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安全生產征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半月前,帶著兒子去蕪湖,在火車上,座位對面坐著一對父女,小男孩大約只有三四歲。中午時分,父親剛剛打好一杯開水,但小男孩好像不舒服,在父親的懷里扭來扭去,當時我很擔心小男孩會不會碰到茶杯,很想去提醒他們一下,但卻猶豫了,總怕別人說自己多管閑事……
忽然,“哇”的一聲,小男孩大哭起來。原來,茶杯打翻全都灑燙在他的腿上,盡管天冷穿的不少,但孩子細嫩的皮膚仍紅腫了一大片。雖然只是皮外傷,但我的心情卻難以平靜,假如我剛才能提醒他們一下,最起碼不會發生這樣的后果吧?
于是聯想到我們的安全生產中,也經常會遇到相似的情形。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忽視別人的所作所為,覺得只要管好自己的分內事就行了。別人有違章行為,總覺得不好意思去提醒,怕別人說自己多管閑事。有了這種想法,看到有人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獨善其身要求好自己就行了。不聞不問,或者聽之任之,或者視而不見,或者不聲不吭,或者見慣不怪,充當了老好人。“老好人”們大多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別人的事由領導管,咱們都是平頭老百姓,何必瞎操心,多管閑事”、“天天在一塊工作,低頭不見抬頭見,何必得罪人呢?”為自己充當“老好人”找到了“充足”的借口。其實,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現象。“老好人”的現象,說到底,是一種自私自利思想在作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是對他人生命、對企業安全生產的漠視,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沉渣泛起。
安全生產是確保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促進生產穩定、快速發展的唯一保證。在企業的安全生產中,到處都需要團隊的合作。現場動火作業時要有人進行監護、處理異常情況時要有中控看數據,現場進行處置,多人的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安全生產好比一臺正常運轉的機器,我們每位員工就是一顆顆螺絲,不能有絲毫的松動。敢于制止違章、認真負責才能營造一個“人人重視安全”、“個個關注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圍和環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依靠全員,動員全員,扎實做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我們要克服“各掃門前雪”的心理,既要管好自己也要提醒他人,從點滴做起,嚴格要求,工作中立足本職、一絲不茍,從而能實現生產的長治久安。
安全生產月主題征文
摘要:安全事宜,小則關己,大則系國。安全管理是企業和單位賴以生存和健康發展的管理保障,安全隱患是高懸于健康和平安之頂的銳利之刃。唯有加強安全管理,強化安全意識;才能消除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這對于任何個人和集體管理,都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安全;野外作業;制度建設
作為全省一流的物化探專業地質單位,我隊有著艱苦奮斗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尤其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堅決強調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
近年來,全國地質工作,特別是野外一線各類安全事故頻發,對行業和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地質工作須長期深入深山之中,不論西北不毛之地,還是南嶺茂林叢野,各種危險始終伴隨著地質隊員。
野外工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受傷:輕則皮肉流血,重則危及生命。野外環境本身就充滿著難于確定的風險,包括:有毒昆蟲、各種蛇類,甚至深水斷崖;還有人為設置的捕獵裝置。有時,不便的交通、極端的天氣,也都是誘發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個人安全決定集體安全,個人背后牽系著父母、愛人、子女不同的掛念,影響著眾多群體的幸福和心緒。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集體和單位,時刻關心每一個人的安全,安全事無大小。
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發生,是國家和各級組織的第一要務,也無不時刻敲響警鐘,提醒安全生產和管理。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野外工作的地質工作者,對此深有認識:不論大隊,還是各級二級實體都應健全安全管理體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產文化,做到單位心系職工安全,職工對單位安全負責,實行專人負責,不定時巡檢,落實安全責任制度,切實做到安全生產和經營。務必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各級部門領導堅持管生產必須抓安全的原則,生產要服從安全的需要,實現安全生產。培養安全責任感,做到“擔事不怕事”,弘揚一種“敢擔當、不怕事、敢于擔責”的精神,實行安全生產考核,落實考核標準、獎懲措施和責任追究制度,并按照制度內容嚴格把關考核。
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強化主體安全意識,是規避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關系自身集體,從個人要時刻樹立安全意識,不僅對他人負責,更是對自身和家庭的一種擔當和責任。
單位應定期組織安全培訓,培訓場所不局限室內,野外現場教學更是關鍵。
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不局限僅僅觀看事故影像,還應組織安全事故演練。單位和各級實體部門應將安全教育作為常務工作,點滴教育,時間久了易形成一種良好的主動安全生產的氛圍,引導職工養成一種優良的安全生產習慣,從而達到安全教育植根于所有人的內心,時刻不敢絲毫放松,做到人人心中安全警鐘長鳴,這是實現安全生產和避免安全事故的最好局面。
理順各種安保關系:制度與教育是內在關鍵,設備和配置是具體保障。作為必須深入野外一線作業,野外工作人員翻山越嶺,趟河過水不可避免,偶遇蛇蟲叮咬,中暑受傷,極端天氣也屬正常。避免工作過程因裝備和配置不全而引發安全事故,單位應主動關心職工,同時鼓勵各級實體配齊備全應急藥品,戶外生產的衣裝鞋帽,加強個人用具防護,做到生產的同時,保證職工的生命安全。
堅持安保措施常態化:重點區域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治理必須常態化,做到“無事防有事”,防患于未然;安全事故存在偶然性,但安全事故的偶然性反映出必然的結果;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對生產安全進行階段患自查自糾,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能立即整改的必須立即整改到位,難以整改到位的必須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限期整改,并建立檔案,跟蹤督辦。在全面檢查的基礎上,還要加強隨機檢查、重點抽查、跟蹤檢查,做到不漏一處隱患,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嚴防安全生產事故。
時刻應對突發事故:安全事故發生,現場人員應做到冷靜應對,高效處理,合理規范各類申報程序,服從安排,做到人生安全第一位,爭取事故最小化,減輕各類損失。單位和各級部門應全面細致了解事故,做到不慌不亂,科學指揮,爭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單位應積極主動地妥善處理善后事宜,并宣傳教育,引以為戒,切勿再犯;還應及時了解并掌握相關人員心理狀況。安全不僅包括生命安全,還包括心理安全。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生命,就等于失去一切,就無從談起安全。安全,要從小做起,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防止安全事故,應從源頭抓起,將事故消除于萌芽狀態。
總之,只要認真做好安全工作,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增強預防事故的主動性及有效性,清楚地認識到凡是有作業就會有危險點存在,認真分析,并落實危險點的安全措施,糾正并克服安全工作中的形式主義,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扎實的作風,深入細致地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將危險點消滅在萌芽狀態,就可避免事故的發生。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必須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安全生產月主題征文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青蛙放到一鍋熱水中,那青蛙遇到劇烈的變化,就會立即跳出來,反應很快。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給水加溫,你會發現青蛙剛開始會很舒適地在水里游來游去。鍋里的水溫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覺,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樂。一旦溫度上升70~80度時,它覺得有威脅,想跳出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它的腿不聽使喚,再也跳不起來,最后只得被煮死。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青蛙效應給我們帶來的啟示:第一,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我們的成功與失敗。大環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多學習,多警醒,并歡迎改變,才不至于太遲。第二,太舒適的環境就是最危險的時刻。很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最危險的生活方式。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第三,要能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而學習是能發現改變的最佳途徑。
“青蛙效應”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體現“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頭”,在這個過程中,若能時刻提高警惕,超前思考,把隱患消滅在結果發生之前,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發生。如果我們把安全的底線僅僅停留在沒有出事上,安全隱患就難以根除,螻蟻還會毀千里之堤,安全的思想與行為和諧統一就是一句空話。
企業管理過程中,危險隨時存在于所有人的身邊顯而易見,一旦疏忽誰都有可能受其傷害。實現一個全民均遠離事故的社會,也就是零事故社會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心愿。建設零事故社會,需要全體員工從各自單位做起,為了它的實現而參與相關的活動。也許是在工作單位,也許是在學校、地區或家庭,為了避免遭遇事故,需要迅速察覺身邊存在的危險。人們最為痛徹地思考安全問題,是身邊人員遭遇事故。因此,學習安全的最好場所就是單位。首先一項重要的活動是我們每個人從身邊發生的事故中了解危險,知道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事故再次發生。這樣樹立起來的安全意識在考慮其他單位的安全問題時也會發揮出作用。因為,不論是哪個單位存在的危險,其引發的事故后果以及處置危險方法都是一樣。但人們如果不能樹立安全意識,對于其他單位的安全,也很難認真地進行考慮。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軍事戰略成竹在胸,與人高談闊論時無人能及。他因此很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須從小事開始,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事做起。一個企業有了再宏偉、英明的戰略,而沒有嚴格、認真的細節執行,再英明的決策,也是難以成為現實。“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可以毫不跨張地說,現在的市場競爭已經到了細節致勝的時代。“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這是因為我們在工作中,任何細節上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過錯的發生。只有從細節抓起,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在工作中不出或少出問題。這個細節包括曾經給工作造成失誤、過錯的具體細節。前車之鑒,后事之師,不僅不能遺忘,而且應該作為一面鏡子,時時提醒自己要舉一反三,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得更好,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要想讓時針走得準,必須控制好秒針的運行”。這句話說明了細節管理的重要性。只注重大的方面,而忽視小的細節,放任的最后結果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海爾能夠創造出世界知名的國際品牌,其企業管理從未放棄過小的細節——細致到工廠的每一個方面。把安全管理滲透進全員、全面、全過程之中,就能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時時處處注重把握“細節”,恪守“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告誡,防止“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惡果。“細節”越是在基層,越是在具體操作中,越得舉輕若重,不放過任何細枝末節,不存有絲毫僥幸心理,形成“安全無小事,細節是大事”的風氣,這是實現安全的基礎。
在安全管理方面,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后,要切實強化安全責任,加大安全培訓力度,真正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一是采取集中授課、事故分析會、安全知識考試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大安全宣傳力度,使安全觀念深入人心,提高職工的安全防范能力。二是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制。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位就必須實現全方位、全員、全過程管理。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與全體職工簽訂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使安全責任“橫到邊,縱到底”,把責任真正落實到現場、落實到崗位、落實到個人。三是對安全責任的落實情況嚴格兌現獎懲,以激發員工遵守安全規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寧夏煤業洗選中心在安全管理過程中,重視細節、關注細節,因而,安全生產實現了穩定發展目標。作為員,我們要認識到,安全生產這件大事是許多小事組成的,只有保證安全生產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才能成全安全生產這件大事。小是基礎,大是框架;小是環節,大是鏈條,沒有小無所謂大。對于安全生產的所有環節都要嚴上加嚴、細上加細,決不放過一個漏洞。只有這樣,企業的安全生產才能真正得到保證。“曲突徙薪”,意即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應該說,上述故事中“灶家”的火災,完全能夠避免,因為即便“灶家”對隱患缺乏基本的防范常識,在淳于髡告知后也應當有所警惕。但是火災還是發生了。如果“灶家”聽了淳于髡的勸告,很可能避免火災,也用不著眾人相救了。這里,誰的功勞大是一目了然的。
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必須清楚地認識到, 安全理念好似大海里的一滴水,它可以映射出安全生產工作的水平;安全管理的細節是鞋里的一粒細砂,會讓你在攀爬安全生產高峰時疲憊不堪。成也細節,敗也細節,關注細節、完美執行是我們追求的一種精神、習慣、作風和境界,對企業和個人來說都決定成敗。粗放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大忌,性格和習慣中的粗糙也是人生的大忌,更是妨害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改變不良習性,必須以“簡單的事情干好了就是不簡單”的職業精神認識工作的意義,以“我要安全”的意識承擔起安全責任,以求真務實的作風狠抓基層、基礎、基本功確保基礎管理工作做到位,以“安全就是最大效益”思維方式養成注重細節的習慣。
古人云:“明者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這句話對我們抓好安全工作很有借鑒意義。筆者認為,抓好安全工作應注重細節,在精細化管理上狠下工夫,從而提高全員安全防范意識,形成“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落實好安全規定,各單位應結合實際,從細節入手,分不同時段、不同側面、不同形式,有重點、有選擇、有目的地進行安全培訓,加強安全管理,切實增強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工作順利開展。
—寫作熱線,原創專家,為您各類原創文章!
文章導讀:平安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何等重要。在人生的旅途上,您的朋友、您的親人最關心的不是您富可敵國,也不是您地位顯赫,而是您時時平安!因為只有平安,您的夢想才能實現;因為只有平安,您才能享受夢想成真的喜悅……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平安是福”。
“春天的風就像夏天的雨,總是不請自來,剛才還晴空萬里,轉眼卻暴雨驟降,現在的你一定仍在現場進行緊張地工作吧,但愿這一陣陣的風吹到你身邊的不僅僅是瓢潑大雨,更有我期盼你平安的殷殷之情。”這是一位電力員工的妻子寫給丈夫的家書,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一位妻子對丈夫的點滴關愛之情。
平安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何等重要。在人生的旅途上,您的朋友、您的親人最關心的不是您富可敵國,也不是您地位顯赫,而是您時時平安!因為只有平安,您的夢想才能實現;因為只有平安,您才能享受夢想成真的喜悅。在這個世界上,生命這東西,既堅強無比又脆弱得不堪一擊。用距離來衡量,生與死只有一步之遙;用時間來衡量,生與死只在瞬息之間。有時候甚至一個小小的疏忽和意外都可能輾碎一個鮮活的生命。人都應該珍惜生命,相互關愛,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防止他人不被傷害、不被他人傷害,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對他人的生命負責。因為活著的本身就意味著責任,難道還有比活著的責任更大嗎?所以,平安,不僅是幸福,更是責任。正如那位電力員工妻子寫給丈夫家書中所說的:“你的心中有了安全,那么才能有平安的你,才能有幸福的家。” 是的,正是這災難性的事故,城市的熒虹不再閃亮,社會的經濟陷入癱瘓。是的,正是這慘痛的事故,強取豪奪,取人性命,讓一個個幸福的家庭瞬間失去了歡笑,讓母親、妻兒在哭泣、在號啕,黑暗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要用她來尋找光明,從事故中知道安全可貴,從事故中總結安全教訓,這就是事故留給我們的唯一利益,《安規》正是這一樁樁血的述說。
平安不是樹上的蘋果,熟了就會掉下來,它是山崖上的靈芝,需要我們艱苦攀援,它是花園里的君子蘭,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平安也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努力就能實現,它需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它需要我們有“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博懷,需要我們在自己崗位上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安全工作。對于我們電力人,平安就是人身安全,就是設備安全,就是電網安全。只有(本文來源:寫作熱線xiezuo114.com轉載請保留!)每一個電力人都付出了努力,每個人都獲得了平安,我們的電網,我們的企業才會平安,我們的家庭才會幸福。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平安,他的親人、他的朋友必將受到心靈的傷害;如果電網失去了平安,供電就會停止,工作、生產、生活秩序就會被打亂,機器不能轟響,農田不能灌溉,路燈不能照明,家用電器不能運轉……一切都將陷入混亂之中。
就如國家電網公司的XX社會責任報告內容中,向社會清晰的傳達出,作為電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使命就是確保電網安全,如何確保電網安全?這就需要我們電力員工在思想上時刻牢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遵章守紀、安全穩定。只有電網安全穩定,在工作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按照安規來操作,加大反違章力度,查找隱患,防范于未然,才能確保千千萬萬用電客戶用上可靠、優質、放心電。
朋友們,讓我們用心去領會、用行去體驗:平安是最美麗的微笑,平安是最溫暖的心意,平安是最親切的問候!電力巨輪正揚起風帆,在急流險灘中向理想的彼岸全速航行,不管你是水手還是舵手,請伸出你的雙手,虔誠地祈禱:一路平安!
今年的“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是“安全責任、重在落實”。安全責任的落實,從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來看,不是短期的工作,其方法與效果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只有樹立長期落實安全責任的思想,才會真正使職工從心里逐步接受,落實也才會成為可能。
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開展,從根本上看,其目的就是通過短期活動,增強職工安全意識,讓企事業單位進入一種以安全為天的重點關注狀態,促進以后安全工作的提高,而并不是就要在短期內將一個單位的安全工作搞的多么完美。從我廠現實情況來看,從落實安全責任入手,增強職工安全意識不但是迫在眉睫的事,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我們是化工單位,安全工作必須到位。從活動一開始,我廠就投入了極大的精力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的“安全月”活動氛圍,也起到了不錯的效果,現在職工的思想意識中,一上班首先就會想到安全月,想到安全責任。我認為增強安全意識,除了宣傳之外,還可以通過安全培訓、現場講解等形式。我廠每一個崗位都有各自的不同特點,各自的安全責任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拘泥于制度。制度是必須遵守的,但是制度具有涵蓋性和普遍性,還需要各個崗位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或者讓職工無所適從。xx車間在強化責任落實過程中就采取了獨特的方式,他們將責任分解,從主任到普通職工經過責任分解,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責任網絡,每個人必須擔起一份責任,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同時在職工中開展安全和技術培訓,使所有人都不掉隊,責任角色可以互換,一個崗位聯保人員必須做到互相承擔責任,這就保證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象的出現。
不管是責任分解法還是其他方式方法,都是為了達到一個安全責任落實的目的,所以就要讓職工從心里認可這種方法。這需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放眼全國安全工作開展的比較好的企業,都是安全責任落實好的單位,而且是經過多年經驗積累形成的結果。只有責任落實了,安全設施、安全規范才會被職工自覺遵守,整體安全工作也會自然提升一個臺階。
“安全生產月”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半個月,這半個月來效果顯著,我希望,我們所有職工都不要將這個月的辛苦白費,我們不要把積存在頭腦中的安全意識隨著安全月的離去而煙消云散。措施和制度一旦制定,是需要我們長久執行的,“安全生產月”是一種長效機制,并不是短期的活動,愿所有職工心中,每個月都是安全生產月,將安全責任牢記心中,真正保證安全生產。
據有關資料證明,在我國的各種安全事故中,煤炭生產傷亡人數占的比重遠遠大于其它行業。我生在煤礦,長在礦山,那高聳的井架,獵獵的紅旗,如同煤礦工人剛直的性格和堅韌的信念,給了我無限的憧憬和向往,賦予了我熱愛礦山的精神;那暴怒的黑泉、斷裂的巖壁獰笑著用骯臟的黑手扼殺父老兄弟魂魄,制造的和痛苦,也使我嘗盡了人生太多艱澀的悲傷。礦山,這生命的故園—讓我熱戀,使我悲寒。難道我們為之奮斗的這方圣土的興衰,必然伴有兄弟肢體的殘破、親人無辜的喪失嗎?我不愿意。我想,在座的每一位也不會愿意。讓我們認真地思考吧!
愿望與現實是一對孿生親姊妹,同樣美好但相差萬里。愿望可以不付出就得到,那是海市蜃樓般的虛無的美。現實的美卻需要某種努力才能收獲,這就需要有拼搏和奉獻精神,正所謂“天上不會掉餡餅”。翻開中國煤礦前進的轍印,卻總有人在做“天上不會掉餡餅”的夢,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一頁頁翻去,滿篇都是帶血的文字,隱隱透出妻兒寡母嚶嚶的抽泣。那排列的豎起的鮮紅的文字,向一座座人生浮雕,展現的悲壯不亞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不遜于“三大戰役”的蒼痍,我們看到,那隱于黃泉路中的魂魄,用怎樣的哀怨訴說滿心的不甘,給我們警示。那是誰用“三違”作顏料,構涂的人間悲劇,我們也許無從考證,但那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凄慘景象卻總也拋之不去,教人心寒。 關心中國煤炭建設的人,常讀《中國煤炭報》的同志,應該記得這樣一個現實:每年開采百萬噸煤炭,中國平均死亡人數約10人,俄羅斯約0.66人,美國約0.038人。可見,我國煤炭生產的安全形勢是多么嚴峻。我們應該經常地,很好的反思自己,牢記前車之鑒,莫待“亡羊”后才想到“補牢”。近年來,集團公司把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出臺了強制性的“現場工人六項權力”及一系列規章制度,礦黨政和各級組織也以堅決貫徹黨的安全第一生產方針為己任,采取了切實的辦法落實“安全第一方針”及“現場工人六項權力”,并使之成為條文化的管理體制。不可否認,“六項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對維護安全生產良好局面產生了積極作用,但好精念歪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并造成嚴重的后果,翻開公司礦井事故的檔案,當不難發現其中的根由。來自集團公司的統計表明,今年三季度,公司發生5起傷亡事故,死亡5人。5起事故,都是忽視安全生產造成的,北宿礦“7.27”盲巷窒息事故和“8.8”帶電檢修觸電事故,均因專業人員在自己的專業內發生;興隆莊礦的“9.1”單體柱傷人事故和我礦的“9.14”運輸事故如出一轍。我并不想用這些壓抑的數字再傷自己的感情,也無意使在座的同行們情感沮喪,我只想用這些帶血的事實告戒今天的煤炭人和我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自欺欺人的地在鋪滿火藥的鮮花草坪上過那僥幸的生活。如要避免“亡羊”之痛,應該怎么辦?我想大家一定會告訴我,“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切不可大意麻痹,掉以輕心”。是的,意識很重要,這是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礎,要不斷加大對安全生產方針的宣傳教育力度,強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僅僅局限這種意識還不夠,還要有科學規范的運作體系。因此,要在健全完善各項安全責任制度的基礎上,注重發揮安監機構和群監網員、民兵哨兵、青年監督崗等群眾組織的積極作用,強化安全管理和監督,形成縱橫交織的群眾安全網絡,消滅安全死角。
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職工群眾,在安全問題上,都應該負有相同的責任,共同承擔應有的義務。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努力實踐科學化的安全之路,減少事故,減少傷亡。善待生命,對你、對我,都是對黨和國家及親人的負責。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公共文化聚集場所為重點整治場所,消除全區各類文化娛樂場所中的安全隱患,杜絕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建立部門之間協同配合的長效管理機制,為我區文化發展營造平安、和諧的市場環境。
二、工作任務
認真開展以公共文化聚集場所為重點對象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一)整治范圍:轄區網吧、歌舞娛樂場所、電子游戲經營場所、演出市場、電影院等公共文化娛樂場所。
(二)整治重點:
1.取締文化娛樂場所無證無照經營單位;
2.整治文化市場經營場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3.治理文化市場經營活動中的安全隱患;
4.打擊文化市場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三、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1日至6月15日)
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
(二)排查整改階段(6月16日至12月20日)
組織部署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活動。組織開展集中檢查,對轄區內所有文化經營場所進行“拉網式”清查,檢查經營單位防火措施、滅火預案、消防設施、通道、電源、火源管理等,不留死角,徹底清理各類安全隱患。對發現安全問題的場所進行集中整治,督促整改。聯合工商、公安、消防、衛生、環保等部門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經營活動和關閉安全隱患嚴重且整改不力的經營場所,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三)總結驗收階段(12月21日至12月31日)
12月31日前,認真總結專項整治經驗做法,鞏固整治成效,建立長效機制,并報送專項整治工作總結。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此項工作,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要立足于主動防范,在日常監管中把安全檢查作為重要檢查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