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當代中國研究所
雙月刊 審稿周期:1-3個月 全年訂價:¥280.00
《當代中國史研究》由李正華擔任主編,創刊于199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當代中國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歷史領域專業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
1、摘要:概括陳述論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主要結論,要求客觀反映出論文的主要信息。不要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
2、基金項目雜志往往要求投稿內容是原創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確保您的研究項目在某些方面具有新穎性、突破性或對現有問題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
3、所投稿件應遵守國家相關標準和出版物法規,如關于標點符號和數字使用的規范等。
4、正文標題層次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以此類推。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
5、表格應插入正文合適處,表頂寫明表序和表名。圖和表與正文一起編頁。圖稿應清晰。多名作者聯合署名次序以編輯部收到的原稿為準。
6、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7、稿件內容求真務實,有行之有效的思路、探索、做法、經驗,有理論或實踐上創新,特色鮮明。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如三個月未見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置。
8、引用的參考文獻應為最近5年內發表的,且一般要求5篇以上;另外,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
9、題名。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緊扣文章主題,用語用詞嚴謹規范且利于網絡檢索。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和代號。
10、來稿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職稱或職務、工作單位、詳細地址、郵編、電話號碼和E-mail。以集體名義寫的文章,請注明執筆者或聯系人,以便聯系。
地址:北京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
郵編:100009
主編:李正華
作者:朱佳木
作者:王柏中; 付廣華; 歐陽常青; 羅彩娟
作者:鄭彥卿
作者:鄔思源
作者:王新; 張藜; 唐靖
作者:仁欽
作者:王瑾
作者:郭賽飛
作者:蘇澤龍
作者:杜英; 陳金龍
年份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被引次數 | 338 | 348 | 441 | 406 | 398 | 425 | 586 | 447 | 576 | 635 |
影響因子 | 0.18 | 0.17 | 0.19 | 0.29 | 0.25 | 0.32 | 0.44 | 0.42 | 0.66 | 0.8 |
立即指數 | 0.01 | 0.03 | 0.02 | 0.04 | 0.01 | 0.11 | 0.1 | 0.04 | 0.15 | 0.26 |
發文量 | 127 | 122 | 92 | 113 | 82 | 73 | 99 | 77 | 71 | 72 |
被引半衰期 | 8 | 7.32 | 7.89 | 8.53 | 8.68 | 8.93 | 9.87 | 10.17 | 10.24 | 9.53 |
引用半衰期 | 8.12 | 11.5 | 7.36 | 12.33 | 6.95 | 9.53 | 7.73 | 7.5 | 8.6 | 5 |
期刊他引率 | 0.95 | 0.97 | 0.96 | 0.96 | 0.95 | 0.94 | 0.88 | 0.96 | 0.96 | 0.96 |
平均引文率 | 14 | 14 | 19 | 6.8 | 23.5 | 33 | 32.6 | 42.2 | 47.3 | 46.9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郵編: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