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所得稅的稅收籌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所得稅的稅收籌劃范文第1篇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ax revenue preparation China was starting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e enterprise tax revenue preparation has received the enterprise and the government takes seriously. Along with new enterprise obtained tax law's releasing, the enterprise tax revenue preparation's strategy also needs along with it adjustment.

關鍵詞:新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策略

Key words: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Tax revenue preparation Strategy

一、稅收籌劃概述

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符合國家法律及稅收法規的前提下,按照稅收政策法規導向,事前選擇稅收利益最大化納稅方案處理自己的生產、經營和投資、理財活動的一種財務籌劃行為。

稅收籌劃具有一下特性:(1)合法性,稅收籌劃是在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進行的納稅最優方案選擇,它符合國家政策法規,符合國家立法意圖。(2)事前籌劃性,稅收籌劃發生在納稅義務發生前,它是指納稅人在投資、經營、生產決策過程中進行的抉擇,通過有計劃的設計、規劃來使得企業稅負最輕,以實現稅后利益最大化。(3)風險性,稅收籌劃的風險性是指納稅人在開展稅收籌劃時,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稅收籌劃結果偏離預期目標的可能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損失,具體的又包括違法違規風險,片面性風險,成本偏高風險等。(4)目的性,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是為了獲得稅收利益,使得企業稅后利潤最大化或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新企業所得稅的變化

(1)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確立以法人為主體的納稅主體制度

《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 不再區分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而采用“登記注冊地標注”和“實際管理機構地標準”,并將納稅人進一步劃分為居民納稅務人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他們分別負無限納稅義務和有限納稅義務。《新企稅》實行法人所得稅的模式,取消了原內資企業所得稅法中以獨立核算為納稅人界定標準的規定。

(2)基本稅率的改變

《新企稅》將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定為25%,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稅率為20%,國家需要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或場所的, 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 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適用于20%的預提稅率。新企稅比原來有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整體稅負有明顯下降趨勢。

(3)統一稅前扣除標準

對于原來內外資不同的稅前扣除標準予以統一,《新企稅》在工資薪金、業務招待費等費用支出的扣除上都較原來有所改變,只要是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或者合理的支出, 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 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稅收優惠范圍和方式的轉變

新《企業所得稅法》優惠的重點發生了變化, 將稅收優惠由原來的區域優惠為主定為“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 明確規定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與稅收優惠。優惠方式上, 除了對特定產業實施的稅收優惠外, 無論哪個行業, 只要是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 安置 殘疾人員及國際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等都可以享受到加計扣 除、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減計收入、稅額抵免等多種形式的稅收優惠。

(5)加速折舊優惠擴大到所有企業

原加速折舊法只適用于外資企業,《新稅法》則將這一優惠擴大到所有企業,并且明確了加速折舊的適用情況和可以采取的具體折舊方法。

三、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企業稅收籌劃的影響

(1)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充分利用新的稅收優惠政策

《新企稅》增加了對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和設備以及技術轉讓所得等項目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征收所得稅,國家對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稅。企業可以根據對自身經營規模和盈利水平的預測情況進行權衡,將有限的盈利水平控制在限額以下,以期適用較低的稅率。對于小型微利企業應注意把握新企業所得稅實施細則對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條件,掌握企業所得稅率臨界點的應用。

(2)充分利用稅前扣除除項目標準的有利變化

《新企稅》中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因此,企業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重新制定新的工資分配方案,合理加大職工工資支出,相應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的稅前扣除限額也都會加大。特別是職工教育經費超過當年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實際上是可以全額在稅前抵扣的。

(3)合理選擇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會減少利潤, 從而使應納稅所得額減少, 進一步減少當期應納所得稅。折舊的這種能夠減少稅負的作用即“稅收擋板”。無論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如何,整體會計期間內的折舊抵稅金額的總和是相同的, 假設稅率不變, 但是在期間內前后不同時段內的折舊抵稅金額不一樣, 并由此而影響到所得稅應納稅額。企業在納稅籌劃時應選擇折舊抵稅金額現值最大的折舊方法,也就是說應盡可能利用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 采取加速折舊的方式。

總之,稅收籌劃是一門專業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技術,企業應根據政策的變化適時做出策略調整,為實現企業價值做大化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汪斌.淺談新企業所得稅法下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 財會之窗.2009.2

所得稅的稅收籌劃范文第2篇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 稅收籌劃 企業所得稅法

在“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稅制改革思路下,探索新的稅收籌劃方法,及時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信息支持,有效地控制經營風險,已成為當務之急。本論文將基于國內外學者在稅收籌劃研究的基礎上,分析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的時代背景下,從企業的組織形式、稅率、稅基、優惠政策等方面進行的稅收籌劃方法的研究,并結合具體案例對新稅法下稅收籌劃方法進行探索,為納稅人進行合法節約納稅支出和經營管理決策提供參考,為推動稅收籌劃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議。

一、稅收籌劃的定義

什么是稅收籌劃?“稅收籌劃”一詞來源于英文的“Tax planing”。“Tax planing”可以譯成中文的“稅收計劃”或“稅收籌劃”。如果所闡述的具體內容是稅務機關對稅收方案或目標進行預測、設計或安排,則可譯為 “稅收計劃”;如果所闡述的內容是納稅人對納稅方案或目標進行比較和選擇,則可譯為“稅收籌劃”。本文所述稅收籌劃特指后一種情形。在中國現階段企業是納稅人的主體,稅收籌劃更多的是企業的需要。

二、新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法策略

(一)企業組織方式選擇中的所得稅稅收籌劃。新企業所得稅法明確了我國對公司制企業和合伙制企業(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實行不同稅制。稅法規定,合伙企業及個人獨資企業則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只對其業主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與合伙經營相比,公司制企業的營業利潤在企業課稅環節繳納企業所得稅,稅后利潤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給投資者,投資者又得將其分得的稅收利潤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存在重復征稅,稅負必然加重。如果單從納稅負擔的角度出發,在新組建企業時可以選擇設立為合伙制或獨資企業。

(二)基于稅基的所得稅稅收籌劃。計稅依據的確定較復雜,其籌劃空間較大,也是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重點。按照新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因此,企業所得稅計稅依據的籌劃又可以分為收入的籌劃、扣除的籌劃。

(三)會計政策選擇的所得稅稅收籌劃。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采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會計政策的選擇不同,核算出來的結果會有不同,對納稅人的稅負產生較大的影響。在稅法規定范圍內有很多可供企業選擇的核算方法。

(四)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所得稅稅收籌劃。稅收優惠是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在稅收方面給予納稅人和征稅對象的各種優待,是政府調控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充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最主要也是運用最多的方法。

三、新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應注意的問題

(一)強化企業稅收籌劃意識,依法籌劃。企業所得稅的籌劃必須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進行,不得與稅法規定相抵觸。新稅制實施以來,稅收對納稅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稅務部門的執法力度越來越大,企業因違反稅法而受到嚴肅查處的案例不勝枚舉。因此,企業要消除對稅收籌劃認知上的片面性,并要強化稅收籌劃意識,明確稅收籌劃對于企業理財的積極影響,制定具有相對穩定性和系統性的稅收籌劃機制,確保納稅籌劃的效果,從而掌握稅收籌劃的主動權。

(二)事先籌劃。稅收籌劃必須在涉稅經濟活動發生之前,預先對其進行計劃、決策,以達到減少稅賦、獲取節稅利益的目的。由于納稅行為相對于經濟行為而言,具有滯后性,如企業實現利潤要計算應納所得稅時,才想方設法采取措施規避和減輕納稅義務,就為時已晚了。

所得稅的稅收籌劃范文第3篇

一、稅收籌劃的內涵

對于稅收籌劃的定義有著多種解釋,但總體而言,針對稅收籌劃大多還是需要納稅人能夠在國家有關法律條款及政策的許可之下,利用適當的理財、投資等行為來達成對稅負的合理轉嫁與減少,從而降低企業的稅負支出,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利益收益。 需重點突出的是,針對稅收籌劃工作,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即為規劃的科學性,同時還要基于法律限定的范圍之內來將其稅負。

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特征

(一)合法性

納稅籌劃又叫“節稅”,是根據稅法的法律條文,不違背稅法,采取一些措施幫企業減少稅賦,因此是合法的,國家所支持的。

(二)目的性

納稅籌劃目的很明確,通過采取一些合法的措施,減少應納稅額,降低企業稅賦,或者推遲納稅,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三)全局性

企業所得稅是一個綜合性的稅種,企業計提、繳納和企業相關的其他稅種后,才計算企業所得稅,它縱觀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周期。因此對企業所得稅進行納稅籌劃,要考慮全局,要有整體的籌劃思維。

(四)成本性

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會產生成本,當納稅籌劃帶來的收益高于成本,企業才會去納稅籌劃。

三、企業實施所得稅稅收籌劃的方法

(一)利用企業分支機構籌劃

針對企業在所得稅稅收管理方面,子公司則具備法人資格,分公司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此兩者在進行所得稅稅款申報之時是可進行人為安排的,例如通過對不同地區的企業注冊稅率政策來設立子公司,促使集團化的整體財務管理更加科學。并且針對預計設計的公司在缺少初期盈利之時,可由分公司設置方面來將之直接并到總公司當中一同計算稅率。在注冊地稅收政策中明確規定,居民企業當中所獲得紅利、股息等權益性收益可予以免除稅收,針對這一政策條款便可通過對注冊地的變更來達到合法避稅的目的。另外,針對公司指企業與合作制企業,合伙制企業與個人企業則繳納個人所得稅,公司制企業需繳納企業所得稅。由稅負承但上來分析,公司制企業具備雙重納稅的特點,進而由法人治理結構方面來進行調整對其內部的組織結構予以優化,從而達到合法避稅的目的。

(二)利用企業重組籌劃

企業通過重組可實現對生產資源、要素的重新組合,進而來實現對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促使企業結構得到優化并重新達到較好的盈利能力。通常在企業重組的過程當中時常會牽涉到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各方面的重新組合,因而企業在實施稅收籌劃之時,尤其是針對企業組織架構、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轉變,其相應的所得稅稅收籌劃兼并、合并、收購、接管、破產等多種情況。對于企業兼并在稅法當中明確規定,要將兼并人的公司解散,由新組建公司登記手續與法人資格來看,新稅法當中要求,對虧損企業兼并可由盈利之中沖抵虧損企業的累積虧損,針對兼并特殊區域的企業,如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企業,對于地方分享部分可適當予以減免,據此可適當利用特殊地區企業來降低稅負;此外在稅法當中對于一些新興產業也予以了一定的優惠措施,對此可利用對企業經營性質的改變,來獲得相關的優惠政策支持, 進而降低企業的稅負支出。

(三)變革融資模式

企業在生產之時其融資方式是十分多樣化的,從整體上來看可將之劃分成負債性融資與權益性融資兩類。企業所得稅稅負在企業融資方面的差異即為:針對負債性融資可由稅前列支當中來降低所得稅;針對權益性融資則可利用稅后利潤回饋給投資者從而降低企業的所得稅負擔。據此也就表明,針對企業在融資渠道及方式上所產生的轉變,若能夠利用債券發行的方式抑或是通過從銀行方面借貸來實現對企業稅負的轉嫁,進而降低企業的所得稅繳納金額。

所得稅的稅收籌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住房補貼。

一、工資、薪金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的重要性

企業員工工資、薪金待遇的高低是企業能否吸引和挽留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工資、薪金所得采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越高,要繳納的個稅就越多。因此,企業可通過稅務籌劃,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選擇員工工資、薪金的支付方式,降低應納稅所得額,以減少員工個人的稅負。

二、工資、薪金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稅率及費用減除標準

1、稅率: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從一級的3%稅率,逐級遞增到七級的45%稅率。

2、費用減除標準:我國居民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工資、薪金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 每月收入額 - 繳付"四金"額-費用減除額(3500元)

2、工資、薪金所得的超額累進稅率及速算扣除數

采用速算扣除數計算法,計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所得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所得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四、工資、薪金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及運用

當我們領到工資條時,我們是否只關注實際工資的多少?是否有注意工資的組成項目?是否了解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呢?

當我們發放工資時,我們是否兼顧企業與員工的利益?是否合理節稅呀?

其實,細心的我們也不難發現,有時我們稍微改變一下處理的方式,便可以適當減輕我們的稅負,從而增加我們的收入。

就拿我們每個月的工資來講吧,員工張立2016年1月工資條如下:

(1)張立2016年1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

1)判斷:5583 - 3500 - 168 - 215= 1700 屬于第二級(超過1500~4500元的部分),稅率 10% ,速算扣除數105。

2)個稅:1700 * 10% - 105 = 65(元)

即(5583 - 3500 - 215 - 168)*10% - 105 = 65(元)

(2)如果進行稅務籌劃,將住房津貼200元作為非貨幣性住房補貼,由企業統一購買或者租賃住房,提供給員工居住,那么,由于非貨幣性住房補貼不計入員工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必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列入企業的費用,因此可以降低了員工個人的稅負。

稅收籌劃后,張立該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

1)判斷:5383 - 3500 - 383 = 1500 屬于第一級(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 3% ,速算扣除數0。

2)個稅:1500 * 3% - 0 = 45(元)

即:(5383 - 3500 - 215 - 168)* 3% - 0 = 45(元)

那么,將住房津貼200元,以企業提供住房的形式支付時,員工可以減少個人所得稅20元(65 - 45 = 20),按企業應繳個人所得稅職工人數300人計算,一年企業員工可少繳稅72000元(20 * 300 * 12 = 72000)。

由此可見,企業提供非貨幣性住房補貼,雖然張立的名義工資減少了200元(由5583元變為5383元),但其實員工可支配的實際工資卻增加了20元(由4860元增加到4880元)。

我們進行工資薪酬個稅稅務籌劃,是不是其個稅越高,節稅效果越明顯呢?

員工劉杰2016年1月的工資條如下:

(1)劉杰2016年1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4083 - 3500 - 215 - 168)*3% =6(元)

(2)如果進行稅務籌劃,將住房津貼作為非貨幣性住房補貼,由企業統一購買或者租賃住房,提供給員工居住,那么,由于非貨幣性住房補貼不計入員工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必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列入企業的費用,因此可以降低了員工個人的稅負。

稅收籌劃后,劉杰該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3883 - 3500 - 215 - 168 = 0(元)

即將住房津貼200元,以企業提供住房的形式支付時,員工劉杰可以減少個人所得稅6元,按明亮電器有限公司應繳個人所得稅職工人數300人計算,一年公司員工可少繳稅21600元(6 * 300 * 12 = 21600)。

由此可見,(1)企業提供非貨幣性住房補貼,雖然員工的名義工資減少了(由4083元變為3883元),但其實員工可支配的實際工資卻增加了(由3419元增加到3425元)。

(2)進行個稅稅務籌劃,其個稅越高,節稅效果越明顯。同樣是住房補貼200元,劉杰工資4083元,適用稅率3%,稅務籌劃后,節稅6元;而張杰工資5583元,適用稅率10%,稅務籌劃后,節稅20元。

五、矛盾沖突與建議

1、矛盾沖突:

(1)企業給員工提供住房待遇,由于員工的住房需求不同,自己有房子或自己租房的員工,感覺享受不到免費的住房待遇,心中產生不公平感。但實際上卻增加了員工的實際工資,增加了員工的可支配資源,即"留在員工手中的資金多了"。

(2)企業給員工發放住房補貼,員工無論自己租房,還是向企業租房,企業都給每一位員工住房補貼,讓員工感到公平與得到信賴,提高了員工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但實際上卻增加了員工的名義工資,減少了員工的實際收入。

(3)企業給員工提供非貨幣利待遇,有時無法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因為有時這些福利不一定是員工所需要的。

2、建議:

如何既提高員工的滿意度與幸福感,又增加員工的實際收入,提高員工的可支配資源呢?企業為員工提供住房以及各項福利待遇,可通過貨幣形式表現出來,同時增加員工的選擇權。

(1)企業為員工提供住房待遇時,在工資條上,無論員工是否入住企業的宿舍,都以貨幣形式。這樣,提高了員工住宿的選擇權,增加員工的滿意度。

① 如果員工劉杰入住企業宿舍,此時工資條反應內容如下:

② 如果員工劉杰不住企業宿舍,此時工資條反應內容如下:

從這兩個工資條的備注,體現企業為員工提供住房待遇,增強員工的公平性。在實際操作上,標明房租租金,增加員工的選擇權。

(2)企業為員工提供的各項福利待遇,以貨幣形式加以表示。

① 免費就餐。如:餐票上標上價格。

② 提供交通便利。如:提供班車,免費接送職工上下班時,顯示車票票價。

③ 提供旅游和教育福利機會。如:為員工提供旅游和培訓的機會,為職工子女提供助學金、獎學金,增加員工選擇機會,同時報出相應價格。

④ 增加公共服務。如:提供水、電、煤氣、暖氣、電話等公用配套設施服務時,公告相應的費用支出。

總之,在稅法的規定范圍內,通過對工資、薪酬的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從而達到提高員工的可支配資源,增加員工的實際收入,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及幸福感,是我們稅務籌劃的宗旨。

參考文獻

[1] 李曉東編著. 部經理掌控財務的88種手段.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2011.02.

[2] 丁元霖主編. 稅務會計. 立信會計出版社. 2010年5月

[3] 張中秀. 納稅籌劃寶典[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1.

所得稅的稅收籌劃范文第5篇

【關鍵詞】新企業所得稅 稅收優惠 稅收籌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次企業所得稅改革統一適用稅率,統一稅前扣除標準,統一稅收優惠政策,強化反避稅措施等,這些舉措無疑將對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研究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探討法條中可利用的納稅籌劃空間,設計切實可行的未來經營策略來爭取新的稅收優惠以減輕總體稅負,是企業在新法過渡期的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一、稅收優惠政策改革對企業傳統納稅籌劃方式的影響

1.對納稅人利用外資身份籌劃的影響

舊企業所得稅法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能享受到稅收政策上的超國民待遇,所以歷來有許多內資企業利用各種手段轉變為外資身份以圖節稅。據調查,國內著名企業新浪、網易、金蝶、聯通、裕興等公司都是利用國際避稅地注冊經營的典型。由于新《企業所得稅法》取消了上述優惠政策,很多過去簡單地通過改變企業身份就能享受稅收優惠的籌劃方法已經失靈。此次納稅人身份的統一即意味著兩者稅收待遇的統一,將使得以往常見的內資企業通過資本旅游至國際避稅地注冊企業再返回國內投資、或者直接借用外籍或港澳臺人士身份等方式成立虛假外商投資企業的納稅籌劃途徑都將失去意義。

2.對企業登記注冊地點籌劃的影響

舊稅法的稅收優惠,以區域優惠為主,優惠主體包括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高新技術開發區等,所以,新設企業在選擇登記注冊地點時,往往首先考慮這些地區以享受減免稅以及低稅率的優惠。而按照新稅法的規定,除在新《企業所得稅法》頒布前已經設立的企業可以在5年內繼續享受稅收優惠外,上述優惠已經取消。由于這些地域性優惠政策的取消,原來靠在特定區域成立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包括通過打擦邊球、貼上高新技術企業標簽就能獲取稅收優惠的籌劃方法已經無效。

3.對職工數量籌劃的影響

原有稅收政策要求吸納特定人員就業必須達到一定的比例才能享受稅收優惠,如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要求當年安置待業人員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方能享受3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要求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以上,方能暫免征收所得稅。而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只要企業聘用規定的特定人員,其所支付的工資就可以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取消了對安置人員比例的限制,降低了稅收優惠門檻,企業利用職工數量進行稅收籌劃的方式也就失去意義了。

二、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的思考

根據稅收優惠政策,稅收籌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投資產業選擇的稅收籌劃

舊稅法規定,只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才能按15%的優惠稅率征收所得稅;而新稅法對這一規定不再作地域限制。新規定說明了國家的產業政策是扶植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就要結合自身條件對這些規定加以充分利用。在企業設立之初就要優先考慮是否有涉足高新技術產業的可能;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創業投資企業也要優先考慮有投資價值的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這不僅有利于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還有利于我國科技水平和科技創新發展能力的提高。

2.投資方向的稅收籌劃

新企業所得稅法將稅收優惠政策調整為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優惠政策,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已失去“區域優惠”,如對全國范圍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對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政策;對創業投資機構、非營利性組織等機構的優惠政策;對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和農林牧漁業投資的稅收優惠。因此,過去企業對不在此類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時,通過公司關聯交易將利潤轉移給位于此類地區并享受稅收優惠的關聯企業,來謀求稅負的減輕的方法就不再適用,企業可以積極爭取投資于符合國家鼓勵引導的產業項目以獲取稅收優惠。

3.對安置特殊就業人員的稅收籌劃

新稅法規定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并且,新稅法將優惠范圍擴大到所有安置特殊就業人員的企業,同時取消安置人員的比例限制,這樣企業可以通過聘用特殊就業人員減輕企業的稅負。因此,電力企業應結合自身條件盡可能多的安排這樣的職工就業,一方面這些職工為企業創造了利潤,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同時企業可以在一定的適合崗位上盡可能地安置下崗失業人員或殘疾人員,促進了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4.利用過渡期的稅收籌劃

新稅法對原享受法定稅收優惠的企業實行過渡措施。對新稅法公布前已經批準設立,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享受低稅率和定期減免稅優惠的老企業,可以按舊稅法規定的優惠標準和期限繼續享受至期滿,但因沒有獲利而尚未享受優惠的企業,優惠期限從新稅法施行年度起計算。因此,享受過渡期減免稅優惠的企業應在合理的范圍內,盡可能把利潤提前到減免期。具體措施有:提前銷售收入的確認時間;把費用分攤到以后,如將廣告費后延、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并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將計算的折舊遞延到以后納稅年度扣除、將研發費用盡量計入無形資產遞延到以后納稅年度攤銷等。

三、結束語

稅收籌劃作為納稅人的一種理財手段,可以為企業節稅,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壯大企業的經濟實力,但也存在稅收籌劃不當違法偷稅的風險。因此,納稅人只有在正確解讀企業所得稅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熟練掌握和運用稅收籌劃的方法,遵循科學的稅收籌劃原則,才能真正取得稅收籌劃的成功,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林婷.解讀新企業所得稅與納稅籌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7,(3).

[2]楊宏.新企業所得稅法背景下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思考[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5).

[3]劉愛明,劉冬榮.新企業所得稅法對納稅籌劃途徑的影響及其對策探析[j].經濟導刊,2007,(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微山县| 昌图县| 岐山县| 隆子县| 通江县| 新宁县| 钟祥市| 郯城县| 婺源县| 长寿区| 武穴市| 高邑县| 易门县| 夏邑县| 瓦房店市| 红原县| 怀远县| 西乌珠穆沁旗| 铜陵市| 城固县| 金华市| 涞水县| 翁源县| 石河子市| 喀什市| 原阳县| 德清县| 疏勒县| 故城县| 宜都市| 陆川县| 绍兴市| 莱西市| 霍州市| 石门县| 长寿区| 剑川县| 津南区| 合肥市|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