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數字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73
資料與方法
2008年6~12月收治子宮切除手術患者92例,隨機把92例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病人既往健康,無其他疾病史,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
方法:對實驗組的病人,自行設計問卷進行調查,進行調查時最好與患者單獨交談,因為患者有些思想活動不想讓他人知道,而對照組進行一般心理護理。
健康教育的內容:入院教育:對新入院的患者由責任護士熱情接診,并熱情帶領患者熟悉病區環境,介紹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以及病房規章制度,病區各種生活設施及注重事項。
認知疾病:由責任護士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的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知識,主管醫生的技術水平,說明手術的方法、方式,麻醉的方法、方式、及術后鎮痛方法。
術前預備:系統的術前教育和具體的術前指導是一種重要有效的護理手段,能夠減輕患者的焦慮[1]。耐心細致的講解術前為什么要禁食、備皮、外陰及陰道的沖洗、清潔灌腸、導尿管的留置及術前用藥等目的意義以及注重事項。通過耐心的講解使患者在了解知識的同時,順利配合術前預備工作,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術后指導:當患者手術結束后,責任護士以熱情、耐心、細致、靈敏的操作技能安置好患者,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靜脈液體輸入是否順利,用藥后的反應,留置尿管是否通暢,尿色及尿量的觀察。如患者清醒后可以親切的告訴病人手術成功已返回病房,并根據每個人疼痛耐受力的不同,6小時可采取半坐臥位,并由責任護士幫助指導取半坐臥位,24小時鼓勵協助患者下床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囑患者做深呼吸,使痰液及分泌物順利排出,以防肺部感染的發生。合理布置飲食,術后6小時可進流汁飲食,待排氣后,逐漸給予富有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營養易消化飲食,以保證機體需要,避免便秘。3天未解大便應給予緩瀉劑,使機體盡快恢復,平穩度過手術期。
出院康復指導:患者手術治愈后,身體仍需要進一步恢復,做好出院指導工作也是患者所期盼的,由責任護士在患者出院前1~2天給予進行宣教指導工作。囑患者適當休息,適當活動,室內定時通風換氣,生活規律,情緒穩定,并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合理膳食及調理,術后1個月復查,如有不適及時救治;保持會的清潔衛生,禁止盆浴,2個月內禁止性生活,應用激素療法的應向病人詳細介紹藥物名稱、用法、不良反應、嚴格按醫囑用藥,達到用藥目的。
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后比較,結果見表1。
討論
子宮切除術多用于切除子宮腫瘤及某些子宮出血和附件病變等。加強健康教育受益于患者,服務于社會,能解除患者因心理因素造成的憂慮。加強醫護人員與患者的交流,密切了護患關系,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使我們的工作做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解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礙,使患者樹立信心,早日康復。
同時護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勇于創新,采用綜合手段,注意時效,使健康教育實現手段具體化、專業化、教育途徑多樣化,現代化,教育理論科學化。
近視眼準分子激光矯正術后,若患者缺乏眼睛保健知識或者在術后忽略注意事項,則可能影響療效或者帶來不良后果[1~3]。因此,對患者術后的健康教育則是必須足夠重視和需要認真做好的。
做好醫患溝通
近視眼準分子激光矯正術后要注意繼續做好醫患溝通,力爭做到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健康指導,使患者了解和掌握近視眼準分子激光矯正術后的相關保健知識,教會他們術后自我護理和正確的點眼藥水方法;要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注意事項和應對措施,尤其是對術后當日可能出現的輕微眼部不適、異物感、畏光、流淚等正常反應不要害怕,要消除他們的緊張恐懼情緒,并始終以平常、良好的心態來面對;要囑咐他們重視術后治療、注意用眼衛生、避免視力疲勞和加強營養補充以利術眼康復;術后一旦出現眼紅、腫痛、畏光、流淚及分泌物多等異常情況則應立即電話咨詢或來院復診。
重視術后治療
遵照醫生的醫囑正確規范的術后治療用藥是防止近視眼準分子激光矯正術后感染和促進術眼康復的重要保證。近視眼準分子激光矯正術后用藥主要是局部應用眼藥水,并可根據患者病情,適當選擇口服抗生素和消炎鎮痛藥。眼藥水術后第1天即開始應用,遵醫囑常規點抗生素眼藥水、激素類眼藥水及人工淚液,術眼4次/日,連續使用1周后遞減,一般不超過1個月。點眼藥水前要先洗凈雙手,注意動作輕柔,要將眼藥水滴入下穹隆部,并避免眼睫毛和手接觸瓶口而污染眼藥水。使用激素類眼藥水時,還要注意按時到醫院復查以確定是否需要停用,以防止和避免激素性高眼壓發生。要囑咐患者既不可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隨意停藥,也不可因為擔心術后感染影響康復而濫用藥物。
注意用眼衛生
術后由于角膜瓣完全愈合牢固需要一段時間,所以,術后切忌揉眼,以免不經意的揉眼動作導致角膜瓣移位。術后當天不要去掉眼罩。術后1周內在晚上及午間休息時仍需用眼罩蓋眼,外出時要戴護目鏡或太陽鏡,不要洗頭、洗臉(可用毛巾擦臉),不要使用化妝品,以免水、灰塵和異物濺入眼內,要少看電視、少看書、少操作電腦,避免用眼過度而影響術眼調養。術后1~3個月內不要到灰塵較大的環境中活動,以防灰塵沙粒入眼;夏季盡量減少外出活動,以防汗水進入污染眼睛;盡量不要做劇烈的碰撞型運動如踢球、打籃球、游泳等,以免碰撞術眼,造成眼外傷或角膜瓣移位。
避免視力疲勞
術后要長期注意用眼衛生,避免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眼睛和長時間閱讀、看電視等,以免引起視力疲勞。對于在電腦前工作和伏案近距離工作者,一般用眼1小時左右需要休息片刻,可通過做眼保健操放松眼球或眺望遠處促使眼睛疲勞恢復,并可防止過度用眼使近視再度出現。對于長期在電腦前工作者還要注意養成和保持一個良好的工作姿勢,以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促使頸部肌肉松弛,以使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程度。另外,經常眨眼可以減少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可起到避免淚液蒸發的效果。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則更有利于視力的保護和眼睛的調養。
保證營養供給
近視眼準分子激光矯正術后要注意手術后眼睛的營養補充和供給,眼睛的營養供給主要是補充葉黃素、維生素和蛋白質等,它可起到有利角膜上皮的修復、減輕其水腫、提高視網膜和黃斑密度、改善視力和促進術眼康復的效果。患者飲食一般以清淡、富營養和富含維生素為原則,可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瘦肉、牛奶、魚、蛋類食物,以保證平時的營養供給;要禁煙酒和不食辛辣刺激性強與油膩的食物,以免引起或加重眼部不適;另外,適當增加飲水量,注意平時多飲水對于減輕眼睛的干燥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參考文獻
1 郭穎.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近視的護理現狀[J].天津護理,2009,17(2):114-116.
【關鍵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艾滋?。唤】到逃?/p>
1.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展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特殊意義
中等職業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社區,在校學生是這個社區最重要的群體。他們正值青春發育期,隨著性生理機能的日趨成熟和性意識的萌發,性本能和性沖動日趨強烈,戀愛、擇偶已成為其生活中無法回避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性信息的泛濫,性觀念的開放,性教育的滯后,相當多的中專生對婚前持認同態度,他們對所有與性有關的現象和話題充滿了好奇。校規、校紀固然可以禁止在校結婚和同居,但在高年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中男女間有過目的性、過程、邊緣者已占有一定比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群體己成為活躍的群體之一,同時也成為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侵害的群體之一。因此,針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身發育特征,積極開展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不久的將來將走上各種崗位,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成為未來的人才,對他們進行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僅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婚姻觀,同時也有助于保護他們自身不受艾滋病的侵害,當他們走進社會后,用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去影響周圍的人群,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針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身發育特征,不失時機的開展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
2.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展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學形式
2.1課堂教學
按教學計劃,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開設健康教育必修課,其中AIDS健康教育為其中重點之一 。教學方法主要運用參與式、啟發式、舉例法教學,既有講解對學生起指導作用,又能在學生參與下進行討論,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2個別咨詢
對于一些在課堂上沒能解決的問題或個別疑問,學生可以在課后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出,對學生進行個別解答或課堂解答,學生不便當面詢問時,也可以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形式向老師咨詢。
3.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及原則
3.1主要內容
①AIDS的基本概念;②AIDS的國內外流行趨勢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的危害;③傳播途徑;④主要臨床表現;⑤預防方法和措施;⑥禁毒知識;⑦無償獻血知識;⑧健康的戀愛、婚姻和道德觀;⑨生育與避孕;⑩關愛、幫助、不歧視AIDS及HIV感染者;我國預防和控制AIDS的相關政策與法規;拒絕不良行為和不良誘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關的生活技能。
3.2原則
應結合實際,堅持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同時,應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切忌膚淺和一般化。因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群體思維活躍,求知欲較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對講課的內容比較挑剔。因此,講課內容應側重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學;艾滋病的預防,艾滋病防治中的倫理和政策問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與艾滋病相關的敏感問題,如同性戀現象、、等高危行為、性病與艾滋病的聯系、性、安全、安全套的使用、無償獻血知識及禁毒知識等內容。對艾滋病的病原學,艾滋病的臨床表現及艾滋病的治療等內容可做適當介紹,如能適當輔以錄像片或圖片效果也很好,做到信息量較大,具有沖擊和震撼力,但內容緊湊,不拖踏冗長,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3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學體會
①在AIDS教育中以課堂教學形式,運用參與式教學方法。結果顯示,教師和學生的反應都很積極,使受教育的學生增強了自己選擇健康行為的能力,對學生整體的健康素質有所提高。實踐證明,課堂教育能使學生掌握系統完整的AIDS相關知識,這對提高學生知識水平,轉變學生態度是有效的,但對改變學生行為方面是不夠的。
②在教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需求,有計劃,有準備,并重視對教育效果的評價。從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的實際效果來看,以健康教育課課堂教學形式,運用參與式教法,效果良好。
4.對今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思考
4.1提供條件支持
學校應為開展這項工作提供必要的財力、物力支持,如購買一些預防艾滋病的書籍、教材和宣傳品供學生閱讀;選派教師參加預防與控制艾滋病學術交流和參觀訪問;學校要支持教師進行教學研究與探討,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4.2要強調關懷教育
大多數學生仍對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視和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后,學生對他們的態度與健康教育前相比,沒有顯示更多的寬容。對艾滋病患者提供較為寬松的社會環境有利于總體預防,而嚴厲的社會歧視會產生負效應,對人類戰勝艾滋病是不利的。因為歧視會增加HIV暴露機會,害怕受到歧視和羞辱的人可能采取過激行為或隱匿病情,造成對社會更大的危害。大家應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艾滋病感染問題,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防止艾滋病的傳播。
4.3要注意教育
目前,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中談戀愛成風,甚至發生,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代學生思想已打破了中國傳統的性觀念。存在開放思想,就會有不端的極大可能,也就會給這一群體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這就提示預防AIDS教育必須與性心理、性道德及安全教育相結合,并對戀愛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建議在校期間不談戀愛為益,使學生樹立正確和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性觀念態度,并且采取正確的。
4.4建立健全的健康教育機制
《全國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指導方案》中對學校的宣傳教育工作中明確規定:對健康教育的任課教師進行預防艾滋病及其相關知識的培訓,到2005年達到100%;對入學新生發放預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處方,到2005年發放率達100%;到2008年各類大、中學校完全開課率達到100%;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要備有一定數量的艾滋病防治及其相關知識的讀物,到2008年達到100%。上述指標的實現,是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抓落實的過程中,使健康教育工作不走過場,不漏掉一位受教育者?!科]
【參考文獻】
[1]何景琳,許文青.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在中國[J].中國健康教育,2001,17(1):15.
[2]全國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指導方案(2004—2008).國艾辦發[2004]4號.
【關鍵詞】發放資料;候診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2-0290-02
醫院門診是候診流動人群主要聚散地,同時是疾病預防宣傳教育的前沿陣地。利用醫院門診候診場所的地緣優勢對候診流動人群發放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強全民普及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具有重大現實意義。2009年3月―2011年5月,項目人員在本醫院各門診對部份候診人群發放宣傳資料,進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明顯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本院皮膚性病科門診,感染性疾病門診,婦產科,外科,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各診室門診并自愿配合項目人員調查930例候診人群發放宣傳資料,進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男582例,女348例,年齡18―64歲,平均34歲,文化程度 ;大專以上384例,高中及中專270例,初中以下276例,職業:職員 366例,民工354例,農民138例,其他72例。
1.2方法 在醫院門診各候診室放影宣傳艾滋病防治政策和防治措施,板報展出與張貼宣傳畫和標語,營造艾滋病預防知識傳播環境。對每位來醫院就診候診人群免費發放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處方與宣傳小冊子和安全套各1份。教育內容包括艾滋病概念,預防措施,艾滋病危害以及正使用安全套及推廣等。
1.3問卷調查與資料處理 調查表采用自制“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健康教育問卷調查”于健康教育活動實施前后分別進行抽樣調查,調查方式采用無記名進行。完成問卷后當場收回。每次的調查方法均統一,調查資料及數據分析使用SPSS13.0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率進行統計描述。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教育前發放問卷1082例,回收有效問卷930例,回收率為87.3%,教育后發放問卷930例,回收率有效問卷880例,回收率93.5%。
2.2 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艾滋病傳播途徑知曉情況見表1。
2.3健康教育前后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對艾滋病預防措施知曉情況見表2。
3 討論
3.1健康教育干預效果是評估艾滋病性病行為改變的關鍵[1]。醫院門診是開展健康教育的重要窗囗,是任何公共場所不能所具備的地緣優勢。在對社會人群進行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過程中,醫護人員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人力資源,最具有開展艾滋病宣傳教育的權威人員。項目選擇門診各候診室作為教育平臺對候診人群在候診暇間進行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的宣傳途徑。
3.2健康教育后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對艾滋病傳播途徑知曉明顯提高,調查結果表1顯示。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對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有些了解,正率為86.8―97.2%,但表1中的第8―13項知曉程度不容樂觀,很多知識非常模糊,正率為56.4―79.3%,尤其是共用辦公用品或用具以及多性伴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正率為56.4-56.5%。低于朱清云[2]、 李雪琴[3]等67.9%調查報道。說明部分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對艾滋病傳播的實質尚未清楚,提示在當今少數民族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山區醫院對少數民族人群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中,應從人們的保護動機出發,通俗易懂有具體性,針對性幫助和提高少數民族人群掌握預防艾滋病的相關知識。
通過宣傳教育后,目標人群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有了大幅提高,13項艾滋病相關知識中,12項知曉率達到了91.7%以上,證明在桂西山區醫院對少數民族候診人群以分發宣傳材料為主要方式開展艾滋病宣傳教育模式能夠在短期內提高該人群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可作為山區醫院對門診候診少數民族人群開展艾滋病宣傳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3.3健康教育后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對艾滋病預防措施明顯提高。
從表2調查結果發現,98%候診人群希望能獲取艾滋病防治措施的愿望和需求,反映他們希望解決醫療服務需求中居首位,尤其接受相關艾滋病防治知識的主觀愿望更大。這與近幾年國家對艾滋病宣傳和教育密不可分。這些恰當地推動了今后在山區醫院開展艾滋病宣傳工作中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尤其在皮膚性病門診和感染性疾病門診是性病/艾滋病患者較為集中的場所,病人主動性,需求性,迫切性和悔改性都高于一般人群患者,因此對醫護人員信任度和依從性較好。但是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對于安全套正確使用可避免艾滋病傳播和推廣使用安全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阻力。從表2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前正確回答率52.8%,健康教育調查后正確回答率仍為65.5%。顯示該人群對于正確使用安全套有著較差的接受性,多數人把安全套的作用只停留在避孕上,這可能是害羞與面子或無所謂態度等因素有直接關系。傳統意識觀念和行為改變需要一定的長期過程,本次調查已經提示我們在今后在山區醫院對門診候診的桂西少數民族人群開展艾滋病宣傳教育中,應把工作重點廣泛放在安全套的正確使用和推廣上。
針對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對艾滋病防治中存在的突出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專項防治措施,利用醫院門診各候診室良好資地緣優勢,挖掘醫護人員良好資源優勢,開展對桂西山區少數民族候診人群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營造防治艾滋病一定的社會支持與知識傳播教育環境,提高人們對艾滋病自我防護意識與能力,自覺抵制艾滋病,全方位的擴大預防和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識,使人人成為防治艾滋病執行者和宣傳者。最終達到遏制艾滋病在本地區流行和傳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潘新蓮,864例喑行為性病調查分析 [J]. 右江醫學,2009,37(1);10-13.
[2] 朱清云,白雪,黃志平,等.對深圳市健康體檢人群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06,22(3)∶195-196.
[3] 李雪琴,楊鶯卿,林碧蓮,發放資料對門診患者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護理學報,2007,14(1)∶83-84
作者簡介: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40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4822-01
海扶超聲聚焦刀又稱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簡稱HIFU,是一種無創治療實體腫瘤的大型醫療設備。近年來越來越多應用于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1-3]。由于是新技術,在我國尚未普遍開展,護理模式也處在摸索、探討之中。臨床路徑是現代的、多專業合作的、能保證質量的、有效地臨床健康(醫療護理)服務計劃[4]。所謂臨床路徑是指有醫生護士與其他人員對一特定的診斷和手術,做最適當的有順序和時間性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照顧品質[5]。其中健康教育對疾病的發展、轉歸、預后的作用日益受到臨床重視,尤其是對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良好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我院婦科自2010年將臨床路徑應用于HIFU治療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行HIFU治療的122例患者,年齡28歲-52歲,腫瘤最大者121.1mm,最小者14mm,均經B超、磁共振與臨床診斷為子宮肌瘤。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1例,2組患者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病情程度及麻醉方法等臨床資料經處理,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時按照單雙號隨機分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隨機健康教育方式,觀察組采用制定好的臨床路徑表進行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表由病房護士長、主管護士及海扶治療室醫師、護士共同制訂。所有參與者均經過培訓,嚴格按照此表進行護理,以時間為橫軸,以健康宣教內容為縱軸,提供按時有效的照顧,內容包括:各種需要掌握的規章制度、各項檢查及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俯臥位的練習、膀胱充盈訓練、心理護理、術前準備、術中護理、術后護理、出院指導、發放及回收調查表。自行設計臥位耐受性記錄表,包括完全能﹙Ⅰ級﹚、勉強能﹙Ⅱ級﹚、不能需暫停治療﹙Ⅲ級﹚。
1.3 觀察指標 記錄2組患者灌腸次數、臥位的耐受性、不良反應。出院時調查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遵醫囑行為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數據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組患者灌腸次數、臥位的耐受性、不良反應比較,見表1。出院時發放調查表,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掌握健康知識情況、遵醫行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對健康知識的需求隨著疾病的治療及康復不斷增加。現在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視,已成為醫院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6]。通過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正確的認識疾病,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在治療過程中,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主動、全面、連續的身心整體護理。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傳統的健康教育沒有嚴格的標準,隨意性較大,病人得不到系統全面的教育,不能達到期望的健康教育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科學、先進的護理工作模式,使護理人員護理的目標和護理行為一目了然,不再是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規范化、標準統一的護理。對年資低,業務水平低的護士能起到臨床指導作用。本文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健康教育,經反復修改制定了HIFU治療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健康教育路徑表,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嚴格執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觀察組患者術前灌腸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孫麗敏,孫瑞.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50例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15(4):115-116.
[2] 王善梅.海扶超聲聚焦刀治療子宮肌瘤的護理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914-915.
[3] 李玲.子宮肌瘤海扶刀治療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5(9):570-571.
[4] 莊翠芳,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應用[J].上海護理,2008,8(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