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鐵路票制及趨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周峰作者單位: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為適應近年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勢,珠江三角洲地區構建符合區域特征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廣佛環線城際鐵路佛山西至廣州南站段為例,其建設既要充分考慮區域城鎮布局和旅客出行的特點,又要考慮與國鐵路網、地鐵、公交的緊密銜接、合理布局。根據國鐵及地鐵運營模式的特點,城際軌道交通票制如何設置成為建設每條城際軌道交通線路必須研究的課題。
1首先,針對國鐵及地鐵運營模式對其票制的要求進行分析
1.1國鐵運營模式的票制
1.1.1普速鐵路
考慮國鐵線路長,站間距較大,旅客乘坐耗時較長,在旅途上的休息及運營秩序的組織等因素,在車票上印有車次、座號(鋪號)、時間等信息。車票采用紙質,成本低,但屬于一次性消耗品,資源浪費較大;票務打印機易損壞、維修量大,墨粉消耗大,且不環保。在售票和檢票方面需要人工售檢票,需用的人力資源較大。
1.1.2高速鐵路
高速鐵路同普速鐵路一樣線路較長,站間距較大,但旅客乘車耗時相比普速鐵路時間上大大縮短。高速鐵路的售檢票系統是以自動售檢票為主,人工售檢票為輔的方式,一方面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另一方面減少售檢票方面的人力資源,車票采用熱敏紙質磁票。熱敏紙質磁票一面印有車次、座號(鋪號)、時間等等信息,另一面附有磁粉,存儲信息,用于自動售檢票機使用。熱敏紙質磁票也屬于一次性消耗品,且成本較大,資源浪費較大,票務打印機易損壞、維修量大,墨粉消耗大,且不環保。
1.2地鐵模式的票制
地鐵一般存在于城市內,線路短,車站分布密集,乘車耗時短,人流量大、無需按號就坐等特點,所以地鐵車票一般采用非接觸式IC卡。既可以反復使用,降低成本,又滿足自動售檢票使用,提高效率。
1.3城際鐵路的票制分析
1.3.1城際鐵路的特點
城際鐵路指兩個城市之間的鐵路交通,它有線路較長、乘坐全程時間較長需要按號有序的客流運營組織需求,同時又有車站相對密集、乘車耗時短,人流量大、以自動售檢票為主的特點。城際鐵路運營模式分為站站停(類似地鐵模式)和大站停(類似國鐵模式)兩種,站站停為無座號票(類似地鐵模式),而大站停為有座號票(類似國鐵模式),因此城際鐵路存在既有地鐵的特點又有國鐵的特點。
1.3.2現有票制的分析
以廣州至佛山城際軌道交通環線佛山西至廣州南站段為例。對現有的票制進行分析:
國鐵車票分為紙質車票和熱敏紙質磁票兩種。地鐵車票有條碼票、磁卡票、非接觸式IC卡票等,其性能對比見下表:(略)。
條碼票成本雖然較低,但是容易磨損和偽造,讀寫穩定性不高,保密性不好,且可操作性差,很難實現自動檢票的功能。
磁卡票制作成本較低,記錄信息可靠性強,誤碼率較低,磁卡車票和條碼車票一樣,可以在車票上打印車次及坐席信息,且可以作為報銷憑證。但不可回收,不能重復利用,不利于節約資源,設備維護要求高。
非接觸式IC卡票安全保密性高,能有效防偽,讀取速度快,可以在惡劣環境下工作,設備維護比磁卡票要求低,且很容易嵌入或者封裝在物體內,可用PVC或者紙質卡片封裝。適用于經常乘車的短途旅客反復使用,具備儲值功能,但無法打印車次及座位信息,不能作為報銷憑證。
紙質非接觸式IC卡上可以打印車次及席位信息,也可以在芯片存儲電子加密數據,但是由于車次及席位信息的印制,車票為一次性使用,成本昂貴,無法廣泛使用。
2城際鐵路的票制設想
基于以上分析,根據城際鐵路的特點提出以下設想:采用一種類似非接觸式IC卡模式的儲存卡,在工藝制作上最佳推薦厚度為0.5~0.7mm,尺寸與通用IC卡(寬:85.60mm×高:53.98mm*)一致(或更小),并能滿足后期的分揀、清洗、再編碼的循環利用的機械強度及相關性能標準,以達到循環使用目的,減少運營成本。在卡的表面上需要能顯示車次及座位信息等,另一面印上廣告,宣傳語等內容,但要滿足可擦寫的功能,以便反復使用。要滿足以上條件有兩種方案,一種采用可擦除油墨,另一種可采用電子屏顯示。
2.1方案一:采用油墨打印車次及座位信息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特殊用途的油墨,如化學溶劑反應油墨、可擦除油墨、熒光油墨、紅外油墨、滲透油墨、熱敏鉻油墨等特殊油墨。根據各種油墨的特點,其中可擦除油墨有在城際鐵路車票上用運的可能性。可擦除油墨常用來印刷證劵、支票等票據的背景色,如果有人想更改支票,油墨就會被擦除。一個亮色或淡色實地背景是最有效的,因為擦除會很明顯而且背景不易被彩色復印機復制。可擦除油墨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包括熒光。它的一個應用是旅館客人支票,支票包括用可擦除油墨印刷的數量區的背景,如果顧客試著通過擦除更改總數,著色的背景會消失。根據此特征即可解決非接觸式IC卡上打印車次及坐席信息的問題,又能滿足其反復使用的特性;但是對于其如何防止旅客無意中摩擦造成卡面信息擦出的保護、如何回收后快速擦出、其打印設備等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的實驗及驗證。
2.2方案二:可采用電子屏顯示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電子顯示技術也飛速發展。許多新技術都可以利用起來。據報道:
2.2.12007年5月日本一家公司日前研制出一種超薄可折疊彩色顯示器,厚度只有0.3毫米,面積只有成年人手掌一般大,堪稱現今最薄最小的顯示器。由于該顯示器體積細小,可配合大部分可攜式電子儀器使用,包括小型電視、手機或電子手賬等。
2.2.22011年12月英國公司Nanoco已開發出一種闊度只及人類頭發十萬分之一的新型發光晶體,名叫量子點,它可印在膠片上造出薄如紙的可屈曲顯示屏用于超薄電視機。
2.2.3香港科技大學研制了只有0.15毫米、可屈曲、折疊和卷成筒狀的顯示屏。其優點運輸方便、成本低廉,例如制造手提電腦屏幕般的顯示器需要約100元。其缺點是壽命較短,大約1年,在黑暗晚上要以額外燈光照射,方可觀看。其研究小組希望利用此技術研制可循環使用的電子報紙,減少浪費紙張,不污染環境。
根據上述報道,通過此項技術的不斷發展,城際鐵路車票未來也可利用此項技術來解決顯示問題,既滿足城際鐵路車票反復使用、降低成本的要求,又滿足環保節能的要求,并在車站內配置自動打印紙質報銷憑證的設備。綜上所述,兩種方案的設想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后有更多的科技來解決城際鐵路票制的問題,這里只提出兩種設想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