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可持續發展概念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本項目模塊中,所謂旅游可持續發展,其實質在于要求旅游的發展應實現與自然、社會、文化及生態環境的協調,在保持和增進旅游業未來發展的同時,使外來旅游者和接待地居民的需要都能得到滿足。旅游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一種保護環境的口號,而且是一個政治、經濟、技術、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是向傳統的旅游方式、價值觀念和科學方法發出挑戰的一場生態革命。旅游可持續發展強調的是以系統的、平等的、全球的、協調的方式發展旅游,協調環境、旅游者和當地社會三者間的利益關系是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2.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的《我們共同的未來》最早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開篇序言中也指出: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一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隨著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有關旅游業發展和旅游的影響問題的研究也積極向這一主題靠攏。1995年4月,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召開的可持續旅游發展世界會議,強調認識旅游對環境的依賴性,旅游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旅游業的持續發展應與經濟、文化等其它領域的發展相協調,會議通過了《可持續旅游的發展憲章》和《可持續旅游發展行動計劃》。在此宏觀背景下,關于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十分活躍,主要形成了兩方面的理論:發展中心論和生態中心論。發展中心論認為,旅游可持續發展是旅游發展的一條途徑;而生態中心論認為,人類發展的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目標優先于經濟利益目標。目前旅游可持續發展尚未形成統一的概念,旅游可持續發展理論的主要目標:
(1)增進人們對旅游產生的環境效應和經濟效益的理解,強化生態意識;
(2)促進旅游的公平發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區的生活質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質量旅游經歷;
(5)保護未來旅游開發賴以存在的環境質量。
3.可持續旅游內涵特征
(1)公平性
旅游公平發展包括旅游發展的當代人公平,世代間公平和旅游資源分配使用的公平。當代人公平是指通過發展旅游業,促進世界經濟文化交流,帶動經濟落后的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消除貧困,減緩兩極分化現象;世代公平是指在滿足當代旅游發展需求的同時,不能減低后代人滿足旅游需要的能力,保證不破壞后代人發展旅游業的條件;公平使用資源是指各國享有資源開發利用的主權,不受其他國家干擾。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關于環境與發展里約熱內盧宣言》中指出“各國擁有按著本國人環境與發展政策開發本國的自然資源的主權,并負有確保在其管轄范圍內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動不致損害其他國家或各國管轄范圍以外地區的環境的責任。”此外,由于旅游業的特殊性,公平使用資源思想還滲透著分管共享的思想,全球的自然美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可供全球共同享受,并通過旅游方式取得共享的機會。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分頭管好旅游資源,為世界人民提供享受機會。
(2)持續性
強調旅游資源的開發與旅游業的發展應不能超越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保持生態支持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證可更新資源的持續利用;同時使不可更新資源的消耗最小化,因為旅游業發展對不可更新旅游資源的消耗是絕對的,且隨著旅游開發利用的程度增強而生命周期呈縮短趨勢,為了使后代人公平享用這些資源,必須對旅游的發展提出速度和規模的界限,這正是可持續發展與以往任何發展思想明顯的區別所在,反對為謀取短期利益掠奪式開發旅游資源。
(3)共同性
由于各國文化、歷史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別,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具體目標、政策措施和實施步驟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續發展作為全球發展的總目標,它所體現的公平性和持續性精神則是共同遵從的,并且實現這一總目標必須采取全球共同的聯合行動,既尊重所有各方的特色與利益,又要在保護全球環境與發展體系方面采取國際統一行動,進一步發展共同的認識和共同的責任感,反對狹隘的政治觀、區域發展觀和缺乏共同性的民族觀,它更接近于把地球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體現的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和發展需求。從根本上說,貫徹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類之間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如果各國的旅游
業都能按“共同性原則”發展,那么,人類的旅游事業能在人與自然之間保持互惠共生的關系,從而實現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4.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關于可持續旅游的目標,1990年在加拿大召開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大會上已經達成五點共識,即:
(l)增進人們對旅游所產生的經濟效應和環境效應的理解;
(2)在發展中維持公平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4)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感受;
(5)保護未來旅游開發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
本書編者認為可旅游可持續發展應實現以下目標:
(1)改變人們的態度和習慣,使人的行為規范和實踐符合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標準。增進人們對旅游所產生的環境效應與經濟效應的理解,強化其生態意識。
(2)保持旅游資源的多樣性,減緩不可更新資源的衰竭速度,提高增長的質量,避免以破壞環境和資源為代價的非持續性發展問題。
(3)旅游以當地經濟發展提供的各種機遇作為發展基礎,與當地經濟有機結合,通過旅游開發促進旅游地社會經濟的健康、和諧發展,改善和提高旅游目的地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和當地社區居民的生活水準和生活質量,防止因貧困而對旅游資源掠奪式開發的悲劇發生。
(4)改善服務質量,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感受,吸引更多的游人。
(5)提高旅游業管理水平,保持或提高旅游業的競爭力和生存力,并在發展中維護“公平”的經營環境。
可持續旅游的目標是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體系,其核心就是要實現滿足游客需求和滿足旅游區居民需求相統一,保證當代人在從事旅游活動的同時不損害后代為滿足其旅游需求而進行旅游開發的可能性。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人們的一種“理想狀態”,但不同區域、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條件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