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基于本科工程教育認證要求,從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教學條件和實踐教學等方面對寶雞文理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建設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各項改進措施和建議,對相關院校環境工程本科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高與改進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專業培養;環境工程;實踐教學
工程教育認證是我國加入國際工程聯盟“華盛頓協議”后的一項重大教育改革,對工科專業教學質量提高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凇癘BE”理念的工程認證,培養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可持續改進的工程教育目標和理念,對工科人才培養的目標確定、畢業要求設置、課程體系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和路徑、創新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培養等多方面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建設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
一、我校環境工程專業辦學背景及特色
寶雞文理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始建于1999年,最早以環境監測(1997年設立)??婆囵B為主,后以原地理科學專業為依托,并以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和化工專業為支撐,開設環境工程本科專業,現已經初具規模,在校本科生200人左右。經過20年的不斷發展,形成了具有服務本地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寶雞和西安建立了多個實習實踐基地、建立了環境工程基礎和專業實驗室。專業辦學特色為:通過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的參與,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校企聯合,加強學生在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綜合能力的培養,為陜西省地方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專業人才培養與支持。
二、我院環境工程專業教學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設置
寶雞文理學院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分為:通識教育課程(含通修課程和通選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必修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含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綜合教育課程(含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總計167學分。其中專業核心課程包括: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與規劃;另開設了三門專業特色課程:環保設備設計與應用、工業廢水處理工程、現代環境監測技術。實踐教學體系分為: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和主要專業實驗,總計39周,總學分19學分,占總課程學分比例為13%。主要專業實驗實踐課包括:環境工程綜合軟件設計、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課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教學實踐?,F課程體系設置存在著指導方向不夠明確,專業理論與實踐課設置比例仍不夠合理,環境工程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學分學時比例不均衡,不注重跨學科人才及復合型人才培養等問題。
2.師資隊伍
寶文理環境工程專業共有8名教師,博士4人,占8名教師的50%。教師具有不同的專業知識背景,學緣合理,不僅教師來自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而且獲多個學位教師的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也是從不同學校獲得。年齡結構看,45歲以上1人,占12.5%;36~45歲7人,占87.5%。從職稱結構看,教授1人,占12.5%;副教授3人,占37.5%;講師4人,占50%。專業教師均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每學期承擔至少1~2門專業課程,至少發表1~2篇教學科研論文,充分發揮教學與科研相長的作用。但環境工程專業專職教師較少,教師學歷職稱結構不合理,40歲以下教師中博士學歷教師偏少,部分青年教師缺乏工程實踐教學能力,教師職稱結構不均衡,高職稱高學歷教師偏少,有工程設計經驗教師偏少。
3.教學條件和實踐教學環節
寶文理環境工程專業擁有環境工程微生物、大氣污染控制、普通化學、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環境工程CAD等基礎教學實驗室,建筑總面積約2400m2。購置了原子吸收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分光光度儀、ICP-MS、離子色譜儀等,為培養擁有實踐能力的現代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校外實習基地14處,已運行開展多年,實習條件不斷完善,能夠滿足本科教學要求。主要存在問題是實驗儀器設備和實驗場地還不充足,一些實驗設備已經老化和失修,實踐教學環節指導缺乏校外專家和工程師指導,與相關外單位的交流合作較少,在工程設計指導上缺乏實際經驗和工程建設經驗。
三、改進措施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
我校環境工程專業主要培養的是工程技術型為主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以環境保護技術開發、利用、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方面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就業主要到環保企業、事業單位從事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一部分畢業生在實踐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學習深造,成為學術研究型人才。同時,在培養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時,也應該注重通過各種實踐環節、創新創業活動,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和教學、參加各種創新活動和競賽,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培養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培養目標。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根據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我校應大力加強環境工程專業教師隊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第一,對于新引進教師應把握好其工科教育和學習背景,強調新進教師工科實踐能力的素質,注重從工程技術部門或設計院等單位引進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的教師,提高教師整體工程實踐能力。第二,對于現有教師,應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外出培訓學習的條件,以求提高其工科實踐教學的能力。特別是在市政設計部門兼職和掛職鍛煉,培養教師實踐能力。第三,學校應不放松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學??赏ㄟ^舉辦學術會議,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引進高學歷人才等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在科研的同時,讓學生參與專業教師指導的大創項目、開放性實驗、科研項目,走進實驗室,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
3.實踐教學環節的加強
鼓勵學生參加專業資格考試認證,在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的同時,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實驗和實習基地的建設,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內實踐活動場所。加強與寶雞市各工業企業、市政部門、給水和污水廠等單位的聯系,積極加強環境工程專業培養的產教融合。為學生在實習階段培養一批技術和管理人員,可繼續加強校企聯合,為學生進入社會前做好熱身。另外,在培養環境工程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基礎上,不放松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以建立整體優化的知識結構為目標,突出本科教育中所體現的通識與專業并重原則,合理定位培養人才的層次。學校要注重跨學科的人才培養,在課程體系中設立跨學科輔修專業課程,培養環境學科與其他工程學科之間、環境學科與管理學科之間以及環境學科與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之間的復合型人才,以此擴展學生就業方向。
四、結束語
建立和探索與國際接軌而有地方特色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和工程師資格認證機制,推動環境工程工科專業對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的改革研究,更好的通過國家工科專業認證,已經成為我院環境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因此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在學校層級進行專業培養目標頂層設計,結合工科專業特點和當地經濟發展需求,制定切合實際的培養目標及相關教學質量監督、保障體制。(2)加大具有工程經驗博士人才引進工作,對于教師,鼓勵其掛職和參與工程實踐活動,鼓勵教師到有關環保設計部門和工程實踐部門學習和鍛煉。(3)按本科認證要求優化環境工程課程體系結構,加大實踐教學課程所占學時和學分比例,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環境工程實踐實驗課程。
【參考文獻】
[1]萬立國,張文華,肖艷波.立足大土木背景、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的環境工程專業建設思路[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1):92-95.
[2]魏明寶,馬闖,張宏忠.基于工程認證的環境工程專業實習與產學研基地建設探[J].廣東化工,2017,44(10):254-255.
[3]余金永.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課程改革與教學實踐[J].文教資料,2019,(15):165-166.
[4]程翔,孫德智,力,等.基于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環境工程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7,35(1):35-38.
作者:耿雅妮 高煜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地理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