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業銀行中電子銀行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手機銀行。
據新華財經報道,截至2011年底,我國的手機用戶已形成了由11億人組成的龐大的無線通訊終端群體,并仍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手機便捷和移動的特性,是固定電話所無法比擬的,這些優勢使得手機水到渠成的成為了電子銀行的一種支付工具。智能手機吋代的來臨,無疑又為手機銀行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艾瑞咨詢報告表明,在未來1-2年內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將迎來爆炸式增長:2010年以來,互聯網市場規模飛速增長,2013年中國互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千億元人民幣,移動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無疑為手機銀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網上銀行。
網上銀行在銀行提高其核心競爭力,推動銀行經營結構轉型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我國網上銀行發展迅速,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網上銀行的發展將會更為多樣化,同時在業務的設計中更加創新化、人性化將是未來電子銀行主要的發展趨勢。以淘寶網雙十一的銷售額來看,300個億的銷售額凸顯了網民的力量,商業銀行的網上支付功能借助網上商戶平臺提供服務,各行競爭十分激烈。中商情報網分析師預計未來3-5年網銀發展將迎來穩定的增長時期,預計到2015年網上銀行交易額將達到3400萬億元左右。
二、電子銀行產品的創新
在電子銀行中,銀行作為“中介”將銀行與銀行、企事業單位、商業部門、政府部門甚至每個家庭都建立起了密切聯系,銀行的業務網絡觸及遍布到社會各個單元中去,它已經成為金融業務與服務創新的主角。面對電子銀行業務不斷搶占傳統市場的發展前景以及帶來的中間業務收入,各大商業銀行紛紛加大了對電子銀行的投入期望得到較大的回報,同時在市場中與銀行搶占市場份額的IT行業,電子銀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水平也被時代推動不斷提高。7*24小時服務、電子支付、轉賬、代繳各種費用、理財產品基金黃金買賣一系列服務甚至成為最基本服務需求,各銀行紛紛打出自身特色,使產品之間的差異明顯,搶占更加具體的目標客戶群。電子銀行金融創新對金融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降低公司客戶金融交易成本
傳統的金融交易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這就使金融機構的成本增加,客戶的負擔也間接的加重,“多快好省”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呼聲越來越高,面對公司客戶追求更低成本、更多收益的需求,商業銀行推出為公司客戶提供現金管理方案和投資解決方案,通過銀行電子業務創新產品實現。例如建行的“百易安”、現金管理系統等,通過靈活的接入方式(專線、互聯網、callcenter等),實現主機直連、客戶終端,“一點”接入,全球共享的方式,實現內置部分客戶財務管理功能,全面降低客戶管理成本,并且能夠提供跨商業銀行現金管理服務,實現集團資金的跨行集中管控。
2.個人客戶及家庭客戶金融服務更加便捷輕松
電子銀行創新減少了結算資金的占用,銀行端減少的人力物力節省下來為客戶提供更優質、快速的服務。面對個人客戶已不能滿足“足不出戶”進行金融交易的需求,更多特別是年輕客戶群體尋求更快、更簡單的支付方式,從原來的銀行賬號密碼逐漸轉變成圖片、二維碼等支持智能手機的支付方式,例如建行的手機銀行客戶端,增加了“搖一搖”功能進行查詢信息,與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相呼應,讓銀行服務更加“好玩”和人性化。
3.電子銀行創新使銀行的管理更加科學準確。
有效風險防范和現代金融機構實現科學管理的現實需求,使得信息資源充分和正確使用更加重要。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使得商業銀行信息技術研發部門從原始的技術支持保障轉變成了業務創新盈利的重要部門,是增強競爭力和提高金融機構的經營效益的重要環節。同時,管理者也可以借助電子銀行系統對金融事務實施全面監控,在“大數據”時代充分利用信息數據,實現對銀行的科學管理。
三、對商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發展的建議
然而,新興技術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銀行業能否在各種支付手段變幻的今天贏得并穩住自己的市場,還應拭目以待。面對應接不暇的支付手段,央行前期叫停的二維碼掃描支付和虛擬信用卡支付,商業銀行應該觀望還是向前沖刺已成為包括消費者在內激烈討論的話題。在此背景下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建立電子銀行產品風險防范體系。
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很多網民使用網上銀行最重要的因素。安全問題是網上銀行業務最關鍵的問題之一,網絡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諸多便捷的同時,也使得網絡較易遭受攻擊。安全的交易環境是保證網上銀行安全運營的前提,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在增強自身風險防范意識之時,要完善網上銀行風險防范體系。首先,商業銀行要加強自身員工網絡安全的意識,建立良好的業內職業操守,防止客戶信息的違法販賣和泄露,同時加強網絡基礎建設,防止黑客對數據庫的侵入。其次,銀行與新聞媒體有義務加強對客戶的風險控制教育,比如在客戶接觸金融交易的開始環節提示安全用卡常識,保管好各種相關信息,向社會公眾介紹犯罪分子利用網上銀行使得客戶資金蒙受損失的各種手段,以提高客戶識別風險的能力。
2.監管部門出臺新興電子銀行產品的監督機制。
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成熟與發展,互聯網金融使傳統金融邊界也在日漸模糊,雖然央行、銀監會和證監會等監管機關對于互聯網金融技術和互聯網服務模式的創新上,總體上持積極鼓勵的態度,但是隨著央行下發緊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暫停了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后,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創新與監管之間的博弈再一次成為業內人士討論熱點的同時,由于中國目前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相關立法幾乎呈空白狀態,因此央行以及監管機構暫定某些互聯網金融產品也是出于維護金融秩序。例如虛擬信用卡突破了現有信用卡業務模式,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在客戶安全方面仍存在一定漏洞,電子業務發展的同時不僅僅只提供便捷而忽視監管。
3.提升客戶電子銀行交易體驗。
穩定客戶比擴大用戶數量更重要,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應盡可能站在客戶的角度,所有操作提示要淺顯易懂,提供傻瓜式操作指導。避免出現技術性的專業詞匯,要讓接受服務的客戶都能自如準確地使用電子銀行服務、享受金融服務帶來的便利,同時也能夠減輕銀行工作人員的服務強度。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在無數第三方支付平臺出現的今天,應向其學習產品設計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作者:付風剛單位:中國建設銀行濱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