是火力全開,靶向精準。
六、堅持雙基提升標準化,增強群眾滿意。積極爭取上級牽頭單位的支持,著力促進雙基建設標準化。村、村衛生室提升改造申請的76萬元已經批復;村的小學正在建設;共9條道路391.3萬元的道路硬化已經開始;村小學、村小學與一小、三小聯合辦學組成教育集團,家長再也不用為了孩子的學習而舍近求遠,實現家門口亦可享受優質的教育;學校支援北部學校制度的建立解決了教師資源不平衡的問題.......一件件惠民工程的落實大大提升了村民滿意度。
七、堅持項目推進速度化,盡早產生效益。鎮生鮮食品加工企業較多,燒雞產業龐大。經過考察論證冷庫項目建設速度快,收益周期長。正因為此,2020年鎮申報的60萬元產業項目冷庫配套設施建設,從項目申報到開工僅用時兩個月,當前項目正在實施,項目資金已撥付30%,預計5月中旬即可完成全部完成配套設施建設,屆時功能將更加完備,效益將更加明顯。
一、基本情況
鄉位于縣東北部,與市鎮接壤,幅員面積77.4平方公里,轄6村46個村民小組,1583戶,6233人。
2015年12月經過精準識別“回頭看”工作,我鄉認真對建卡貧困戶數據進行比對,全鄉共識別出貧困戶224戶、732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1.75%,其中,貧困村2個,分別是村、村,共有貧困戶111戶,貧困人口376人,貧困發生率為15.38%;一般貧困村4個,分別為共有113戶,貧困人口356人。2014年村、村脫貧12戶49人,2015年全鄉計劃脫貧74戶263人。
二、脫貧攻堅督查和結對幫扶工作方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領導機構健全,宣傳發動無死角,考核獎懲有據。一是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鄉長為雙組長的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政府制定專門文件,定期召開鄉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村干部聯系會,研究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二是強化政策宣傳。采取廣播、會議、板報、專欄、發放資料等多種形式讓中央、省、市、縣各項扶貧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三是逗硬督查考核。鄉政府將脫貧攻堅工作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對上報的表冊嚴格審核把關,對工作開展情況做到“一月一督查,一季度一通報”,逗硬考核獎懲。
(二)強化思想認識,落實攻堅舉措,注重長遠規劃。鄉黨委、政府始終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開展、落實,強化責任擔當。12月7日以來,多次召開黨委會、鄉村干部會、群眾會、村民代表會議,研究部署落實具體措施,評定精準扶貧對象,明確要求各級干部要認真盡職履責,同時開展好宣講輔導,使率先脫貧奔康、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兩個率先”目標成為全鄉廣大干部群眾的共識。并對全鄉2個貧困村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新村建設等重點領域進行了年度計劃和長遠規劃。
(三)狠抓工作重點,扎實推進扶貧攻堅
1、扎實做好“五個一批”扶貧脫貧計劃。在對建卡貧困戶數據信息比對工作中,按照“六個精準”和“六個不納入”的要求,與9個部門的數據信息進行認真比對,清退不符合對象。并對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五個一批”的扶貧模式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全鄉可享受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的有172戶,261人;可享受移民搬遷安置一批的有116戶,392人;可享受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的有120戶,373人;可享受醫療救助扶持一批的有98戶,196人。
2、扎實做好駐村幫扶。我們努力健全扶貧幫帶機制,推行一個貧困村1名聯系領導、1個幫扶單位、1個駐村工作隊、1名第一書記、1名駐村干部、1名駐村農技員“五個一加一”制度,縣人大莫小波副主任和植保站、農廣校2個幫扶單位全體職工多次深入結對幫扶對象家庭,開展結對認親,摸實情,扶真貧,真扶貧,共同規劃脫貧項目和措施,協調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并結合“走基層、送溫暖”活動向特困戶送去了慰問金3800元,食用油60余斤。實現了貧困村有掛包領導、幫扶單位、有駐村工作隊、有第一書記、有結對幫扶五個全覆蓋。切實加強了對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管理。簽訂了第一書記目標責任書、制訂了簽到制度、建立了工作責任清單、每周匯報一次工作、每月檢查一次工作日記、每月至少解決一個具體問題等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認真開展“雙聯”工作和結對幫扶,全鄉有2個駐村幫扶隊和1個第一書記。
3、抓緊加快貧困戶脫貧解困。一是盯緊目標任務,建立責任清單。今年縣上下達我鄉脫貧解困的任務是100人。對照目標任務強化對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村兩委、幫扶責任人的目標責任層層落實,對每月工作責任進行量化。二是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為了充分發揮貧困戶主觀能動性,全面了解脫貧目標、措施等,特制定了“三個知道”和“三個明確”,讓貧困戶知道本戶的脫貧規劃,明確脫貧目標;知道本戶的幫扶責任人,明確自己的主體責任;知道可享受到扶貧政策,明確脫貧路徑。三是爭取項目投入,為脫貧解困助力鼓勁。爭取危舊房改造、易地移民搬遷、國土整理和以工代賑項目,推進貧困村基礎建設和農戶住房等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發放小額信貸資金30萬元,申請周轉金20萬元,加快貧困戶的產業發展。
一、基本情況
略。
二、分析情況,壓實責任
根據我村實際,進行入戶調查、走訪、摸底2014-2018年登記的xx戶xxx人貧困戶分成三大類,一是因病因殘缺乏勞動力的;二是精神病、呆傻喪失勞動力的;三是因災因學致貧的。針對每一類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量身制定精準扶貧方案:
為使精準脫貧落到實處,村委會“三委”一班人將壓實責任,強化“五個一”工作措施抓落實:
1、每一個村干部負責兩個組,結對幫扶貧困戶xx戶。
2、每一個黨員干部負責結對幫扶兩戶貧困戶。
3、每一個貧困戶制定一個扶貧明白卡,明確幫扶信息。
4、每一個季度檢查一次,督辦結對幫扶工作落實情況。
5、給每一個貧困戶落實一個就業崗位和產業發展。
三、具體工作措施
1、嚴格程序、化解矛盾。我村嚴格按照省、市、縣、鎮要求,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嚴格工作流程,認真完成了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同時,對因個別家族勢力明顯或其他原因選出的不貼合條件的農戶,駐村工作組深入群眾,進行調查核實,堅決取締;對民主評議結果持有異議的個別群眾,負責做好調查核實和解釋工作;對弄虛作假、優親厚友等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規行為,嚴肅查處并全村通報。由于政策宣傳到位、程序執行嚴格、群眾工作做細,杜絕了以權謀私、優親厚友行為的發生。
2、建檔立卡到戶到人。按照“建檔立卡”工作的要求,全面開展了全村貧困家庭的調查摸底,在2014_2018年建立了貧困家庭檔案xx戶xxx人(其中2014年至2016年貧困戶脫貧x戶x人,2017年貧困戶脫貧x戶x人,新納x戶xx人,2018年貧困戶脫貧x戶x人,截止2018年底已脫貧xx戶、保留戶xx戶xx人)完善扶貧對象動態識別機制,通過項目規劃到戶、資金扶持到戶、產業發展到村、素質提升到人、幫扶責任到人、檔案建立到人,確保扶貧到戶政策全面落實。為實施分類扶貧、制定幫扶計劃和措施、確定扶貧內容、方法、途徑和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提供可靠依據。
3、結對幫扶到村到戶。按照“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要求,結合“走基層、解民憂、聚民心”活動和“走基層、結窮親、交富友”活動,區屬單位,鎮直機關、各單位、村等幫扶責任人員,組建了駐村工作隊,每名干部至少幫扶3-5人,形成結對幫扶機制。嚴格幫扶工作制度。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必須掌握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計劃,做到“不脫貧不收隊”。
4、加大對特殊貧困戶的扶持力度。工作組按照鎮黨委、政府的要求,并結合村委會的實際情況,落實幫扶政策,明確責任人。對于特殊困難的貧困戶給予特殊照顧,加大扶持力度,使他們不僅在經濟上脫貧,還在思想上甩掉貧困的帽子。
5、強化監管,確保扶貧資金專項到位。我村嚴格執行國家扶貧專項資金管理措施和項目資金報賬制的規定,在資金使用上,嚴把“選項、立項、申報、審批、發放、效益”六道關,實行扶貧項目資金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四不一公開”(即不準挪用、不準擠占、不準截留、不準優親厚友,堅持上榜公開);在資金管理上,實行扶貧資金專戶管理,建立健全報賬制,確保專款專用;在資金監督上,實行項目資金動態管理,充分發揮監督功能,杜絕擠占、挪用等違規違紀行為發生,保證了扶貧項目資金的合法、合理、有效使用。
四、扶貧開發工作成效顯著
(一)通過扶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1是扶貧資金投入創新高,今年以來共爭取整合各類扶貧資金400余萬元。2是群眾自我積累、自我發展潛力明顯增強。通過渠道、道路、畜牧、扶貧危房改造等項目的整組推進,農戶的發展意識得到了增強,初步構成了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優勢互補的特色支柱產業,特色農業發展迅速,構成了能夠帶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3是通過扶貧項目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透過扶貧項目的實施,村組道路、渠道、村容村貌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加強。
(二)科技培訓及勞務輸出。緊緊圍繞“培訓是基礎,輸出是關鍵,服務是保障,致富是目的”的工作思路,以“轉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重點,采取政策激勵、引導培訓、協會組織、能人帶動等辦法,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外輸轉。截至目前全村共輸出勞動力1人次以上,創勞務收入2320萬元。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幾年以來雖然我們的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基本公共工程依然相對薄弱。從基本公共工程上看,村委會地處半山區,自然條件惡劣,自然災害較多,貧困人群的生產生活水平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澇抵御不足,抗全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近年來,雖然通過扶貧項目建設,基本公共工程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后的發展需要。二是人口素質較低。在走訪農戶中發現,貧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觀念陳舊,科技認識不強,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脫貧任務較重。三是扶貧資金投入仍顯不足。目前,扶貧資金主要是依靠扶貧辦項目資金和各區直幫扶單位的支持,自籌資較為困難。
六、下步工作措施
1、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充分利用民生工程新型農民培訓,認真做好貧困人口的職業教育、務工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確保達到培訓一人,轉移一人,脫貧一戶的方案和培訓一門技術,振興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