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清潔鄉村工程考察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清潔鄉村"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今年,宜昌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我縣在今明兩年內完成"風茅路(*至*壩)、*路(*至*峽口)、*風景區專用路(聚魚坊至*漂流的起點和終點)、泗溪生態風景區專用路(*至泗溪)"沿線的"清潔鄉村"工程。這一要求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為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推動新發展,筆者于4月23日帶領建設局機關、有關鄉鎮和村的干部前往*縣就"清潔鄉村"工程建設情況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考察。通過看現場,查資料,聽介紹,對*縣的做法和經驗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一、*縣的主要做法
今年,*縣整合資源著力推進"遠當公路"沿線20公里生態文化走廊建設,連片開展村莊整治,示范推動"清潔工程"。這20公里生態文化走廊縱向輻射鳴鳳和花林寺2個鎮5個村。我們沿途所見,公路寬闊平坦,路邊房屋設計新穎美觀,戶戶門前筑有花壇,園田圍有柵欄,排水溝順暢,每隔一段距離置有垃圾桶和垃圾屋,村容整潔,清爽明快。隨便走進哪家農戶院落,都見不到垃圾、污水、糞便、畜禽,花草樹木點綴其間,生機盎然。村莊后面林木森森,鳥語花香,讓人神清氣爽,留連忘返。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治路。公路寬闊平坦,暢通無阻,標識牌規范。充分挖掘楚文化、嫘祖文化、道教文化在*的歷史淵源,利用道路護坡建設,采取浮雕、彩繪等藝術表現形式,描繪歷史人物,講述歷史傳說,彰顯地域特色,走廊沿線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治亂。按照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建筑風格、統一地基標高的要求,嚴格公路沿線新建房屋的規劃控制,積極引導農民群眾開展舊居改造和危房改建,在公路沿線各村興建5個公益性公墓,拆除公路沿線違章建筑4500余平方米,清障3800余立方米,拆除設置不規范的廣告牌匾、交通標識牌260余塊,有效解決了由于亂搭亂建造成的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貌的問題。
--治臟。按照村莊整治和建設規劃的要求,積極引導農民群眾開展"五改三建"(改路、改水、改廚、改廁、改圈,建沼氣池、建生態家園、建庭院經濟),實行柴草歸院、垃圾歸點、畜禽歸圈、污水歸池,實施接線道及稻場硬化。同時,在沿線村居民集聚地設置150個垃圾桶,建設25個垃圾集并房,并組建環衛服務隊,形成了"戶收、村集中、鎮轉運、縣垃圾填埋場統一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機制。
--治水。積極推廣無塔式自動供水裝置,新建安全飲水工程6處,3000多名農民用上安全水和自來水。對公路沿線水系進行綜合整治,疏浚河道、清除塘泥、截污治污,共修建排水溝渠8450米,初步形成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美好景象。
--治綠。積極倡導造林綠化,通過植樹補綠、見縫插綠、筑壇增綠,著力構筑點成景、線成蔭、帶成廊的綠化美化格局,充分展現獨特的鄉村風貌。一是道路林蔭化。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樹種、統一栽植、統一管護"的原則,在公路沿線補植集觀賞性和經濟性于一體的成年行道樹6700余株,道路綠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二是農田林網化。引導公路沿線農民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坡和荒灘,高標準連片種植柑桔、意楊等經濟林木,著力培育生態產業,打造秀美田園風光。三是庭院花果化。在人口聚集地修筑花壇460多個,在農戶房前屋后開發的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四周安裝規格統一的柵欄4500余米,發動群眾栽植香樟、紫薇、枸骨等觀賞性花卉苗木和柑桔、桃樹等經濟林木共15000余株,裝點美化農家庭院,構筑觀光綠化帶,一幅幅"樹蔭綠地、碧水鮮花、步移景異"的生態畫卷初步繪就。
二、*縣的基本經驗
*縣"清潔鄉村"工程在短期內能夠取得這么大的成績,其基本經驗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一是領導推動。為認真貫徹落實去年在老河口市召開的全省推進"百鎮千村"與"清潔工程"建設現場會精神,他們先后組織部分縣級領導和鄉鎮、縣直部門及村主要負責人赴老河口、洪湖和河南西峽等地考察學習,由縣委縣政府領導帶隊,組織專班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縣委縣政府決定創建生態文化走廊,并將其作為縣政府2009年全力辦好的10件實事之一。成立生態文化走廊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專班下設規劃、工程建設、綜合和環境整治四個工作組,全面負責創建工作的規劃、指導、協調、督辦和落實。沿線5個村各明確有一名縣級領導實行包村聯系,為生態文化走廊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規劃帶動。他們堅持把規劃作為創建工作的"龍頭"來抓,立足高起點,招標選擇浙江大學亞歐規劃設計院承擔規劃設計任務。創建規劃以修編以后的《*縣城市總體規劃》和《鳴鳳風景區總體規劃》為依據,結合沿線各村的新農村建設規劃,按照"美化環境、增加景觀,分段布局、打造亮點"的設計思路,對沿線8個重要節點進行精心設計。同時,按照分類指導、科學可行的要求,分別編制沿線村(居)民點規劃、環境整治規劃、綠化體系規劃、景觀建設規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規劃設計成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護沿線的自然生態環境,確保實現保護與開發、自然與人文、觀賞與游樂的有機統一,為創建工作規范化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部門聯動。實行領導包村聯系、部門分塊負責、單位劃段幫扶、企業對口支援、鎮村組織實施,建立包保責任制,將20公里生態文化走廊劃分成11段,每段確定一個縣直單位結對進行幫扶;每個村確定一家有實力的企業對口支援;將生態文化走廊建設項目細化為18類,逐項分解落實到相關單位和部門,實行分工負責,合力創建。
四是政策驅動。在建設模式上實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在資金投入上實行捆綁使用、以獎代補。從增加財政投入、制定獎勵政策、加強資金管理等方面入手,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生態文化走廊建設規劃范圍內的部分建設項目給予資金扶持,充分激發農民群眾投資投勞的積極性。同時,將各部門向上爭取的農業項目資金和各責任單位幫扶資金納入建設領導小組統一管理、統籌安排、捆綁使用,在不改變項目管理渠道和資金使用范圍的前提下,集中用于生態文化走廊建設。據了解,他們平均用于每個村的建設資金達四、五十萬元,幫扶單位和包扶企業認了大頭,衛生設施、垃圾清運和柵欄全部由縣財政拿錢,對花壇建設、房屋粉刷等,縣財政給予獎勵。
五是活動拉動。他們堅持以生態文明觀念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文明意識,養成文明習慣,增強文明素質,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按照"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要求,以餐飲服務技能和柑桔、食用菌、桑蠶等主導產業生產技術為主要內容,通過發放資料、專家講座等形式強化培訓;以建設"綠色社區"和"生態村"為著力點,以開展評選"十星級文明家庭"、"十佳文明村民"等活動為載體,倡導清潔文明生產生活行為;建立健全村級文化陣地,以群眾喜聞樂見、自娛自樂的形式,組織開展寓教于樂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
三、*經驗給我們的啟示
從*歸來,我們組織有關鎮、村干部座談,大家都感觸良多,深受啟發。我們還深入*鎮槐樹坪村走訪座談,就開展"清潔鄉村"工程試點進行了探討。大家一致認為:
認識是前提。首先是領導認識要到位,其次是群眾的認識要到位。如果認為它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虛假政績",這項工作就沒法推動。正確的認識應該是,抓好"清潔鄉村"工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解決民生問題的具體體現,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和手段,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領導是關鍵??h、鎮、村三級領導重視不重視、支持不支持、熱心不熱心,是決定"清潔鄉村"工程成敗的重要因素。根據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縣委縣政府應該把農村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用在解決"三農"問題上。如果實際工作中做不到這一點,加強農村工作就是空談。
投入是保證。"清潔鄉村"工程是要花錢的,*4條干線沿途有27個村,根據*的經驗,總投入將不下于1000萬元。這種投入不像投資建廠,短時期見不到直接效益。農民群眾拿不出這么多錢,即使拿得出也不愿意拿。大量的讓農民掏錢恐怕也不合時宜。因此,實施"清潔鄉村"工程,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農村大地,實行以城帶鄉、以工補農,大量的錢必須由財政拿,由部門和企業拿。
群眾是基礎。"清潔鄉村"工程的實施主體是農民群眾,需要他們投資投勞,如果他們不樂意,政府就是給錢也辦不好事。政府要扶持,但不能包辦代替,大包大攬。必須充分發動群眾,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要他們把"清潔工程"真正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變"要他們干"為"他們要干"。定規劃、定方案,要充分走群眾路線,尊重群眾的意愿,不能強迫他們干他們不想干的事。即使他們的一些想法不科學、不合理,我們也只能加以引導。
四、工作建議
"清潔鄉村"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交給我們的硬任務,市的將不定期檢查并通報,我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為了迅速啟動這項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深入調查研究??h、鎮、村三級要組織力量,對4條干線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弄清沿途有多少村組、社區,多少農戶、人口,多少個居民點,農民的經濟狀況、思想狀況、生活習慣,存在的突出問題,村莊整治的內容、數量、投資,等等。
二是科學編制規劃。堅持規劃先行,規劃高起點。縣政府要解決必要的經費,聘請有一定資質的規劃部門來做規劃。規劃部門要深入實地,查看現場,走訪農戶,因地制宜地編制規劃,確保規劃既有科學性,又有操作性,有效地指導"清潔鄉村"工程的實施,要力爭有地方特色,有亮點,不是對外地的簡單模仿。
三是研究出臺政策。要擬定建設資金的籌措辦法,采取"幾個一點",調動各方的積極性;要制定財政以獎代補的政策;要研究涉農項目資金捆綁使用的政策,對幫扶單位和企業拿多少錢、做什么事要提出明確的要求,
四是合理分解任務。學習*經驗,采取領導包村聯系、部門分塊負責、單位劃段幫扶、企業對口支援、鎮村組織實施,建立包保責任制。把任務分解到領導、分解到部門、分解到企業、分解到鎮村,做到任務明確、要求明確、責任明確、獎懲明確,任務完成得好的,給予獎勵,任務沒完成的,實行問責。
五是廣泛宣傳發動。要層層召開動員大會,廣泛宣傳發動,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個個理解,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為工程的實施掃清思想障礙,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六是強力推動落實。要把"清潔鄉村"工程作為檢驗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效能建設、執行力建設的實際效果的重要標志,實行跟蹤問效、行政問責,與干部的獎懲掛鉤,與干部的考核任用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