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化學的立體教學形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構建立體化教學資源
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及在實踐中的應用,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立體化教學實施的前提,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它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促進了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新時期創新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傳統的單純紙質教材,構建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包括紙質教材、網絡教材和媒體教材。
①紙質教材包括主教材、實驗指導書、教學參考書、學習指導書等。
②網絡教材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的總和。內容主要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內容、教學三綱(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實驗教學大綱)、教學課件、實踐教學指導、練習測試、模擬考試、參考資料等部分,突出了多媒體和交互性。將所有教學資源上網,構建成教學網站。網絡教材打破了學習的時間與空間限制,是開展立體化教學的理想網絡平臺,是立體化教學的重要特色和基石。同時,具有教師備課、教學、輔導和學生學習、答疑、討論、作業、測試等多種功能。
③媒體教材包括CAI課件、電子圖書、生物化學圖片集、生物化學視頻集、案例庫和多媒體課件。所有媒體教材都做成電子版,實現上網,與網絡教材結合。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對推進教學現代化、信息化,提高教材質量有明顯的意義;二是對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具有積極促進作用;三是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創建了教學新體系;四是提供了教師備課和講授平臺、學生學習協作平臺、師生交流互動平臺,實現了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2創設立體化教學情境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教師利用情境、會話、協作、意義建構等四大因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目的。在建構主義教學中,拋錨式教學、支架式教學和隨機訪問教學比較有代表性,雖然這三種教學方法所包含的環節與側重點不盡相同,但它們都存在著共性,即所有的建構主義教學方法都包含特定教學情境的創設,并強調由學習者自主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為了更好的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了立體化的教學情境。一是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如通過圖片、動畫或視頻等多媒體來實現,使學生在相應的圖、影、聲的情境下學習。二是創設案例情境,編制了校本教材《生物化學病例分析》,書中收集大量與生物化學內容相關的病例。三是在學生的課余時間,可進入相應的教學網站界面,創設自主學習或協作學習的情境,例如在測試界面的情境下,自己進行測試,或瀏覽以前測試情況等。四是教學過程中設置各項任務情境。五是創設實驗教學情境,收集或制作了實驗教學視頻、常用生化實驗儀器操作視頻等。
3構建立體化教學過程
在立體化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一般包括教、學、用三個階段。在教學階段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將講課內容投影到屏幕上,結合講述的內容,利用已編制好的課件,使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媒體形式,結合板書,講授課程內容。例如酶的作用原理一節,酶作用的契合誘導學說是教學的難點,在課堂教學中制作了精美的動畫。酶的活性中心原來不與底物匹配,底物在靠近的酶的過程中酶結構逐漸發生變化,變得能夠與底物完全匹配。通過動畫將酶構象的變化過程完全展示出來,這樣學生深刻理解了契合誘導學說。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如每學習完一章節知識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測,自測練習可以在課后隨時進行。要改變單一的“線性化”的教學過程為立體化的教學過程,關鍵在于正確處理、優化立體化教學過程三要素,即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方式的多元化。
4采用立體化情境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立體化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的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得到協調發展。廣泛采用“情境”基礎上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求解決問題的動機、興趣、手段和方法。這種立體化的情境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廣泛的實施問題情境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PBL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即“改教為導”。PBL教學法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相對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廣泛開展PBL教學法,大大增加了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明顯的提高學習效果。大量開展臨床病例教學法,把基礎和臨床結合起來。臨床病例教學法通過創設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教學實踐情景,把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設身處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討論,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對于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能力極有益處。為此,編寫了《生物化學病例分析》,通過對這些病案的分析,同學們普遍反映比單純進行講授要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感覺生物化學知識是對未來的職業是真實有用的,消除了學習生物化學的畏懼感。引入任務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是指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成就的教學活動。在任務情境教學法中,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體和主人。教學過程也從教師“滿堂灌”轉變為師生共同參與,從而使學生在富有吸引力、好奇與感性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真正實現教學主體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課堂教學由教學行為向學習行為的轉變。
5構建立體化的學習環境
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包括學習情境、協作學習、會話和意義建構,而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及其反映的事物本質、規律以及與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立體化教學不僅要求具備良好的現實教學環境,而且應具備優秀的網絡虛擬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在網絡環境中自主學習和自由探索,利用各種網絡工具和網絡資源來進行學習,并在學習中不斷得到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和支持,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構建生物化學立體化教學的學習環境,一是要提供意義建構的情境。如充分利用構建的立體化教學資源、課程教學網站,圖文并茂的網絡環境,創建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提供各種背景材料,聯系新的知識,達到意義建構目的。二是要提供意義建構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學習能打破課堂的時空限制。如現在大學生手機上網非常普遍,利用手機上網學習可以利用各種零碎時間并在各種地點進行學習。三是要提供意義建構的學習交互方式。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通過師生、生生的交互,如網絡答疑、討論區等,對問題進行討論,使得整個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隨時可以解決。四是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如通過學科小競賽、撰寫科學小論文、論文報告會等多種形式的科學活動建立良好的學習氣氛。通過上述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新舊知識不斷碰撞,進而融會貫通。長此以往,學生必然會在認知上、情感上、創造能力上有大的飛躍,這才是教學最終的目的。
作者:蔣傳命周雨楊秦單位: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