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激勵語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經(jīng)常聽到有些老師抱怨:我對出現(xiàn)不同問題的同學,提出了不同的改正辦法,為什么都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呢?
我想,與其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去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并用激勵性語言激勵他,讓他體驗成功的滋味,產(chǎn)生奔向成功的渴望。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每一個人都抬起頭來走路。”很多時候,激勵性語言會化作一種力量,富有警醒作用的激勵性語言能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更能讓學生充滿自信,抬起頭來走路。那么,該如何使用激勵性語言呢?我認為,應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 口頭語言激勵
一句贊語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說教和任何暴風驟雨般的批評與責備都更有力量。教師對學生的口頭評價是評價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方式,特別是當眾口頭評價。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有的同學會對某一問題“打破沙鍋問到底”。如果你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的發(fā)問草率處理,說他鉆牛角尖,就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其對該學科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如果你說:“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很好,”或者說:“這位同學勇于提出問題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然后話鋒一轉(zhuǎn),說:“由于時間關系,你提出的問題咱們課后再討論。”這樣既不傷學生的自尊心,又不至于在課堂上耽擱太長時間,同時又能使該學生保持對該學科的學習熱情,一舉而數(shù)得。新的課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中不時地流露出對學生的理解、支持、尊重、信任等一些激勵性語言,就會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其求知欲望。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從而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 書面語言激勵
很多時候,我覺得書面語言激勵是一種比口頭激勵更有效的方式,它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
記得今年在離中考還有四五十天的時候,班里的同學表現(xiàn)出很多不好的狀況:有缺少學習激情的、有因?qū)掖慰荚囀Ю员暗摹⒂嗅葆宓摹⒂兴叫碾s念的……針對不同情況,在檢查他們?nèi)沼浀臅r候,我便私下里在他們的日記里寫了不同的激勵性語言來激勵他們:
對一向考年級第一,而最近卻沒有什么激情的李金雷寫道:“轟轟烈烈大干四十五天,開開心心跨進沭中大門。”
對以前成績一直在年級前列,而近幾次月考成績有所下降、有些自卑的方楠寫道:“生活是無涯的海洋,生命是多難的風帆。平靜的湖面煉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huán)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相信自己,你有雄厚的實力,你一定能成功!”
對彷徨不前的李明輝寫道:“你想品嘗勝利的滋味嗎?你想感受成功的喜悅嗎?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腳踏實地,努力拼搏,你的愿望定能實現(xiàn)。”
對受同齡打工潮影響而有些厭學的吳恩虎寫道:“排除干擾,確立自信,樹立目標,奮勇拼搏,你一定會擁有輝煌燦爛的明天。”
對頭腦聰明,但學習不踏實的劉海南寫道:“聰明的頭腦是你成功的有利條件,努力拼搏是你成功的必要條件。奮斗吧!你一定能成功。”
……
用這樣的激勵方式,既避免了有些學生與老師交流時的不好意思,又和同學之間有了秘密(因每位同學都有可能認為這是老師私下寫給他的鼓勵,別人沒有)。他們便會格外珍惜老師對他的這份特殊情感,保守這個秘密,把這些話放在心靈深處,甚至當作座佑銘,來激勵自己發(fā)憤讀書。
結(jié)果,今年中考,上面提到的幾位同學,都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省重點中學――沭陽中學。
三、 其它激勵性語言
【關鍵詞】教師;激勵機制;學生;語文課堂
新理念下的語文課堂評價,要注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感受,以激勵為主,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通過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同伴的關注。實事求是的評價,激勵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究,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學習活動,進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研究和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下面,我就針對激勵性教學語言在課堂發(fā)揮的作用,談談個人的一些體會。
一、激勵性教學語言,給學生以勇氣和自信
教師要樂于彎下腰來傾聽學生的心聲,樂于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閃光點,用自己的真情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常常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當提出問題后,有的學生踴躍發(fā)言,有的學生卻默不作聲。什么原因呢?有的因性格內(nèi)向而羞于發(fā)言,有的因基礎不扎實而對老師的問題沒有把握。怎樣讓他們大膽、自信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呢?這個問題常常縈繞在我的腦海中。面對班中參差不齊的學生,我總是以這樣的語言來激勵他們:“不要緊,你可以輕輕地將答案告訴老師。”然后,我走到他身邊,側(cè)耳傾聽他的回答,當傾聽到學生的答案正確時,我會大聲把答案公布于眾,并給予贊賞,并適時引導:“你看你說得多好呀!下次你自己大聲地告訴大家,那樣會更好的!”對于答案不足的學生,我則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學生思維勞動的成果:“你說得很有道理,還有誰來補充?”對于錯誤的答案,我會話鋒一轉(zhuǎn)說:“他已經(jīng)積極動腦告訴了我一個答案,你們是怎么想的呢?”引導全體學生把問題深入討論下去。“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確答案了,如果你再認真想一想,老師相信你會成功的。”寬容學生的錯誤,善于從學生失利中尋求成功的一面,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老師善于利用激勵性語言,就會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充滿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有效地使缺乏自信的學生,逐漸樹立信心,敢于表達、樂于交流,學會合作。
二、激勵性教學語言,為學生體驗成功搭建舞臺
成功與快樂是學習的一種強大的源動力,教師不失時機地積極激勵,能使學生產(chǎn)生學好語文的強烈欲望。因此,教師要對學生任何成功的言行都要給予及時、明確和積極的強化,如微笑、點頭、或適當?shù)刂v一些激勵性語言。俗話說:“樹怕剝皮,人怕激氣。”其實這也就是所謂的“激將”。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若能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契機,用恰如其分、富于鼓動性的語言去激化這種情緒,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興奮,勃發(fā)一種積極向上,奮發(fā)亢進的良好心態(tài),再因勢利導,擬訂出學習的目標,收到的學習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時,就可以安排如下的練習:“請同學們寫出表示 ‘看’的詞語,越多越好”。這個“越多越好”其實就帶有很大的鼓動性,就會激發(fā)學生盡可能寫出多的表示 ‘看’的詞語。有時還可以用“這樣思考多好!”“回答得真棒!”等語言來鼓動學生,使他們繼續(xù)探究下去,信心十足地去尋求更完美的答案。
眾所周知,天真活潑是學生的天性。所以,學生越是在寬松、活躍的教學氛圍中,越能夠激發(fā)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學生的創(chuàng)作更多時候是在非正規(guī)的教學場景中迸發(fā)出來的。如高聲喧嘩下的激烈討論,手舞足蹈地比劃,成功后的高聲歡呼等。有時侯為了盡可能地營造出這種活躍、富有生機的教學場景,教師的語言可以在有趣的基礎上,大膽地、適當?shù)丶舆M能夠使學生“火一把”的語言來“煽動”每一個學生,這就是語言的“煽動”性。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無意中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由此可見,教師的激勵語言對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多么重要。但在表揚激勵時,教師應注意靈活表達,既要能樹立學生自信心,滿足其榮譽感,也不宜言過其實,讓學生盲目自大。同時,還要注意語氣語調(diào)的使用,對于成績較好的同學,宜采用比較平靜的語調(diào),避免優(yōu)生產(chǎn)生一些不必要的傲氣,讓他們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對學困生,則采用直接表露欣喜的語氣,讓其對自己的成功有深刻的印象,逐步培養(yǎng)學習的自信。
三、激勵性教學語言,給學生以努力的方向
教師在評價時善于抓住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語言表達、方法、策略等方面的信息,使學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比如,“說得精彩極了!今天我要把最高榮譽送給你們,因為你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雙手去實踐,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達。”融學習方法的指導于激勵性評價之中,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極其亢奮的狀態(tài),此時所總結(jié)的規(guī)律、闡明的學法等特點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效果更佳。“他的看法可以嗎?你有什么不同意見?”誘導學生學會表達與傾聽:“XX同學能第一個回答問題,真勇敢!”“你能自己提出問題、想出辦法,真了不起!”激勵學生敢提問題、愿提問題:“請同學們大膽地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原因?”等,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誰還有與眾不同的想法?”發(fā)掘?qū)W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這樣,能使學生及時感受到學習群體的認同和鼓舞,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展現(xiàn)自我,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語文教學,是語言的藝術,是以語言為媒介的心與心的交流。如果用心錘煉,我們可以設計出很多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激勵性語言,重視對學生思維的不斷啟發(fā),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簡介:
一、運用口頭語言激勵
口頭語言是表達思想和感情的語言形式。古人云:教,欲善其事,必先欲其言。說的是:教師想要教好書,必須先講究他的語言。教師的語言可以成為萌發(fā)學生思維的春風,也可以成為凋零學生思維的秋霜。機智的一語點撥,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如久壅頓開的泉水流淌;一句輕聲的責罵,也可以熄滅學生思維的火花。因此,教師對學生說的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個詞,都要出言謹慎,反復推敲,不僅要加大含金量,準確深刻,富有哲理,而且要增多“糖份”,親切自然,如話家常。不僅讓學生感到你是為師者,還讓學生感到你是他親密的朋友,伴著他,引導他走向知識的海洋。
1.發(fā)問式激勵——慷慨地使用贊美,表揚之辭
人人都有一種引起注意,得到認可,獲得贊美的天然欲求。教師要把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和鼓勵意識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之中,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及主動性。教師的發(fā)問要充滿熱情和信任,語氣要委婉,表情要自然。
在回答問題,表演對話,語言交際中,學生由于緊張等原因,可能會出現(xiàn)語句不流暢,不完整等問題。教師要一邊以和藹的目光注視學生,一邊用話語誘導。教師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應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評價,要竭力避免使用一些否定,甚至嘲諷性的評語,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使之產(chǎn)生自卑或反感情緒。通過及時的適當?shù)墓膭睢⒃u價和表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斷提高,去掉了些許自卑和害羞,更加大膽地開口說英語,踴躍地參加表演,回答老師的問題。
2.談心式激勵
和學生談心是教師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和諧劑。運用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威信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生談心時,首先要表現(xiàn)出真誠和熱情,多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做得好的地方,少說或從側(cè)面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缺點,力爭使學生在整個談心過程中始終保持輕松愉快。
3.在學生中開展競賽,激勵競爭
中學生一個很大的心理特點就是好勝心強,不甘落后。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教師要因勢利導,開展各種競賽或比賽活動,來滿足他們好勝的心理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分排,分行表演對話。在這種積極向上的比賽氛圍中,學生情緒高漲,學習積極,主動性大大提高。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自強,自尊,自愛的精神,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集體教育的功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身體語言激勵
人體是一個信息發(fā)電站。人與人接觸時除了用有聲語言外,每時每刻都在用動作、體態(tài)、表情傳遞信息,表達情意。恰當?shù)剡\用身體語言,將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1.恰當?shù)剡\用體態(tài)語言
體態(tài)指身體的姿態(tài),包括靜體態(tài)(體形,服飾,發(fā)式等)和動體態(tài)(點頭,拍肩,握手,手勢等)。教師和諧得體的打扮給人以美的享受,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有利于增進溝通,加深了解。學生成功地表演后,教師給予親切的握手,將使學生倍加振奮。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或表演對話時,教師上身前傾,縮短彼此距離,時而點頭贊許,時而提問補充,能使學生感到教師在關心他的話題,從而回答得更加生動,更加熱情,更加起勁。
2.妙用各種表情激勵
人主要有五種表情,即喜悅,憤怒,悲哀,恐懼和厭惡。其表達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部,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能給課堂帶來親切和諧的氣氛,使學生迅速產(chǎn)生一種向上的,愉快的求知欲。當學生回答問題時,由于害羞,緊張或心理沒底答不上來時,教師以期待,親切的目光注視學生,面帶微笑,輕輕點頭以示鼓勵;微微搖頭,暗示學生糾錯補漏,很快便能消除學生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
三、書面語言(作業(yè)評語)激勵
高中 班主任 語言 激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說話的藝術,教育口語則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所動用的具有說服力、感染力的工作用語,教育口語的運用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功,是完成教育任務不可缺少的工具。”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靈魂。語言激勵是指通過期許、贊賞、指導、鼓舞和表揚的言語來激發(fā)學生思維、增強學生自信心,進而指引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想進步和心理成熟的一種激勵方式。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語言激勵策略,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學業(yè)進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利于教師管理工作的開展,并且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高中階段是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高中生正處在從少年期走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學生的生理發(fā)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發(fā)展卻相對滯后于生理的發(fā)展,這樣就會造成他們的心智和行為的不同步發(fā)展,這個時期的孩子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方面,都還未達到成熟的指標,具有異時性和較大的不平衡性。看待問題往往有所偏頗,有些問題因認知能力限制尚力不能及,這使得高中班主任的管理難度上要遠超于高校班主任和初中以及小學班主任。筆者認為,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高中班主任應努力發(fā)揮自己語言藝術的魅力,將自己內(nèi)在的知識、思想,外化為語言作用于學生,使他們不僅領會,更能受到深刻的感染,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一、懷揣愛心,坦誠相待
別林斯基說:“充滿愛的語言,可以使勸說發(fā)出熊熊的烈焰和熱。”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離不開富有愛心和誠懇的言辭。只有懷著愛心,帶著理解,讓學生領會了包含在班主任語言中的“情之深,責之切”,才能讓學生放下心中的芥蒂,敞開心扉。才會變居高臨下為平易近人,學生感到老師和藹可親,心中自然有了老師的位置。反之,如果班主任擺出教育人的架子,對學生大加訓斥,處于叛逆期的高中生的抵觸情緒就會增強,自然就不會去與老師溝通心理,交流思想,甚至引起矛盾升級和深化,甚至會自暴自棄。恰當掌握批評教育的語言藝術性,懷揣愛心,坦誠相待,多贊揚,少批評;巧妙指出“美中不足”,循循善誘,寬懷為本。這樣,不僅能解決問題,而且能在師生間營造和諧的氛圍,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二、靜觀其變,不失幽默
現(xiàn)代人際交往心理家研究表明,在雙方交往過程中,尤其是在爭論的場合,如果一方適時地沉默不語,讓另一方唱獨角戲,另一方便因從對方得不到任何信息而胡猜亂想,甚至驚慌失措,甚至最后會被沉默所懾服。適時的沉默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對于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一般情況下,如果學生犯了錯誤,學生容易從危害或結(jié)果中認識到錯誤的危害性,心理上產(chǎn)生自責自悔的情緒,學生會在教師的沉默中感到一種力量,自覺主動地把問題說出來。有些班主任見事就說,不分巨細,或者動輒大聲呵斥、疾言厲色,這種批評容易傷學生的自尊心。當學生情緒不穩(wěn)定時,班主任可以采取無聲語言,靜觀其變,讓學生思想上發(fā)生斗爭,在學生心情平靜,抵觸情緒消退再與其進行談話,反而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有的場合,尤其是在學習氣氛緊張的高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幽默的方式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緊張的神經(jīng),用幽默代替批評,以詼諧化解尬尷。這更利于和諧氣氛的營造,幽默的氛圍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前蘇聯(lián)一位詩人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
三、把握分寸,言之有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性格和實際情況,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好語言激勵的分寸。比如,對自尊心強、理解能力強的學生,一般采用“旁敲側(cè)擊”的方法,用含蓄、委婉的語言策略起到激勵作用;對膽小不愛說話的學生,應化嚴肅于幽默之中,先消除其緊張情緒,再通過個人談話的方式為其加油鼓勁;對個性強、脾氣倔強的學生,則要“剛?cè)岵保炔荒茏屍淙涡裕忠乐箤W生“頂牛”;讓學生感到自身的可取之處。這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發(fā)展,更關系到班級的建設。要讓學生服,最終還得曉之以理。虛對虛,邏輯論證,運用邏輯力量推演道理;有實打?qū)崳F(xiàn)身說法,運用實事實例,闡明道理;班主任的“理”既要透,又要易于理解;既要客觀、具體,又要邏輯嚴密;起到讓學生心悅誠服的作用。
四、結(jié)語
總之,語言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一個人的內(nèi)在氣質(zhì)的外部表現(xiàn)。激勵性的教師語言在構(gòu)建最優(yōu)化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勵性語言藝術的形成不僅取決于教師個人較好的知識修養(yǎng)和表達能力,還取決于教師正確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教師對教育事業(yè)、教育對象的深切而執(zhí)著的愛。對思想活躍、求知欲旺盛的高中生,高中班主任的語言應富有感召力和情感性,要講究語言的委婉、含蓄、幽默。要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拓寬知識視野,加強教育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認真鍛煉自己的語言,注意語言的修養(yǎng),提高語言的素質(zhì),掌握語言的藝術,增強語言的表達力,切實提高語言教育藝術水平。只有這樣,班主任工作才能富有成效,才有助于幫助高中生完成人生過渡期的重要轉(zhuǎn)變,增強自信、自強的精神,激發(fā)他們做人求知的愿望,塑造良好的個性和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扈中平,李方,張俊洪.現(xiàn)代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個鼓勵和贊許,都是對學生內(nèi)動力的驅(qū)使和鞭策。因此,我們需要認真觀察學生的課堂狀態(tài)和知識認知規(guī)律,能及時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來激勵和鞭策學生,做到“感受每一顆心靈,賞識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所有學生的潛能,達到整體全面進步的教學目的。
譬如,在教學“光的折射”時,在筆者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了解了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后發(fā)生折射的現(xiàn)象,并且折射光線向法線靠攏。這時有位學生不安分地突然發(fā)問:“如果反過來讓光從水中照射到空氣中,折射光線還會偏向法線嗎?”筆者對此首先肯定:“非常棒,這個問題很有價值,說明你認真聽講并積極思考!”聽到鼓勵,每個同學都受到鼓舞,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于是筆者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根據(jù)光的性質(zhì)通過畫圖來研究結(jié)果。對表達正確的學生再次進行鼓勵:“非常正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該學生在我的激勵下,掩住內(nèi)心的激動,有條不紊地將折射的經(jīng)過和原理講述給大家,引來大家的陣陣掌聲,原來大家也學會了鼓勵同學呢!
當然,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肯定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科學教師在課堂實踐中,針對學生的不同見解和參差不齊的認識,要適時給予不同的鼓勵和評價,肯定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的科學態(tài)度,同時矯正和指導學生如何去從不同的角度正確研究問題。
所以當看到學生畫錯的時候,我們要溫和地提醒和指引:“因為空氣和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從水射入空氣時的折射與從空氣射進水時肯定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們可通過反向思維來考慮。”這樣學生受到點撥,同時也沒有傷害到自尊心,讓他感到鼓勵和溫暖,并激勵著他繼續(x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