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審計基本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審計取證方法按其取證順序與記賬程序的關系可分為順查法和逆查法。
1.順查法
順查法指審計的取證順序與反映經濟業務的會計資料形成過程相一致的方法。
在這種方法下,審計人員應首先檢查原始憑證——核對記賬憑證——核對日記賬、明細賬和總賬——與財務報表相核對。
優點:審計過程全面細致,一般說來不容易遺漏錯弊事項,因此,審計質量較高;同時由于方法簡單,所以易于掌 握。
缺點:事無巨細,不突出重點,機械繁雜,工作量大,不利于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適用于業務規模較小、會計資料較少、存在問題較多的被審計單位。
2.逆查法
逆查法是指審計取證的順序與反映經濟業務的會計資料形成過程相反的方法。
在這種方法下,審計人員應首先分析檢查財務報表——追查至相關的日記賬、明細賬和總賬——核對記賬憑證——核對原始憑證.
優點:可從被審計事項的總體上把握重點,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明確主攻方向,目的性、針對性比較強;由于突出重點,因而可以節省人力和時間,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缺點:由于運用逆查法一般不要求對被審計事項進行全面的詳細審查,因此可能遺漏重要錯弊事項。此外,在技術上逆查法比順查法要復雜,掌握起來難度比較大。
適用于業務規模較大,內部控制系統比較健全,管理基礎較好的被審計單位。
例題:(2004)逆查法能夠實現的審計具體目標是完整性。而順查法能夠實現的審計具體目標是真實性。
答案:×
二.掌握詳查法和抽查法
審計取證方法按照審查經濟業務和會計資料的范圍大小可分為詳查法和抽查法。
1.詳查法
詳查法是指對被審計的某類經濟業務和會計資料的全部內容毫無遺漏地進行全面詳細審查的方法。
優點:可以有效地查出會計資料中存在的各種差錯,不易出現遺漏,一般能夠收集到說明被審計事項的完整證據,使審計質量有可靠的保證。
缺點:因為要審查全部賬表憑證,因而必須安排足夠的人員和時間才能完成審計任務,工作量大,費時費力,審計成本相對較高。
適用于經濟業務比較簡單的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比較混亂的被審計單位,以及可能存在重大違反財經法紀行為的被審計單位,可考慮采用詳查法。
2.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對被審計單位的部分經濟業務和會計資料進行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推斷總體狀況的方法。
根據確定樣本數量和以樣本推斷總體所依據的方法不同,抽查法可以分為統計抽樣法和非統計抽樣法(詳見第十章)。
抽查法不同于局部審計。
優點:抽查法能使審計人員從單調、復雜的工作中擺脫出來,極大地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節省審計資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FN+NumLk。這類電腦的鍵盤數字切換實現數字和字母的切換操作同樣也需要組合按鍵才能實現,但是和前面介紹過的組合按鍵切換不同的是,這里的組合按鍵稍有不同,比如,前面的實現方法是shift和NumLK的組合鍵,但是這里是需要按下FN+和NumLK的組合按鍵。一般使用這個方式實現數字輸入切換的電腦品牌是日立筆記本和DELl筆記本。
3、Fn+F11。NEC,IBM,東芝筆記本等筆記本會使用Fn和F11的組合鍵實現鍵盤上的數字字母切換,即同時按下Fn和F11按鍵就能夠實現這類筆記本電腦的數字字母鍵盤輸入切換。
4、Fn+PrtSc。還有的筆記本的切換模式會使用更加獨特的組合按鍵進行實現,如它需要我們同時按下Fn和PrtSc按鍵才能夠實現切換,而如大家所知,鍵盤上的PrtSc按鍵一般是用來實現截屏操作的。
腿法,即人體下肢屈伸、擺扣、剪絞等各種攻擊方法。腿可以上踢頭胸,中踢腰腹,下踢襠腿,前后左右均有各種不同的攻擊腿法。由于女子防身的特點要求要速戰速決,因此在運用腿法時,須快速、準確地給敵人以重擊。下面介紹一些女子防身常用腿法。
(一)彈踢
動作方法:支撐腿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彈擊,膝部挺直,腳面繃平,力達足背或足尖(圖1、2)。
要點:彈擊要脆快有力,且迅速回收。
用法:對方從正面向我襲擊,我先朝其面部虛擊左右拳,待其招架時以最快速度彈踢對方,眼視對方肩部。
攻擊部位:主要攻擊對方襠部,襠部受擊,疼痛難忍,甚至昏厥。
(二)蹬踢
動作方法:支撐腿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勾足尖向前蹬擊,膝部挺直,力達前腳掌或足跟(圖3、4)。
要點:須快速有力地完成腿法,支撐腳站立要穩。
用法:對方雙手向我進攻,且身體重心有前移慣性,我除上肢防開其雙拳進攻外,可起腿蹬擊對方,眼視對方肩部。
攻擊部位:主要攻擊對方小腹及襠部,蹬腿力量很大,擊中小腹后,很容易使對方因疼痛喪失戰斗力。
(三)后撩腿
動作方法:支撐腿微屈,上體前俯,另一腿勾足尖腳跟用力向后上方擺動,小腿撩踢(圖5、6)。
要點:俯身轉髖以腰帶勁,后撩大腿帶動小腿,力點要準。
用法:當歹徒從后面企圖抓抱我時,我迅速用前腿足跟向后上撩擊,撩擊時左右拳協調配合。
攻擊部位:主要攻擊對方襠部,有時因對方髖部后閃,也可繼撩小腹。
(四)后蹬腿
動作方法:身體前俯,一腿支撐,另一腿屈膝前提,然后用力向后蹬擊,足尖朝下,力達足跟(圖7、8)。
要點:轉身要快,力點要準,重心要穩。
用法:對方從后面向我侵襲,待對方接近我時,我立即上身前俯,起腿后蹬。攻擊部位:主要攻擊對方小腹和襠部。
(五)側踹腿
動作方法:重心移至后腿,上體稍后傾,前腿屈膝抬起,腳掌正對攻擊目標,展髖、挺膝,踹向對方,力達全腳掌(圖9、10)。
要點:上體、大腿、小腿成一線,踹出時一定要大腿推動小腿直線向前發力。
用法:主要用于防衛側面來敵。用此動作須出腿、收腿要快,否則被對方抓抱腿,后果不堪設想。
攻擊部位:以攻擊對方襠部為主,也可攻擊對方頭部、胸部及腿部。
(六)側彈腿
動作方法:上體左轉,帶動右腿屈膝前擺,扣膝、繃腳背,隨即挺膝向前彈踢小腿,力達腳背(圖11、12)。
要點:腳背緊張,膝蓋內扣,以膝帶腿,快速有力。
用法:當對方從正面、側面靠近我時,我迅速出腿踢擊,動作要快速、果斷。
攻擊部位:襠部、小腹、小腿迎面骨、頭部。
(七)前擺踢腿
動作方法:重心移至一腿,另一腿大小腿折疊,小腿由后向前快速擺動,力達足尖(圖13、14)。
要點:身體重心要穩,出腿要快而狠。
用法:當對方從正面抓抱我時,我即刻用腳尖用力踢之。
攻擊部位:小腿迎面骨。
(八)上蹬腿
動作方法:當倒地時,一腿屈膝抬起,腳心向上,快速屈伸小腿,蹬擊對方(圖15、16)。
要點:頭部緊貼地面,借力上蹬,蹬腿要 快速有力,力達全腳掌。
用法:當對方將我摔倒并向我壓來時,首先要翻轉身體屈腿,再用此腿法。
攻擊部位:襠部、小腹。
二、膝法
膝法,是屈胯抬膝進行進攻的方法,對女子防身具有重要的作用。膝部因其解剖生理的特點,起動快,力量大,是近距離的重型“武器”。膝法攻擊的部位有面部、下頜、胃、肝、背、心、襠部等,女子防身常用前頂膝和橫撞膝。
(一)前頂膝
動作方法:一腿微屈支撐,另一腿大小腿折疊,迅速提膝上抬,力達膝蓋處。
要點:雙手回拉下壓與屈膝上頂要協調一致,動作要快,攻擊部位要準。
用法:當對方從正面摟抱我時,我即用雙手摟住對方的脖子回拉下壓,同時屈膝上頂(圖17)。
攻擊部位和作用:主要攻擊對方腹部、襠部,也可頂擊對方面部。
(二)橫撞膝
動作方法:一腿微屈,支撐腳向外轉,上體稍轉并側斜傾,另一腿屈膝上抬橫撞對方,力達膝蓋處(圖18、圖19)。
要點:屈髖蓄勁,支撐腿要穩固。
一、問題與原因分析法
即根據問題的表現,找出相應的應對策略的方法。這一方法要求考生首先查找具體的問題表現,其次是從這些問題出發,尋找形成問題的原因,再根據問題的表現形式及具體原因找出相應的對策。其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界定問題。首先必須針對作答要求中的問題,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問題。
第二步:在給定材料中查找相關問題的闡述。根據問題在給定材料中尋找與此有關的段落,找到關于問題的表達內容,綜合形成關于某個問題的具體表現方面的條理性陳述。
第三步:尋找問題的內外原因。原因分析是申論考試答題中最重要的方法,在分析問題類題目中這一方法尤其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可通過推理可是那分析問題的原因,一般有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內因和外因,等等。
第四步:概括問題的實質,形成答案。
例如: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題第四題第2小題,就是要求列出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的主要內容。要解答這一題目,首先必須界定存在問題。通過對給定材料的概括歸納,可以發現,此題的中心問題是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不當的問題,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低價征收、高價出售,從中獲利;(2)農民獲得的補償標準過低,失去土地后缺少持續生存的出路;(3)存在拖欠農民土地補償費問題;(4)地方政府沒有合理和安置和社會保障制度,失地農民生活艱難。
其次,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原因的查找,就可以發現地方政府土地補償費用管理制度不科學不健全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具體分析過程如下圖:
最后通過上述的分析,整理和列出檢查的內容,便可得出如下答案:
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的主要內容有:①審核土地補償費補償標準是否合理;②審核發給農民的個人補償費用是否按時、足額發放;③審核補償費用在地方政府、村集體、農民個人之間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審核失地農民所獲得的補償費比例是否合理;④審核地方政府是否建立針對失地農民的安置制度和保障制度;⑤審核地方政府征地項目是否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⑥審核土地補償費用管理制度是否科學健全。
二、供需分析法
供需分析方法即通過對問題的供給和需求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實質和關鍵的方法。社會在發展過程中供給與需求之間必須保持適度的均衡發展關系,即平衡比例關系,一旦失衡,問題不可避免。學一手教育公務員考試專家認為通過對供給和需求的分析可以找出問題的關鍵。
下面用供需分析法對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進行分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分析諸如城市停車難問題,可以從供需雙方來分析,通過供需的分析,解釋種種試題中提出的問題,并對試題中提出的對策進行對錯方面的判斷分析。
三、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法
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指對題目所提出的問題、觀點、措施進行合理性、可行性方面的分析,并據此提出自己的觀點的分析方法。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常識判斷與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識。
以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為例,為大家講解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的方法。
該題的作答要求如下:
給定資料中提到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的問題。下面列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A-E五項措施,其中不正確的是哪幾項?請寫出這幾項的序號,并分別說明為什么不正確。說明的字數不超過200字。
該題的解題過程如下:
措施A:“要加大縣鄉兩級的財政投入。近年來,鄉鎮撤并,農村稅改,縣鄉財政收入逐年減少,只有加大縣鄉兩級財政投入,才能解決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問題。”
對措施A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措施A違反了合理性原則,當前扶貧資金被擠占主要是因為扶貧資金在使用的監督檢查環節上存在問題;如果不在監督檢查環節上下功夫,而只是加大縣鄉兩級的財政收入,那只會為擠占挪用更多的扶貧資金提供條件,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這是一個基本的邏輯與合理性問題。
措施B:“要加大對扶貧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監督必須貫穿資金分配使用的全過程。要開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監督,才能解決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問題。”
對措施B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措施B提出要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當前各地資金被擠占挪用的主要原因都在于監督不嚴,造成資金沒有按原定用途支出。
措施C:“扶貧主管部門要嚴格履行項目審批程序。若出現以立假項目或虛報項目投資而套取扶貧資金的事件,扶貧主管部門應承擔法律責任。”
對措施C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措施C提出了嚴格審批扶貧項目的要求,同時要求那些立假項目的主管部門承擔法律責任,基本上符合當前我國對于扶貧項目管理的要求,具有合理性,這種項目管理的要求也具有可行性。
措施D:“必須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實行多部門聯合的監督檢查,同時扶貧資金的監督管理權必須歸屬各級紀檢部門,才能杜絕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
對措施D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措施D實際上違反了合理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實行多部門聯合監督檢查的行政措施,只會增加扶貧資金的管理成本。另外,扶貧資金的管理部門過多,就會缺乏統一的規則和統籌安排,各自為政。而沒有一個部門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統一檢查監督,還會使責權嚴重脫節。這一做法不具可行性
措施E:“要實行扶貧資金的統一管理,不能‘誰爭取的資金誰使用’封閉式的資金分配方式,會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門或項目中的資金脫離了財政的監督管理。”
對措施E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分析:措施E的闡述較為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當前我國各地資金管理過程中的最大問題在于封閉式管理方式,不利于對資金的監督和管理,是造成當前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實行扶貧資金的統一管理,杜絕“誰爭取誰使用”資金分配現象的做法,是從實際出發、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做法。
綜上,不正確的是A和D。
四、概括與對比分析法
概括對比分析法要求從問題出發,首先概括給定材料中的相關內容,并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最后得出答案。
以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第二題為例,該題的作答要求如下
“給定資料7”提出了“持續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材料3—7”,談談對“持續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
要解答這一題目,顯然必須充分依靠給定材料中透露的觀點和意圖,因而作答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弄清題干內容,找準問題。這一題目實際上是要求考生提出“持續土地利用管理”的評價要點。
第二步,針對問題,概括材料。從上述問題出發,認真閱讀給定材料中3-7,概括其中的觀點:
材料3主要介紹江蘇省的做法:嚴格保護土地資源,重視土地復墾工作;挖掘土地潛力,提高土地的質量和單位產出。
材料4介紹了首鋼礦業公司的做法:及時修復遭到破壞的土地,復墾土地,覆土植被,綠化礦山,建立綠色防護帶,有效保護土地生態環境。
材料5介紹了河南省的做法:整治“空心村”、磚瓦窯場和工礦廢棄,重新恢復大量耕地。
材料6介紹了對治理“地荒”的建議:要減少閉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現有的土地潛力;嚴格控制建設用地,保證足夠的存量土地,防止盲目上項目占用耕地。
材料7介紹了保護土地的必要性:要有效防止土地資源退化,不斷提高土地質量或生產潛力。要改進耕種方法,保持土地持續生產能力。
第三步,對比研究,分析綜合。著眼于前面的問題,通過對上述材料的概括,可以發現,這些觀點其實就相應地包含了對“持續土地利用管理”的評價。把上述對材料3-7的總結文字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持續利用土地管理的做法方面,上述觀點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1.在利用土地資源方面:減少閉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進土地復墾;挖掘土地潛力;提高土地的質量和單位產出。
2.在保護土地資源方面:嚴格控制建設用地;有效防止土地資源退化;及時修復遭到破壞的土地;有效保護現有土地的生態環境,保持土可持續生產能力。
3.在開發新的可利用土地資源方面:有效開發具有利用價值荒山;有效保證新開發土地資源不被破壞。
第四步,總結成文。根據上述分析,可以成文如下:
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對“持續土地利用管理”進行評價:
第一,在利用土地資源方面:(1)土地資源利用率的有多高,有否閑置土地?(2)土地復墾成效有多高?(3)土在的潛力是否得到挖掘?(4)土地的質量和單位產出是否得到很好的挖掘?
【關鍵詞】高滲鹽水;霧化;排痰
【中圖分類號】R44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0818-01檢查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為痰液檢查。在兒科實際工作中,可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對痰液黏稠度高,不易采集的患兒行深部取痰。但因其經費較高,且增加患兒痛苦,不易被患方接受。高滲鹽水霧化吸入可以濕潤支氣管和肺泡內壁,也可刺激支氣管深部,有利于痰液引出。高滲鹽水霧化吸入誘導排痰具有無創傷性特點,易于接受,可促進痰液學的發展。現將效果進行研究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收住我院兒科,需留取痰樣檢查而采樣困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試驗組40例,年齡1月-1歲,平均年齡5.15月,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40例中診斷為毛細支氣管炎24例,支氣管肺炎16例。對照組40例,年齡1月-1歲,平均年齡5.5月,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40例中診斷為毛細支氣管炎26例,支氣管肺炎14例。
1.2方法:
1.2.1實驗器材:德國百瑞壓縮式霧化吸入器、吸痰器、一次性聯合吸痰管、10%氯化鈉溶液(1Oml/支)、0.9%氯化鈉溶液(10mL/支)。
1.2.2分組:將入選80例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用0.9%氯化鈉溶液3ml霧化吸入15分鐘,隨后予吸痰取樣。實驗組用3%氯化鈉溶液3ml(10%氯化鈉3ml加0.9%氯化鈉10ml)霧化吸入15分鐘,隨后予吸痰取樣。詳細記錄患兒的排痰量,大于3.5ml即表示成功,小于2ml即表示失敗。嚴密觀察患兒的各項癥狀,有無哭鬧,呼吸急促,面部顏色有無青紫等不良反應。對于反應特別明顯的患兒,立即停止。2.結果
兩組霧化吸入后排痰效果,具體數據,(見表1)。其中,對照組成功采樣18例,失敗22例,成功率為45%;實驗組成功采樣34例,失敗6例,成功率為85%。利用χ2檢驗對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實驗組排痰采樣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表1兩組排痰采樣成功率比較
groupNumber of
samples(n)Number of
success(n)Number of
failure(n)Success ra
te(%)Control group40182245%3%NaCl group4034685%3.總結
所有患者順利完成誘導排痰,沒有一例因此而加重病情。在此過程中,患兒有輕微的呼吸急促、咳嗽、發憋癥狀,但都可以接受,不良反應較少,不影響采集痰標本。誘導時間過長,吸入量過大,可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所以,要控制好誘導時間,減少霧化量。
本研究表明用高滲(3%)鹽水霧化吸入誘導留取痰標本在兒科痰液粘稠,患兒采痰樣困難者,采樣成功率達82.5%。高滲鹽水誘導排痰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數人認為可能與其高滲透壓促使氣道內水分外滲,減輕粘膜水腫,直接刺激氣道加速纖毛粘液清除,腺體分泌增加等有關[1]。因誘導痰能客觀反映氣道狀態且與氣道活檢的病理改變一致,能早期敏感地發現病情變化[2],故該方法已被迅速應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高滲鹽水霧化吸入誘導排痰,簡單易操作,費用低廉,更易被患方接受。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應積累經驗,規范操作技術,更好地為患兒服務。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