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性化管理在大學生管理中的實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校改革腳步的加快,國家不僅要求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要求高校在大學生管理中要實施人性化管理。高校要切實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斷增強自身的教育實效性,大學生管理是核心工作之一。分析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人性化管理在大學生管理中實施的對策。
[關鍵詞]人性化;管理;大學生
近年來,隨著高校改革腳步的加快,國家不僅要求高校要不斷提升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質量,還要求高校在大學生管理中要實施人性化管理。高校想要切實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斷增強自身的教育實效性,大學生管理工作是核心問題之一。當下,高校必須樹立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大學生管理中實施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關懷,尊重大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大學生健康的人格、科學的生活方式得以快速發展。
一、大學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基本內涵
人性化管理是指高校在管理大學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遵從學生的個人意愿,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提供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教學空間及教學方式,積極調動大學生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自己想要學的東西,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具體來說,大學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一)情感要素
情感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第一,重視學生的情感、情緒。通過各種方式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教育環境,構建和諧的非正式師生溝通途徑,讓大學生在被管理的過程中時刻保持著愉悅的心情。第二,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當下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高校學生的培養規模及培養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2],所以大學生在面臨各種競爭時肯定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在各種壓力面前,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較差,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調整與解決,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其營造良好的生活空間,學生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環境。
(二)民主要素
人性化管理在大學生管理中實施的核心內容是要積極培養大學生的個人責任感,讓他們也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所以高校在大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在需要做出重要決策時,應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及建議,培養每一位大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個人責任感,以此來提高決策的民主性及科學性。此外,大學生在參與學校管理的過程中,要基于高校發展的基礎之上,制定與此一致的計劃及實施細節,逐漸將參與管理視為自覺管理的過程。
(三)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的建立過程是一個內化過程,需要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認可。相應的,優良的校園文化一旦形成,對于大學生的身心成長與發展都有促進作用,可以科學地引導他們如何更好地待人接物,如何更好地發展健康的身心。
二、目前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
(一)管理水平較落后
大學生管理工作需要結合所有學生的整體情況有整體性、層次性地開展,這就要求從事大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要有更加扎實的管理學理論基礎與管理實戰經驗。雖然很多高校對于從事大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有很多切實的獎勵機制,但是這些工作人員的工作激情還是不高。而且,許多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與教學人員有重疊現象,即工作人員有兼職的形式存在,他們根本沒有時間與學生進行細致的溝通,導致管理水平比較落后。
(二)規章制度過于傳統
高校的發展都有一定的歷史,所以高校中的大學生管理工作都習慣研習傳統的管理模式。當下,大部分高校中的大學生管理工作都將大學生定為監管對象,導致其個人特性往往無法充分發揮;傳統的大學生管理模式處于主導地位,管理模式比較片面。而且,由于中國具有多年的應試教育體制,導致大學生都有慣性思維,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其實,對大學生具有實效性的管理應該以服務為主,但較多高校都無法意識到這一點。如此情況之下,大學生很難發展成創造性思維強、具有較高主觀能動性的優秀人才。
(三)管理重形式輕成效
在高校中倡導人性化的大學生管理模式已有一段時日,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開展人性化管理的工作還僅僅停留于表面,并沒有真切地領會人性化管理的實質。由于高校中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日常工作比較繁瑣,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又比較容易出現各種狀況,再加上近幾年的高校擴招現象,一個大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面對幾百個大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就變成了學生的后勤工作者,忙于處理各種瑣碎的事務,沒有足夠的時間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更談不上對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出分析與研究。
三、人性化管理在大學生管理中實施的對策
(一)堅持“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當下,社會經濟、文化都發展較快,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已經被全球各地的教育學理論所廣泛接受。高校管理工作中到底如何將對學生的管理轉變為對學生的服務,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與發展,是當下教育界研究的熱點之一。人性化管理實施要求高校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即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精神。與此同時,還要通過充分發揮教師的服務性質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創造、實踐能力。高校在組織與開展各項校園活動時,其宗旨都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制定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與管理辦法,始終將學生的切實利益置于管理工作的首要考慮因素中。當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管理工作者要及時發現問題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科學的引導,使學生的困難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不僅如此,還要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對于自己的關心,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快地投入到正常的學習中去。
(二)人性化理念和大學生管理制度充分融合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快速發展成熟的階段,高校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對他們的行為舉止進行一定的約束。但是,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須與人性化理念充分融合。具體來說,就是制度的建立過程中必須全面考慮學生的個人情感、個人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本著越嚴厲越好的原則。由于大學生處于“準社會人”的特殊階段,高校中的制度不僅要對學生的行為有所約束,還要讓學生感受到制度對于他們個人人格的尊重。高校平時還應該在學生群體中做好調研工作,不斷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不斷根據調研結果修改與完善制度,這樣才能修訂出真正科學、合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三)將民主參與和法制融入管理中
高校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實施需要將民主參與和法制管理融入其中。雖然大學生人性化管理的概念已經出現了較多時日,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沒有將民主參與和法制融入其中,所以實施過程并不順利,甚至沒有任何成效。高校在實施人性化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還要堅持“依法治校”“依德治校”。若偏重于“依德治校”,就會使管理過于民主化而沒有紀律可言;若偏重于“依法治校”,就會使管理工作缺少人性化的理念。由于人的特性使然,人們都喜歡追求有利于個人利益的事務,但是這種追求也需要有個“度”,即通過“依法治校”可以量化這個“度”,可以在公平、公正的校園環境中開展人性化的管理工作[3]。
(四)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師團隊
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涉及面比較廣,需要高校按照自下而上原則分層次地開展工作。從高校領導到教師再到學生,工作的開展需要各個環節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所以,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師隊伍是開展人性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高校領導不僅要有寬闊的胸懷,還要有為人師表的風度。高校領導不僅要堅持服務理念,還要培養教師的服務促進發展理念,讓教師能夠虛心為學生服務并愿意接受學生的意見及建議;第二,高校中的規章制度、組織建設等內容的確定需要高校各個層次人員的共同商榷,其中包括高校領導、教師、學生等,在綜合參與人員所有意見之后再確定最終的方案;第三,高校要積極考慮教師的利益及發展,使教師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當下社會發展較快,高校的教學理念也必須與時俱進,對教師的要求提高的同時,也要關注高校給教師帶來的發展機遇;不僅要培養教師扎實的基本理論功底,還要為教師創造提升其實踐能力的機會。基于當前大學生管理工作水平較落后、規章制度過于傳統、管理重形式輕成效的現狀,應堅持“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將人性化理念和大學生管理制度充分融合,將民主參與和法制融入管理中,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師團隊,提高大學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楊薇,王征兵,姜羽.農村籍女大學生教育個人直接成本實證研究———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2(2).
[2]盧黎歌,王福益,周輝.遵循大學生思想成長規律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3]夏水龍,晏紅潔,李潔珍.對貧困大學生教育與管理的思考[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作者:廖翠玲 單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