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學科教育實習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據問卷和訪談調查結果顯示,生物科學教育實習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1實習生系統的有效訓練不夠生物學科的教育實習時間和形式與其他專業相似,都是安排在第7學期進行為期6~8周(2010年前)8~10周(2013年前)的實習.其中,第一周是實習前集中準備階段,由大學指導教師幫助實習生修改教案、訓練試教,第二周是實習生到實習學校見習一周,第三周起實習生進行上課和班主任實習,最后一周進行實結和成績評定.因為整個過程一環扣一環,看起來,實習生已經完成了教育實習.但對于生物學科是否達到了更好的效果卻有待評價,實習時間和形式也有待商榷.調查顯示,以集中實習為例,在接受問卷的301名生物科學專業實習生中,認為“備課上課”的只占29.9%,大部分實習生不能經歷更多的“實戰”,抱怨“上的課太少”.實習生上課時數之所以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實習學校對實習生不放心,擔心影響學生的成績;也有的是在實習生本身,實習生的教學和管理能力沒有達到實習學校的要求;實習時間安排在節假日比較多的時段不合理,導致有效的實習時間不足.歸根到底是實習生未能得到系統而有效的專業訓練.
1.2實習生實驗教學基本功薄弱生物科學除了要求具備師范生一般的教學基本功以外,還要求具備過硬的實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將課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圖表或模型直觀地表現出來等專業素養,以滿足實驗教學的需要.所以,就生物實驗教學而言,實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簡易圖表的繪制和簡易教具的制作有著特殊的要求,顯得特別重要.但調查發現,在實習過程中,一方面,實習生的實驗教學能力相對薄弱,實操能力和組織實驗教學能力及效果相對較差;另一方面,實習生實驗繪制圖表或制作簡易實驗教具的很少,運用自己繪制圖表或自制教具進行教學的幾乎沒有.眾所周知,在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缺乏應有的實驗教學或在課堂上“講實驗”,這是生物課教學內容的缺失,也不可能實施良好的教學.對一些條件相對落后的學校來說,因地制宜地組織實驗教學和運用直觀性教學更加顯示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實驗教學能力不足或不能繪制圖表和自制簡易教具,反映了實習生的實驗教學基本功薄弱的一面.
1.3實習學校實驗課開出率低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科教學的重要內容,實驗課開出率直接反映了該學校生物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水平.生物實驗教學同時也是生物科學專業實習生教育實習的重要內容.但在調查中發現,不少中學的生物實驗開出率低,有的甚至形同虛設,往往是“紙上談兵”.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幾乎無法進行組織實驗教學,從而影響了實習生應有的完整的實習訓練.中學實驗開出率低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實驗儀器設備缺乏、實驗教師力量不足或積極性不高、教學班人數過多、實驗經費不足、其他課程的充斥、學校領導不重視等.
1.4高校實習指導不到位實習生在回答問卷中“從教師指導頻率及態度兩個方面對指導進行評價”這一問題時,總體來說,對實習學校指導教師指導的評價較高,但對大學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的評價相對較低.有的學生還反映實習指導教師指導少,對指導工作不夠認真.從調查中發現,大學教師指導實習生不到位.究其原因,教學部門對實習指導的重視不夠、實習人數過多而指導教師人數過少、相關制度配套不完善等因素所致.
2改進生物學科教育實習探討
教育實習是師范生實現從學生到教師角色轉變的一個重要環節.依據新形勢下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以及生物教師培養的特點,針對上述突出問題,從課程體系、教師基本功、制度保障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凸顯專業和“師范性”的特點,探討生物學科教育實習模式,有效提高生物實習生教學的實際能力和實習質量.
2.1改革課程體系,科學制定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是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教學文本,它將貫穿于包括教育實習在內的整個教學行為.課程設置的改革是搞好教育實習、夯實教師基本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是實施教育實習的先決條件.生物科學專業有別于其他專業的突出特點之處在于其具有很強的實踐(實驗)性及其知識與技能的連貫性,大學生長期、系統地接受和參與中學實踐教學活動,將有益于大學生在今后的教育實習中得到有效的訓練.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一是增加實驗課學時,一般專業課的實驗課學時至少占該課程總學時的三分之一,對實踐性更強的課程增至二分之一;采用課題式進行研究性實(試)驗,或課程系統實驗,嘗試“大實驗”教學,加大實踐教學力度.二是盡早介入到中學教學活動,在師范生從入學第1學期開始就有計劃地安排到中學教學觀摩和教育見習,參與和開展生物課外科技活動,由此使師范生盡早了解基礎教育的情況和一般規律,培養學生的師范教育和專業思想;合理安排實習時間,建議實習時段安排在第7學期、實習時間13周至1學期;作為制度要求,加強試講環節的訓練,強化教學技能,打好教育實習基礎.由此打造“大實習”模式,全方位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生物教學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教師教育技能,目的是使師范生們真正系統掌握中學生物教學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加強同學們對教育理論知識、教育技能和教育藝術的掌握與熟練應用,強化理論和實踐的整合.
2.2彰顯學科特色,夯實教師基本功生物科學專業知識主要來源于實踐(實驗)的理論升華,有著鮮明的實踐性、實用性、地域性以及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等特性,運用好這些特性,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如,生物理論知識抽象難懂,可以通過繪制圖表和簡易教具展現出來,從而收到化抽象為具體直觀的效果;又如,開展校本資源研究和挖掘,因地制宜地采集生物實驗教學材料,可以達到既節約成本、具有地方特色,又實現良好教學效果的目的.還有,密切結合生活實際開展生物課外科技活動,拓展生物教學領域,展現生物教學特色,提升生物教學質量.諸如等等,實現良好的教學,需要扎實的基本功來完成.而作為生物專業的實習生,應得到“實戰”前的有效訓練.因此,生物學科實習生除了應具備的一般教師基本功外,還應密切結合生物學科特點,進行科學的教學備課和教學設計,以及具備簡筆畫、簡易教具制作和實踐探究的技能,而且能準確、直觀、簡而易懂地表述抽象、難懂的專業知識.這樣的實習,才是完整的專業實習,才能收到實習的成效.
2.3建立有效的評價制度,確保實習任務和實習質量生物學科具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就是除了通常實習規定的要求和動作以外,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許多生物實驗和課外科技活動.無論是實習生在高校學習期間,還是在中學實習階段,高校和中學都負有共同培養師范生的責任,實習生能否完成實習任務,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中學也是有責任和義務的.能否正常開出生物實驗,既是對中學生物學教學的重要評價內容,也是衡量實習任務是否完成的重要標志.因此,建立有效的生物實驗實習評價制度,是必須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評價內容方面,應包括實習生組織實施生物實驗課情況及其效果反饋,應確保生物學科實習內容的完整性和任務的落實情況.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實習學校的生物實驗教學,更確保了實習生的實習質量的必然要求.
2.4完善指導制度,保障實習質量完善的教育實習制度是教育實習有序進行和質量的保證.針對高校教育實習指導不到位的現象,在此著重探討高校實習指導制度建設問題.首先,教育實習指導制度應健全且可操作.一般來說,高校教育實習主要由學校統籌指導,各院(系)負責實施,而且由院(系)領導、教學法教師、班主任和部分教師等組成教育實習指導隊伍,具體負責實施教育實習.理論上來看,整個實習環節和機構都合理無問題,譬如院(系)的實習指導小組,本來應該是該小組在協調、統籌著整個實習工作,但實際實施過程中,卻往往變為僅僅的指導隊伍,因而導致指導力量不足.因此,全體教師參與到教育實習工作中來,顯得尤為重要.其次,指導教師的素質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當前大學現任的教師中,許多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雖然他們的學歷都很高,有較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但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由于沒有師范教育的培養和經歷,他們存在著組織教學技能尤其是指導教育實習技能偏低的問題.通過培訓和指導,使其確實具備指導實習生進行實習的能力和水平.指導教師的培訓和指導,可采用教學法教師的指導、集體備課、傳幫帶等形式進行.第三,建立專任教師指導教育實習的制度.要求教師在聘期內完成指導學生實習見習的工作量和指導效果,并與評優評先和晉升晉級掛鉤,以保證教育實習指導工作的實施和質量.同時,也解決了指導教師力量不足的問題.
3結語
眾所周知,教育實習是培養合格的中學教師的一個關鍵環節,生物學科的教育實習又有著其獨特的專業特點.綜上所述,人才培養模式至關重要,課程設置是先決條件,它是教學文本,是根本,因此,首要任務是制定科學切合生物學科實際的實習計劃,探索“大實驗”模式,一方面增加實習的時間,為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創造充分條件,另一方面使這一教學過程貫穿高師教育整個過程.其次,結合生物科學專業特點,夯實具有生物特點的簡易圖表繪制、簡易教具制作以及充分利用地域優勢教學實踐教學等教師基本功,打牢實習基礎.再次,樹立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教育觀,建立科學的中學教育教學的評價制度,既有利于教育實習任務的落實與完成,也有利于促進中學生物教學改革.同時,在高校和中學高度重視、齊抓共管、共同培養的師范生培養理念下,探索“大實習”模式.總之,構建新的生物學科教育實習模式是教育改革的趨勢,更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找準生物學科教育實習問題所在,有效推進生物學科教育實習改革,促進教育實習的快速提升.
作者:陳愛葵關見留郭凱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