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審美美術活動藝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美術活動不僅是培養幼兒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賦予了幼兒主動學習和發展創造能力的機會。在活動中,教師應如何適應幼兒的發展需要,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呢?
一、觀察了解幼兒
教師作為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判斷幼兒學得是否主動、積極,才能真正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從而幫助幼兒獲得有關學習經驗,掌握學習方法。
1.了解幼兒學習的興趣與需要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應運用有效的手段去了解幼兒的創造興趣,以適應幼兒的發展需要。例如在命題畫創作活動中,如果有幼兒認為教師的命題妨礙了自己的表達方式,或是近日的生活體驗中有他更感興趣、更愿意表達的內容,或是他還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完成命題,那么此時使用集體式的指導方式,就易使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和幼兒交談或個別輔導,去順應幼兒的表現需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盡可能為每個幼兒提供從自己的興趣出發進行學習的機會,但這并不是要教師盲目地迎合幼兒的每一個興致。教師可以順應幼兒的需要臨時改變或調整活動計劃和內容,也可以根據事先設想好的多種應變方案,給予幼兒靈活機動的教育引導,以滿足幼兒的表現需要。
2.了解幼兒思維的即時狀況
在活動中,幼兒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教師作適當的引導和靈活的處理。教師只有對幼兒學習過程作客觀仔細的觀察,才能了解幼兒需要何種支持、鼓勵和幫助,并盡可能在幼兒感到困難和乏味前介入,以避免幼兒產生畏難情緒,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例如《染紙》教學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通過不同的折疊方式,在紙上印染出不同的圖案,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經驗。在活動中,有的幼兒需要具體的指導,而有的幼兒需要的只是鼓勵、支持。有一位幼兒嘗試了幾次,得到的卻都是相同的上下、左右對稱的圖案。最后,他似乎感到沮喪,準備放棄并嘟嚷著“我做完了”。其實這位幼兒只是處于思維的暫時停頓狀態,他需要學習新的經驗,進行新的思考。于是我向他建議道:“為什么不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制作呢?”后來,他成功了。活動結束后,他帶著喜悅的心情向伙伴們介紹了兩種不同圖案的印染經驗,還簡要分析了自己一開始失敗的原因。
3.了解幼兒所處的發展階段
在美術活動中,同一年齡段幼兒的繪畫發展水平往往呈現出不均衡性。為此我們應該通過觀察,了解每個幼兒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水平,以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例如:4~5歲的幼兒,有的處在涂鴉階段,而有的已發展到了圖式的再現階段。處在涂鴉期的幼兒,他們往往對繪畫的過程感興趣,喜歡用筆和紙來表現。因此,教師應為他們提供較大的紙和筆,多給他們涂鴉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從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已跨越涂鴉階段的幼兒則喜歡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教師應利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活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能力,幫助他們積累有關的學習經驗。
二、提供主動學習的教育環境
幼兒的發展是個體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在美術活動中,什么樣的環境才能有助于幼兒的主動學習,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呢?我們認為應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
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包括兩個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美化活動環境。實踐證明:幼兒的藝術行為深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例如參觀過藝術作品展之后的幼兒,他們往往表現出比往日更加濃厚的創作興趣和熱情。這是因為幼兒接受了來自特定環境的信息和刺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通過展示幼兒繪畫及手工作品,陳設易被幼兒理解的名畫,布置藝術圖片及裝飾品,來裝飾教育環境,并讓幼兒一起參與設計和布置,以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和熱情。
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提供能滿足幼兒創作需要的豐富的美術活動材料,如各種不同顏色、大小、質地的紙以及炭筆、油畫棒、水彩筆、水粉筆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選擇。這不僅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表現需要,而且有利于幼兒在探索中獨立地獲得學習經驗。例如,如果幼兒選擇深色紙作畫,就必須考慮什么樣的顏色要適合在深色的畫紙上表現;如果幼兒選擇大紙張作畫,就必須考慮用什么樣的工具更方便快捷等等。教師可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各種嘗試,使幼兒既獲得各種學習經驗,又獲得學習的樂趣。
2.營造寬松、自由、和諧的創作環境
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有利于幼兒創造能力及個性的發展。教師應鼓勵幼兒毫無拘束地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重視每個幼兒的個性表現及藝術創作,并及時給予贊揚與鼓勵,如“你設計的房子真是太有趣了,我也很想住在里面”,“你的畫色彩很鮮艷,用了像彩虹一樣漂亮的顏色”,“你做的這只孔雀既美麗又可愛,你愿意放在展覽角中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欣賞嗎”等等。教師應給予每個幼兒被承認的快樂,使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由此而更加喜歡美術活動,更富有創造勇氣和熱情。
在活動中讓幼兒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和創造的時間,同樣有助于幼兒的主動探索及表現。教師應幫助幼兒考慮自己的計劃,并讓幼兒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去嘗試表達。例如在以“船”為主題的美術活動中,可先與幼兒一起討論自己曾經看過的船,然后想象未來的船的外形和功能,最后與幼兒一起談論計劃,如“你的計劃是怎樣的”、“有什么好主意”、“你準備選擇什么樣的材料”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材料”等等。有的幼兒說“我準備用橡皮泥制作一只大船,船窗可以刻上去”,有的幼兒對一大堆紙盒感興趣,有的幼兒對畫船感興趣,有的幼兒則熱衷于把幾種材料結合起來使用,總之,只要是幼兒按自己的需要和興趣作出的選擇,就能對幼兒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