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美術教學審美能力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現在我們的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審美能力比較差的現象。本文就美術教學的特點,從作品欣賞課、手工制作課、合作練習課等方面闡述自己的教學體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審美能力、感受美、認識美、創造美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類現象:一些書籍上漂亮的插圖被學生涂改得不成樣,整潔的桌面被刻畫得“慘不忍睹”,一個美麗的肖像上被畫上了胡子……,這些看似微小不值一提的行為,卻足以看出我們現在的學生當中還有部分人在審美能力上有比較大的缺陷,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感到此刻肩上的任務很重大。美術課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其它學科所無法替代的。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通過一系列的美術教學活動來培養他們感受美、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這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任務。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體會,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成這項任務。
一、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實現審美教育目的。
長期以來,美術教學中存在著以傳授一些基本技能、技巧為主的情況,作為美術教師也不太清楚美術大綱上的精神要求,對教材進行片面的理解,遇到教材上的欣賞課總是一跳而過,很少與學生一起欣賞討論一些中外美術名作。即使上,也只是繁瑣地羅列一大堆畫家和作品來作平淡的介紹,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去分析評論的很少,這無疑限制了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大膽評論對象的能力。整節欣賞課由老師當主角,學生當聽眾,教師講得平淡乏味,學生聽了反興淡漠,一堂課下來,學生根本沒有一點切身體驗欣賞作品所帶來的愉悅和深刻感受。長久以往,教師的思想中就日漸喪失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就偏離了美術素質教育的宗旨。作為教師應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情操的培養,精心準備教案,積極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美的環境。教師要積極運用自身的語言、教態、知識和各種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畫、故事、音樂等),通過有聲有色、有形的環境氛圍,使學生在處于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美的熏陶,從而提高了學生審美意識。比如,在欣賞徐悲鴻先生的《奔馬圖》時,我要求學生仔細地觀察作品,用簡練的語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課堂呈現一片活躍、熱烈的氣氛。我在充分地肯定了學生的回答之后,趁機簡單地介紹畫家的生平和創作這幅畫的時代背景,然后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這時學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們把馬的思想和畫家的思想聯系起來,而且把馬的精神升華到民族的精神,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同時也獲得了美的享受。
二、充分發揮手工課的作用,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制作過程中感受美。
現在試用的美術新教材中,我們不難發現“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的學習內容大大增多了。這一領域的學習,由于其具有更強的操作實踐性特點,因而決定了它在這些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質培養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優勢。學生要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對多種形形色色的媒材進行操作實踐。學習如何對某種媒材的形、色、質、量進行了感受和了解;如何進行創意設計;如何有針對性地、合理地選擇某種適宜的工具;如何運用某種恰當的方法進行加工制作等等。由于這一學習領域能把學生“好動、好奇”的特點體現出來。因此這些學習內容特別受學生的歡迎。教師在上這些內容時,應該認真鉆研和挖掘教材,廣泛收集跟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比如,我在上《中國結》這一課時,我先介紹中國結的傳統文化內涵,引導學生分析,探討中國結的形、意與結名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結這一獨特的傳統藝術形式與我國傳統文化水乳交融的深刻意義。通過學習幾種由簡到繁的結形,并提高較廣泛的發揮空間,培養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與分析研究能力。在上《遠古的呼喚》時,我發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從圖書館、書店、互聯網、電視等途徑查詢和記錄各種反映原始部落人們生活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當時人們的形態、服飾、動作以及居住場景、裝飾品、建筑等。學生在課堂作業時,腦海里使用了大量素材,可以盡情發揮和創作。作業完成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作品來表演一些劇情,讓他們體驗一下自己的勞動創造。在這類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帶著娛樂的心情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著美術活動。不知不覺中運用了美的創造法則和表現語言,從而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接觸到美的真諦。
三、增加集體合作的課業,讓學生在練習中培養和交流美。
現代社會,人的成功不僅在于智力因素,還在于非智力因素。許多事情的完成,需要人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我們現在的學生,他們是在家庭眾人寵愛中長大的獨苗,存在許多非智力因素的弊端,如精神脆弱、不善于交流、缺乏合作精神、審美能力較差等等。新教材打破了過去美術創作是個人行為的樊籬,增加了集體合作的課業。例如,我在上《橋》這一課時,先把班級分成幾個考察隊,分別進行考察項目的制定與論證,然后班組進行考察方案投標性質的競賽活動。在橋梁模型的制作中,把班組學生分成四人一組的多個制作小組,加強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合作,提高模型制作的效率。通過此類活動,學生在交流探討中,促進了他們的友誼與了解,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對他們個人身心的健康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四、與思想教育相結合,提高審美情趣與愛國情操。
美術來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強烈的思想性。美術課應與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愛國主義情操相結合。例如,在絢麗多姿的風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樹立熱愛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在描繪壯美祖國山河,故鄉的一草一木中培養愛國主以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欣賞優秀的革命歷史雕塑、繪畫中,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等。
總之,在中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把審美教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要善于把學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開設的藝術樂園中,讓他們在這片樂土的滋潤下變得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