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休閑體育條件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休閑體育日益提上日程。我國已經基本具備發展的一些條件,但是,我國目前仍然存在許多重要問題。因此,本文針對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注意事項如加強宣傳力度、增加資金投入多渠道籌集經費、拓展項目空間、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等。
1前言
休閑體育是群眾體育的基礎。發展休閑體育關系到我國全民族體質的增強,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休閑體育是文明、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城市化、現代化與大自然的分離,激烈競爭帶來的壓力,物質豐厚之后人的冷淡和陌生,使人們對休閑乃至休閑體育的追求日趨強烈,各種健身性、娛樂性、新奇性,甚至冒險性的休閑體育不斷融入人們的生活。
1.1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據統計,1997年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已降為46.6%。按國際標準,已接近小康水平,基本生活消費以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為主。20世紀末,上海、北京等大中型城市的人均GDP已達到3000美元,達到或接近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國經常性參加各類健身娛樂體育活動的人數已達3億多。1994~1998年,城市體育消費增長了115%。1998年全國體育消費總額約為1400億元,其中,城市人口人均體育消費額在1040元以上。
1.2休閑體育己成為老年群體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我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將占到總人口的1/4。由于身體和心理原因,老年群體成員的物質需求欲望表現明顯不足,而精神和健康要求則變得越來越來重要,成為主要追求。體育鍛煉可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狀況,提高生命能力,減少社會壓力,延年益壽。
1.3閑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促成了體育人口的不斷增加從195年開始,我國實施了雙休日制度,這樣,雙休日加上春節、國慶、“五一”等法定性節日,使大部分人的假日在一年中達到了110天左右,這為休閑娛樂體育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國體育人口數量在呈逐年增加趨勢,據統計,1996年我國16歲以上的體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5.5%。若再將在校的學生、武裝力量等人口作為當然的體育人口統計在內,我國體育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31.4%。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體育人口數量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2休閑娛樂體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2.1對休閑體育認識不足我國城市居民對休閑體育雖有初步的了解,但認識還不夠深。各級政府部門實行競技體育“超前發展”戰略,較忽視對休閑體育的發展和投入。大眾傳媒中介紹休閑娛樂體育節目的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出版發行的書籍還相對較少。大眾傳媒對推動群眾休閑娛樂體育活動的宣傳還不夠。而通過各種渠道和大眾傳播媒介,擴大對休閑體育的宣傳力度,是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2.2體育人口少,參與群體兩頭熱,中間冷南朝鮮的體育人口在1991年就已達到總人口的46%,瑞士在1992年就達到了52%。同時,據調查顯示,經常參加休閑娛樂體育的人集中在大中小學生和61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中青年階層成員較少。
2.3場地設施不足據1995年統計數字顯示,截至1995年,全國共有各類體育活動場館61.6萬個,總面積為7.8億平方米,人均0.65平方米。發達國家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已超過2平方米,美國人均占有體育場面積約為14平方米。而且,除了在絕對數量上低于其它國家外,在絕對數量基礎上我國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整體開放的僅占44.1%,部分開放的僅占21.3%,34.6%的體育場館沒有對外開放,大部分時間處于閑置狀態。這更加導致資源短缺。同時,很多場館質量不合格。場地定址、器材、燈光、通風換氣設施的安裝不太合理。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鍛煉者應獲得的預期效果。
2.4配套服務滯后首先是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也嚴重不足。對處于起步階段的休閑體育,如果沒有足夠的社會指導員相配套,無疑于雪上加霜。許多參與者有盲目地進行娛樂體育鍛煉的傾向,違反人體解剖的生理特點,這既不能取得良好的、科學的、合理的娛樂鍛煉效果,而且還會導致發生各種娛樂鍛煉疾病,損害人體健康;其次是醫務監督力度方面不足。對參與者做不到進行定期的體格檢查、體質評定,為參與娛樂健身的群體提供合理鍛煉的數據依據,這也影響了參與者的積極性。
3結論
3.1加大宣傳力度各級政府應加大對休閑體育的宣傳力度,利用電視、電臺、報紙、書刊、黑板等各種傳播媒體進行宣傳,使休閑體育步入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應設立健康活動日,制定出切合實際的鍛煉標準,對達標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引導全社會群眾加強參與休閑體育的意識,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休閑體育應作為一種體育文化來宣傳、發揚。
3.2開展休閑體育,要符合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實際需要應盡量利用已有的體育場館設施和技術人員。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多渠道籌集經費,增加資金投入。要鼓勵和提倡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對群眾體育進行幫助,還必須倡導國民花錢買健康的觀念,鼓勵全民進行必要的健康投資。
3.3開展休閑體育,應盡量結合傳統體育項目傳統休閑體育項目在當代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同時,多方面拓展休閑體育的項目空間。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拓展項目,如近幾年的自駕車旅游等。
3.4開展休閑體育,需要有足夠的專業技術指導人員組建一支組織能力強,精通體育業務的社會體育指導隊伍,才能有效地組織、指導群眾進行科學的健身活動。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4參考文獻
1成雄,王世哲.發展休閑娛樂體育問題探討[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2,18(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