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改下高中區域地理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在課程理念下對地理教學的新程序的見解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使課堂成為他們活動和學習的主陣地,所以教師也要在教學的程序上多下些功夫,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在教師的帶領下主動地學習,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能夠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學生。其實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多思考,學生怎樣才能夠順利地進入課堂,集中精力于課堂上,怎樣學生才能把所學的知識消化和吸收,并且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黃土高原地形”時,教師可以以“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圖作為鋪墊,讓學生認識黃土高原的地貌和黃土高原的范圍,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這也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學生都是有一些地理常識知識的,結合圖片,以便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的情景之中,為后面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做好準備。同時學生肯定會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可以在這些地方作出標記,當教師進行講解的時候,學生就會逐漸解開自己的謎團,理解課堂上的內容。學生解開謎團可以是自主性的探究方式,也可以是合作式的探究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習慣。課下學生可以通過練習進一步復習和鞏固所學的內容,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用,學有所得。
二、教師要勇于實踐,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
1.宏觀把握,掌握框架
教師在教授學生區域地理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區域地理?學生在學習它的時候需要重點掌握哪些內容?用什么樣的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是每一個高中地理教師都要認真對待的難題。教師只有從宏觀上把握了這些,在教學中才能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學生才能夠掌握知識框架,知道自己都學了些什么。就中國區域地理而言,教師要讓學生宏觀掌握重要經線、緯線;三級階梯分界線,主要地形區;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征,主要天氣現象和氣象災害;外流區和內流區的分界線,主要外流河(長江、黃河和珠江)和內流河(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和河流利用、治理;主要自然資源;農區和牧區的分界線等內容,主要地區的農業特色;四大工業基地和三大工業帶;交通運輸中的鐵路網。讓學生首先在腦海中有一個知識框架,知道該學習什么,重點掌握什么,答題的時候自然也就有了方向。
2.環境三大方面回答
區域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等;區域自然地理環境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區域人文地理環境主要包括人口、社會經濟、交通、聚落、文化等人文地理環境要素。學生在學習和回答問題的時候,只要抓住了這些點,從這幾點展開,就一定能夠抓住要害,不管是什么問題都會來者不拒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明白這些“點”的重要性,并且讓他們能夠靈活、熟練地應用這些“點”。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應當根據新課程理念對過去的常規教學方法進行重新的審視,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使自己盡快成長起來。
作者:劉世超單位:四川省沐川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