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磁輻射的來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信號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電磁輻射來源分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來自于地球,太陽的熱輻射等,人工輻射主要來自廣播、電視、通信基站及電磁能在生活中的應用設備。
一般來說,電磁輻射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類。例如x射線、Y射線和宇宙射線產生的能量,足以破壞人體組織結構的分子,甚至可以使原子和分子電離化。這種輻射也稱為“電離輻射”。而我們常見的電磁輻射,大部分是頻率為9KHz~300GHz的無線電發射設備或工,科、醫電子產品所產生的,其發射頻率較低,能量也較弱,遠沒達到將分子分解的水平。這類輻射也稱為“非電離輻射”。
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有多大影響?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主要有兩方面:軀體熱效應和神經效應。根據頻率的不同,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以神經效應為主,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以熱效應為主。
關于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害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于1996年啟動過專題研究,包括中國在內的60多個國家參與了該課題,到2006年,課題得出的結論是:過量的電磁輻射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影響微弱。
兒童白血病及癌癥、神經性疾病等與電磁輻射沒有因果關系。但考慮到兒童對輻射的防御能力低,課題報告建議幼兒園、學校遠離電磁輻射源頭。
對老人、孕婦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采取防護措施。
現代人應有科學的電磁輻射觀
人類一直生活在電磁環境里。從電磁輻射的主要來源看,光、雷電及地磁場等是自然的電磁現象;我們日常使用的彩電、冰箱、洗衣機、電腦、電吹風、吸塵器、電燈等家用電器、高壓輸電線路、變電站、電動機車等則是工頻電磁場發射源;而廣播及電視發射塔、雷達、移動電話及基站、微波爐、電子防盜系統等則是環境中常見的射頻電磁場發射源。
任何電器只要通上電流就有電磁輻射,但并非所有的電磁輻射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磁場強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對人體的作用是積極和有益的,比如理療機就是利用電磁輻射的溫熱作用達到消除炎癥和治療目的,因此關鍵問題是要把電磁輻射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盛夏最“好吃”的食物
李 悅
天氣越來越熱,火辣辣的太陽讓人精神不振,食欲也是一落千丈。但是,有幾種最“好吃”的食物,既營養又解暑。
最好吃的蔬菜是苦菜。剛剛立夏,菜市場就有賣苦菜的了,例如苦瓜、苦菜、芥藍等。天熱要多吃“苦”,中醫書上說,夏季暑盛濕重,苦味食物可補氣固腎、健脾燥濕。苦味菜一般是涼拌著吃,特別清火。
最好吃的肉是鴨肉。鴨肉性涼,特別適合熱天吃,不容易上火。鴨肉菜有鴨肉燉海帶,經常吃能軟化血管和降血壓。
最好吃的水果是西瓜。西瓜90%以上都是水分,能補充夏天人體散失的大量水分,這樣就能避免中暑和上火。瓜瓤吃完了,剩下的西瓜皮還能涼拌、炒菜吃,特能增進食欲。
(1.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北京101300;2.國家中文信息處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101300)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種電磁輻射源同時存在的電磁輻射環境日益復雜,各類場所的人為電磁能量顯著增加。為了實現對復雜電磁輻射環境的分析,預防或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通過對單一輻射源檢測方法開展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復雜電磁輻射環境的概念及檢測方法,包括相對中心檢測法和相對軸線檢測法,并結合單一輻射源檢測結果,對現代城市環境中常見的復雜電磁輻射環境開展了檢測,最后對電磁輻射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 :復雜電磁輻射環境;電磁輻射;輻射源;輻射強度
中圖分類號:TN0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73X(2015)15?0123?03
收稿日期:2015?01?12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現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種頻率電磁波的交互作用使城市空域、公共環境及居民住宅在內的各類場所的人為電磁能量顯著增加。城市電磁環境污染已成為繼PM2.5之后,又一環境污染因子,與人們熟知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相比,電磁污染由于不易被人們直接感知、隱蔽性強,短期效應不顯著容易被人們疏忽。但是,隨著消費者健康、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對于電磁輻射的關注度也在不斷增加。
現階段電磁輻射的研究和檢測還主要集中于對單一電磁輻射源的定性研究,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電磁環境復雜性日益提高,對多種電磁輻射源同時存在的復雜電磁輻射環境的研究勢必成為電磁輻射污染研究的熱點。本文中復雜電磁輻射環境是指由多輻射源引起的多頻率、多場強的電磁環境。當眾多電磁輻射源處于同一區域環境中時,其產生的電磁波彼此之間交錯作用,其呈現出的電磁環境變得相當復雜[1]。本文在對單一輻射源電磁輻射情況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復雜電磁輻射環境的檢測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1 單一輻射源
1.1 檢測方法
單一輻射源的電磁輻射情況采用多點檢測法,如圖1所示,單一輻射源多點檢測法是通過不同的方位(根據消費者實際使用、接觸情況),對輻射源的電磁輻射情況進行檢測,獲得的檢測數據主要包括輻射源的工作頻率、電磁信號種類、功率,檢測結果能夠較全面地反映輻射源的電磁輻射情況[2]。
1.2 檢測設備
針對工頻、低頻電磁場強度檢測,需要使用各向同性響應或者有方向性電場探頭或者磁場探頭的寬帶電磁輻射測量儀;檢測移動基站等射頻電磁輻射強度檢測,則應使用具有各向同性響應或有方向性探頭(天線)的非選頻式寬帶輻射測量儀[3]。
1.3 檢測數據和結果分析
針對17 類典型電器產品的電磁輻射情況進行檢測,對數據進行匯總并分析如下:
(1)單一輻射源輻射強度與檢測距離成反比。在對典型單一輻射源電磁輻射強度進行檢測時,以輻射源為坐標軸零點,在一系列與輻射源間距不同的位置點進行檢測,輻射源的電磁輻射強度與檢測點距輻射源的距離成反比,由檢測結果可知,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輻射源的電磁輻射強度在檢測距離為0.5~1 m 時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以某品牌吸塵器產品為例,檢測數據如圖2所示。
(2)單一輻射源輻射強度與檢測位置相關。在對典型輻射源電磁輻射強度進行檢測時,以輻射源為相對中心,對不同檢測位置的電磁輻射強度進行實地檢測,這里所說的不同位置是指以輻射源為圓心,半徑為恒定值的圓上不同方位的點,不同檢測位置電磁輻射強度存在差異。表1列舉了本次檢測到的17類產品中不同位置檢測點電磁輻射強度差異較大的輻射源。由此可見,大部分輻射源的電磁輻射強度最大值出現在輻射源側面、發動機所在處和信號(音頻、無線)發射區。
2 復雜電磁輻射環境
2.1 家居復雜電磁輻射環境
2.1.1 電磁輻射來源
伴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不斷推廣,家居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就目前智能家居系統的安裝來說,其在安裝調試過程中主要有無線方式和有線方式,由于有線方式布線繁雜、連接端多、工作量大、成本高、維護困難等特點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推廣,而無線方式則由于不受這些原因限制得到廣泛的應用。常見的用于傳輸信號的無線電技術包括:藍牙(工作頻率2.4 GHz),WiFi(工作頻率:2.4 GHz,5.8 GHz)等,在低功率情況下無線傳輸受限于距離,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無線電輻射非常小,假如要求有足夠的距離,就要提高設備功率,相應會產生比低功率情況下強的電磁輻射。
再加上家庭中原有的各種家用電器、低頻電磁場設備(如電線、開關等)、廣播電視信號、通信信號等,所有這些信號重疊在一起使本來居住環境中的電磁輻射環境更加復雜。
2.1.2 檢測方法
雖然家庭中不同時間段電磁環境是復雜的而且是多變的,但由于輻射源總數量相對固定,對不同信號的不同組合累積實時進行測量即可,最終選取最差值進行統計。根據家庭環境中電磁輻射源相對集中的特點,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相對中心檢測法和如圖4所示的相對軸線檢測法。
對家居環境復雜電磁輻射情況進行多次重復檢測[4],檢測過程中需記錄的數據包括:
(1)頻率占用度
頻率占用度測量的目的是了解一個頻域內輻射源的多少和密集程度,由于環境中輻射源工作情況存在不同的組合,需要針對每種組合情況進行檢測積累,將頻譜進行分類統計和記錄。
(2)電磁信號類型
對于不同輻射源發射的電磁信號的種類進行記錄,其大小反映了復雜電磁輻射環境組成中電磁信號的復雜程度。
(3)功率密度
功率密度用以描述復雜電磁輻射環境的功率強度,功率密度的定義為:功率與帶寬的比值,即功率帶寬。
通過對以上參數的分析和統計,并結合檢測值進行分析,可確定該復雜電磁輻射環境中主要的輻射源及輻射貢獻。
2.2 公共環境中復雜電磁輻射環境
2.2.1 電磁輻射來源
公共環境主要包括商場、超市和街道等公共場所,除包含特殊設備外,由于公共環境相對開闊,復雜電磁輻射危害相對較弱。
2.2.2 檢測方法
根據公共環境中輻射源分布相對分散的特點,設計了如圖5所示的隨機不規則多點檢測法對復雜電磁輻射情況檢測。
檢測過程中需記錄的數據同樣包括頻率占用度、電磁信號類型和功率密度。
2.3 檢測建議
采用本文提出的復雜電磁輻射環境檢測方法,針對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超市、家庭、公共道路和地鐵站等復雜電磁輻射環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家庭中由于電器相對聚集,當多種電器同時開啟時,電磁輻射強度增加較為明顯;除非近距離接觸公共環境中的特殊輻射源(例如公共道路中的高壓變電站等),普遍公共環境較為開闊,電磁輻射強度均在可接受范圍之內。提出建議如下:
(1)應注意不要把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環境中;
(2)不應同時開啟大量電器,同時處于工作狀態容易造成電磁輻射量顯著增大;
(3)不宜在臥室集中擺放電器;
(4)對于公共場所中的輻射源使用完應盡快遠離、及時通過,由于工作關系需要長期接觸的,需盡量遠離輻射環境,保持安全距離。
3 結語
本文基于對單一輻射源和復雜電磁輻射環境的檢測方法開展研究,并采用相應的檢測方法針對現代城市環境中常見的單一輻射源進行檢測,得到檢測結論,并對現代城市環境中電磁輻射情況進行了總結。
參考文獻
[1] 查振林,許順紅,卓海華.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與防護[J].北方環境,2004,29(3):25?28.
[2]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QJ 2803?1996電磁環境場測量方法[S].北京: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1996.
[3] 國家環境保護局.HJ/T 10.2?1996 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測試儀器和方法[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局,1996.
[4] DE T,JAMMET H,MATTHES R. Guidelines for limiting ex?posure to time?varying electric,magnetic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up to 300 GHz)[J]. Health Phys.,1998,41(4):449?522.
[5] 崔本亮.電器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及保護措施的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1,34(20):140?146.
[6] 楊晟健,鐘清華.基于FFT和電磁輻射的低壓電弧故障檢測[J].現代電子技術,2012,35(18):86?88.
關鍵詞:計算機電磁輻射電磁場
1概述
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電場,而周期變化的電場將會產生周期變化的磁場,也就存在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如果這種輻射的量超過限定條件,那么就會對環境形成電磁污染。和無處可躲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一樣,電磁輻射同樣無處不在,這使它成為公認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電場變化的地方就會有電磁輻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積電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壓輸配電系統、發射設備、微波設備、家用電器、計算機等等。其中高壓輸電系統的電磁輻射強度最大,對人體的危害最明顯。為了保障從業者的健康,在輻射環境下的工作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諸如彩電、手機、微波爐、空調機、電冰箱、計算機等等家庭必需的電氣設備所影響的人群更廣泛。在上述常見的電氣設備中,與人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計算機更值得關注。許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網絡世界的網蟲每天面對計算機的時間往往超過8小時。而計算機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電磁輻射源: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那些長期接觸計算機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計算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計算機已進入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它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計算機病”也與日俱增,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計算機病”的癥狀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癌(頭暈、頭痛、疲勞、失眠或噩夢、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肩頸腕綜合癥(骨骼不適、手指麻等、感覺異常、震顫、有壓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發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計算機旁敲擊鍵盤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精神壓力大,大腦處于高度集中和緊張狀態,這是產生神經衰弱綜合癥的根源。流產、面部褐斑、類似紅斑或濕疹等的出現,亦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專業人員連續注視計算機屏幕,長時間近距離盯著閃爍的熒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嚴重者還會使眼球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失調,晶體受損,暗適應能力降低,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可導致微波自內障、夜盲癥等。如人體受輻射還可導致人體循環系統異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體激素分泌異常等。孕婦、兒童、心臟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電磁輻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臟、眼睛和生殖系統等是電磁輻射敏感器官。近年來的畸形兒出生率和兒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臟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電磁輻射難逃其咎。
3計算機輻射的主要來源
雖然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但幸運的是,除顯示器之外,這些配件都是被裝在具有電磁屏蔽能力的機箱里面,阻擋了大部分電磁輻射。所以,我們通常受到的輻射一方面來自顯示器,而另一方面則來自主機。倘若顯示器在電磁屏蔽技術方面不夠嚴謹,那么用戶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時都會受到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危害顯而易見。而機箱同樣如此,設計不良的產品往往臺發生電磁輻射泄漏,如果機箱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太近,外泄的電磁輻射同樣會影響到用戶健康。
上述表明,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顯示器和主機。其中顯示器又分為CRT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和LCD顯示器(液晶顯示器)。CRT顯示器是計算機中最嚴重的輻射源。CRT顯示器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實現畫面顯示,對外發射電子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電磁輻射,盡管厚厚的含鉛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輻射,但仍然有不少電子穿透阻隔層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這部分輻射至關重要。
按照物理學的定義,來自CRT顯示器的輻射傷害主要可分為光輻射、低能x射線、無線電場、靜電場和低頻電磁場。其中光輻射為電子槍打在屏幕背后熒光層而發出的可見光和少量紫外線,只有少量的紫外線會對人體造成危害。X射線由電子束碰撞陰極射線管的內部前屏所產生,但因為能量極低,其輻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計。無線電場主要從CRT的控制電路部分發出,強度非常弱,經過短距離后基本上就衰減到零。靜電場則是從CRT電子槍內部的加速電場所產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會讓屏幕吸附灰塵。而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損害最嚴重的應該是低頻電磁場,它主要由顯示器的電源部分(高壓包)和垂直/水平掃描電場所產生,電磁場頻率在5Hz~400kHz之間。
LCD電磁輻射相對低很多。從原理上說,LCD顯示器以液晶材料作為光線通過的開關來控制光線照射屏幕,進而獲得畫面輸出。而這個過程并沒有涉及紫外線、靜電場、高壓電源等容易產生輻射的部件,因此從這個方面考慮可以說LCD正面幾乎是零輻射。另外,LCD和CRT顯示器一樣,機內同樣需要一個高壓電源,只是電源驅動的并不是電子槍,而是LCD背光模組中的冷陰極熒光管。此種熒光燈管其實和我們常見的日光燈一樣,都需要較高的電壓才能驅動,只是點亮之后電壓會迅速回落到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電源只需要維持一定時間的高壓狀態(可達到l000V),然后轉為常壓甚至低壓狀態,而不必像CRT顯示器的高壓包一樣始終得保持高電壓狀態。因此相對而言,LCD顯示器電源部分對外輻射的低頻電磁波會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擺放位置往往貼近墻面.所以不會背對著人體,這種輻射對人的影響可減弱到零。
顯示器之外,第二輻射源就是主機。眾所周知,金屬機箱對電磁輻射可起著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設計、不同工藝的機箱的防輻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設計不良,主機外泄的電磁輻射仍可能超標。
首先,機箱的材料至關重要,目前大多數機箱都是使用鍍鋅銅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檔機箱采用更輕的鋁合金材料,同樣具有良好的防輻射能力。材料僅是防輻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關鍵的地方在于機箱制造工藝,只有模具精細,制造工藝好的機箱才會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這方面主要體現在機箱面板、前置接口,后側擋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縫的地方,劣質機箱與優質機箱在這方面差異甚大,前者的接縫處通常很不嚴密,設計、制造過程中都沒通過輻射實驗室進行嚴格檢測、電磁輻射外泄情況嚴重。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電磁輻射很容易就直接影響到用戶。而優質機箱在這些細節都比較嚴謹,基本不存在接縫不夠密合的問題,樣品制造出來后都必項在電磁實驗室中測量輻射是否達標,選標之后方可進行大批量制造。此外,不少機箱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雙面噴漆,但內部表面如果被噴漆的話,機箱板就無法直接吸收電磁坡,電磁波會出現四處散射的情況。倘若在機箱接縫處不夠嚴密就很容易因電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現象。相較之下,外表面噴漆、內部鍍鋅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鋼板內表面所鍍的鋅(防氧化需要)同樣也是金屬,電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會出現散射現象,這對機箱整體的電磁輻射屏蔽是很有利的——從健康角度考慮,我們認為多花點預算購買品質優良的機箱還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對于廣大計算機用戶來說,選擇LCD顯示器,購買選材合理、設計優秀、屏蔽良好的機箱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計算機用戶免于受到過度的電磁輻射危害。
除了在購買時選擇符合電磁輻射標準的計算機外,還可以根據情況采取下列措施。①平時飲食應選擇富含維生素類的食品,以降低輻射的危害②有必要選用防護產品,如防護屏、護目鏡、防磁帖防護服等③長時間使用計算機,應注意間隔與調劑,孕婦操作計算機一天不宜超過2h。④人體與計算機,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室內辦公和家用電器的設置不宜過密,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之中。:
4結語
隨著計算機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它給現代人的工作、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成為人們生產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應該注意到,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也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危害。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計算機對人身健康的威脅,是人們生產生活中所應該關心和關注的一個問題。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顯示器和主機,選擇LCD顯示器和具有良好防輻射效果的機箱是防止用戶免于過度電磁輻射的關鍵。另外加強維生素的攝入,選擇防護用具,避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計算機也是重要的防護措施。
參考文獻:
[1]胡焱弟,白志鵬等.大學生受電腦電磁輻射的研究.安全與環境學報.2005.5(3).37~41.
[2]劉英杰.電磁輻射與勞動保護.水利電力勞動保護.2002.(1).17~18.26.
[3]吳忠智.關于電源污染及電磁輻射的探討.電工技術雜志.2001.(11).30~31.
[4]張劍.關注健康——從設計的角度看待電磁輻射.微型計算機.2003.(23).112~118.
關鍵詞:計算機 電磁輻射 電磁場
1 概述
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電場,而周期變化的電場將會產生周期變化的磁場,也就存在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如果這種輻射的量超過限定條件,那么就會對環境形成電磁污染。和無處可躲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一樣,電磁輻射同樣無處不在,這使它成為公認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電場變化的地方就會有電磁輻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積電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壓輸配電系統、發射設備、微波設備、家用電器、計算機等等。其中高壓輸電系統的電磁輻射強度最大,對人體的危害最明顯。為了保障從業者的健康,在輻射環境下的工作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諸如彩電、手機、微波爐、空調機、電冰箱、計算機等等家庭必需的電氣設備所影響的人群更廣泛。在上述常見的電氣設備中,與人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計算機更值得關注。許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網絡世界的網蟲每天面對計算機的時間往往超過8小時。而計算機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電磁輻射源: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那些長期接觸計算機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 計算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計算機已進入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它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計算機病”也與日俱增,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計算機病”的癥狀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癌(頭暈、頭痛、疲勞、失眠或噩夢、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肩頸腕綜合癥(骨骼不適、手指麻等、感覺異常、震顫、有壓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發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計算機旁敲擊鍵盤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精神壓力大,大腦處于高度集中和緊張狀態,這是產生神經衰弱綜合癥的根源。流產、面部褐斑、類似紅斑或濕疹等的出現,亦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專業人員連續注視計算機屏幕,長時間近距離盯著閃爍的熒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嚴重者還會使眼球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失調,晶體受損,暗適應能力降低,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可導致微波自內障、夜盲癥等。如人體受輻射還可導致人體循環系統異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體激素分泌異常等。孕婦、兒童、心臟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電磁輻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臟、眼睛和生殖系統等是電磁輻射敏感器官。近年來的畸形兒出生率和兒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臟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電磁輻射難逃其咎。
3 計算機輻射的主要來源
雖然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但幸運的是,除顯示器之外,這些配件都是被裝在具有電磁屏蔽能力的機箱里面,阻擋了大部分電磁輻射。所以,我們通常受到的輻射一方面來自顯示器,而另一方面則來自主機。倘若顯示器在電磁屏蔽技術方面不夠嚴謹,那么用戶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時都會受到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危害顯而易見。而機箱同樣如此,設計不良的產品往往臺發生電磁輻射泄漏,如果機箱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太近,外泄的電磁輻射同樣會影響到用戶健康。
上述表明,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顯示器和主機。其中顯示器又分為CRT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和LCD顯示器(液晶顯示器)。CRT顯示器是計算機中最嚴重的輻射源。CRT顯示器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實現畫面顯示,對外發射電子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電磁輻射,盡管厚厚的含鉛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輻射,但仍然有不少電子穿透阻隔層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這部分輻射至關重要。
按照物理學的定義,來自CRT顯示器的輻射傷害主要可分為光輻射、低能x射線、無線電場、靜電場和低頻電磁場。其中光輻射為電子槍打在屏幕背后熒光層而發出的可見光和少量紫外線,只有少量的紫外線會對人體造成危害。X射線由電子束碰撞陰極射線管的內部前屏所產生,但因為能量極低,其輻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計。無線電場主要從CRT的控制電路部分發出,強度非常弱,經過短距離后基本上就衰減到零。靜電場則是從CRT電子槍內部的加速電場所產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會讓屏幕吸附灰塵。而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損害最嚴重的應該是低頻電磁場,它主要由顯示器的電源部分(高壓包)和垂直/水平掃描電場所產生,電磁場頻率在5Hz~400kHz之間。
LCD電磁輻射相對低很多。從原理上說,LCD顯示器以液晶材料作為光線通過的開關來控制光線照射屏幕,進而獲得畫面輸出。而這個過程并沒有涉及紫外線、靜電場、高壓電源等容易產生輻射的部件,因此從這個方面考慮可以說LCD正面幾乎是零輻射。另外,LCD和CRT顯示器一樣,機內同樣需要一個高壓電源,只是電源驅動的并不是電子槍,而是LCD背光模組中的冷陰極熒光管。此種熒光燈管其實和我們常見的日光燈一樣,都需要較高的電壓才能驅動,只是點亮之后電壓會迅速回落到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電源只需要維持一定時間的高壓狀態(可達到l000V),然后轉為常壓甚至低壓狀態,而不必像CRT顯示器的高壓包一樣始終得保持高電壓狀態。因此相對而言,LCD顯示器電源部分對外輻射的低頻電磁波會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擺放位置往往貼近墻面.所以不會背對著人體,這種輻射對人的影響可減弱到零。
1、超過10--12米就是安全的。變壓器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變壓器輻射。如果這種電磁輻射超過規定的能量限值,就會形成電磁輻射污染。
2、電磁輻射污染能造成許多危害,其中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造成人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壓、血相失調,甚至損傷眼睛。輻射影響最多幾米。超過10--12米就是安全的。
3、變壓器輻射幾米有危害普通配電變壓器的電磁輻射并不大,而且金屬外殼可以屏蔽相當部分的電磁輻射。一般距離變壓器5米以上其電磁輻射的強度就微乎其微了。
4、如果只是短暫停留,只要滿足足夠的絕緣距離就可以了。如空氣中距離電壓為10kV的裸導體的距離不小于150mm。
(來源:文章屋網 )