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監測技術問題及對策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伴隨著全世界范圍內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中對于環境監測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在科學的環境監測下,環境恢復、保護策略的制定才更具針對性。雖然在多年的環境監測實踐過程中,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得到了顯著的發展,但因為環境問題的復雜性,一些環境監測技術應用時尚存在很多的問題,而這也是制約環境保護目標實現的關鍵問題?;诖?,本文針對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展開了詳細的研究,分析了針對這些問題的原因,對環境工程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存在問題;對策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日漸重視,各個環保部門都在積極推進環境治理,但環境污染類型多、且污染程度和原因都有著各自的特殊性,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需利用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積極通過這些監測技術來得到對應的監測結果,使得環境工作方向、策略能夠與區域的環境污染完全一致。未來的環境工作開展時,相關部門要加大環境監測技術的全面創新。
1環境監測技術類型
1.1地表水監測技術
地表水監測是環境監測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該監測技術應用時,計算機技術是基礎,經由傳感器、自動測量設備等各類設備的有效安裝,也就可以對監測區域中的水質加以全面監測,可得到關于水質變化趨勢、水中污染物類型、污染程度等基本信息,幫助有關部門通過對這些監測信息的掌握,來進行地表水污染的控制。但在利用地表水監測技術的過程中,為保障監測結果的可靠性,需將監測斷面布置在河流流速平穩的區段中,且監測斷面應大于排污口、河流上游1km且水質均勻的區域。在背景斷面的選擇方面,應使得斷面與城鎮的距離在50km以內,使得在監測技術下可實時對自然水質情況加以全面監測;趨勢斷面需保障斷面上游1km位置與下游200m位置沒有任何的排放口。
1.2空氣質量監測技術
大氣污染同樣是當下一大污染問題,其對于環境的危害性較大,嚴重破壞了人類的生活環境,為實現對空氣質量的監測,可利用空氣質量監測技術來實現。當前很多區域關于空氣質量監測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尤其是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構建,使得該系統可以有效進行相應的空氣質量信息收集。在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內存在有氣象系統、氣體分析儀器、采樣系統和數據分析系統等各個子系統,不同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共享,可以獲得區域內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在空氣質量的監測方面,關鍵是要確保監測點數量、位置的合理性,監測點位置布局方面,要著重考慮城市未來的規劃需求。如果城市人口在25萬以內,至少布設一個監測點,而城市人口數量超過100萬,且城市面積在100~200km2之間時,至少要布設六個監測點。
1.3污染源監測技術
污染源監測技術主要是針對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數據加以監測,涉及了水源、煙塵、揚塵和噪聲等監測,經由各類監測設備和系統,可以對全部的污染物加以分析,從源頭上采取有效的方式來阻止污染源的擴散。
2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2.1環境監測技術硬件水平較低
在利用環境監測技術開展環境工作時,需要先進的硬件支持,以通過各類硬件來輔助環境監測,但就我國當下很多地區的環境監測工作現狀來看,在硬件條件的支持上卻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具體表現為:(1)環境監測的實驗室環境條件不良,實驗室內所配置的各種監測儀器和設備相對落后;(2)環境監測儀器研發相對落后,整體的監測儀器設備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監測儀器無法滿足對多種環境污染因子的監測要求;(3)監測儀器設備的故障頻發。正是因為這些監測硬件方面的不足,使得總體的環境監測工作開展時,所得到的監測數據與結果與實際的偏差過大,難以發揮這些監測硬件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作用。
2.2環境監測因子范圍有待擴展
環境監測技術應用時,環境監測因子是需要關注的重點性問題,經由環境監測因子的有效擴展和監測,就可以對監測范圍內的污染情況加以詳細掌握。對于很多的工業發達國家而言,其監測的環境因子相對較多,包含了大氣、惡臭、地表水、地面沉降、土壤、噪聲等,而每一種環境因子中又包含了很多的污染物,監測的全面性相對好一些。但就我國的環境監測現狀來看,其環境監測因子的范圍十分有限,環境因子和污染物指標都遠遠少于發達國家,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環境工作的開展。
2.3環境監測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在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過程中,很多監測工作的實施主體是人,這也就使得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影響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的關鍵性因素,但就我國當下的環境監測工作現狀來看,很多地區對于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參與環境監測的人員,其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人員的專業素質有限,并未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豐富的環境監測技術經驗,也并未掌握關于環境監測的技術流程和規范,在開展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這些人員無法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其專業優勢,整體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都相對較低,無法達到環境監測的基本標準。
3提高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對策分析
3.1加強環境監測硬件設施建設
隨著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監測工作,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上,環保部門都加大了在環境監測方面的技術、資金和人才等投入,使得我國的環境監測水平顯著提高。為解決環境監測方面硬件設施配置不足的問題,各個環境部門都應該在當前及未來的發展條件下,積極加大在環境監測硬件設施方面的投入,結合監測區域內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對應的監測設施配置,確保環境監測設備設施配置、更新的及時性,將市場上最為先進的監測硬件設施應用于監測工作中。地方政府在財政工作開展時,要加大在環境監測硬件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結合環境監測機構的能力和監測技術發展水平,進行嶄新的儀器設備配置,比如,可根據監測需求來進行氣相色譜儀、應急儀器設備設施等的配置。為發揮監測設施在監測工作中的作用,環境監測機構在日常的工作中同樣要加強對這些儀器設備的管理、檢修與維護,確保儀器設備保持在最佳的使用條件下。
3.2構建完善的監測管理技術標準
針對當下的環境監測技術現狀,為解決在環境監測因子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相關環保部門要在不斷的環境監測工作實踐基礎上,制定完善的環境監測管理技術標準,確定環境監測因子的種類和范圍。首先,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要針對監測儀器種類等來進行監測因子的確定,比如,在水質監測的過程中,監測因子包含了水溫、pH值、高錳酸鹽指數、亞硝酸鹽指數、金屬離子指數等,監測工作開展時,嚴格按照相應技術標準中關于各個指標的含量界定,設定不同因子的安全范圍,進行水污染的防控。空氣質量監測的過程中,重點要進行二氧化硫氣體的監測,一旦二氧化硫含量超過了0.5ppm時,就會危害人體健康,當煙塵濃度超過0.3mg/L,二氧化硫濃度超過了0.21ppm的情況下,勢必會對人體呼吸系統造成巨大的危害。國家有關環保部門要在總結相關監測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在原有監測技術標準下加以更新,形成更為完善、科學的環境監測技術標準,使得這些標準可以作為后續相關部門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參考。
3.3加強環境監測隊伍建設
環境監測工作的專業性較強,為發揮在環境監測工作中人員的專業優勢,各個環境監測機構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要加強監測隊伍建設,結合總體的監測標準和要求,來進行專業監測人員的調配,確保該團隊內每個監測人員都可以發揮其特長,確保監測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專業化環境監測隊伍建設時,應該從人才培訓和引進的角度出發,在人才培訓方面,環境監測機構要定期組織專業的監測人員參與各種專業化培訓,通過培訓來提高人員的專業素質。其次,在人才引進方面,環境監測機構要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在監測人員的選聘方面,加強對人才專業素質的考核,只有通過嚴格考核的人員,才能夠從事環境監測工作。
4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全面推進環境監測目標的實現,用環境監測來指導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除了要加強環境監測的硬件設備設施配置,還需要通過環境監測的制度、技術標準建設、人才配置、技術創新等來實現。
參考文獻:
[1]李校葒.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214(09):64.
[2]陳松.探析基層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風,2017(18):136.
作者:黃河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